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

第80章


来啊,我代为文姬夫人赐丕儿三杯酒!"
侍女送上酒来,曹丕一饮而尽,暗自得意。曹植又凑过来,不服气地说:"怎
么我永远斗不过你呢?你真是会拍马屁!"曹丕低声对弟弟说:"因为你想斗,我
想做。"
宴会结束后,曹操和文姬回到曹府后堂,对坐饮茶。两人单独对坐,都显得有
些不自然。最后还是曹操打破了尴尬,"文姬,我们十几年没见,看起来都有些变
化了。"文姬也说:"岁月无情,身不由己,变化自然是有的。可是看起来,您倒
是越来越得意了。"
"你还是叫我孟德,这样会有些过去的感觉。"
"物是人非,曾经不再,感觉有时是伤人的。"
"文姬,这次我赎你回来,你是恨我呢?还是谢我呢?"曹操问文姬苦笑:
"好像你在事先没有想过和我商议吧?那现在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曹操有些尴尬地说:"听说你有了孩儿之后,我才意识到我的做法可能有些过
急了,不管怎样讲,我的心情你应该理解。"
"你的心情我会理解,我也服从。在中原,女人永远是以男人的心情为心情,
以男人的愿望为愿望的。"文姬不动声色。
曹操吃惊地看着文姬,他发现文姬长大了:"你好像已经不恨匈奴人了?"文
姬依旧平静地说:"我不恨什么人,我只恨战争。在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是孩子和
女人,男人不可能把女人们捆在腰带上去拼杀。"
曹操赶紧安慰:"你受到的伤害我心里也一样的疼痛,文姬,我愿意尽我的能
力抚平你的伤痛,让你尽快地。快乐起来。"
文姬淡淡地一笑:"快乐?我还会有快乐吗?一个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失去了
所有亲人的女人会有快乐吗?"
"你不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快乐会有的,幸福会到来的,只要你想要。"
曹操说。
"要是无条件,谁会不想要快乐和幸福呢?只是条件不要太过苛刻。"
"文姬,你太聪明了,同时你也太叛逆了,这样可能要比一般人吃更多的苦。"
mpanel(1);
文姬又笑笑:"我的命运已经告诉了我这个答案,可是改变自己是很难的,我
经常会有不如普通女子的慨叹。"
曹操转移话题:"文姬,我想提一个建议,是一个能够改变你我命运的建议,
你想听听吗?"
文姬反问:"你是为这个建议才把我赎回来的吗?"
"应该是吧。"曹操答。
文姬轻轻叹气:"代价这么大的建议我能不听吗?孟德,你说吧。"
曹操显得有些激动,他站了起来,在地上走了几趟,郑重地看着文姬说:"文
姬,我对你的情感你是知道的,多少年来我一直没变。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让你
当我的王后。成就一部千秋佳话。为此我不惜大兴土木,建起这座铜雀台,来安排
你的起居,你还满意吧?"
对曹操的话文姬显然有所准备,她没有正面回答:"这座宫殿是够气派,安排
一个王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怎么?文姬,你同意住进来了吗?"曹操追问。
"丞相,我的疑问是,我就是同意嫁给你,也不过是个诰命夫人,怎么会成为
王后呢?再说我已经是王后了,王后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文姬一字一句地说。
曹操对文姬的回答有些意外,不知如何应对,竟然怔了半天。
文姬显然不想让曹操太过尴尬,便诚恳地说:"孟德,我不是不知道你对我的
情感。这些年来,如果说我开始在匈奴还能苟活下来,是与对你们的思念和重回中
原的信念分不开的,可是意外的事件让我和匈奴的左贤王的命运联结在了一起,这
是不可抗拒的,我只有接受这个事实,而且我成了他最珍爱的妻子,我们也有了非
常可爱的孩子,我不能不忠于我的丈夫,不能不忠于我的家庭。虽然我现在远离他
们,可是我的心始终和他们在一起,是任何力量也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华夏子孙,
我不能不接受你的好意,回来重修汉史,继承父业,这也是一件义不容情的大事,
我只有服从。可是孟德,我是有丈夫的女人了,不管他是什么族,在什么地方,我
都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我不能再谈情说爱,也没有理由再谈婚论嫁,你说是吧?"
曹操默默地看了文姬一会儿,解嘲地笑笑说:"看起来我们的看法有些差距。
我们先不谈这个问题,你先休息,等过一阵儿你恢复好了,咱们再慢慢谈,有
的是时间。"
文姬又想起一件事:"那好吧,孟德,是我连累董祀成了残废,不知你是怎么
安排他的?"听曹操说董祀还住在驿站里,文姬便说:"那让我来照顾他吧,他也
没个家小,反正我也住在驿站嘛。"
"你不想住在这里?......"曹操有点失望,"好吧,就劳累你了。我赶紧给你
找房子,安排好了我就派人接你,你先好好养一养。噢,我已经安排好了,选个吉
日,我陪你到你父母坟上去看一看。"
文姬感动地谢过曹操,起身告辞了。
文姬来到驿站,见一个驿丞在给董祀洗脚,上前说:"你下去吧,由我来侍候
董将军。"
驿丞答应着走了出去。董祀连忙说:"文姬夫人,这可使不得,这是下人干的
事儿,怎么能让你干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文姬笑着把董祀的脚按在盆子里说:"不要动,这是曹丞相的命令,说是我欠
你的很多,要我来照顾你,如果你不服从,就是犯罪,我要曹丞相办你。"
"夫人啊,你这不是......"董祀苦笑着不知说什么好,文姬又说:"你多长时
间没剪脚指甲了?跟熊爪子差不多了,洗完了我给你剪一剪。"董祀听了急得直皱
眉。
文姬一边为董祀剪指甲,一边问:"董将军,你为什么到现在不娶媳妇?"
"我这么丑的人,又不会体贴人,谁跟我啊?再说这些年打仗,兵荒马乱的,
怎么养家小啊?现在好了,成了残废,少了麻烦,一个人得了。"文姬听了,看了
看董祀,没吭声。董祀感觉到文姬的眼神儿,便低下了头。
文姬换了个话题:"曹丞相说了,安排我去为父母扫墓。"
董祀听了便说:"文姬夫人,曹丞相为你安排得真周到,他对你可真是一百二
十个好。我告诉他你在匈奴成亲的消息后,我眼看着他头发白了不少。"
文姬看着他认真地说:"我知道。董祀将军......"董祀打断她:文姬夫人,你
叫我公胤吧,这样自然些。"
"好吧,你也叫我文姬吧。"二人说完都笑了。
"我想扫墓的时候让你一起去,我父母的墓还是你监修的呢。"
文姬又说。董祀自然答应:"我一定去。"
说完了话,文姬向董祀道了别,往自己的住处走去。忽然听到从另一个院子里
隐隐地传来女人的哭声,文姬感到有些疑惑,便往有哭声的后院走去,哭声是从一
间屋子里传出来的,文姬见门没有关严,便凑过去往里看。见屋里有一个老太大,
哭得十分伤心。文姬便推门走了进去,轻声问道:"老妈妈,你哭什么啊?有什么
为难的事儿吗?"
老妇人见有人进来,停止了抽泣:"噢,是位夫人,你坐啊。我没什么,就是
心里不好受,我没什么。"文姬又问:"老妈妈,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住在这里?"
老妇人说:"没什么,我是曹丞相请来的,是他让我住在这里的。"
文姬听了有些吃惊。她看到桌上的饭还没动,上前摸了摸,已经凉了,便要老
妇人去自己的住处,"我给你弄点儿热乎的。"老妇人推辞不去,文姬劝道:"您
这么大年纪,不好好吃饭要生病的,走吧老妈妈,大家出门在外,互相照顾是应该
的,走吧!"说着文姬上前搀扶起老妈妈,一起出了门。
回到住处,文姬和小红又打听老妇人的情况。老妇人说自己是徐方氏,一直住
在乡下,曹操非要把她弄到这里,是想要她的儿子。
又说她的儿子叫徐庶,是跟着一个叫刘备的人。文姬抽了一口凉气,说:"老
妈妈,刘备可是曹丞相的对头啊!"老妇人也说:"所以我急啊!我知道把我弄来
没好事儿。我哪会写信啊?我是怕他们把我的儿子弄来祸害了。"
文姬让老妇人喝了小红做的红薯粥,又安慰老人家,说可以在曹操面前说说情。
这天,文姬在曹操、董祀和小红的陪伴下,来到蔡邕夫妇合葬墓前扫墓。看到
父母的墓,文姬百感交集,哭成了泪人。回去的路上,文姬对曹操说:"孟德,我
想好了,你不要为我找什么房子啦,我要在父母的坟前守墓三年,以赎我这些年来
的不孝之罪。"曹操劝了几句,只好说给文姬在墓前修几间房子,让她安住。
文姬谢了曹操,想起来徐老妈妈,便问:"孟德,我有件事情问你,也许我不
该问,可是既然我知道了......你知道我的脾气,你不要怪我。"曹操让她只管问。
她便说:"你为什么把徐庶的母亲抓来?她一个年老的夫人,你把她一个人抓
到许昌,让她怎么生活啊?"
曹操这才想起她们是住在一个驿站,他向文姬解释:"徐庶是当今著名的高士,
其名只在凤雏、卧龙之下,是我过去的一个好友,也是你父亲的朋友,他被迫离开
朝廷以后,过着隐居的生活,我几次请他出山,可是他总是借故推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