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令上报的需求都在这里,麻烦大人尽快处理,最好今天调配齐全,明天好带去村中直接发放!”
“好的,王大人你把文书放下就好,我处理完这份文书,就把农令的事情处理掉。”
“好的,赵大人。”
宣府城中,赵长堂正在处理今天的政务。
作为当前城池之中,唯一一个七品官员,地位最高的同时,需要处理的事情也相当之多。
崇祯对于新政官员的定义,就是做事儿的,绝对不是风花雪月,吃干饭。
正是因此,分配给赵长堂的工作量,就足够他在工作时间之内,都相当忙碌了。
更何况,对于官迷的赵长堂来说,想要升官,想要进步,那就肯定不能只是做自己分内,被分配过来的那些事情,而是要尽可能将更多自己能做,有权力去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只是把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那只能说是合格,把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好了,那只能说是称职,但是,只有发掘出更多需要完成的工作,并且完成的很好,这样的官员,才会是上级眼里值得提拔的对象。
只靠称职,哪怕能够晋升,那也绝对需要熬资历,对于新兴的新大明新政来说,有熬资历的时间,都已经足够升好多次了。
也正是抱着这个想法,他之前才会联合好些官员,一起搞出了为朝廷训练筛选本地吏员这件事情制立标准的事情。
而如今,府城之中的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实现正常运转,朝廷下达下来的每一条政令,当下的府城都能够很好地完成。
这,已经完成了之前皇帝暗示的那个前提条件了,如果不出意外,那么以皇帝陛下那么高效的工作效率,眼下升迁的圣旨,不是已经在制作,就是已经在路上了。
“嗯!”
赵长堂伸了个懒腰,稍稍放松一下已经整整工作了两个时辰的眼睛。
“不知道,这次是升级还是升品?”
赵长堂愉快地畅想。
正如之前所讲,官员的品级并不是只有九个层次,而是有十八个层次。
从九品,到正一品,每一层都有官职有人员,只不过有时候升迁会直接跳过从级,而直接从正品升级到下一个正品。
此次的功劳,赵长堂知道,绝对是够升品的,毕竟,他这套方法,虽然是在刘满昌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整个对效率的提升,绝对还在刘满昌之上。
如果是他独享这个功劳,那么,他必定会直接提升到正六品的位置,达到和一府之主知府同等的级别,甚至可能就是直接升任知府!
至于分享了功劳之后,还能不能这样大程度的晋升,赵长堂其实有些不确定,或者说,已经做好了退而求其次,甚至是只记一个大功的准备了。
皇帝陛下对于官员品阶的慎重,他们底下的吏员这么久了自然也都有感觉。
他因为这个功劳升官,肯定是合乎情理的,但是要是不升官,也完全合适。
毕竟,如今他本来就在第一梯队,这要是再往上升一点点,哪怕是一级,变成从六品,那也是当今的朝廷之中,等阶最高的官员了。
但是说到底,这个体系确实是他为主导,带领其他官员一起总结出来的,但是这个体系的根源在于那个叫做刘满昌的官员。
以别人提出的办法,优化之后,被提高到整个朝廷第一的高位,这样说起来其实确实有些虚了。
这个说法,他也对其他一起做事情的官员讲过,不过,其他一起做这件事情的官员,肯定更希望赵长堂能够晋升,而且升的越高越好。
都是普通官员,而且基本上不会从小兵升上来的,就是从吏员升上来的,这些官员想的肯定不是单纯希望带头大哥能够过得好。
而是,而若是他这个主导者都没办法得到多少提升的话,那他们这些作为副手的人,就更加得不到提升了。
“赵大人,赵大人,朝廷的人马来了,而且带了九口箱子!”
就在赵长堂胡思乱想的时候,之前跟着他一起将这个制度制定出来的官员之一,负责街道上事情处理的一个九品官员喜气洋洋冲了进来,一开口就是汇报自己得知的好消息。
“九口箱子?!”
赵长堂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反应过来,大喜着确认道。
“是的,大人,足足九口!都是之前我们收到过的,承装官员物件的箱子!”
这个九品官员激动兴奋地回应着。
为什么要强调箱子,为什么要强调数量?
因为,根据崇祯为国库定下的规矩,朝廷官员封赏的官服官印等等物件,都要放在特定的箱子里面进行发放。
这样,能够有效保证物件的确定性,以及整齐性。
也正是因此,这么多次下来,底下的官员们,对于这些箱子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每次升官,必有箱子,每次改官,必有箱子。
可以说,箱子一出现,就表示官职方面会有变动了。
如今除了他们一行人立下功劳之外,也并没有其他人做出了什么足够大的事情,而且这也才刚刚将府城的新政体系定了下来,肯定也不会有突然的变迁。
正是因此,朝廷的队伍带着这么些个箱子,一出现在宣府府城之中,他们就知道,极大概率,他们要升迁了!
九口,加上赵长堂,他们所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的人,就是正好九个人,也就是说,这次他们可能人人都能升官!
“不要太急躁,说不定真有可能是迁官?万一只是记大功的话,很有可能真的要迁官到其他地方,再立下一次功劳之后才能升官呢。”
赵长堂的呼吸明显急促了,但是,还是谨慎地说出了其他的可能。
若是朝廷觉得他们这么多人同时升迁,动静太大,确实有可能会采取这样的办法。
而且,这么处理也很合乎情理,能制定规则,并且能够独自将事情处理好,这才能代表是个优秀的官员,值得被提拔么。
不过,听了赵长堂的话,前来报信的这个官员却一点都没不高兴,脸上仍然笑嘻嘻的:
“哎呀赵大人,哪怕是再干一次本地吏员的调理才能升官,对于我等来说,也简直就是登天之梯了!这我定为九品才过去了多久?哪怕往上提高个一级,我都绝对是光宗耀祖了!”
“而且赵大人,这可是九口箱子!”
听到这话,赵长堂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是啊,九口箱子!
既然是九口,那么他的官位就一定为变动。
此时,他已经是宣府之中官职最高的人了,只要变迁,那就一定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哪怕此刻不能立刻成为朝廷之中品级最高的官员,最多再干好一件事情,他的提升就会是必然的。
这,如何能够不让他开怀大笑?!
并且,以现在所有参与的人都能够有官职变化来看,直接升官,几乎是板上钉钉!
“呼~说不定就是半品一级呢,不要急,不要急。”
赵长堂说不好是在宽慰自己,还是在宽慰身前的报信官员,但总之,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全是喜悦了。
“赵大人,现在我们去府衙门口等着?”
府城之中自然也有府衙,赵长堂身为当前府城之中官员等阶最高的,自然是在这个府衙之中工作。
当然,并不是他一人,还有剩下的其他非直接管理百姓的官吏,也大多数都在府衙之中工作,府衙里的人数还是挺多的。
听到这话,赵长堂心动地迟疑了一下,但是还是坚定摇了摇头:
“不行,我还有两份文书需要处理,这都是今天就得处理完的,若是升官,肯定事情得变化,这些东西现在趁着传令将士没到之前处理掉比较好。”
尽管赵长堂对当官、升官有执念,但是做好自己分内事情的本分还是有的。
无论最开始这样做的想法,是为了表现还是为了什么,至少,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已经把这些当成了习惯。
“对了,你可以先通知一下其他几位同僚,等会我们一起出去,免得让传令将士们久等了。”
“诶,好咧!”
————————————
“赵大人,来来来!”
“赵大人来我这儿!”
“哎呀,赵大人终于出来啦,真是太辛苦了!”
......
赵长堂在其他官员的招呼之下,迅速就位,然后冲着前来传令的将士们一拱手:
“抱歉诸位,有一份农令的事务需要加急处理,刚刚才忙完。”
此时,不仅其他八名官员全都到齐,而且因为这些传令将士的到来,好些暂时没事儿要做的官员也好奇地站在门口观望。
“嗯,无事,人都到齐了?”
“是!”
前来报信的新军将士点点头,拿出一份圣旨,开始宣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赵长堂,于......”
一上来,宣告的诏书就是赵长堂的,这让包括赵长堂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屏住了呼吸。
赵长堂作为整个事情的发起人,以及主要的出力人员,他的升迁,基本上就给其他官员的升迁打了样了。
如果赵长堂上一大品,那么,他们直接升品的概率就会很大;
如果赵长堂这个主事的,都只升了一级,那他们很大概率也就只会升一级了。
那么,赵长堂会得到什么样的晋升?
“......升为,正六品宣府知府!”
“臣,赵长堂,接旨!”
“哗!”
......
竟然真的是升了一品!
尽管在场的众人,对于这个可能性早有预料,但是,在他们的想法之中,到底还是觉得,正七品升到正六品,对于这次的这个事情来说还是有点勉强,尤其是赵长堂都已经是品阶第一梯队,这再升上一品,就直接和所有人都拉开了距离。
整个新大明,等阶最高的人出现在自己身边,这未免有些不太现实。
但是此刻,这样的事情竟然真的在他们的身边发生了!
瞬息之间,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惊呼!
“安静!”
看到这样的场面,新军将士当即严肃一喊,在场的官员立刻回过神来,赶紧肃然。
这可是宣旨的时候,面对圣旨就如同面对皇上。
上一批,面对皇上时叽叽喳喳喧闹不休的官员,如今没一个头和身子连着。
“奉天承运皇帝......”
......
之后的宣旨之中,官员们全都尽量保持稳重,但是,一个个圣旨宣读出来,在场的官员们,几乎全都变得不淡定。
因为,跟着赵长堂做事的这一批人,整整九个人,居然全部都获得了晋升整整一品的奖励!
一品啊!
要知道, 距离他们上一次定品,到现在,也才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这么快的时间,就能够再次往上攀登一整个品级,这简直远超了其他官员,不,甚至远超了他们自己的预料。
要知道,不少人来到这府城做事,确实想的就是能够升官,但是,却也想的都是,做个一年,或者一届的时间之后,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功劳苦劳升官。
这才一个月的时间,部分官员甚至都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居然就有这么多的官员直接升迁一整个品级!
尤其是,赵长堂这个原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京城吏员中,几乎身处首位的官员,如今居然直接升迁成为了整个宣府的知府!
新军将士在的时候,所有其他官员还都保持着基本的严肃,保持着应该维持的体面。
但是,新军将士一离开,他们九个升迁的官员就全都被同在宣府的同僚团团围住:
“啊呀,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张大人......”
“恭喜啊老陈,你这直接升任到七品了,以后真的都得叫大人了!”
“钱大人,你......”
......
喧闹声中,九人只能先将这些同僚们处理好,然后,才有时间去看自己的新任职。
九个人中,包括赵长堂在内,升职之后留在宣府的仅仅只有三人。
而余下的六人,全都被任命到了其他的府城或者县城之中。
升任七品的,去往府城;升任八品的,前往县城,到时候到任了,他们便直接是该城池中品级最高或者并列最高的存在!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小说推荐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朱元璋一觉醒来,发现他竟莫名穿越成了崇祯,时逢李自成围攻京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作者:风醉天下所写的《朱元璋穿越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风醉天下连载中
- 最新章:第387章 吴国贵反了
-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
- 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曹操早在宛城之战失去的长子曹昂 曹冲临终遗言,将曹昂曝光出来 看来,是瞒不住了 回到大魏,破赤壁,战巴蜀,围汉中,剿匈奴 孙权:为何孤的儿子没有这般优秀 刘备:生子当如曹子脩 诸葛亮:既生亮,何生昂 曹操:吾儿如此,大魏必兴 且战沙场,驰骋三国 作者:长安一片星所写的《三国:曹冲
- 穿越架空长安一片星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破三分归一统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 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 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 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作者:大明第一帅所写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穿越架空大明第一帅连载中
- 最新章:抱歉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
- 洪荒:通天遗嘱,其实我有个义兄!
- 龙汉时代,秦轩穿越洪荒 开启无限战斗系统 从祖龙,元凤,始麒麟,到帝俊,三清,十二祖巫 秦轩大战洪荒群雄,最终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期间更与通天教主结为异性兄弟 然而就在秦轩成就混元不久 混沌之外出现深渊裂缝,需秦轩前往镇守 多年以后 封神量劫爆发 天道诸圣联合,欲让通天截教上榜应劫 整个截教,被笼罩在
- 武侠小说达隐于世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结局!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一朝醒来,方世玉穿越到大明王朝,为了不被方孝孺牵连,成为史无前例被诛灭十族的冤死鬼,只得想办法逃走,岂料被他忽悠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作者:小耳朵是只猫所写的《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小耳朵是只猫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