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第72章


丁雷将军又一次犹豫不决地把战机推迟到第二天即11月12日。英国记者甘德在其所写的《长途跋涉到勒罗斯》一书中写道:“可是,这一反击一直没有举行,坐使德方获得增援的时间:引致这种混乱的原因是不清楚的,但防御的战机却就此坐失了。”当天晚上,意军营长申请率部发动反击,丁雷将军竟拒不接受。因为中东指挥部训令他不要使用意大利军队作机动兵力,所以他一味坚持,不肯下令。
  因此,11月13日的白天里,绝大部分的战斗任务是由意大利水兵中的炮手和其他被德军当作扫荡对象的固定的防御阵地上的水兵承担起来。到夜里丁雷将军才指挥英军对着一处德方的桥头堡发动有力的反击。英军在激烈战斗中迫使德军后退。可是,由于盟军的海军部队一直没有出现,德军从海上增援的路线不受阻碍,因而第二天上午他们又夺回失去的阵地并进一步扩大战果,深入地渗透到防御阵地的中心来。此时战斗虽仍激烈却已被切成许多小片,使形势有利于德军。就这样又经过两天的血战,到了11月15日,马斯撤帕海军少将又申请丁雷将军让他把意军各兵种的所有人员集合起来乘夜发动一次总反攻。这就是向德军主要阵地发动向心的突击。虽然总数约达5,000 名的意军员兵其中都不是训练有素的步兵,而他们却勇气十足。这样一次总攻式的突击,很可能把德军主力赶下海去。但丁雷将军认为局势已经不可收拾,拒绝了这一慷慨的提议。
  次日即11月16日上午,德国人从海上和空中运来了更多的部队,在残存的阵地的周围,残酷的战斗继续进行着。意军和英军如今到处并肩作战,由于他们的鲜血流在一起,他们的英勇事绩可以互相比美。困处在地下掩蔽部里的丁雷将军与其一些幕僚勇敢地挡住敌人的攻击。此时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小群意大利水兵和英国兵正在一堆被打翻了的大炮中间拚死作战。尽管一切陷入绝望的境地,仍然有许多门大炮朝着德军和德机射击着,虽然有些大炮每门只剩下一个意大利水兵孤零零地在撑持着了。
  12时30分,德方派人来到意军指挥所并对马斯撤帕海军少将提出以不杀害所谓“游击队员”作为立即投降的条件。但少将的回答还是“不!”,虽然他知道在做出这样的答复时,他等于在宣告自己的死刑。(马斯撤帕海军少将后来被自称为意大利合法政府的墨索里尼的残余分子逮捕交付军事法庭,并于1944年4 月以“叛逆大罪”在帕马地方枪决。和他一起被处决的是当时任多德康尼斯群岛总督的海军上将康姆皮翁尼,其罪名是没有立即把该群岛移交给那些德国人。)不久,被俘的丁雷将军代表英军在降书上签字。意军继续作战为的是要“对英国人表示,意大利水兵知道应该怎样去死。”由于这样毫不动摇的抵抗,德国人于17时30分叫丁雷将军去和马斯撤帕海军少将晤面,以证实他确已投降了。丁雷将军表示要尽一切力量去保全意大利水兵的生命,不让德国人加以屠杀。他的确实践了他的诺言,而且这诺言曾被证明为极有作用的。
  马斯撤帕海军少将拖延到18时30分方始下令叫意军投降。但在当时情况下,他的命令无法下达到远处和孤立的阵地。因此在许多地方意军还是继续战斗下去。到夜里用照明信号来下达命令,但所得到的许多反响是“我们不相信,意大利万岁!”并继续作战。这样一来,有些据点便一直打到天亮,那时德军把一些意大利军官带到坚持不降的阵地上去传达口头命令。可是,一当这些顽强抵抗者停止抵抗之后,德国人便就地把他们通通杀死了。
  此时马斯撤帕海军少将本来可以逃走到土耳其海岸去,因为港内藏有一只鱼雷快艇是备他专用的。他明知道落进法西斯手中必无幸全之理,但他决心留下来和士兵在一起。当历时52天的战斗回声销寂之后,该快艇便驶离勒罗斯岛,载去的是一面;悬挂在司令部上的意大利国旗,以备送回祖国作为历史的纪念品。
  附带地说,所有这些事态都见于英海军上将克宁汉所写的《一个水兵的历险记》一书中,他写道:“作为意大利海军基地的勒罗斯岛,对于它的防御所作出的贡献,却没有意大利陆军部队、海岸炮兵或防空炮兵的份儿。”
  海防前线的活动
  上面已经说过,停战以后,意大利舰队便立即以许多军舰配合盟军开始抗击德军。几天以后,若干海军部队便直接而具体地进入这种合作,至少在精神上和盟军立于平等地位。在英方的要求下,驱逐舰“勒季翁纳里奥”号和“奥里安尼”号于9月13 日驶离马耳他岛。该两舰开到阿尔及尔港装载30吨军火和一批盟军部队,把他们转运到当时还在意军手中的阿雅克肖港去。这些部队参加了终于迫使德军撤出科西嘉岛的战斗。
  在亚得里亚海方面,其水区仍在塔兰托和布林迪西两海军基地的控制之下,停战协定并没有使意大利海军的活动有显著的减弱。除了和盟军舰队合作之外,意海军还立即采取措施来帮助和支援在达耳马提亚、阿尔巴尼亚和西希腊等处被切断退路的意大利部队。在那些地区大大小小的意陆军部队在德国和南斯拉夫部队的迫近压迫之下而又失去组织真正抵抗的能力,只好撤到海岸以待从海上被撤走。在某些海岛上,意方守备队仍在抵抗德军的进攻,因此有必要从物质上和别的方面予以支援,以便使他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遗弃。
  因此,几乎在立即紧接停战之后,意大利的护航驱逐舰和鱼雷快艇偶然还有商船,为了上述的任务,在整个9 月间,便急急忙忙地穿梭来往于下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的意方各港之间,并从北起斯帕拉托南达科孚岛之间对这些港口的对岸施行掩护。这些活动并不是没有危险和损失的,因为它们要遭到敌人用一切手段加以阻碍,特别是用空中部队。
  例如护航驱逐舰“西尔托里”号和“斯托科”号便立即被派遣从布林迪西港到科孚岛去以援助该处意大利守备队抗击已在岛上的德国军队。其结果使德军全数被俘。在这次支援的过程中,“西尔托里”号于9 月13日遭到前来援救岛上德军的轰炸机的攻击而终于沉没。当科孚岛上的德军投降后,“斯托科”号被派到阿尔巴尼亚各港去援救退到各该港的意军。在这期间,德军已经知道盟军对于爱奥尼亚群岛的命运不甚关心,便准备从意军手中重行夺取科孚岛,这是在德军已经击破了意军在克法利尼亚港守备队的史诗般的抵抗并对幸存者进行血腥大屠杀以后的事。科孚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德军在附近的阿尔巴尼亚各港,集结了必要的兵力以进行一次登陆作战。眼看敌人的进攻迫在眉睫,此时设在布林迪四港的意海军总部,在没有其他军舰和盟军的任何支援的情况下,便再度派“斯托科”号到科孚岛去。此时“斯托科”号正和护航舰“西比拉”号一起护送3 艘意大利商船向阿尔巴尼亚的桑提夸朗塔港驶去。护航完毕后,“斯托科”号便开始绕航科孚岛以阻击德军登陆艇的通过。但德轰炸机又对“斯托科”号施行攻击,9 月24日该护航驱逐舰被击中沉没,实际上全员葬身海里。附带地应该提到的,科孚岛在没有别的援助的情况下,于9 月25日经过一场苦战后又落入德军之手。
  上述那支船队中诸船,于9 月25日返航意大利时,仍在“西比拉”号掩护之下遭到空袭。其中一船被德轰炸机击中沉没。同一天德轰炸机还击沉另一艘返航意大利的船,船上装有一批从阿尔巴尼亚各港登船的土兵。9 月27日德轰炸机又击沉意护航驱逐舰“科散兹”号,沉没处是达尔马提亚的拉果斯塔港,它护送一批补给品到达该港,并留下支援该港的守备队。
  作者认为,意大利小型军舰在下亚得里亚海一带种种作战事迹,在这里不必过细加以叙述。可是,必须指出,这些事迹不但为数众多而且是发生在整个意大利处于风雨飘摇的悲剧时期。再则,参加这些战役的诸舰,几乎是盲目地执行其任务,因为它们都是舰自为战,而且是处于没有情报、支援和帮助下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这样,这些战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以及士兵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的精神,是通过他们的大量努力和所获得的具体结局表现出来的。
  在下亚得里亚海的意大利小型军舰,除上面叙述的对各港守备队支援其抗击德军外,还从斯帕拉托地带撤退2,940 名意大利士兵;从拉果斯塔岛、库尔佐拉岛、和佩拉果萨岛撤退不少于4,300 名意军,从卡塔罗地区撤退约8,000 名;从桑提夸朗塔和科孚之间地带撤退4,954 名连同约500 名的德军俘虏。此外还有四、五千名士兵,结队的或单独的沿着中部和下亚得里亚海东岸下来,被小型军舰所收容。总的说来,由于这些少数军舰之不倦而勇敢地活动,使不下于25,000人安然返回意大利。如果没有这番努力,则其中许多士兵会惨遭屠杀,就像他们的伙伴们因被围困在巴尔干半岛而遭到屠杀那样。
  9 月23日《克宁汉—迪科登协定》签署了,于是先前按停战协定而转移到盟方各港的意大利军舰,便立即回意大利南部诸基地去。至于战列舰则留在马耳他岛为时较久。由于德军在地中海只有少数轻型舰艇和潜艇,因此意大利战列舰除留待配合盟军未来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外,就别无用武之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