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错!不愧是朕亲自提拔的七品官!”
看着宣府之中传来的这几份消息,崇祯的脸上满是喜悦的光华。
他不是因为一份报告在笑,而是根据这一批的文书在高兴。
在刘满昌想出来的办法,被他通报给了所有官员之后,原本进度缓慢的宣府,新政推行的速度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吏员的服从程度以及个人能力都明显更强了。
在这明显变好的过程之中,有两处的表现,格外耀眼。
其中一处,自然就是刘满昌处。
在接任了县令职位之后,刘满昌在当天就开始将自己的整套应对筛选吏员的办法,都讲给了同县城的其他吏员学习。
这个时候,属于县令才能处理的事情本来就不算很多,毕竟,此时连新政的体系都还不算完全铺好。
所以,在完成县令工作之余,刘满昌努力去帮助县城之中的其他京城官员,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本地吏员,让他们的积极性与执行能力都得到提升。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整个县城之中的体系搭建速度明显加快,本来就有了之前的底子,在他教导的加持之下,仅仅两天的时间,整个县城的情况就明显变好,办事效率明显增加。
之后的两天里, 情况还在继续改善,甚至都已经超过了相当多半京城官员半本地吏员的城。
这个进步的速度, 以及展现出来的效果, 让崇祯相当满意。
这样的效率, 才是新政推广开来,体系大肆展开应该有的速度。
而另一个方面的惊喜, 则是在府城之中。
原本就寄望于能够有更好表现,展现出更好能力的赵长堂这位七品官员,在受到刘满昌办法的启发之后, 他通过自己的经验能力以及同在府城的其他官员的共同努力,竟然在原有刘满昌办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更好的办法。
刘满昌的办法,到底是通过刘满昌本人,在当地的情况之下, 得出的办法。
确实效果很好, 但是如果只是根据这套办法来学习, 来管理吏员, 总归会有能力上或者环境上的水土不服。
但是,这套办法, 在经过赵长堂的改良以及规整之后,直接变成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的体系。
从,最开始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遇到的各种情况有什么应对措施, 以及之后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在吏员们的办事效率达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应该鼓励等等等等, 相当的丰富相当的充足, 相当的具有可行性。
这套方法, 尽管是在刘满昌办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确实比起单纯的那套办法好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事实上,崇祯派人将这套办法, 传递给了所有涉及吏员的官员之后,底下人等的效率提高程度比之前又高出了一大截。
于是,崇祯专门对赵长堂等一行人进行了鼓励,并且勉励他们尽快将整个府城规整出来, 让府城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以新政的速度发展起来。
更多的话没有说, 甚至暂时都没有将这份功劳下发下去, 但是,其实崇祯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
只要他们之后的时间,能够将府城的吏员们按照这样的方法,规范的服服帖帖,那么等到府城完全弄好之后,他们就会得到晋升!
这么明显的意思,一心想着当官的赵长堂怎么可能觉察不出来?
当即直接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除了深夜之外,其他的时间全都用在了对府城之中吏员的规整上。
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而且每天吃饭的时间都在宣府城中巡查教导。
甚至,之所以他还睡觉,都是因为半夜的时候真的没有事情给他做。
别觉得夸张,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正七品的官员了,任职的职称就是府推官。
再往上,哪怕不是以功劳往上,那也是从六品,要是因为这件事情,他的晋升直接变成以功劳晋升,那么他就会是正六品!
要知道,现在他可是整个新大明之中,品级并列第一的存在,再往上升,不论是一级还是一品,那都将会一跃成为整个大明之中官员登基最高的存在!
这是什么概念?
首辅有望!
咳咳,当然,现在的他,也就是幻想一下, 并没有真的认为自己就会因此而有很大概率变成首辅。
可是, 从一介只能想办法走关系讨好别人, 试图通过吏员的身份, 往上获得一个品阶的小吏。
变成现在前途无量甚至还有可能登顶, 至少也能让自己的子孙当官的品级,这让他如何能够不兴奋,如何能够不感恩?
要是现在冒出一个试图推翻新大明的反贼,赵长堂能够直接披着甲去把那人给干掉!
而在这样继续以身体为代价的努力之中,事情的发展,自然也如同他之前的预期的那样,宣府府城,在仅仅三天之后,就达成了所有正在工作的吏员,全部达到京城官员最低水平的标准。
标志着,他比半京城官员,半本地吏员的城池,还要更早一步完成了全套新政指令施行!
这样优秀的成绩,便正是在今天通过日报传递到了崇祯手中。
“嗯,朕所提拔的人才,果然都是好的,此前的朝廷之中之所以会那样,也完全是因为整个朝堂都已经变坏了的缘故!”
看到这两人的表现,崇祯的欣慰与自豪,简直溢于言表,任何人看到都能感受到的程度。
官员的事情上,崇祯一直拖着不处理,而且之后安排官员的时候,也极其小心谨慎,控制品阶在很低的程度。
这不是崇祯当真就那么认为,低品级对于官员的约束效果就会那么好,而是因为随着之前那个大明的破灭,崇祯对于提拔官员这样的事情不由自主有了恐惧。
毕竟,当初,最后的时候,亲手将大明葬送的两个官员,全都是崇祯一手提拔上来的!
而且除此之外,以往的首辅,他也不知道错信了多少。
从最开始错信袁崇焕,到最后错信魏藻德,直接导致了大明的轰然崩塌。
要不是有太祖朱元璋前来,他只怕已经在后山找个歪脖子树以发覆面自尽了。
但是现在,这两个他从小吏阶段一点点选拔提拔上来的官员,这样好的表现,直接表明了,他崇祯不是没有选拔人的能力,不是没有管理官员的能力!
“好!将之前送上来的那份文书拿来。”
之前崇祯放出去的话,宣府之中的那些官员肯定都明白了,所以才会有这么拼命这么用心的成果出来。
既然如此,那么已经在心里答应过的事情,肯定就不能忽略,该提升的,就要去提升。
比如说,他们的官职!
既然这件事情是由集体完成,而且有着这么好的效果,那么升官的事情肯定就不能够只升一人。
首倡者,以及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赵长堂肯定是需要提拔的,但是,剩下的八个官员,他们的等阶提升,却还需要斟酌斟酌。
以及,要不要将他们全都提升一个等阶?
如果换做是旧大明时期,这样的事情,要么就是上级直接当成没有发生,不予奖励,要么就会是所有参与此事并且能够有名字上报上去的官员,统统升官。
毕竟,那时候的官职或者说品级,虽然也很珍贵,但是到底是从九品到一品,都有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给出去这么几个七八品,撑死六品的品级,根本不算什么。
京城之中,随便一个不起眼的小监司,里面的官员数量和品级,可能都已经远远超过对方了。
但是,如今的新大明,和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不仅体现在官制以及俸禄上,还有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当前整个朝廷之中,最上层的也就仅仅是七品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别说七品,哪怕是八品,同样也是前途无量的存在了。
毕竟,这只是新大明的一个开始,随着之后,新大明的新政体系不断往外延伸,那么,就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机会以及大量的功劳。
在那么多的机会,那么大的前景之下,哪怕现在仅仅只是八品,那么在未来,可能也至少都是五六品,乃至于以后的更高品级直入中枢,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有着这次的经验以及资历,之后再继续扩大新政体系,崇祯肯定会在其中抽人,甚至是直接将其扩充到更远但是更加重要的位置之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下看着像是区区九品提八品,八品提七品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对于以后的影响会是很大。
尤其是在现在总共七品都只有这么零星四个,而八品的数量也没有太多的情况下,若是一下子提升上来一批,那么这群官员甚至可能形成一个派系。
这,对于以往在朝政之中饱受派系之争所烦忧的崇祯,相当注意。
虽然,这些官员,肯定都只是因为处理这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的,之前可能都没有过多少接触相处,总的来说,就是很积极很纯洁的工作关系。
小书亭
但是,此前的东林党,以及复党等等党派,那不也都是以一个很光明正大的名义,或者很纯洁的关系发展起来的吗?
归根到底,只要是朋党,那么发展起来之后,就一定会出现不好的情况,这是难以避免的。
“......官,该升的,就要升。”
崇祯稍稍犹豫了一会之后,还是下了定论。
无论当下如何担心之后会不会出现朋党之类,但是当前,既然这伙官员已经在工作之中做出了这么好的政绩,那么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就必须做到当赏则赏。
而且,所谓朋党的担心,更多是对于以后的担忧,这些对于目前的情况没有影响。
并且,让手底下不出现朋党,或者不让朋党影响到朝政,不正是一个皇帝也应该做到,并且做好的么?
因噎废食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这些官员尽管数量不少,而且升官之后,在新政朝政之下的影响力也不小,但是崇祯还是要坚持给他们升官!
“来,给朕记下来......”
虽然,升官是肯定少不了,也不能够缺少的了,但是,崇祯却也不会在看到可能出现的朋党关系之后,什么都不做。
当下,这群官员,因为得出了这么一套行之有效,而且相对完善的体系,所以得到封赏。
但是,归根到底,官员的官位,是工作,是责任,而不是单纯的封赏。
所以,在给这些官员进行升迁之后,崇祯就不会把他们再放在一起,让他们更多的相处提高关系,而是选择将这些拥有对这套本地吏员选拔体系很了解的官员,外派出去,前往更加广阔的城池之中,去将新政铺开。
府城之中肯定也要留一些人手, 但是,更大比例的升迁官员,肯定是要到新的城池之中去了。
当然,这对于官员们来说,绝对不是坏事。
首先,现在新大明的崇祯皇帝,可不是以前大明抠抠搜搜的那些皇帝了,别的不说,升官之后,他们的俸禄,当即机会暴涨。
而且,听着外放这个词,似乎和贬谪差不多,但是本身这些官员就是在外派的地方升的官,升官之后,前往更加遥远,但是也更加能够出成绩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的他们,在府城之中,好些都不过是执行普通杂务的九品基层官员。
这当然也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八品开始管人,七品开始管事儿的官员来说,到底还是差了点。
而等到他们升官,并且外迁到其他城池之中,那么,他们就能够直接担任当地的管人的官员,甚至管事儿的官员。
上头只有崇祯,除了需要对皇帝以及朝廷负责之外,不需要受他人的管辖,这其实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了。
“.......钦此。”
崇祯对照着舆图,将这些封赏的官员,直接三分之二都派了出去,结合京城勉强又抽出的一些官员,硬生生又展开了整整一个府城的开拓计划。
这,就是朝廷新政开拓的第四个府了。
按照这样的速度,只要再发展两次大幅扩张,那么,整个新大明就完全被新政所掌控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小说推荐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朱元璋一觉醒来,发现他竟莫名穿越成了崇祯,时逢李自成围攻京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作者:风醉天下所写的《朱元璋穿越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风醉天下连载中
- 最新章:第387章 吴国贵反了
-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
- 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曹操早在宛城之战失去的长子曹昂 曹冲临终遗言,将曹昂曝光出来 看来,是瞒不住了 回到大魏,破赤壁,战巴蜀,围汉中,剿匈奴 孙权:为何孤的儿子没有这般优秀 刘备:生子当如曹子脩 诸葛亮:既生亮,何生昂 曹操:吾儿如此,大魏必兴 且战沙场,驰骋三国 作者:长安一片星所写的《三国:曹冲
- 穿越架空长安一片星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破三分归一统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 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 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 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作者:大明第一帅所写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穿越架空大明第一帅连载中
- 最新章:抱歉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
- 洪荒:通天遗嘱,其实我有个义兄!
- 龙汉时代,秦轩穿越洪荒 开启无限战斗系统 从祖龙,元凤,始麒麟,到帝俊,三清,十二祖巫 秦轩大战洪荒群雄,最终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期间更与通天教主结为异性兄弟 然而就在秦轩成就混元不久 混沌之外出现深渊裂缝,需秦轩前往镇守 多年以后 封神量劫爆发 天道诸圣联合,欲让通天截教上榜应劫 整个截教,被笼罩在
- 武侠小说达隐于世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结局!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一朝醒来,方世玉穿越到大明王朝,为了不被方孝孺牵连,成为史无前例被诛灭十族的冤死鬼,只得想办法逃走,岂料被他忽悠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作者:小耳朵是只猫所写的《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小耳朵是只猫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