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珞璎璇玑

第102章


    青鸾看晰若脸色不对,上前问道:“晰若,你这是怎么了,哭过吗?”
    晰若心里一酸,抱着青鸾嘤嘤地哭了起来,哭了快两柱香的功夫,才渐渐平息下来。
    为什么在听到芊雪交代的那些事的时候,会有一种像是在交代后事的错觉……
    为什么她要选择一个人留在宫里……
    在青鸾的追问下,晰若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祸起
    皇帝已经近两天没有合过眼,彻夜不休地待在御书房,除了批阅奏折,还要时刻召见重臣。
    小喜担心皇帝的身体,私下里派人请来的贤妃,如今皇帝只肯见的宫妃里,大概只剩下贤妃一个,每次一看到贤妃送来参汤,小喜就像见到救星一样地将贤妃迎了进去。
    贤妃来到御书房的时候,皇帝刚见完几个朝臣,还来不及休息,又得准备继续看送过来的奏折,刚要伸出手拿一本,却被一双素手给挡了回去。
    皇帝有些烦躁地抬头一看,见来人是贤妃,火气消了大半,“你怎么来了?又是小喜嘴碎到你那边叨咕了么?”
    大概是因为先前让贤妃做了一件她最不屑于做的事,皇帝的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几分愧疚,每当见到贤妃,都会谦让几分,才得以让贤妃成为唯一一个能时常出入御书房的宫妃。
    “皇上也别急着怪罪他,他也是为了你的龙体担心,都两天没睡过了,皇上还是回去休息一下。你若有了丝毫的差池,宫里一定会大乱的。”贤妃为皇帝整理好桌案上的奏折后,端上了一碗参汤,“还热着的,喝下暖暖身吧!”
    皇帝接过晚,敷衍地喝了两口,说道:“朕还得忙会,你先回去休息罢……天这么冷,你在这里,朕怕你着凉。$$$$$$”贤妃不依不饶地挡在了皇帝的跟前,“既然皇上都知道天气太冷,还一直在这里不休息,臣妾怕着凉的,是皇上。皇上的身体,可关系着整个天下。臣妾怎么能放心。”
    “这些朕都明白,只是现在局势太乱,朕不担当起来,怕是……”皇帝叹了口气。连连摇头,“你先回去吧,朕自有分寸。”
    贤妃朝小喜使了个眼色,小喜识相地领着周围的宫人们全都退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贤妃才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皇帝犹豫地看了贤妃一眼,沉默不语。
    贤妃以为他是顾忌着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说道:“难道皇上在臣妾面前还要顾忌着那些乱七八糟地规矩?”
    “朕并不是这个意思。”
    “那皇上是为什么……”这几日,贤妃对皇帝召见的人,也略有耳闻。大多是朝中把握大权的重臣,而且都是密旨传诏,若不是她经常在御书房走动,怕和其他人一样,也不知道皇帝到底见了哪些人。$$$$$$这些把握着天朝军力以及政力的大臣,接二连三地被皇帝秘密传诏,贤妃隐隐感觉到。朝中一定有大事生,不然皇帝何苦要避人耳目,单独召见那些大臣。
    “朕怕告诉了你,反而连累了你。”皇帝叹息道,“朕希望你和那些普通地妃嫔一样。在宫里安稳地过日,不想让你牵涉进来。”
    “臣妾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妃,怎能一味地贪求安稳度世呢?何况,皇上也你明白,宫里的安稳,远远比不上天下的安稳。臣妾关心的是天下,而不仅仅是一个避世的居所。”
    “你有时候的明白事理,反而让朕感到心虚。”皇帝从一堆奏折中翻出一本,递给贤妃,“你自己看罢。这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
    贤妃摊开奏折,看着大概,脸色越地苍白--
    辽东的游牧民族,在数次地战争后,终于被人统一,随之而来的,是急剧增加的人口,以及对土地扩张的欲望。
    与此同时。北关军心涣散。一些将士佣兵自重,试图自立为王。而慕容氏一族的灭亡,更坚定了对方彻底摆脱天朝束缚的决心。
    皇帝看她的样,有些心疼,“你不用太担心,朕一定会处理好地。”
    贤妃第一次觉得,原来这个天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随时可能生的叛乱,民心的稳定,军饷的充裕……都是压在皇帝胸口的重石,这个表面上意气风地年轻帝王,时刻都要面对着来自天下的变数。
    群臣只用面对一个皇帝,而皇帝却要面对所有的臣下。
    “如果真的只是小事,皇上你也不会连续好几天都不眠不休。”贤妃合上奏折,将其放回了原处。
    “朕不会轻易将江山拱手让人的。”皇帝的眼神里掩饰不了他的疲惫,再说出这么一句的话的时候,连他也不敢确定,在与慕容氏角逐之后所剩下的兵力,能不能抵抗外敌地入侵。
    面对眼前的内忧外患,皇帝最担心的,是两边的人联合在一起,这样庞大的势力,无疑将构成极大的威胁。
    “有因必有果,是朕低估了铲除慕容氏会带来的影响。”
    “皇上无须这么自责,你也是为了……”
    “事已至此,再过多地追究得失,也没有任何用处。朕还得等前方送来的急报,你先回去休息好了。”
    “臣妾想在这里陪着,虽然臣妾没有什么用,好歹也能照应一下。”
    “你……罢了,朕拗不过你。”
    “皇上若是累了,不如先睡一会,要是有人送来奏折,臣妾再叫醒你也不迟。”
    皇帝本想推辞,却被贤妃按了回去,“你地身也不是铁打地,这么下去早晚会累垮,好好的休息,养足精神才能面对这一
    皇帝只好半靠在龙椅上,刚合上眼,就沉沉地睡了过去。贤妃让人送来被褥,为皇帝盖好,静静地守在一旁。
    贤妃看着跳动地烛火,忽然想起一个习俗,素来帝王大敛的时候,都会让几个生前宠爱的妃殉葬,每一个妃,都会手捧着明灯,守护在地宫的入口。
    这样的守护,跨越了生死……
第六卷 天涯陌路 第一百五十三章 萧墙
    睡梦中的皇帝,时而皱眉,时而辗转,沉沉的阴霾让这个位高权重的天,即使在梦中,都难以一展笑颜。
    早朝的时间临近,守在殿外的小喜时不时的回头张望,只见那半分昏暗的灯火中,贤妃修长的身影倚桌而立,这么长的时间里,未曾见她有丝毫的动作。
    冷风袭来,小喜禁不住哈了口气,天空已近灰白,小喜不明贤妃在御书房逗留一夜的缘由,却不得不轻叩殿门提醒道:“启禀皇上,娘娘,早朝的时间快到了。”
    殿内传来一声略带斥责的咳嗽声,小喜仔细一听,那声音似是贤妃出,转念一想,莫不是娘娘她不愿有人打扰皇上?可是……这早朝要是耽误了,不仅皇上会怪罪下来,在未央宫等候皇上的群臣必然会忐忑不安,如今朝势风起云涌,人人自危,没人胆敢揣测圣意,也没有人敢对天朝的局势表任何的看法。
    在这般半分僵持的局面下,皇帝缓缓醒来。
    或许是习惯了几年来从未间断的早朝,每到这个时候,皇帝全身的神经都会不自然地绷紧,即使是在今天如此疲惫的情况下,醒来的时刻,距离早朝,也尚有一段时间。
    贤妃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声音微不可闻,一边从宫人的手里接过皇帝的朝服,上前准备为皇帝换上。长久以来,皇帝习惯了御前侍奉的宫人为自己更衣,显得有些不自在,“这些,不如让他们来做,你守了一夜,早点回宫休息去吧。”
    贤妃淡淡的笑容,落在皇帝的眼里,只觉得徘徊许久的阴霾,渐渐地有了散去之势。
    带着些轻描淡写的意味。贤妃不着边际地说道:“寻常的妇人,送自己丈夫出门的时候,大致也是这个样。”
    皇帝心里一暖,伸手握住贤妃的手,一时之间不知道当说些什么,贤妃的手。相对于皇帝而言,是那样地温热而柔软,即便睡了半夜,双手依旧冰凉。
    贤妃微笑着将手从皇帝的掌心抽离,环在皇帝的腰际,为皇帝系好龙佩。
    “皇上地手这么凉。路上当心受寒。”语气虽淡。却隐藏不了浓浓地关切。皇帝微微颔。深深地看了一眼贤妃后。大步跨出御书房。
    小喜早已恭候在外。见皇帝一出来。立即让人抬上龙辇。服侍着皇帝上辇。
    冬日地清晨。是极清冷地。
    皇帝半靠在龙辇上。无法漠视从身后传来地关切地目光。
    相伴十载。早已分不清彼此间地感情。是一种默默无言地习惯。还是埋藏于心中地深情。
    只是如今国事为重。作为一个肩负天下地帝王。又怎能为区区男女之情所羁绊。
    当皇帝的背影终究消失不见的时候。贤妃才收回了目光。
    这些年,看他一路走来,从初为帝地艰辛,到治国平天下的忙碌,时光不允许他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而这后宫,同样让他不得安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