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蛮人也是游牧骑兵,天生的弓骑,即使以明军的精锐,跟几万乃蛮骑兵硬碰硬也会损失惨重,而大明羽林自组建以来,从来就没有大规模的伤亡,耶律昊不想在自己的手上开这个先例。
在战略上的应用,弓骑是无敌的,可远攻,可近战,其移动能力为各兵种之冠,但是在战术的应用上,弓骑远算不上无敌。
乃蛮人数万弓骑云集乌山山麓,这些弓骑可以说已经被明军和克烈人联合起来控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弓骑的移动能力完全体现不出来,而无法体现其卓越的移动能力的弓骑那还叫弓骑吗?
明军围攻可敦城之前,耶律殇曾经奉命押送一批弓弩和箭矢到防州,特别是其中有一批连弩和强弩,可敦城是被从内部攻破的,这些弩都没怎么用得上,韩卫还朝的时候也没带回去,而是留给了调防而来的耶律昊。
连弩就不必说了,这是明军赖以起家的利器,经过将作院多次改良,今日的连弩采用全钢制结构,机械动力学----明人称之为墨家学问----设计,连发连射的功能自不必说,就是射程也从原先的三百步提高到现在的五百步,也就是大约两百六十米的距离,可比一般的强弓。而强弩,这东西射程远比弓远,穿透力又强,就是发射速度比弓慢多了,不过将作院解决了弩射速慢的问题,那就是用箭匣,一个箭匣可以预先装好五支箭,再在弩上装上机括,这样一来每次射击就不用重新装填了,强弩的射速甚至可以变得比弓都快。
这里再说一下“步”,大明的“步”和大宋的不一样,大宋的“步”指的是双步,一步是1.3米左右,而大明采用的却是单步。大明一步相当于0.53米。在大宋,“可射千步”指的是射程大约在1300米左右。而在大明,“射程五百步”指的却是大约260米。
以前,在马上上弩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地事,但大明发明了箭匣,而且,大明的箭匣用地也不是羽箭,而是那种全铁制的五寸小箭。若是宋人估计就要大惊小怪了。没有羽毛作尾翼,箭还能飞么?宋人估计连想都不会这么想,但明人却只尊重事实,能不能飞试一下就行了。经过将作院的研究和多次试验。全铁制小箭完全能够象羽箭一样正常飞行,而且铁箭的稳定性比羽箭更高,至于可携带性,羽箭更是远不如铁箭。这样一来,采用铁箭之后,箭匣的重量没增加多少,但却比羽箭的箭匣小得多,更方便携带。....于是。在马上用弩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明军一惯有弩骑地编制,甚至很多弓骑都随身携带有弩。现在耶律昊手上不但有连弩,还有强弩,组建一万弩骑是可以的。
乃蛮人按捺不住,期间,撒里雅寅特斯派了几千人出来试探,被明军一阵箭雨给射了回去,多派点人吧又会变成两军会战,乃蛮人目前还不想与明军会战,于是他们暂时倒是安分下来。不过。乃蛮人也试着缓慢地向北方草原的方向移营。
而耶律昊则派人去调弩过来。
一万弩骑很快就组建好了,就是那一万大明羽林。平原郡驻军里面的克烈人乌古人和蒙古人是不会在马上用弩地,也只能依靠大明羽林。
弩骑的作战方式,大明羽林平时就训练过,骑兵操典里面包含了这一部分,现在他们只需要稍微做些适应性训练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撒剌思带领的克烈和梅里急、达密里联军已经越过薛灵哥河。九万骑兵,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往西疾驰,这些达达骑兵甚至能在奔驰的马背上睡觉,其骑术之精湛甚至比大明羽林都强的多,也比大明羽林更能吃苦耐劳。一般都说这种长距离奔袭的能力是蒙古人特有的,不过蒙古是什么人呐,那不过是达达人各个部落其中的一个而已,其全称应该是达达人萌古部,宋史称之为“蒙古”,应该说,这种几千里奔袭地能力是达达人特有的。
一连四个昼夜,这些达达骑兵奔驰了一千多里将近两千里,从鄂尔浑河流域一直跑到按台山,期间,这些达达人也不过稍事休息了两三次而已。抵达吉利吉斯河(今扎布汗河,外蒙境内)之后,撒剌思下令休息,再清点一下人数,出发时九万人,现在还是有差不多九万人,中途掉队地尚不足两千人,就是马力损耗太大,有些马都不住了。这还幸亏他们用的是蒙古马,若是明人的三河马,别说四昼夜跑个两千里,只怕跑一半三河马就要死得差不多了,三河马虽然也可以用作长途奔袭,但这个所谓的“长途”是有限制的,在这方面,三河马远比蒙古马差多了。大明枢密院现在也在大规模圈养蒙古马,至于改良,那就是以后的事了,大明羽林也有一部分已经更换了马匹。
休整了一日,人力马力都有所恢复,这个时候乌山那边的耶律昊还在训练弩骑,倒是撒剌思这边先动了手。
乃蛮强势,据说有三十万帐,吉利吉斯河这边离乃蛮人统治中心的按台山还有段距离,但这里已经可以碰到不少小的乃蛮部落。$$
敌人,也可以说是猎物,就在眼前,没什么好说地。撒剌思一声令下,九万骑分成九个万人队,各由千户或者是万户带领,从吉利吉斯河往西横扫乃蛮人地部落,不仅仅是几天前的那场屠杀,这一百年来乃蛮人对克烈人所做地一切是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
那些乃蛮部落遭殃了,一百年来,乃蛮人不说是年年往东劫掠,可死在乃蛮人手下的克烈人和梅里急、达密里两部的牧民绝对少不了,达达人与乃蛮人的仇恨在不断地杀伐之中越来越大,九万达达骑兵冲进乃蛮人的腹地,结果可想而知。
这九万达达骑兵都不是明军正规编制,明军那森严残酷的军律还约束不到这些达达人,就是能约束,可明军对异族的态度如何?只怕比现在达达人的做法也好不到哪儿去。
吉利吉斯河往西。起先只是一些小部落,没什么可说的。达达人将这些部落屠戮一空,男丁尽数被杀,老弱也不例外,牛羊被掠作军粮,倒是女子被留下来,草原上的规矩,女子一般是不杀地。杀了她们下 得来有情男燃文一代从哪儿来?
乃蛮人的金帐大概在今日地阿勒泰城的位置,在达达骑兵的屠杀下,金帐以东的乃蛮部落纷纷西迁,逃到金帐的位置。而且这股西逃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惊动了金帐。
耶枧刮人的三万骑这个时候也赶到了,他们从东南方向往西北驱赶乃蛮人,造成地动静也不比克烈联军差多少,毕竟以前乃蛮人也没少杀耶枧刮人。乃蛮大汗不在,留守的贵族匆匆召集乃蛮牧民,倒是很快就在金帐聚集了十数万人马,这个时候克烈人和耶枧刮人也差不多在金帐附近会师了。
以前。单独一个克烈,或者单独一个耶枧刮、梅里急、达密里等等。乃蛮人欺负起来是游刃有余,但现在他们可是联合起来了,乃蛮大汗又带走了一批骑兵,现在双方的实力倒是差不多。
撒剌思还没能学到明军的各种战术谋略,他率领联军于乃蛮人直接会战于金帐。
双方二十多万人在按台山大打出手,战场绵延数十里,克烈联军一方是没有后顾之忧,但乃蛮人还得分兵看顾那些乃蛮部落,以免被克烈人屠杀。他们动起手来不免有些心不在焉。
但若仅是如此。双方实力差不多,而乃蛮人又能得到源源不断地补给。他们作战地损失马上就可以补上,克烈联军怕是免不了失败收场,不过这时候,乃蛮内部发生了叛乱。
就象大多数草原部落一样,乃蛮也是从一个不大的部落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百年前,翼只水流域还是一个被称为别贴乞的突厥部落一家独大,当时的别贴乞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比当时的乃蛮和克烈加起来的实力都差不了多少,南面地喀喇汗王朝也得对别贴乞人表示恭敬。随着乃蛮人的崛起,最后乃蛮吞并了别贴乞,强盛地别贴乞人成了乃蛮人的附属。
别贴乞人的事离现在也才数十年的时间,还没过多久,乃蛮人虽然征服了别贴乞人,但别贴乞人可是不怎么服气的,不过乃蛮强势,他们也不怎么敢反抗。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乃蛮大汗不在,不过现在都被别人给打到家里来了,看样子乃蛮大汗能回来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现在,乃蛮人面对的可是有十几万骑的大敌,即使能胜只怕也逃不了一个元气大伤的下场,何况乃蛮人地敌人可是克烈联军,而他们多少也听说了,克烈人投靠了明人,这明人地实力如何他们不知道,但克烈人的实力他们知道,连克烈人都要投靠地会差么?即使这次克烈联军战败,但保不定下一次明人就会派来另一个十几万骑甚至是几十万骑,到那时……
撒剌思也不是傻子,目前的形势他也能看出来,眼见即使能获胜了只能是惨胜,撒剌思派人大肆散播谣言,说东面的大明朝下令征讨乃蛮,而此次的克烈联军只是先锋而已,后面的还有数十万明军不日即将到达----还真被他说着了,驻守在三河郡的耶律山奇儿听说自己最喜欢的孙儿,也就是耶律昊,居然不自量力地跑去跟乃蛮人全面开战,耶律山奇儿差点气疯了,却也不能不救,他是回跋部的首领,又是大明朝的金国公,在他的运作下,明军他是无权调动,但昭武城的回跋人聚集了两万骑,三河郡和北郡的乌古人、敌烈人、蒙古人、克烈人、茶扎剌人也给面子,加上回跋人的两万骑一共凑了个十万大军出来,这十万人仅仅半个月之后就抵达了按台山,那时候耶律昊也摆平了撒里雅寅特斯,他向四周的瀚海、南方、赦勒川诸郡求援,这几个郡各自派出了数万援军不等,加起来,他也凑了个十多万人派去按台山,于是,半个多月之后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正如撒剌思所传播的谣言那样,数十万明军云集翼只水流域。
不过,眼前虽然还没看到大明朝援军的影子,但对本就不服乃蛮人的别贴乞人来说,仅仅只是谣言也就足够了----就在乃蛮人和撒剌思大打出手的当儿,别贴乞人呼啸一声,聚集了四万骑,反了。
腹背受敌,乃蛮人只坚持了半个多月就崩溃了,这个时候来自三河郡和北郡的第一批明军援军也到了,乃蛮人全线战败。
十几万明军纵横按台山地域,乃蛮人四散奔逃,克烈人等达达各部与乃蛮人有仇,别贴乞人跟乃蛮人更是世仇,而新来的明军,他们是跟乃蛮人没什么仇恨,但眼前的那些乃蛮人,那可都是军功啊,那都是富贵,这些明军杀起人来甚至比达达人和别贴乞人更疯狂。
在明军的屠刀下,数十万乃蛮人疯狂地逃入喀喇汗人的地盘,明军重兵在侧,喀喇汗人不敢得罪,但乃蛮人现在是要活命,他们逃疯了,喀喇汗人也挡不住,只得任由明军冲入喀喇汗王朝的境内搜捕乃蛮人,不过么,明军进来是容易,可想他们出去就难了,喀喇汗王朝为此头疼万分。
这一战可以说是仓促的,枢密院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计划,事先也没传出什么消息,而耶律昊以区区一郡镇守使居然先后惊动了四十余万大军,更是灭掉了草原上最强盛的乃蛮部。
土地增加是好事,但这样增加的方法却是大明不愿意见到的,而这一战也暴露出了目前大明朝廷体制中的一个大漏洞,地方武将的权力还是太大。目前大明征战频繁,赋予那些武将一部分权力是必要的,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就象耶律昊那样,这次他只是出于好意,前面是想驱逐入侵者,后面则是想为大明开疆拓土,但以后呢,若是碰到一个有异心的又该如何?
还有,那些万户长们的权力也有些大了,平原、三河、北、南方、瀚海、赦勒川六郡之地,虽然没有朝廷的征召令,但那些万户长们硬是生生聚集起四十万大军,若顺着这样的势头发展,大明朝怕不会成为第二个盛唐,强盛一时之后也必然会亡于内乱。
贪官污吏横行这没什么,皇帝昏庸也不重要,怕的就是体制出问题,只要一个国家的体制完善,即使皇帝和官吏们再乱来,乱得也有限,而且,完善的体制也可以修补这些人造成的混乱。大明朝初立的时候可谓一穷二白,可大明体制好啊,仅仅经过十年的发展大明就能变得富庶繁华。
看来,又该改制了。
小说推荐
- 群魔乱舞之安居乐业
- 安文昊重生了,正当他摩拳擦掌着准备干掉极品,干掉白莲,干掉小白花,干掉渣渣,虎躯一震制霸全球的时候,突然发现 隔壁邻居正在搓火球⊙_ 土地公正在兼职居委会主任⊙_ 办公室里的盆栽突然会走路⊙v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拖了条狐狸尾巴o°ω)o 关键是谁来告诉他,床上躺着的果男干嘛在拔剑啊啊啊啊(ㄒoㄒ#我重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安居乐业
- 话说文案。还没想好 作者:叶谙所写的《安居乐业》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叶谙连载中
- 最新章:1 1
- 穿到南宋去日本--平安京之宋姬物语
- 平安京之宋姬物语:穿越到南宋女子吟雪身上的她,自小因海难而流落到日本的平安京,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武士家族平家所收养,从此陷入纷乱不断的平家与源家之争中,平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众翩翩贵公子,优雅神秘的藤原成范,性格迥异的源家兄弟,在战乱之中,她究竟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是重返宋国,还是继续停留?是为平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宋三弦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作者:宋三弦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都打出不要应届毕业生的免战牌,大学生们纷纷不解的同时企业老总也一筹莫展。应届毕业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大学生求职出路在哪里?且看本书,企业老总和人事主管为大学生们讲授就业第一课:我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作者:所写的《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大宋安乐侯
- “娘,儿子只想一世平安快乐,便知足了”范宇拱手说道“好好好,我这便让官家,赐我儿一生富贵”李太后笑意漾然的哄道 仁宗皇帝赵祯黑脸默然不语,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作者:马来福所写的《大宋安乐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马来福连载中
- 最新章:后记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长安长安长安
- 那年我向神明许愿。一求父母长乐无忧,二望舅舅健康长寿,三愿阿知幸福美满,四盼明明平安归来,五念.可我阿母时常郁郁寡欢,舅舅常年病痛累积,阿知最后精神崩溃,明明永远留在了边疆 确实回过头看,我这一生倒也是圆满,年少时遇到了最惊艳的少年,有过最真挚的友情 细细说来,哪怕我眼睛看不见了,阿母和舅舅都替我准
- 都市言情梨涡家的大胖猫连载中
- 最新章:八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中国记驴诳阱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3卷。唐温大雅撰。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该书所记史事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有出入《起居注》说李渊起兵反隋出于本人主意,李世民只是赞助;两《唐书·本纪》归功于李世民首谋,李渊是被迫同
- 历史军事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