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政宗

第201章


  "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碎尸万段都还便宜了他呢!所以我决定先让他见识、见识我这壮大的军容,然后再把他绑赴石垣山处以磔刑?quot;
  事实上,这只是秀吉的戏谑之词罢了。秀吉比任何人都喜欢奇杰、欣赏奇智,当然不会就此杀了政宗。不过,秀吉他因而感到备受威胁,因此这次派来的使者阵容之庞大,可说是史无前例。
  在使者当中,包括秀吉的外务大臣施药院全宗、前田玄以和色部右兵卫入道是常、稻叶是上坊、浅野长政、前田利家、利长等秀吉身边的智囊团全部露脸。面对如此庞大的阵容,如果是胆量较小的人,很可能以为秀吉是为了惩罚自己犯上的举动,所以特地派遣他们前来处置自己。
  对秀吉而言,他之所以决定派遣如此庞大的使者团,一方面是想报复政宗戏弄年轻的秀康,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试探政宗的人品。
  在迎接这支包含七名成员的上使团时,除了政宗之外,自片仓景纲以下的家臣们无不骇然色变。比较悲观的人,甚至认为底仓就是制裁伊达家的法庭。
  究竟应该乖乖地接受制裁呢?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先下手为强?
  这天清晨,当政宗正在借住民家的内庭之岩上坐禅时,景纲突然神色慌张地来到他的身边。
  "殿下,今天我们是不是要穿着亡服迎接上使呢?"
  他轻声问道,然而政宗却没有回答。根据景纲的看法,关白是人,我们也是人,因此只要政宗殿下能够及早下达命令,那么事情就仍有可为。纵使军力不敌对方,但是却可以趁机将使者扣留起来当作人质,借此作为与秀吉谈判的筹码。
  "怎么样?殿下!今天是决定大家命运的日子,不过在你尚未有所指示之前,我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这时,在重重护卫之下,上使一行人已经到达了。景纲小心翼翼地将他们安置在民家的客厅里,然后匆忙赶到内庭,赫然发现政宗还是坐在岩上打禅。
  "殿下,上使们已经来了。"
  政宗依然一语不发。在阳光的照射下,岩上的树影映照在政宗的脸上,使其表情显得相当肃穆。
  "殿下,请你赶快下达指示,到底是要采取行动呢?还是好好地招待他们?不过在你做成决定之前,我必须先向你报告上使团的成员……他们是浅野长政、施药院全宗、前田玄以、色部入道、稻叶是上坊及前田利家父子等七人?quot;
  听完片仓的报告之后,政宗突然睁开眼睛。
  "小十郎,一共只有这些人吗?"
  "什么只有这些人,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阵容了呀!坦白说,小十郎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庞大的使者团呢!"
  "是吗?放心吧!这些人就跟我们的同志一样……哈哈哈……关白毕竟还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你说他可以商量,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吗?"
  "是啊!如果是个愚蠢的人,就不会这么做了。这么一来,我就可以安心了。你知道吗?虽然现在我坐在岩上,但是却看到一根币束浮在空中,不用说那一定就是万海上人。我清地听见万海上人告诉我:政宗啊!你是我的化身,因此关白一定不会毫无理由地把你杀了…?quot;
  "什么?万海上人他……?"
  "是的。他说伊达政宗是当今日本最优秀的男人,因此一旦秀吉不能了解损益得失,而将可用之材杀掉,那么他就根本不配当关白。仔细想想,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当政宗看到使者脸上的表情时,立刻就明白秀吉的真正用意为何了。
  在这些使者之中,施药院全宗经常收到政宗所赠的满袋砂金,而浅野长政、前田利家甚至和政宗结为莫逆之交。至于前田玄以和色部入道,则压根儿就没有杀死政宗的念头。
  (嗯!毕竟他还是希望我活着……)
  当然,心思敏锐的政宗对于这一行人所要责问的内容,早就一清二楚了。那就是:
  为什么要追讨芦名,夺取会津一带呢?
  既然奥州诸藩都是你的亲戚,为什么要夺取亲戚的领地呢?
  对于这些问题,政宗早已准备好了一番说辞。但问题的症结在于,自己必须将这些夺来的领地归还多少?
  "芦名义广、佐竹义重及岩城常隆等人,均曾帮助累代为伊达家臣的大内定纲谋叛,并且杀死家父。如果我轻易地饶恕了这种不义无道的行为,那么今后的奥羽之地,将会陷于昏暗当中。
  为了关白统一日本的大业着想,政宗当然希望能够在这片小小的天地中,尽快完成平定奥羽的工作?quot;
  听完这番言词恳切的剖白之后,浅野长政及前田利家都深受感动。这么一来,谈话就变得较为顺利了。
  "不过,你到达的时间未免太迟了?"
  面对浅野长政的责问,政宗只是摇头苦笑道:
  "如果我太早出兵的话,则奥羽之地仍是一片混乱,如此岂不是反而耽误殿下回京的时间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特地把大军留下来守护城池,而自己则带着一小批人马赶来。总之,我是为了防范不法之徒从中阻挠,所以才会这么晚到的。到底是带着大军急忙赶来参战,而不管后果如何好呢?还是带着少数的兵力迟迟来到,但是却将殿下日后所可能遭遇的难题事先处理完毕好呢?对于这点,希望各位能够慎重地思考一番?quot;
  "这么说来,伊达大人是愿意将黑川城归还给关白殿下喽?"
  开口发问的人是前田利家。由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攸关上使们的面子,因此大家都屏气凝神地静待政宗回答。
  如果政宗能够很干脆地表示连会津也一并"归还",那么秀吉就没有理由要惩罚他了。
  "归还……?"
  政宗佯装不解地侧着头喃喃念道。
  "至少你总要把会津交出来吧?"
  "我倒不这么认为!敢问各位大人,殿下此次出兵东征,不是奉了天皇的敕令吗?"
  "是啊!殿下的确是奉旨东征。"
  "既是如此,那还谈什么归不归还呢?伊达家原本就是尊王之家,如今只不过是借住王土的一部份而已。既然关白殿下是奉了天皇的旨意东征,那么领土就不该称为归还,而是奉还才对?quot;
  "好吧!那就说奉还好了……对于奉还领土一事,你该不会有异议吧?"
  "当然没有!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特意留下军队在那儿整理秩序,以便迎接殿下前来。"
  利家与长政互望一眼,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同样身为战国人,两人深知很多人对于牺牲了许多家臣的性命、流血、流汗所得来的城池,都抱持着绝对的占有欲,宁死也不愿意轻言放弃。但是政宗却毫不吝惜地愿意奉还土地,而且由其语气听起来,似乎他一开始就是为关白而进行这场战争似地。
  (政宗真如浅野所言,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前田利家暗自佩服不已。
  这个单眼年轻人的懊恼及愤怒,到底是基于何种计算而按捺下来呢?在座的使者们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
  (你们等着瞧吧!)
  政宗经常在心中告诫自己:
  (五十五岁和二十四岁相比……只要咬紧牙关忍耐下去,最后的胜利非我莫属。)
  长政和利家两人此时都已年逾五十,但是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胸襟却无法揣度出来。
  "总之,我等一定会将伊达大人今天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转达给殿下知道。至于目前,你还是先在这里等候消息吧!"
  使者们下达闭居在此的命令后,随即启程返回本阵去了。
  听完使臣们的报告之后,秀吉又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显出一副乐不可支的表情。
  三
  在目前所能看到各种版本的《政宗传》中,大都记载政宗于六月七日在底仓会见七名使者;至于秀吉正式将政宗引见给各诸侯,则是在六月九日。
  但是,在家康之家臣内藤清成所写的《天正日记》中,则有完全不同的记载。
  根据内藤的记载,政宗在九日被正式引见之前,事实上早已秘密拜访过家康,甚至曾与秀吉会面……
  陪同政宗前往家康本阵的,是家康的亲生儿子、秀吉的养子结城秀康。据闻,秀康曾两度居中撮合政宗与生父会面。
  三人谈话的内容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不过现在我们所要叙述的,是政宗在家康及秀康的陪同下,秘密地前去拜访秀吉一事。
  事实上,坊间盛传政宗与秀吉初次在石垣山会面一事,只不过是一种戏剧性的文字宣传罢了。
  由于秀吉本身就是一个喜欢作戏的人,因此说这是一种戏剧性的宣传手法并不为过。例如,当初他在大坂城与家康初次见面时,就曾使用类似的手段。
  在天下诸侯齐聚一堂的大坂城之大厅里,秀吉特意当着众人面前邀请家康加入自己的阵线。
  "家康!外界盛传你有谋叛殿下之心,虽然我并不相信,但是传言甚嚣尘上,因此我想如果你肯加入羽柴家的阵营,为我打头阵,那么谣言就会不攻自破了?quot;
  在此情况下,家康只得表示欣然接受。
  因此,当秀吉于九日初次与政宗会面时,自然又想如法炮制一番,于是故意用手杖敲打政宗的脖颈,并且厉声说道:
  "你的确是个聪明的家伙,竟然懂得选择好时机才来到这儿。不过,如果你再晚一点儿到的话,那么性命可能就不保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