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年点点头,说道:“阳明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会安君作为阳明先生的弟子,自然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也不需要我为会安君解答。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是阳明先生的心即理的说法。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是知行合一的道理。
这些都是阳明先生昔年所说过的道理,我不敢妄自菲薄。只是想说一些更应该做到的地方。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孟圣当年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在下所说的良知和致知其实就是这当中的道理,而且阳明先生当年其实也提出过在下所说的道理。
也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那句‘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这其实就是在下所说的良知,当然这种说法的话,佛教那边用的更多一些。万物皆有佛性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只是在下的一家之言,如有说的不妥的地方。”
唐书远向着戴年躬身行礼道:“谢过教诲。只是在下其实也有些道理想和阁下讲。”
戴年笑道:“如果是那种劝我不要行故人之道的道理,还是请会安君不要再说了。省的会安君再废那些口舌。”
唐书远笑道:“阁下不曾听闻我的话,怎么就知道阁下不会因为我的道理而改变呢?”
戴年起身,面向东方躬身行礼,然后一脸诚然地说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唐书远不再说什么,和戴年一样躬身向东方行礼。墙头上还能够站立的读书人,全部都和站在那里的戴年和会安君唐书远一样,向着东方行礼。
东方是昔年的儒家圣人居所,也是当年所有儒家子弟想要去往的圣地。也是所有儒家子弟心目中的神圣之地。
对于所有儒家子弟来说,只要是朝拜东方的事情,就是朝拜东方。
会安君知道戴年想的是什么,戴年既然用了孟子这番话,就说明了这件事情不会再有任何的改变的机会了。
虽然孟圣的意思不是他所引用的这种意思,但凡是在于读书人自己,或许没有一个读书人会做出那种笃定这种圣人言语就是自己所说的这种意思。
那是对圣人的亵渎,只有圣人自己能够做出那种话语最完整的解释。别的人可以解释圣人之言,但是也就仅仅是解释圣人的一家之言。
而所有读书人虽然不会真正地承认那种一家之言,但是每一个读书人都会了解那种含义。
会安君知道和戴年再说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用处,都是读书人,而且是能够谈论到一起的人,自然都会知道彼此的秉性差不多。
会安君不喜欢废话,戴年自然也不会喜欢。
于是两个人都站在墙头,看向东方。只是等到许平生醒后,两个人就不再看着东方。
会安君发现戴年似乎有些紧张,戴年在看到许平生醒了之后,就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戴年虽然还是那种步伐,间距也和之前那样一样,但是能够明显地看出来,戴年多了一些急迫的感觉,就像是遇到了非常紧急的事情。
许平生一睁眼,就看见了那副自己最熟悉的样子。那个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却是无比随和的先生。
许平生有些激动地想要喊出先生这两个字,但是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他不知道怎么办,他还是第一次遇见现在这种情况。
他有些手足无措,但还是保持着自己原本最常保持的那种淡定的样子,就像是自己没有任何危险,还是之前那副样子。
只是戴年那张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变了一副神情。他的眉头紧皱,眼神当中透露着一种平常从来都没有过的那种神情。
只是这种神情没有让他面前的许平生发现半点,在许平生的眼里,他就还像是自己之前那个波澜不惊的先生。
许平生还是想说些话,但是他在说话之前咳嗽了一下,然后他吐出了大口大口的鲜血,那些鲜血足够一个成年人都变得虚弱起来。
虽然许平生不想让这些鲜血弄到戴年的身上,但是哪怕他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也不能够做到。他还是把血吐到戴年的身上,只是戴年没有什么特殊的神情,甚至没有丝毫的躲闪。
许平生感觉到自己身上是那种痛到骨髓的痛,就像是自己的神海要被打碎了一样。
他看着自己周围有着淡青色的灵气升起,而且他发现那些淡青色的灵气是从他的体内慢慢出来的。
而这也是他神海疼痛无比的原因,他深藏在神海里面的,那些耗费他多年才积攒出来的灵气,在这一次之后都消散了。
而当他看不见那些灵气之后,他的神海碎裂了,就在这一瞬间,他看到了自己神海当中的那一片星海重新碎裂成一片虚无。
但是即使如此,许平生也没有昏过去。其实他的醒过来也和这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人族所有使用过丹青的读书人都会经历的痛楚,灵气溢散。
在灵气溢散的过程中,所有读书人都会保持清醒,甚至会出现那种明明是昏迷,但是却会因为灵气溢散的时候变成清醒的状态。
少数会出现神海破碎的情况,而且神海破碎也会让他们重新变得清醒起来。
这或许很疼,但是没到那种疼到他们都会被疼醒的地步,这是天罚,是天道对所有读书人的惩罚。
丹青和碧血本就是背弃天道的事情,也是让天道为之愤怒的事情。
许平生跌境了,不是正常的跌下一境,而是跌下了两个境界,跌到了普通人的水准。他现在就只是个普通人了,不,还不如普通人,是个病秧子。
小说推荐
- 春秋笔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十年。武林中的人事变幻,更为快速,除了像少林、武当、四大世家,那种基础雄厚、弟子众多的大门户,享名久远之外,江湖上的新陈替代,都不会太久,多则十年,少则三五年,都会有一个转变。其实,少林、武当、四大世家那样基础雄厚的门户,也有黯淡的时间。现在,正是这样一个时刻 作者:所写的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0章
- 刀剑论春秋
- 【qq群号:560183089,刀剑论春秋的江湖夜话】江山之中是江湖,江湖之内藏春秋,天下大统春秋欲乱,浪子商泽忆终究逃不过处处算计,愤而拔刀 作者:余悠然所写的《刀剑论春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余悠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一章.再见王昭漠
- 刀剑走春秋
- 一刀一剑,一春一秋 惊蛰刀,刀行侠义 秋霜剑,剑走偏锋 春雷动,春惊眠土 秋风起,秋扬霜叶 不为火遍纵横中文 只为致敬金梁古温 作者:寒昕语所写的《刀剑走春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寒昕语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 第六章 手段
- 剑春刀秋
- 武夫练体,一怒,流血千里 道家练气,神游,天人合一 器道天地,恣意,万器归宗 儒家读书,治国,春秋鼎盛 玄门遁甲,复仇,家破国亡 佛宗参禅,打坐,因果报应 妖族神通,强.悍,鼎足而立 鬼族幽冥,莫测,职掌阴魂 魔族亘古,无敌,不死不灭【展开【收起 作者:酒梦回所写的《剑春刀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
- 武侠小说酒梦回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殊途
- 秋收起义 金秋烈焰
- 秋收起义详解:金秋烈焰作者:喻咏槐 金秋烈焰是一部正面描写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全过程的军事小说,作品以质朴优美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血与火的交织,爱恨情仇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起义军将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将农民在腥风苦雨中的挣扎,土豪恶霸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秋秋修真记
- 作为一枚生在革命红旗下,长在改革春风里的大好女青年,秋秋一直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直到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阴雨天,倒霉的秋秋被电流刺激了那么一小下…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她敞开了 作者:故国晚秋所写的《秋秋修真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故国晚秋完本
- 最新章:番外三
- 秋与秋月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是一段基于南北朝的乱世而改编的历史,描述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从庙堂官场到江湖市井各阶层的社会面貌 小说共有六个子篇章,每一子篇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借主人公之手逐步揭开一个隐藏千年的历史谜团的真相 欢迎喜欢武侠和历史的朋友前来阅
- 武侠小说李湘缘连载中
- 最新章:外传 文香书院
- 刀笔吏
- 法制史研究生穿越唐高宗永徽年间,成为衙门刑房书吏,依靠善于推理的精明头脑和对《唐律疏议》的精研,运用手中一支生花妙笔,审刑名,平曲直,洗冤狱,破奇案,锄强扶弱,颠倒乾坤,坐拥美女入怀,笑傲官道风流 但令识字者 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 不使当世观 作者:沐轶所写的《刀笔吏》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历史军事沐轶完本
- 最新章:尾声
- 刀笔吏
- 法制史研究生穿越唐高宗永徽年间,成为衙门刑房书吏,依靠善于推理的精明头脑和对《唐律疏议》的精研,运用手中一支生花妙笔,审刑名,平曲直,洗冤狱,破奇案,锄强扶弱,颠倒乾坤,坐拥美女入怀,笑傲官道风流 但令识字者 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 不使当世观 作者:沐轶所写的《刀笔吏》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历史军事沐轶完本
- 最新章: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