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口才学

第44章


用“我”字还有一个好处,既然强调的是自己的看法,批评者会显得更富责任感。 
        克制“我”的情绪。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感受如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克制不了就宁愿先不开口,出去散散步,等冷静后再说。 
        有经验的批评家认为,未开口批评人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有敌意,存心找麻烦,言语之中必然反映出来。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对方感觉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态度来。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 
        在演讲、谈话和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恰当地对他人进行示弱,能有效地抵销嫉妒和敌意的情绪,引开或避免对方的不利注意。 
        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示弱,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出的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 
        示弱可以减少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是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团结周围的人们。要使示弱产生积极作用,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学历不高,经验有限,知识能力有所不足,有过种种曲折难堪的经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应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不如你的人,可以适当诉诉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的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坦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迫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直言承认自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长谈,幽默的自嘲则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这样有意识地以己之短,补人之长,往往也能收到避免不利注意的效果。 
        示弱有时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要表现在行动上。 
        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事业之外,平时对小名小利应淡薄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再为一点微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的弱者。 
        示弱是强者在感情上体贴暂时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使你身边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减少或抵消你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过错、失误,是痛痛快快地承认与自责,还是讳莫如深,遮遮掩掩呢? 
        聪明人往往选择前者,因为发自内心的自责能有效地减少失误造成的危害,消除由此带来的人际隔阂和怨恨。 
        在事业受到挫折,群众情绪低落时,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引咎自责,能产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除了那些只宜于小范围内进行的以外,自责要敢于亮丑,不怕失面子,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公开进行。同时,自责如果能与在场人相结合,将显得客观公正,令人折服。 
        毛泽东在一次家宴上听说湖南第一师范校长张干仍在教书,带着不无自责的口吻说:“张干这个人很有能力,很会讲话,三十几岁当第一师范校长不简单。原来我不喜欢他,估计他一定会往上爬,后来却没有。解放前吃粉笔灰,解放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现在看来当时赶张没有多大必要,每个师范生交十元学杂费也不能归罪于他。” 
        毛泽东对当年势不两立的斗争对手能给以如此客观公正的评价,人们不难从中体察到一种卓越的胆识、宽大的襟怀。 
        当然,自责的前提是真诚,否则,自责云云,不过是言不由衷的做戏罢了。 
        人的大脑不仅会对对方的具体行动,如行走的姿势和快慢、说话的语气和声调等等有所反映,而且,那些随意的言谈也会进入大脑,产生刺激作用,经过大脑自动的分析处理,贮存于意识和潜意识当中。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谈判中,即使是所谓铁石心肠的人,也不可能在一个时间内完全斩断持续性很强的感情。感情,特别是不好的境遇、烦心的事情,突然的打击所引起的忧愁、烦恼、悲伤、颓唐,很可能被带到谈判场中来,虽然从主观上谈判者希望把这些因素一个不留地完全抛在谈判场外。 
        人的大脑能够清晰明白地反映一些事情,但是也有可能由于受刺激过多过杂而不能清晰明白地反映出来,而是暂时地贮藏在意识深层,遇到合适的时机,才会释放出来。所以对一个力图在谈判的最初阶段,通过观察来认识对方的谈判者来说,必须考虑到那些容易忽略的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对方意识深层那些积压的情感在谈判中猛然爆发,使自己受到损失甚至完全破坏了一场谈判。 
        谈判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某种共同认识。基于这一目的,一般说来,理想的谈判气氛应当是严肃、认真、紧张、活泼。 
        大部分谈判都是在一个集团与另一个集团,一个组织与另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展开的,之所以说谈判无戏言,是因为你不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了你所代表的被代表者,你的每一句话都将被记录在案,成为被代表者作出的承诺或要求,给被代表者带来利益或损失。而且,潜意识中的敌对观念往往也使得谈判显得很严肃。 
        正因为谈判是一种严肃的活动,所以要求谈判者认真对待。认真的人往往是极有责任心的人,而谈判者所必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谈判者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去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信息,去一丝不苟地做许多琐碎具体的工作,去全面深入和科学地分析谈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谈判又常常是紧张的。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更准确一点地说,为了各自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使出浑身解数,都各不相让。所谓各为其主,就是这个道理。从生理学上讲,适度的紧张有益于思维的活跃与兴奋,可以诱发出大大超过平时的“能量”来。 
        应当指出,谈判中过度的严肃便显得呆滞死板,过度的紧张会使人难以忍受。进行谈判的是七情六欲俱全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因而在谈判中也需要一些活泼的气氛来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消除尴尬状态,需要有一些幽默与微笑来展示个人魅力,推动谈判的进行,甚至也需要一点点天真与单纯来消解长时间互相算计所带来的疲劳感。 
        严肃、认真、紧张、活泼不但是谈判的本质特征,而且是谈判者取得相互合作的洽谈气氛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避免不利注意的重要前提。当然,这种双方都乐意接受的洽谈气氛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建立。所以,有经验的谈判者不是一入谈判场就进入实质性的谈判,他总要花一定的时间来与对方协调思想,以求进入双方都能互相容纳的协调状态。这一目的往往是通过轻松的话题、闲聊来达到的。 
        闲聊些什么呢?比如说可以谈谈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看昨晚的球赛了吗?有什么看法?现在某处的风景真好,应该旅游一番。早上看新闻了吗?对股市情况是否满意?…… 
        还可以点到为止地谈谈私人问题。“我儿子真淘气!你的孩子怎么样?”“最近某某身体怎么样?” 
        如果说,与你谈判的对手同你以往有过私人交往,甚至是朋友,你也用不着感到不安,不妨就此开点玩笑,或者谈谈共同的经历…… 
        闲聊不是无目的、无价值的瞎吹,而是为了使双方有共同话题,避免冷场,为心理的相互沟通作准备。再说,在闲聊中,双方无意中便传递一些信息出去,同时也获取一些自己想了解的东西。这种微小的交流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但是,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都不光通过语言,而且还通过形象与动作,形象与动作得体,也可以起到避免不利注意的作用。 
        古语说“人不可貌相”,但就一般人来说,人是可以貌相的,从他的“貌”可以部分或大部分地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