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政宗

第208章


 
  面对群情激愤的领民,木村家的侍卫不但不懂得善加安抚,反而还作威作福地大力镇压。这种不智之举,无异是在火上浇油一般,使得事情愈演愈烈。
  在加美郡的中新田裹,新领主吉清任命传马役的决定,是引起这场暴动的导火线。
  严格说起来,引发暴动的人并不是百姓,而是不甘领地遭到没收的葛西、大崎旧家臣,以中兴家主为号召,在背後煽动领民们暴动。
  「大家仔细听好!新领主竟然实行严格的检地制度,划三百步为一步段,与原来的三百六十步足足差了六十步之多,但是每年却必须缴纳相同的年贡……相当於增加了三成以上的年贡。此外,他还假借制造锄锹等农具的名义,把我们的一切兵刃收走。想必各位都看到了,凡是对年贡有所不平的人,都被拉去斩首了,如今他还要来搜刮我们的兵器,企图让我们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任其摆布。各位,如果我们真的把兵刃交出去,那么就永无翻身之日了。所以,各位赶快把刀藏起来,绝对不能交给他们!」
  在日本史上,秀吉的检地制度的确是一大创举,但是将日本传统的三百六十坪(步)为一段步的段别制改为三百坪的作法,却是一大失策。
  所谓的一段步以三百六十坪来划分,是由一坪土地所收获的米、工作者一天的食量为基准来计算,又因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故决定为三百六十步。 
  实行三百坪的新检地政策,使得当时的百姓感到混乱,这也是引起暴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个要素是在煽动者的巧妙运用下而产生效果的。
  「新领主要我们六十天不能吃饭。如果只有十天或十五天也许还能忍受,但是整整六十天无饭可吃,岂下是要将百姓活活饿死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自救才行!各位,赶快把刀藏起来,千万不能交给他们!」
  後来当暴动发生,百姓们纷纷从床底下或天花板拿出预藏的刀械与木村家臣对抗时,吉清自然感到十分狼狈。不过,这次聚集的三十余名百姓由於势力单薄,因此很快地就被制服,并且一律遭到斩首示众的命运。
  清久对於这场骚动感到十分惊讶,因而离开了志田郡的古川城,来到父亲所在的登米城,共同商讨如何处理善後。
  殊不知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离城他去,是大不智的做法。因此,当他抵达父亲所在的登米城时,古川城也落入了暴民之手。
  十月十六日当天,起於玉造郡岩手泽的另一股暴民,群起而攻陷岩手泽,并且趁著木村清久出城之际,占领了古川城。
  紧接著仙北郡(秋田县)、田川郡(山形县)及和贺·稗贯(岩手县)等地,也相继为暴民所攻陷。
  如此一来,突然崛起的新大名木村父子更是显得狼狈万分了。不久,离开父亲居城准备赶回古川城的清久又在中途遭到暴民袭击,只留得一条小命逃进了佐沼城。於是,暴民们又将目标转向位於北上川畔的佐沼城。
  这时,父亲吉清所在的登米城,也即将为暴民所攻下,於是弃城逃往佐沼,父子一起坚守城池,并紧急派人向会津的蒲生氏乡求援。
  「关白殿下说你就像亲人一样值得信赖,因此请你即刻派兵前来救援。」
  氏乡当然不能置他们於不顾,因此他暗自决定,一旦木村父子的情况危急,就派遣伊达政宗担任先锋,负责平定奥羽之地。
  时序已经将近十一月了,大雪随时都可能开始降下。虽然现在并非攻击的最佳时机,但仍必须做好出兵的准备工作。
  「用木村父子当饵力量也未免太薄弱了。」
  尽管已经出兵在即,但氏乡却仍耿耿於怀。更何况,即使命令伊达士兵担任先锋,他们真会遵照他的指示去行动吗?如果对雪地作战十分熟练的伊达军突然向并不熟悉这片土地的自己采取突袭战略,那么後果就不堪设想了。
  为了预防万一,他下令全军严阵以待。
  接著,他命同族的蒲生乡可、小仓丰前、上坂兵库及关万铁等智勇兼备的猛将留守在会津的黑川城,而自己则率领征伐军前往佐沼城平息动乱。
  征伐军的总数为六千二百骑,从第一队开始共分为十大队,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於十一月五日出城。 
  不巧的是,大军甫一出城即遇到了大雪。
  当初政宗在南下攻打黑川城之前,曾多次派遣密使调查当地地形,然後才展开行动。然而,氏乡却在完全不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情况下,就贸然挥军北上,再加上大雪来袭,以致部队无法前进。
  五日夜裏,大军住宿在猪苗代城,之後又花了两天的时间,才终於抵达二本松城。对於这一连串的意外,氏乡当然颇为吃惊。
  更令他讶异的是,原本应该前来迎接他的伊达政宗,却派了一名使者前来告诉他,自己已经率领一万五千名大军在饭坂等他前去会合。
  「什么?他率领一万五千名士兵前来?」
  「是的!伊达大人认为既然来不及在此迎接你,倒不如先行赶去。他相信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平定这场暴动……请你安心。」
  当使者把这番话转达给重臣蒲生源左卫门时,甚至连这位才智、谋略均高人一等的勇将也不禁吓得冷汗直流。
  对政宗而言,二本松城是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战场,因为他最挚爱的父亲,就是在这场攻城战中丧生。想到这点,蒲生氏乡不禁忧心仲忡地考虑著,万一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遭到一万五千名士兵袭击,恐怕蒲生的军队就要全军覆没了。
  「哼!这只独眼虎到底在玩什么花样呢?」
  直到此刻,氏乡才察觉到原来政宗比那些暴民更可怕。就在这时,木村父子又派使者来了。
  「请大人立刻出兵救援吧!围城的暴民人数不断地增加,再不出兵救援,恐怕就要守不住了。」
  「无论如何都不能弃木村父子於不顾,一旦让政宗把功劳全占了,那么我岂不是威名扫地、颜面尽失了吗?」
  於是氏乡又在七日由二本松出发,并且派出斥候至各处侦察敌情。
  暴动的风潮如瘟疫般地蔓延各地,甚至连政宗所领的黑川郡也受到了感染。
  如此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愈形复杂。这时只要稍有差池,立刻就会使得同志倒戈相向。同理,伊达政宗也必须对秀吉保持警戒。一旦蒲生势力为暴民所瓦解,则「蒲生家的兵力怎么这么弱呀!我们根本都还没有出手呢!嗯,这些老百姓真是了不起……」
  也许政宗会洋洋得意地这么说也未必可知。
  「总之,目前绝对不能贸然前进,必须先仔细地观察暴乱的情形再做打算,否则必将招致失败。」
  於是年长的蒲生氏乡到达宫城郡的松森以後,就下令军队驻留当地,以便重新检讨情势。
  十一月十三日,伊达军队已经进入黑川郡的下草城。
  「我先去拜访政宗吧!如今外界居然说我怕他……这些传言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耻辱。」
  毕竟,讨伐暴民的主将是蒲生氏乡,因此他先派遣手下的旗武士先到下草城去见政宗,而自己则在稍後离开了位於松森的阵屋。
  陪他一同前来下草城的,有蒲生源左卫门、町野左近将监、佐久间久右卫门、胞弟源六、绵利八右卫门等勇士及同族的猛将蒲生四郎兵卫。 
  当时身在下草城的伊达政宗,并未穿著轻便的铠甲。
  当近侍报告氏乡到来时,身穿平常服饰的伊达政宗,眼中突然露出了恶作剧的神色。
  「哦,他终於来了。赶快准备茶点待客,不过只准氏乡大人独自前来见我。」
  下达命令之後,他自己却忍不住笑了出来。
  对於颇受织田信长赏识的蒲生氏乡,政宗早就有试他一试的想法。
  就在这时,门前突然传来了争执、怒吼声。
  「噢,连他的家臣也发怒了?真是一群胆小鬼!」
  政宗面带微笑看著近侍脸色苍白地飞奔而来。
  氏乡并未独自进来,相反地,他的家臣们簇拥著他,眼看就要破门而入了。 
  原来是家臣们担心氏乡的安危,因而团团围在他的身边,以便保护主君的安全。
  「你就是伊达大人吗?我是蒲生氏乡。」
  这时政宗突然捧腹大笑。
  「请进,请进!原来蒲生大人拥有如此忠心的家臣,真是令人羡慕啊!换作是我的家臣,当我告诉他们我要在茶席接待客人时,他们一定会全部离去,只留下我一个人在此。原本我打算泡一壶利休居士最喜欢的休闲茶与你共享,如今不知你的家臣们是否也要同座呢?」
  这番话与其说是侮辱,不如说是刻意揶揄。聪明如氏乡当然听得出政宗话中的嘲讽之意,於是气得脸色大变,厉声叱责紧跟在其身边的随从。 
  「你们不必陪我到茶席去,在这儿等著吧!」
  「这样最好!来,由我带路!」
  事实上,政宗对於茶道并不十分熟练。虽然曾经跟随利休居士学习茶道,但由於时间很短,因而只学得其中的皮毛而已。
  「我想知道暴乱的情形究竟怎么样了?为什么这些向来温驯的百姓会有这么多的不满,甚至发起暴动呢?他们的势力如何?在背後煽动的人是谁?我竭诚希望对此地知之甚详的你,能够给我一些答覆。」
  刚喝完一口茶後,氏乡立即提出问题。
  政宗侧著头说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坦白说,我对这些事情根本一无所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