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登封七年一开始,朝廷陆续调整了很多国策。
这几年,****渐渐复苏,不但皇族门阀世家野心勃勃,小家族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在即将展开的对外战争中赚取名利。紫宸殿会议的重要内容已经在高层传开了,帝国将于今年春天开始对吐蕃、南诏、安西、辽东、葱岭全面用兵,大举征召门阀子弟参军效力。
唐势力衰落之后,为了防御来自吐蕃和回纥的威胁,就在京西北设立了一系列藩镇拱卫长安。京西北九镇这道屏障的中坚是作为朔方军巢穴的邠宁镇,它直接统辖着除鄜坊外的全部京北地区。德宗考虑到太大,就将其一分为三,之后又相继建立夏绥镇和天德镇。作为京西北藩镇的外围。在西线,以风翔、泾原、邠宁、灵盐形成纵向防御吐蕃的防线。在北线和西线防御的中间,又有夏绥鄜坊二镇作为北线和西线的后方基地和第二道防线。这样就在京西北形成了坚实的防御群体。李晔上台后,陆续扫灭了已经不怎么服从朝廷调遣的关中九镇。
不过随着新一届政府定下了主动出击的国策,京西北九镇需要调整。
此次内阁会议,确定了以凤翔、泾原、邠宁三镇为出兵方向,其中凤翔和泾原主要攻击陇右,邠宁、朔方、夏绥、鄜坊、振武主攻河西。关东兵马陆续抽调,金商、河中、华州作为转运基地。届时,将以已经结束劳改在神策军供职三年的马殷为西征副元帅,东都防守杨晟、左羽林中郎将李存孝、淮南大都督李嗣源、幽州观察使刘仁恭、鄂岳观察使杨守亮、西川参知政事张存敬、韩王李克良、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齐亲王李弘、德亲王李裕为招讨使。
圣人在全国召集了肆拾多万步骑,大军共分十二路出击河西。
此次收复西域之战,圣人在含元殿与诸将约定,先入怛罗斯者为王。
皇族、门阀、小家族皆可自行参与,战后朝廷将按照功劳重新订正氏族牒谱。
在南方,朝廷发起安南攻势。条件也是一样,先到西海者为王。并且朝廷还昭告天下,不论皇族宗室,还是门阀世家小氏族,若能攻占异域土地或者找到无主土地,一概按照征服土地的面积确定爵位,上到异性封疆王下到郡侯,一律世袭罔替。另外,此次对外用兵,单独行动的皇族门阀世家皆可自行组建军队,人数不超过兵部给出的指标即可,钱粮自己负责。
诏令一出,海内沸腾。
三教九流所有人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李晔对完成这次战争的意图信心十足。
根据计划,战争将在秋收冬种以后全面展开,大伙儿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调运粮草、训练士卒、磨合战术、搜集情报。不过三省六部忙碌起来后,李晔反而觉得自己没什么事干了。宰相和官僚们太能干,把老板给闲下来了,李晔忽然觉得这几个月很难熬。就在李晔决定投身到经筵大讨论中去,把精力放到思考大唐的长远发展上的时候,终于有人给他找事情做了。….
前两年的大旱,使得国家在裁减大批军人的同时,也用之兴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土木道路方面的工程,这些大工程也使得国家安置了大量的破产农民,开垦了大量荒地。根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原则,这些田地当然不是白给农民的。在历史上,这种政策叫做屯田。屯田既能为朝廷提供巨额粮食,而且朝廷还向边地的屯民保证,如果愿意转为军户的话,缴纳的钱粮会减少一半,如果能立下一定战功,名下屯田就会转为永业田,或者另赐一块永业田。
这对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而言是一个致命的诱惑。
粗略估计,光是现在的凤翔,按每户一丁的最低标准计算,就可以征屯兵两万人,如果每户两丁,有兵五万。河西岭南多的是被蛮族占据的国土,李晔根本不
怕安置不了更多的军户。
有了这么多的屯兵存在,再加上通过***和赎买政策从宗室贵族寺院收回的土地控制的大量户口,朝廷现在再也不会为兵源和素质担忧了。兵部已经在讨论要将三川直到朔方的所有加入军户的屯民恢复府兵,在这一局部地区重新建立折冲府,这一政策的意义极其重大。兵役制度的健全可靠是一个政权的基础,唐朝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国策,六百多个折冲府,有四百多个在关中,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安史之乱平定后,中央虽然也控制着大量军队,但是这样的军队大多是募兵,优势是短期内可以迅速招募大量的兵员,劣势是稳定性无法和府兵相比,对朝廷的忠诚度也远远不够。这样的军队,组织成员大都来自没有产业的流民,或者破落户壮丁,甚至有乞丐罪犯无赖子混迹其中。所谓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样的军队忠诚度或许有,但忠的是能给到好处的老板,战斗力也有,但远远赶不上有自己的家业要保卫的府兵。如果李晔能恢复兵役制度,只怕历代先皇在棺材里都要笑死。
不过事情也没有想的这么容易,难就难在一个利字。能为一个事业效力的人,要么同志,要么同利。没有这个同利,同志也会变成陌路,光让人卖力不给好处,朱家皇帝的白嫖行为李晔知道不能效仿。但是李唐集团内部的利益群体实在太多了。宗室是一块,世家大族是一块,寒门出身的官员是一块,逐渐受到重视的商贾是一块,市井小民和失业者也不能忽略。
利益集团多不怕,调和就可以了,怕的是不买你的帐,不愿意给你调和。比如市民这一块,李师道知道升斗小民也有利益诉求,但很多宗室和世族认识不到。在这些人看来,小民的利益就是用来为自己牺牲的,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他们眼里全是扯淡。虽然黄巢让大伙儿领教了泥腿子闹事的恐怖威力,但你不能指望每个世家都是杜让能家族这样以国家为先。….
所以李晔的很多新政在推行的时候总是阻力很大。
现在这个时间段,各大世家的领袖,在李晔这个老板看来,都还是很有格局的。比如琅琊王氏的领袖执政宰相之一的王抟,判断公器从来都是以朝廷利益为先,家族子弟向他求官走后门也一概拒绝。能做到一国宰相,眼界自然长远,但你不能指望他的亲戚也讲可持续发展。
所以李晔干脆趁这次机会,让大伙儿跳出中原去外面发展,不要再内卷了。
另外,随着大唐结束了藩镇政治,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被新旧党的矛盾取代。
从李晔给商业松绑开始,到开展陆海对外贸易,开荒安置流民,重视农业,裁减军队,裁汰冗官,兴办武学,改革科举,兴办大学,铲除藩镇,恢复兵役制度,侵略邻国,惩治腐败,重新分配土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新政刚下去的时候,除了安置流民裁汰冗官,其他政策大都不显山不露水,但在数年之后,这些政策显示出了巨大威力。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以世家大族为代表的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冲击。当这些氏族沉浸在权势利益的喜悦之中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有了被新的集团取而代之的危险。一旦这种危险露到明面上,生死角逐就会开始。而对于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团和得益于新政的新兴政治力量来说,这场生死角逐的关键就在于上面有没有人。换言之,李晔支持谁,是倾向新贵族,还是信任老人。
如今随着新政的深入,新旧两党已经逐渐形成。
二者矛盾早在顺宗时代就爆发过一次,那时候被旧派支持上台的宪宗将新党全部贬斥,并下了遇赦不赦的狠毒诏书。李晔充分吸取了历史上每次重大改革的教训,在跟藩镇拼命的时候,优先保持了朝廷内部的绝对统一,每次政策调整也是采取利益均沾的渐进式办法,尽可能降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
盾,这才取得了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辉煌胜利。但渐进式的改革只不是微分了日程,积累到质变的时候总会有矛盾爆发的一天。事实上李晔很清楚,如果不是一开始自己果决出手干掉了最难缠的宦官,如果不是威望令各方畏惧,党争早就开始了。
从目前来看,在李晔新政中获利的,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小世家和新贵族,一个是新兴军事贵族,最后一个就是农民。李晔的重商主义和****使得商人阶层获得了巨大收益,本来毫无地位的商人大都是依附于世家的,而随着在政治上对商贾的逐渐放松,商贾子弟开始等同于良家子,渐渐倾向于独立了。从办《每日唐风》开始,商人就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现在商人已经形成为一个有利益诉求的大群体,并且渴望在政治上发声,比如这次筹划的收复安西之战,背后就有几个大资本家的影子,毕竟打通了河西走廊,丝绸商路才可能复兴。有的陆路商人甚至扬言说,如果王师能够收复安西北庭,他愿意捐出一半身家作为军费。虽然表现很暴发户,但是这也说明了大唐资本家的自信和富有。
高野舞
小说推荐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大唐贞观年,现代人刘衡穿越附身太宗三子汉王李恪。当时,上有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前有权臣长孙无忌,后有孝子晋王李治 且看刘衡如何回唐改命,神断天下,兵锋所指,扬我国威 作者:七月初三所写的《回到唐朝当皇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七月初三完本
- 最新章:新书预告
- 重生唐朝当皇帝
- 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人,不安分的南邵,野心的渤海人,取代突厥的回纥人,祸乱沿海的倭寇,蓄谋已久的安禄山,正要将大唐锦绣河山搅得一塌糊涂,谁知出来了一个煞星杨成,一把长槊,一把弓,马踏天下,重生大唐 已完结作品《奋斗在南宋末年,请大家支持。谢
- 历史军事今年完本
- 最新章:第479章 一统天下
- 大唐:人在朝廷,朝九晚五
- 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一个小兵,我好慌 什么?自带上班系统当金手指,那还慌个屁啊“武安君,城北土匪作乱,陛下请你去清剿“急什么,这才七点,九点才上班,让那土匪再多活两小时“武安君,前面就是土匪营寨“嗯,五点半了,我该下班了,剿匪之事,明日再议“皇上,武安君早出晚归去剿匪,这都一个月了,土匪还没清剿完啊
- 穿越架空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少年从军卫边疆,此身只为报国门。壮年生入玉门关,铁血戍边人未还 孤军守城五十载,龟兹满城尽白发。老兵不死陌刀在,长枪独守大唐魂 白发孤城,龟兹还在,安西还在,安西军的最后一个信使,在路上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所写的《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一只橘猫压海棠连载中
- 最新章:第507章 龟兹白发今仍在,唐旗不落戍长安(终)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一朝天子一朝凰
- 七位帝王,七个女人,是得天下流芳万世,还是携红颜共度一生?多少人在皇位之争中沦陷,又有多少人在情的泥淖中湮没 一朝天子一朝凰,君王之爱,谱得几段离合悲欢 一面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一面是赫赫有名的大唐画圣,他这个人,全天下除了和尚,好似没人不倾心爱慕。可他唯独,爱上一个撒娇胡闹的小姑娘 她嘟嘴“这么多姑
- 都市言情鹿家少爷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生三世
- 一朝臣子,一朝妃
- 董秋续第一次见到杜少染便说她狠毒要渡化她。而他更狠,短短几日毁了她十年的功成名就,把她打入天牢 她恨他入骨,却又为了至高的权利,对他俯首称臣。董秋续仗着自己是皇帝,有事没事把她叫到御书房…那一夜,她中毒,他在她的…导致她怀孕…PS:本坑保证不会弃,作者是个平民小老百姓,还要工作养家糊口,所以,更新数
- 穿越架空花生的鱼骨头连载中
- 最新章:70、一切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