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个皇帝做小弟

第一三零章 谁为谁,做嫁衣


    宋金贸易,走海路的宋商,一般及山东半岛南岸而止(再往北走,得绕过整个山东半岛,成本、风险皆大增),这样一来,山东半岛南岸、北岸的贸易, 其繁荣的程度,就大有不同了。
    余玠将一根手指,在舆图上轻轻一点,“照我看,李全、张林等,若入密州,最想据有的,必为此地!”
    吴浩看时——胶西。
    也即胶州湾。
    胶州湾,看舆图便晓得, 此天下第一等良港也,犹如一个大大的口袋,袋口不过五里宽,袋身,东西最宽五十余里,南北最宽约七十余里,是个绝好的半封闭型海湾,原时空,日本人、德国人都是一眼就盯上了胶州湾,理其然也。
    如此良港,且大致居山东半岛南岸之中央,自然而然的成为海商辐辏之地,成为宋、金贸易的中转站,和平时期,商船络绎不绝, 就是战争期间,海商的船只, 也从来没有断绝过。
    “除了贸易, ”余玠说道,“胶西还有一样物什,必令李全等垂涎三尺——盐!整个山东,以胶西盐场之出产为最重要,海州与之相比,远不够瞧了!李全在沧州吃到了盐的甜头,胶西这块大肥肉,他是忍不住不伸手的!”
    原来,胶州湾的盐,冠绝整个山东?我倒不晓得,可是,既有如此的生发,却眼睁睁的给了“情敌”,欸,意难平啊!
    想是如此想,说却是如此说,“好罢, 这个良港, 这班盐场, 就暂时让给他们几天——让他们暂时替咱们打理着!”
    余玠赞赏的点点头, “除了生发甚多,胶西位居山东东路南岸之中央,这个位置,亦是兵家不能不争之地——”随即手指移动,往胶西以东,虚虚的划了个大大的圈子。
    山东半岛完全在山东东路境内,“山东东路南岸”即“山东半岛南岸”,但此时代尚无“山东半岛”的说法。
    吴浩凝目,片刻,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胶西,当登、宁海之冲,欲取莱、登、宁海,不能不先过胶西这一关,李全卡在半路上,咱们沿海而上的攻略,就无法顺利实施了!”
    密州以东,是莱州;莱州以东,南为宁海州,北为登州,此二州,为山东半岛之最东端——自也是整个山东的最东端,因此,吴浩说“胶西当登、宁海之冲”。
    吴浩心中,痒痒的:胶西的生发如此之多,战略位置又如此重要,为什么要让给“情敌”?若不是你摁着,老子现在就去取胶西!老子有步军、有水军,水路并进,举手可下也!
    余玠好像晓得他在想什么,“确如大帅所说;不过,并没有什么大干系——不耽误咱们的事儿!”
    “港湾就在那里,搬不走;盐呢,也煮不尽——不着急!”
    “咱们暂不北上,一来,精力有限——目下,确实应该以夯实根据为首要,不宜分心。”
    “其二,李、张、裴、宋,不进胶西,或可继续乌合;进了胶西,我敢断定,过不了多久,不必咱们动手,他们自己就会厮打起来——就会内讧!咱们不战即可屈人之兵了!”
    吴浩脑中,亮光一闪,“你是说,贸易、盐利——生发太多,他们相互争抢,欲壑难填,最终反转面皮?”
    “对!到时候,别人不说,张林必主动向大帅投诚,非如此,他未必保得住性命!”
    略一顿,“到时候,咱们的根据也牢靠了,可以腾出手北顾了,只要筹划得当,大半个山东东路,莒州、密州、莱州、宁海州、登州、潍州,以及益都府,可一举而下!”
    “我为什么说李全不过为大帅做嫁衣?就在这里了!”
    吴浩大喜,以拳击掌,“好!好!算无遗策!义夫,你真是我的子房!真是我的子房!”
    心说,为俺做嫁衣?好像真是介么回事儿呀?他那个美艳老婆被俺截胡,不就是……为俺做嫁衣吗?
    嘿嘿!
    好兆头,好兆头。
    *
    余玠果然“算无遗策”,李全果然将目光投向了胶西。
    (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天才,没法子啊。)
    胶西虽好,然初初的时候,张林是很有疑虑的,他的老巢是益都府,一向在山东北岸活动的,胶西却是在山东南岸,由北而南,一下子横跨整个山东半岛,心理上,本能的发怵,此其一。
    其二,密州和海州,只隔一个莒州——距离吴某人,太近了!张林投向“生意伙伴”死敌的阵营,本就心虚,若吴某人恼羞成怒,大举来攻,如之奈何?
    李全是这样劝说他的:咱们先试一试,并不必一头都扎进去,若南边儿的反应太大,再说嘛!
    所谓“试一试”:派小股人马,进入胶西,“骚扰”一番。
    所谓“骚扰”,并非杀人放火——人都吓跑了,谈何贸易?而是向来往海商“收税”——收的也不多,是个意思罢了。
    李全威名不小,“税额”也不算高,海商们基本上都照数缴纳,花点小钱,算不上买个平安,但,算是买少点儿麻烦罢!
    如此数次,“南边儿”一直没有动静。
    看来,“南边儿”或本无心北上,或于一时半会儿的,顾不上“北边儿”的?
    既如此,有便宜不捡王八蛋,张林的心也热起来了。
    于是,李、张联军,张扬旗帜,进入密州,占据了胶西。
    胶盐甲山东,必须好好经营,而张林对于李全在沧州搞的那一套很不以为然,认为涸泽而渔,不可持续,于是,未等李全表态,便自告奋勇,专责经营盐场。
    李全行三,有个哥哥,叫做李福,不由大怒,心说,囚攘的,你想吃独食?
    正待发作,李全用眼色制止了他,“哈哈”一笑,“好!既如此,咱兄弟俩就好好分个工,你专责盐场,我专责贸易!”
    事实上,张林并无任何“吃独食”的意思,李福的脸色,他也看到了,赶紧保证:其一,账目分明——哥哥你随时可派人查账;其二,哥哥可另派一人,为我之辅,一起经营盐场,如何?
    李全笑,“如是,还叫啥‘专责’?难道,我也要请你另派一人,‘为我之辅、同我一起‘专责’贸易’?你我兄弟,生死不渝,彼此之间,还有什么信不过的?不必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