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缺什么

第3章


接下来的一场大战,直咬得天昏地暗,有的财主殉难了,有的少壮牺牲了,后方的妻儿有的被掠走,有的挤在岩石上,等待答案。
   片子的结尾,海面复归平静。少壮们离开了,有的交配成功,留下了自己的基因,有的白激动一场,还得再等明年。
   旁白:一年一度,同样的事情都在这里发生。
   一部动物的片子,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寓言。
   动物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生存,二是繁殖。这两件事都是需要占有资源的,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源,才能保证自身和后代的繁荣。
   这是一种本能!没有这种本能的,只有被淘汰。
   所以人不可能不贪婪。人毕竟也是动物的一种。
   如果说动物对资源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食物和异性上,那么对人来说,资源的外延已经扩展到无限,从有机物到无机物,从有形的物体到无形的意识,包括知识、思想、信息等等,连地球都不能满足人的欲望,人类的触角已经在向太空延伸。同时,因为人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人本身也成了资源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所以企业管理中才有“人力资源”之说。
   你是愿意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呢,还是成为支配资源的人?
   人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往往不是因为一日三餐吃得不饱,而是不甘心于被人支配,谁都想有更多的地盘,更多的资源,谁都想有更多的支配权。
   人类社会中拥有在一定范围内的支配权的人,小到家长,大到老板、官宦,反正都是些“头儿”。他们就像动物的头领,地盘越大,支配权越大,生命就越成功。
  为什么有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只鸡虽渺小,但五脏六腑俱全,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拥有独立的鸡格,鸡头可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虽然一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往往比小公司的董事长风光,但凤尾只占据配角位置,受制于凤头,服务于全体,固然也有它的作用,却并非举足轻重。
  人人都想当“头儿”,不管是鸡头还是凤头,世界才永远充满斗争。这也是自然规律。
//
---------------
穷人不安全
---------------
  穷人只有一个破碗,富人有一大堆财产,一般人就总以为富人更容易蚀财。殊不知阎王不嫌鬼瘦,要饭的、捡破烂的,手里只有半个烧饼,还有可能被比他更饿的人抢去。
  穷人钱少,但防护也差。每个城市都有不少高尚小区,里面有的是富豪。眼红之人固然不少,但人家那里又是铁门固守,又是保安巡逻,又是红外线监控,歹人下得了手吗?
  大城市里,没丢过自行车的人很少,但丢过汽车的人倒是不多。丢一辆汽车就是大事,就得惊动很多人,最后没准就破了案,就算找不回来,损失还有保险公司担着,也伤不了他多少筋骨。可丢一辆自行车,谁管!对于穷人来说,一辆自行车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
  古时的皇帝在宫里闷久了,也想出去换换空气,享受享受常人的自由,于是扮成平常百姓,美其名曰微服私访。穷人听说了,不免有些自慰,咱穷是穷点,但无牵无挂,让皇帝也羡慕呀。
  可是他忘了,他的牵挂其实具体得很,穷人的生存环境远比富人恶劣。皇上就算是换了衣服,他还是皇上,左右围着一大群保镖,后面跟着一个大太监,口袋里永远装着充足的银两。他怀着那份新奇的兴致,无忧无虑去体验所谓民间疾苦,就像现在的城里人,带着瑞士军刀、防毒面具,还有指南针、矿泉水,去离城十公里的乡间感受苦难一样,尽管在农家吃了一顿粗粮,只不过是帮助消化而已。
  穷人的难处只有穷人自己知道。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生活久了,穷人也有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穷人往往不相信法律,“制度是死的,但执行制度的人是活的。”从理论上讲,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弱者,但实际上,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富人得到的好处更多。
  过去有段时间,城市里面常常有新闻,农民工讨不到工资就去跳楼,用法治的眼光看,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但是作为农民工,他付得起律师费吗?就算有善良的律师愿意无偿帮他,他付得起昂贵的时间成本吗?对一个天天等米下锅的人来说,诉讼程序是太漫长了,还没等官司打赢,人恐怕已经饿死。更何况最后能不能讨到钱还是个未知数。
  穷人对法律是缺乏信心的,在穷人心目中,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成者为王败者寇”,只看结果,不管手段。所以穷人中的暴力尤其可怕。
  财产少顾虑就少,顾虑少胆子就大,胆子大许多罪恶的念头就得以实施。每个城市的贫民窟都是社会秩序最混乱的地方,但穷人只能待在那里。
  人为财死,财富往往是灾难之源。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反而安全了。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你会发现,被谋财害命的,大多是穷人,那被谋掉的区区小财,在富人看来简直可怜,但确实有人为此而丢了命,事实就是如此。
  穷人可怜,穷人的自保远比富人更难。
//
---------------
穷人容易上当
---------------
  街头骗子常常把目标对准老人和穷人,很难想像一个富人会被那些阴暗角落里猜扑克的、套圈的、换美元的、卖“祖传”古董的各色人等所诱惑。
  人之所以上当,总是因为有所贪,有所图,或者有所惧,被人利用了。真正的富人,都有自己的财富来源,不必对这些飞来横财想入非非。真正的富人,大多也是久经沙场,通达世事,早就炼出了火眼金睛,不然他的财富何以能够聚集,又何以能够留存?
  报刊上常常有各种致富发财小广告,告诉你不需要太多的钱,不需要太精的手艺,也不用辛苦跑市场,只要坐在家里捣鼓捣鼓,这财就发了。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些精心设计的圈套,只有阅历不深又急于发财的穷人,才会心甘情愿往里钻。
  这个世界上遍地都是聪明人,如果存在一个收益很高而风险很小的行业,不用谁去号召,大家都会蜂拥而上,其结果是这个行业很快饱和,收益率直线下降。资本是流动的,就像江河湖海,无论底下如何高低错落,水面总是平的。整个社会的财富流动也是如此,无论任何行业,投资收益率终会趋向一个平均数值。
  一件事如果能赚很多钱,却一直没有人来竞争,只能说明这里面风险太大,让别的资本人望而生畏。坐享暴利的事是不存在的,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
  其实任何一个骗局都有漏洞,你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整个事情当中,总有一些你控制不了的因素存在,而且都是关键环节,一出问题就会致命。这正是别人的精心策划!穷人却被虚幻的美好结果所诱惑,而将其中的风险忽略了。
  穷人没有在资本市场上滚打过,不知道资本的特性是惟利是图,他以为人家是发善心,是来解放他的,一激动就忘了自己也是在投资。穷人拿出的钱虽然不是天文数字,却也是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几乎就是全部家当了。
  一个亿万富翁,如果也拿出全部家当,也就是上亿的投资,他能不认真考查论证,得出完善的方案再下手吗?穷人却是想当然,脑子一热就投进去,等到发现上当,人家早已人去楼空,你除了呼天喊地还能怎样?!
  穷人的原始积累本来就难,这样的当一辈子上一次,可能就再也翻不过身来了。
//
---------------
穷人劳动不止
---------------
  从道理上讲,农民是最伟大的,因为再伟大的人也得吃饭,农民正是粮食的生产者。然而,最伟大的农民,恰恰是最穷的,最贱的。
  为什么?
  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而不仅在于它的重要性。阳光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因为它可以自然得到,所以阳光一钱不值。
  粮食虽然产于大自然,是一种宝贵资源,但要使这种资源被人所用,离不开人的劳动。所以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物,而是人,只有人才可以实现物质资源的利用。
  富人大多是管理人的人。既然人的资源比物的资源更有价值,那么利用人的人就容易比利用物的人更富有。
  美洲有一种蚂蚁叫蓄奴蚁,它们自己不劳动,而是靠掠夺为生。他们袭击邻近的蚂蚁巢穴,不仅掠走别人的食物,还要带走一大群活口,充当他们的奴隶。这些奴隶命运十分悲惨,然而为了活命,他们什么活都干,直到习惯了奴役,变得像在原来部落里一样勤奋。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蓄奴蚁每次抢掠,并不把对方的巢穴彻底摧毁,而是故意留下相当数量的雌雄蚁,以便它们能继续繁殖,从而保证奴隶的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动物故事往往就像寓言。
  作为奴隶的蚂蚁,之所以比普通蚂蚁更悲惨,因为它不仅不能拥有劳动对象——它脚下的土地,以及它正在运送的食物等等——就连它自身也是别人的。它创造财富的意义,就只剩了活命。
//
---------------
穷人恩重如山
---------------
  煤矿出事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几乎是月月有,天天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