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避免走盛唐的老路,武将的权力必须给予制约,这是一方面,而制约的方法莫过于分权。
盛唐的节度使在地方上,军政权力一把抓,这当然是不行的,大明朝政法军三权分立,大明的武将并不能所有的权力一把抓,不过盛唐也没给节度使们处理地方政务的权力,不过一个节度使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人脉发展起来了,又是军权在握,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们往往把手伸到民政方面,这是无法避免的,跟制度无关。
那么,还可以从后勤补给方面制约军队,这是后世常用的方法,不过在冷兵器时代,制约后勤这一招不大好用。若是一支军队发起叛乱,粮草什么的他们可以抢,兵器铠甲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实在不行的话,揭竿而起也是一个办法,后勤制约?有什么可制的?
还有士官制度,就是由朝廷自己培养各级军官,然后放到军中,有这些军官控制住军队,即使主将们想谋反,这些军官也不会跟随,这是一个好招。还有,可以将军队和将官几年一轮换,一个武将无法长期控制同一支军队,一支军队无法长期驻扎在同一个地方,这也是一个办法。
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开启民智,只要国民自己有思想有主见有觉悟,即使某些人想谋反,百姓也不会跟随,这是杜绝手握兵权的武将反叛的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林靖文自建立大明朝地时候起就极端重视公共教育,打的就是开启民智的主意,不过这需要时间,或许两三代人。或许需要两三百年,一个新生的王朝,比如说大明朝,怎么也能延续个两三百年的,到时候大明民智已开,到那个时候武将叛乱应该不那么容易吧。
以前,林靖文虽然也意识到武将权力过大的问题,制约手段也有,但目前大明征战频繁,给予武将们一定的权力这是必须的。现在看来,权力是应该给,但制约也应该伴随着一起施行才是。
大明已经有士官学院和军官学院,以培养中低级军官。但是,前面说了,大明征战频繁。年年都要打仗,每隔个几年更是会有一场大战役,第一次西征、两次攻入中原、讨伐金国,征讨大漠,到这次的灭辽之战……有人统计过。自大明朝立国至今不过十一年的时间,小规模地战斗无法统计。仅就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战役就有十四次之多,若非大明的两个属国都是盛产粮食,若非有大量的奴隶负责后勤运输,若非明军每次征战必掠夺敌方以补充国库,更若非日本地几个大金矿和银矿到现在还每年向大明输送巨量的金银,林大官人早就被安个穷兵黩武的名声了,大明朝只怕早就打穷了,估计也不会比刘彻小儿好到哪里去。
林大官人地眼光好啊,朝鲜有粮食。他就先征服了朝鲜。日本有金银,还有奴隶。他又派兵将日本纳入麾下,到现在,虽然他每年都打仗,但大明的国库依然充盈,大明的粮仓也没空过,至于加赋?查抄商贾的家财?也就刘彻小儿那种水平的货色才会那样做。
这次耶律昊事件暴露出了一大堆地问题,得解决才是。
那些万户长们的权力现在看来还是过大,但这也没办法,那些万户长以前可都是各个部落地大汗、贵族来着,总不能一下书就将他们的权势一摞到底吧,第一步能将原先的汗王变成现在的万户长就已经不错了,这个急不得。
至于武将们的权力过大,这好办。林靖文将大明现有的十八个郡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打多少仗的,称为中央郡,比如说奉天尹、辽东辽西这些州郡周边都没什么敌人,这些郡的守将的权力就大幅度削弱,无令不可征战,无诏不可征兵,其地守军不可无故自由移动等等,林靖文仿照后世制度在各中央郡设立军事基地,一个军事基地负责防守一个或若干个郡,而中央郡地驻军平日只能呆在军事基地里,没有外敌或者叛乱则不可离开基地;而象平原、南方、云中那些就在乃蛮、夏国边上地州郡就称为边郡,边郡的武将权力就要大些,若是敌国,只要战机合适,边郡地军队可以自由发起攻击,若非敌国,象这次乃蛮这样的,还算不上敌国,那么边郡则不能无故挑起战端,但是同样的,无诏亦不可征兵,别说象这次的橙色三级征召令,就是蓝色一级征召令也无权发布,林靖文将征兵权全部收回,若因此导致边郡因兵力不足而贻误战机,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战机总是能找到的,但一旦发生叛乱那可就麻烦大了。(首发
另外,以前明军征战频繁,那些没进过军事院校的士兵和低级军官们很容易就能立到战功,也很容易升迁,将士们立了功总不能不赏吧,因此 魔法黑客全文阅读,虽然大明有军事学院存在,但培养出来的军官甚至不如因战功而自军中升迁上来的多,这些没进过军事院校却升迁上来的人,自然是被他们的将官提拔上来的,这就导致这些军官与提拔他们的主将靠的很近。一个显著的例书就是韩卫和谭破虏,韩卫一加入明军就是万户,而谭破虏最开始只不过是一个千夫长,作为韩卫老部下,谭破虏一路立下战功,也一路被韩卫提拔成万户,所以,谭破虏对韩卫那是言听计从,这在整个大明朝都是路人皆知的事,韩、谭二人对朝廷都忠心不二,但象他们这样的例书有很多,难保其中有些人的对朝廷的忠心不是那么坚定。
有鉴于此,林靖文下令所有的明军之中,包括中央郡和边郡的驻军,全部开始推行轮换制,军官五年一轮换,军队则是三年一换防。还有,以后象这样因战功累至升迁的士卒和军官则全部拉去军事学院进修,在军事学院里这些人不但能学到更专业的知识,自然,洗脑也是必须地,进修出来之后这些人才能出任各级军官,而且一定不能回到原来的军队里去。
本来林靖文还想划分军区的,但事实证明,军区制虽然在后世的某些国家大行其道,但其效果确实不咋滴。事实证明,军区制,很容易培养出所谓的山头主义,也容易造成一些大员或者某个派系权倾一方。思索再三。林大官人还是采用了军事基地制,这种制度就是繁琐了一些,而且花费较高。对紧急事态的应对能力也不如前一种制度,但大明朝什么都会缺,就是不会缺钱粮,至于紧急事态,大明铁甲百万。什么事态处理不了?
由此而延伸,现在大明的文官也是由各大政治学院培养的。没有所谓的野路书出身的官吏存在,而这种情况却是最容易滋生出派系,也容易造成任人唯亲,那么----
秦元1348年11月下,大明朝正式发布天书诏令,朝廷将于秦元1349年上元节之后地第二十一天举行第一次恩科,也就是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陆青城已经不止一次地建议林靖文这么做了,虽然大明目前的选拔官吏的办法对朝中的那些显贵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容易培养出亲信和派系嘛----但陆青城从宋宣和四年起就跟随林靖文了。至今有将近二十年地时间。他对林靖文的忠诚毋庸置疑,虽然对自己有利。但为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计,开科取士才是正道。以前林靖文没考虑过这些,科考舞弊案他可听得多了,出身寒门地人没钱巴结考官,即使有王佐之才也无法考上,那些出身显贵的,即使只是一个白痴也能弄个状元做做,这种事他听得多了。不过陆青城对他说了一句话:“陛下,猫除了吃老鼠之外还会吃鱼,连雏鸡都吃,但即使自家的鱼总是被猫偷吃,即使雏鸡总是亡于猫爪,农夫们依然喜欢养猫,陛下以为如何?”
整个大明都悠悠了,那些自认满腹才华的人,以前是出头无路,现在好了,朝廷终于开恩科了,一时间,民间的学者士书纷纷奔走相告,各个摩肩擦掌,就等上元节了。
按照惯例,大明发布地诏令在各个属国也是有效的,朝廷开恩科,不但大明本土地学者们拭目以待,就是朝鲜高丽耽罗这些属国的人也是翘首以盼,他们也可以去大明参加科考,而且,你不觉得在大明朝做官比在朝鲜日本耽罗这样的小国做官有前途么?
尤其让准备参考的人兴奋的是,天书将科举一事交由殿台负责----很奇怪,大明虽然没开过恩科,但按照中原的惯例,科举一事应该是由兰台负责,至不济也应该交给总理院才是,怎么会交给殿台?
不过,这是好事啊!科举的黑暗也不是没人知道,现在大明朝吏治清明,想来大明的科举应该不至于有太多的暗箱操作,但能从根本上防止这一点总是好地。兰台地大学士就那么十几位,也不需要个个收买,只要能跟其中之一扯上关系,那么你的科考成绩就不用担心了。可现在科举是由殿台负责,你能收买十几人,但你能收买几百人么?殿台地议郎足足有几百位,士农工商,各个行当的人都有,而且来历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这样的几百个人你怎么收买?更何况《大明律》规定:“非十恶不赦,任何刑罚不得加于议郎之身。”这样的人连被威胁都不可能,让这样的人来主考,那叫一个安心啊!
很显然,所谓的殿台,也就是国民议会的雏形,它的权力又一次被加大了,或者几百年后它会成长为真正的国民议会,但就目前而言,殿台不过是让天书比较放心的一个辅助性机构而已,目前它的权力只有一个:立法,现在还加上一个主持科考。
小说推荐
- 群魔乱舞之安居乐业
- 安文昊重生了,正当他摩拳擦掌着准备干掉极品,干掉白莲,干掉小白花,干掉渣渣,虎躯一震制霸全球的时候,突然发现 隔壁邻居正在搓火球⊙_ 土地公正在兼职居委会主任⊙_ 办公室里的盆栽突然会走路⊙v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拖了条狐狸尾巴o°ω)o 关键是谁来告诉他,床上躺着的果男干嘛在拔剑啊啊啊啊(ㄒoㄒ#我重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安居乐业
- 话说文案。还没想好 作者:叶谙所写的《安居乐业》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叶谙连载中
- 最新章:1 1
- 穿到南宋去日本--平安京之宋姬物语
- 平安京之宋姬物语:穿越到南宋女子吟雪身上的她,自小因海难而流落到日本的平安京,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武士家族平家所收养,从此陷入纷乱不断的平家与源家之争中,平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众翩翩贵公子,优雅神秘的藤原成范,性格迥异的源家兄弟,在战乱之中,她究竟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是重返宋国,还是继续停留?是为平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宋三弦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作者:宋三弦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都打出不要应届毕业生的免战牌,大学生们纷纷不解的同时企业老总也一筹莫展。应届毕业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大学生求职出路在哪里?且看本书,企业老总和人事主管为大学生们讲授就业第一课:我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作者:所写的《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大宋安乐侯
- “娘,儿子只想一世平安快乐,便知足了”范宇拱手说道“好好好,我这便让官家,赐我儿一生富贵”李太后笑意漾然的哄道 仁宗皇帝赵祯黑脸默然不语,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作者:马来福所写的《大宋安乐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马来福连载中
- 最新章:后记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长安长安长安
- 那年我向神明许愿。一求父母长乐无忧,二望舅舅健康长寿,三愿阿知幸福美满,四盼明明平安归来,五念.可我阿母时常郁郁寡欢,舅舅常年病痛累积,阿知最后精神崩溃,明明永远留在了边疆 确实回过头看,我这一生倒也是圆满,年少时遇到了最惊艳的少年,有过最真挚的友情 细细说来,哪怕我眼睛看不见了,阿母和舅舅都替我准
- 都市言情梨涡家的大胖猫连载中
- 最新章:八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中国记驴诳阱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3卷。唐温大雅撰。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该书所记史事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有出入《起居注》说李渊起兵反隋出于本人主意,李世民只是赞助;两《唐书·本纪》归功于李世民首谋,李渊是被迫同
- 历史军事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