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媳被八个缩小版大佬宠歪

第334章 兵困京城


    这一年,全大梁朝义军突起,各自挑起反皇大旗,四处生乱。
    朝廷的军队便被派出去,四处灭火。
    新皇登基不到四年,因着本就是篡位夺权,朝中一些旧臣虽不敢明着反抗,但终究口服心不服。
    四年下来,新皇也没有收复众多老臣的心。
    不过,新皇既然能谋逆成功,也是颇有心计的,这些年广开科举考试,选拔了不少人才。
    但到底是年轻人,资历浅,底子薄,没办法与老人抗衡。
    新皇心心念念的军中势力,还是没有一把抓在自己手里。
    或许假以时日,年轻人崛起,也能给他机会抓牢军权。
    可惜,上天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
    再加上,他一心要抓住让他日夜寝食难安的云家军残余势力,和那个原靖王爷家漏网的小崽子,稍稍忽视了对自己势力的加强培植。
    他以为,只要消灭了这两个威胁他皇位的重要因素,他便可以高枕无忧,腾出手来治理朝廷了。
    还是可惜,天不遂他愿,云家军比他料想中更早的暴起发难。
    云家军一路攻过来,慢慢地恢复了本姓,尹家军变回了云家军。
    皇上惊慌地调遣派往各处平剿叛军的军队,齐齐围堵拦截,想要挡住云家军。
    然而,“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或许那些将领根本就不想受。
    他一连几道圣旨下去,阳奉阴违的将领居多。
    有人回说眼前的叛军对百姓的危害甚大,必须先铲除。
    有人连回复都没有,猫在某个犄角旮旯儿,就是不出战。
    倒是也有一些将领听从调令,前去拦截了。
    可是一听说要打的是那支,曾经英勇无畏、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云家军,便状态百出。
    知道云家军威名的,根本不敢打,掉头逃跑;知道云家军忠义的,根本不想打,躲开让路;还有更甚的,不跑不打,直接归顺。
    当然也有感念新皇知遇之恩,又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看对面的那个年纪比他都小的主帅,还有他身边那些个半大小子未长成的将领,心生轻视,想跟云家军碰一碰。
    可是,主帅年轻,战场经验不知道比他们丰富多少。
    将领年轻,却是个个身怀绝技。
    真打起来,没有能抵住一天的,被人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亡。
    以致云家军长驱直入到京城,外面的军队连一支能收拢回来救驾的都没有。
    皇上狠劲上来了,要紧闭城门,与云家军决一死战。
    他是期待奇迹发生,天降祥瑞护佑,逼退劲敌。
    奈何,城里留守的老臣们不干了。
    温墨弦与凌非仪早已潜入京城,在城中暗线的引领下,四处游说那些心向云家军的老臣。
    他们要让老臣们相信,云家军一片赤胆忠心。此番起事,只为扶持皇室正统归来。
    怕死的,根本不在乎皇室正统不正统,只要云家承诺留下他们一家老小性命,便同意为云家驱使。
    有忠于先皇的,闻听先皇尚有血脉存世,便老泪纵横,恨不得当场跟随云家军出城见先皇子嗣。
    于是,朝堂上便分为三派。
    皇上独自一派,主战。
    他自忖不战也是死,因为之前做的太绝。
    当初他杀入皇宫时,可是连襁褓中的奶娃娃都没放过。
    云家军若是攻进来,有那十万亡魂在侧,怕是把他片成千万片都不解恨,死了都得鞭尸泄愤。
    有一派观望的,不打算跟皇上主战,但也不敢说话。
    枪打出头鸟,万一惹怒了皇上,被斩了怎么办?还是跟在别人后面,浑水摸鱼最好。
    还有一派主谈判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主降的。
    宰辅大人从列班里出来,眼眸低垂,看向地面,恭恭敬敬的模样,说出的话却能把皇上噎个半死。
    “启禀皇上,云家军已将京城围得水泄不通,朝廷将士要么投降,要么避而不战。如今不能期望天降奇兵,回城救驾了。
    老臣以为,皇上该审时度势,做出最优选择。此时若一力主战,便是求死之道。不如派人出去,与云家军谈判,或可求得活命机会。”
    皇上怒瞪着双眼看着宰辅,眼里的怒火似要化为实质,他是真心想烤化了他。
    老匹夫,当初朕立足未稳,特意留下你,是为稳定朝局,却不想,此时最先出来扰乱朝政的,竟是你?
    宰辅也抬起头来,不卑不亢地回望着皇上。
    当初得靖王托孤,忍辱负重就为今日,此时不把你拉下皇位,更待何时?
    老宰辅三朝元老,在朝中根基极深。
    当初先皇被奸臣所惑,断了云家军粮草,让他们在西南自生自灭。
    他无力阻止,但却偷偷把消息传给靖王,靖王才得以通知云家军的京城暗线,将消息传到前线去,云家军也才得以留下最后的火种。
    后来,靖王将静逸和静萱送到云家,也给他透了风。
    他不知道云家在哪,但却知道,云家定不会从此沉沦下去。
    总有一日,他们将杀回京城,将小世子扶上皇位。
    后来,新皇攻入京城,他没有片刻犹豫,率领依附自己的文臣武将归顺朝廷。
    “良禽择木而栖”,他说。
    “为人要懂得审时度势,过刚易折”,他亦说。
    于是,多少骂名纷至沓来。
    墙头草,两边倒。
    背弃先皇,卖主求荣。
    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
    顶着这样的骂名,他隐忍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这些年,也是因为他的从中阻挠,皇上收买人心的举措一直得不到顺利实施。
    相反,他暗中布局,将自己的亲信推上朝廷重要的位置。
    此时,皇上杀人的眼神瞪着他,他却浑然无惧。
    因为他知道,皇上大势已去。
    皇上愤怒地从龙椅上蹦起来,张嘴刚想说话,列班中呼啦啦出来一群人。
    每个人都是眼眸低垂,一副顺从模样,说的却是:“丞相说的有理,臣附议!”
    观望的大臣眼见大群人都出来了,他们就选择随大流。
    即便皇上震怒,也不能把他们全斩了不是?
    于是,更多人从列班中走出,口呼:“臣等附议!”
    皇上又一屁股跌坐回龙椅上,如此情形,该何去何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