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经典案例

第9章


而且每当推出一种新产品时,英特尔的股价立即随之上扬。如1997年5月该公司宣布推出“奔腾”Ⅱ型芯片时,股价立即上升4.87美元,达162.50美元。 
  随着新型芯片产量和销售额的迅速增加,它的售价不断下调,一直降到略高于200美元,这时它也就成为大路货。这个价格水平足以使英特尔公司每年仍可销售数百万块,能够继续获得相当的利润;同时也能使电脑制造厂商把电脑价格保持在1500美元的水平上,这个价码既可使电脑有销路,也能保证电脑厂家有利可图。就在这个时候,英特尔公司已经开发成功和制造出新一代的芯片,正待进入市场,开始新的一轮芯片竞争,它的利润和股价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给世界一颗奔腾的心 
  10倍速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正以10倍速的节奏进行。 
  10年来,英特尔公司一直处于迅猛发展的态势,而且现在仍然方兴未艾。它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厂商,全世界85%的个人电脑都打上“内装英特尔(微处理器)”(Intel Inside Intel)的标志,稳稳地垄断了作为电脑心脏与大脑的微处理器的制造与经销。1996年,英特尔公司的芯片销售收入为208亿美元,盈利51.57亿美元,相当于“电脑之王”微软公司盈利25亿美元的2倍以上。1996年盈利比1995年增长45%,增幅居《幸福》杂志所列美国500家大公司之首。现在它销售的芯片利润高达60%左右。公司股价在1995年底不到60美元,1996年底猛增到145美元。10年来英特尔公司投资回报率年均达到44%。 
  美国分析家估计,在2000年,英特尔公司盈利将达到200亿美元,可能超过埃克森石油公司等所有盈利大户,成为美国创利最高的企业。 
  英特尔公司的发迹,从客观上来说是由于社会在向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构成信息技术基础的半导体的需求不断上升。10年前美国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不包括软件)占各行业资本设备经费的31%,到1995年底已上升至52%。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潘・罗奇认为:“从发展的规模、增长率以及对未来经济重要作用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现在已明显地成为基础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和经济诸领域的推广利用,愈来愈多的产品使用更多的半导体。10年来,在电子产品成本中半导体所占比例增加了一倍,上升到16%,有的分析家估计在2000年将达到25%。 
  在上述背景下,世界出现了半导体产业的投资热潮,美、日、韩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电子公司纷纷建造大半导体工厂。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营半导体的企业都能在竞争中夺取优势,相反相当多的大电子公司遭到败绩。许多拥有高超半导体技术的美国大计算机公司,如IBM、摩托罗拉、数据设备公司(DEC),在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并没有占到上风。一度兴旺发达的日本、韩国半导体产业现在正面临重重困难,而惟有英特尔公司堪称一枝独秀。 
  英特尔常胜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司高层领导始终保持危机感,总裁格罗夫说:“英特尔一直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懈怠。”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常常挂在嘴边,“惟具有忧患意识,才能永久长存。”资深副总裁虞有澄总结20多年在英特尔的工作经验是,“永无止境的学习,追求技术创新的极限,大胆尝试错误的勇气。”正是由于高层领导的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使英特尔这条战船在市场竞争的狂涛中劈波斩浪,无往不胜。 
  在英特尔,它允许相当的冒险空间,而且从来不会轻看“败战将军”。他们认为,勇于尝试风险有助于个人成长。当然,尝试风险会有两种结果:或成功或失败。成功了,自然可以提升创新的领域,这是一种成长;失败了,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获得经验,这也是一种成长,而人在失败时比成功时会成长得更快。英特尔还提倡从尝试错误中学习,不管是别人的错误还是自己的错误,最终都要成为他们学习的最佳跳板。 
  英特尔时时提醒自己,成功的企业潜在的最大的危机是过于沉溺现状而停滞不前,所以必须继续尝试风险,将知识扩充到新的领域。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从尝试错误中学习和提高,正是英特尔在高科技管理上的独到之处。这一切,使英特尔时时刻刻走在高科技发展的最前列。 
  英特尔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他们仍然认为,电脑产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英特尔人信心十足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然而,对任何一个风险投资家来说,罗克对英特尔公司的投资都是令人赞叹的。诺伊斯和莫尔的经历已经证明他们是半导体行业的超级巨星。尽管这时的行业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但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仍然不高,那些新成立的公司要进入这一行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新的企业的加入,强化了产业内部的竞争。 
  在罗克投资英特尔公司以前,行业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以风险资金为基础的风险企业。然而,事情正在改变。其他初露锋芒的风险企业家正在寻求其他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从1967年至1972年,仅半导体行业内,就有30余家的风险企业成立,其中不乏像国民半导体公司、超微半导体公司这样的优秀企业。 
  风险投资的急剧增加要比行业销售额的急剧增加早4年左右。要把半导体行业的成功完全归功于风险企业的发展是不恰当的,毕竟,像IBM、AT&T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巨型企业仍在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风险资金加快了新产品的发明和商业化进程,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90年代初,英特尔公司、国民半导体公司、超微半导体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70亿美元。 
微软霸业,谁与争锋
  比尔・盖茨的成功,验证了一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如果市场起飞,那些恰好在起飞点进入市场的人,将会获得超过一般数学期望值的投资回报。正如历史上叱咤一时的石油大亨、汽车大王一样,比尔・盖茨把握了一个与新兴产业一起成长的市场机会,一飞冲天。 
  自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以来,在短短的24年时间里,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建造了童话般的“微软帝国”,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地球现在都笼罩在比尔・盖茨的光环之下。到1999年7月16日,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大关,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家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的企业。其股票市值已接近美国最大的三家传统企业之王――埃克森石油、可口可乐、AT&T股票市值的总和。事实上,目前世界上只有8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超过了5000亿美元,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到1960年才达到5000亿美元。比尔・盖茨已连续4年稳坐在世界首富的宝座上,其个人财富仅仅是他所持的微软股票的市值大约就有1000亿美元,在1999年7月16日一天,其个人财富就增加了47亿美元。 
  微软的成功,表明了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一种至为重要的资源。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90%以上,以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资源的企业,比如微软、英特尔、IBM等信息产业企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型企业。 
  当然,如果没有知识创新体系的物质支持体系,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也是不可想象的,而风险投资正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知识创新是财富的源泉,那么风险投资则是“水泵”,是促使源泉流向财富的渠道。因此说,微软公司的成功,表面上看来是知识创新的功劳,但实际上风险投资也在默默地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雄辩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高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风险投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现高技术产业的绿洲。 
  微软霸业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神话。 
  1.胜者通吃,王者至尊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全武的游戏。一旦某一领域里出现一个通吃天下的胜者,好像狐狸走进鸡窝一样,那只是所有小鸡的末日,不存在和平共处,没有任何退路。 
  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作为知识产业的“火车头”,迎来了它的全面繁荣。而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就是信息产业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他在20年间聚集了超过70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现代社会的最大神话。有人甚至在因特网上设置了一个“比尔・盖茨财富钟”,以显示这位世界首富与秒俱增的庞大资产。 
  知识经济的理论家推崇比尔・盖茨为知识时代的英雄,并以此强调,与昔日的资金、劳动推动经济的模式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于创新,知识的创新可以产生巨额的财富。但是,知识的创新只是使比尔・盖茨成为英雄的其中一个前提,如果离开了风险投资的物质支持体系,微软和盖茨的成功将无从谈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