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

第78章


国渊持剑在手,与闯进帐来的匈奴兵打在一起,董祀在床上不能动,这时左贤
王也冲了进来,跳上胡床,将弯刀架在了董祀的脖子上,大声喝道:"都给我放下
武器,不然我先杀了他!"国渊和其他人见状,只好慢慢地放下武器,左贤王又一
声令下:"带上他们,撤!"
回到自己的部落,左贤王命人把董祀和国渊送进地牢,又命车力訇通知属下所
有男丁集合,准备和汉军决一死战。
董祀和国渊被带到了地牢,董祀看了一下周围,笑了笑说:"好,又回来了!
怎么还是这个又脏又破的样子,也不知道修一修。"
当年的看守走了过来,和董祀打招呼:"哟,这位大爷,眼熟啊?"董祀和他
开玩笑:"你不会又不让我吃饭,到时候怕脏了衣服吧?"看守笑笑说:"哟,是
您哪!老没见了。这次不能再饿着你了,王爷已经交待下来了,好吃好喝的侍候着
你们,掉了体重,就得打板子!这不我叫了人来,已经给几位爷煮上肉了。这里有
茶,几位爷先喝着!"国渊见董祀和地牢看守是熟人,又说些莫名其妙的话,直摸
不着头脑。
第二天,得了消息的单于在庭上怒不可遏,"这个冒顿,是想造反啊?右贤王!
迅速传我的命令,传令各个部落立即动员,战斗男丁全部到单于庭集合,你点齐本
部兵马作为单于庭的戌卫。"右贤王领命。单于又命国师:"你迅速带人安抚汉朝
护使的部队,告诉他们我们会交回被绑架人员,让他们稍安勿躁。噢,送些酒肉,
再送几个女人,反正不要让他们闹事。"国师得令,下去操办。
下完了命令,单于一个人气呼呼地自语道:"冒顿啊冒顿,你要我们匈奴的好
看,我也让你安生不了!"不多时,右贤王一身甲胄进来禀报单于:"陛下,部队
都集合好了,请陛下视察!"
单于没有马上答应,在庭内走了几趟,抬头问道:"右贤王,我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左贤王准备打仗,你说他的家小会怎样安置?"
右贤王眼睛一亮,明白了单于的用意:"高啊!还是单于高明,微臣真是佩服
啊!"
左贤王的营地上一片混乱,大战即临,左贤王一身甲胄送文姬和大阏氏等人上
车,嘱咐他们路上小心,文姬跑了过来,忧虑地问:"王爷,不能不打吗?"左贤
王决心已下,镇静地回答:"文姬,为了你,我可以什么都不顾,就是要了我的命,
我也要保住你!"二人依依不舍地道了别,左贤王转身纵马跑进队伍里。
战场上,汉军的大队人马压了过来,左贤王带领军队严阵以待。他看看部下,
高声说:"兄弟们,他们汉军凭着人多势众,要强抢你们的阏氏。你们说我作为你
们的首领,作为文姬阏氏的丈夫,作为孤涂小王子的父亲,我该怎么做?"
众人一起呐喊:"消灭汉匪--保卫家园--"
左贤王也很激动:"对,感谢弟兄们,我们就是要消灭汉匪,保卫家园!弟兄
们,准备战斗!"
正在这时,两军中间出现了单于的仪仗,汉军和左贤王的部队都停住了,单于
从车上走了出来,后面跟出来的是右贤王,右贤王喝道:"单于在此,你们还不跪
下吗?"
士兵一齐看左贤王,左贤王没动,说:"陛下,甲胄在身,恕我们不能行礼了,
请单于回避,以免伤害了陛下。"
单于慢悠悠地说:"左贤王,你不听我的意见,一意孤行,我也没有办法,只
好出此下策了,来人啊,带上来!"
车后几个侍卫押上了文姬的一双儿女,两个孩子大声地叫着,左贤王一看惊呆
了,原来单于猜到了左贤王一定会把家人送到多铎的部落,他和右贤王密谋的主意,
就是埋伏半路,抓住文姬的孩子。
文姬的两个孩子在单于的车旁大声地哭喊着,左贤王看得心如刀割,单于大声
对左贤王说:"左贤王,我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匈奴的利益!如果我们不交出蔡文姬,
下场你已经看到了,对面汉军强大,我们无法和他们抗衡,我作为匈奴的单于,不
能听任你任意胡为,所以才出此下策。我劝你立即放弃抵抗,交出蔡文姬!我们自
家的事一切都好商量,我可以既往不咎,我可是当着这么多的匈奴官兵说的,请你
考虑吧!"
队伍后面大公子图鲁扶着文姬来到了左贤王的面前,文姬惊慌失措地说:"王
爷,是右贤王带人抢走了孩子。王爷,为了孩子,你就别再顶了!"
左贤王气得目眦皆裂,恶狠狠地冲着右贤王:"右贤王,我冒顿饶不了你!"
说着双手一使劲儿,手里的钢刀断成了两截。
单于看在眼里笑了:"左贤王,等你送走了汉使和蔡文姬,我亲自送孩子到你
的帐篷里,到时候,我再负荆请罪!"说完单于一挥手,率车队退了出去,远处的
汉军也已经停止了进攻。
左贤王呆了一会,不由悲从中来,痛心地说:"文姬,你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吧!"
mpanel(1);
大势已去,文姬只想再看看孩子们,让车力訇向单于请求。夜里,文姬和左贤
王相对无言,呆坐帐中,等候着车力訇的消息。
可是等来的是坏消息,单于不同意,说是阏氏离开之前就不要再和孩子见面了,
见面后反而不好分别,又说以后还可以再去中原看望阏氏。
这下文姬失声痛哭起来,左贤王也无心安慰,只说:"文姬,事情已成定局,
你就别难过了,准备准备东西吧。我去跟小红姑娘说一下,让她两口子跟你回中原。"
说着转身欲走。
"冒顿--"文姬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扑到了左贤王的怀里,二人紧紧地拥
抱,左贤王虽然伤心欲绝,却极力地控制自己,他推开文姬,走了出去,剩下文姬
哭倒在胡床上。
不知哭了多久,文姬坐了起来,来到案前,奋笔疾书:"我生之初尚无为,我
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这便是闻名于后世的
《胡笳十八拍》。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文姬换上中原服装,悄悄把一把胡刀藏进腰间,由小
红扶着走出了胡帐。帐外等候的国渊、董祀等人向文姬行礼,文姬不理会,只和左
贤王相对无言,欲悲无泪,这样默默无言地相视了一会,文姬咬咬牙,转身要上车,
可是刚踏上车踏板,终于忍不住又转身跑到左贤王的跟前,紧紧地相拥。面对此情
此景,在场的众人无不欷嘘。
又一次离开左贤王的怀抱,文姬上车了,远处无数的匈奴百姓跪在路旁,恭送
文姬,文姬满脸都是泪水,无力地向众人摆摆手,躲在车内失声痛哭。
车队走了,左贤王呆立了好一会儿,忽然惊醒了过来,转身骑了一匹骏马,飞
奔上一座山丘,文姬的车队已经走得很远了,只剩一道长长的线,往天边挪去。左
贤王仰天大叫一声,跳下马,哭倒在地。
文姬默默地坐在车子上,眼前一幕一幕地浮现往日的画面,一会儿是她和左贤
王相识,相爱,一会儿是她和两个孩子打闹、学习............
自从上了车她便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已经一两天了,董祀看着心里着急,想
让文姬转移一下注意力,恰好前面快到古阳关了,他决定停下修整修整,给文姬做
点儿好吃的,排解一下她的郁闷。
古阳关城在夜里也显得分外壮观,阳关守军的营房成为文姬的临时住所。董祀
专门让人买了鸡,文姬哪里吃得下,她知道到了阳关,不由感慨地对小红说:"入
了这个关就是中原地界了,董将军他们想得真是周到,他们是让我在这里再好好地
看一看匈奴。我们此一去又像当年我们出关的时候一样,有去日无来日了!"
小红也陪着文姬难过:"人怎么就是这么的难受呢?去的时候不想去,回的时
候不想回;去的时候提心吊胆,回的时候撕心裂肺。咱们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文姬不答,要小红陪自己去阳关城上看看,上了阳关城头,文姬朝两边望望,
一边是故乡,一边是亲人!她痴了一样地问小红:"你说我是走还是不走?"小红
不解地反问:"夫人,都走到这里了,你怎么还能说走不走呢?"
文姬叹气:"唉,小红当初我要是不离开匈奴,不但孩子要遭秧,左贤王要失
宠,连整个匈奴都会因为我而受到汉军的洗劫,我能不离开吗?我离开了,他们都
能保全了。可是离开了他们,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没有了疼爱我的丈夫,没有了需
要我疼爱的孩子,我一个女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小红,我已经出了匈奴的地界,
我的生死已经与匈奴无干,已经与我的丈夫和孩子无干,所以我想我的生死汉朝已
经没有理由再迁怒于左贤王,迁怒于匈奴了。"
说着她向前走了几步,转过身来,突然从怀里抽出了一把胡刀,横在自己的脖
子上说:"小红,我死了,你就可以随丈夫回到匈奴或是中原,如果你们回匈奴,
就把我带回匈奴,如果你们回汉朝,就把我埋在父母的身边。拜托你了!"
小红吓得哭了起来:"文姬姐,不要啊!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的吗?你要是
死了,孤涂他们就没有母亲了!"
文姬自顾自地说:"小红,你要是回到匈奴,不要说我是自杀的,就说我是病
死的,知道吗?你们只要带我的骨灰回去就行了,不然他们会难过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