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方先生,幸会幸会!”
解缙一进入庭中,便立即躬身躬身行礼。
解缙同样是一位名士,虽说此时还称不上大儒,可也颇具名望。
因此方孝孺与他平辈相交,赶紧从椅子上起来回礼道:“太客气了,快快请坐,你怎么也来京城了?”
解缙道了谢,一边啰嗦一边说道:“之前方先生在书信中虽然常有请教,但终究难以相见,没想到今日有幸,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当日接到先生的书信,知道先生要来京城,所以我就立刻动身了,没成想还是晚了几天,呵呵呵。”
方孝孺和解缙时常在书信当中交流自己读书心得,以及对诗词歌赋,圣人文章的体会,
免不了的,有些时候也会提起朝政。
所以方孝孺便在书信中表达了他对大明出兵一事的担忧,并且提起自己要来京城的事。
寒暄几句,问候几声,便来到了正题。
解缙问道:“不知方先生这次来到京城,所为何事?”
方孝孺回答道:“就是我在书信里告诉你的,为了倭奴国使臣请求大明出兵的事……”
解缙故作一脸惊诧道:“为了这件事,先生就不远数千里之遥,带着学生没人前来京城吗?”
意识到自己的话容易让人误会,又赶紧说道:“先生忧国忧民之心,真是让在下佩服!”
“唉……”
方孝孺叹了口气道:“与他国交战,这是一件大事,我等身为读书人,不可不管,否则圣人之道岂不是被我等埋没了?”
“我也不想这么兴师动众,只是距离太远,我等的声音……恐怕庙堂之上的滚滚滚诸公难以听到,所以还是亲自前来,当面劝谏的好。”
“方先生高义!”
解缙赞道:“我大明就是要有方先生这样的刚正不阿,才能涤荡那污浊之风,扫除阿谀奉承之气!”
又拱手行礼道:“在下与先生有同样的感觉,大明岂能擅自开启国战,应该与民休息才对!在下愿唯先生马首是瞻,付其尾翼,共同劝谏!”
“好!太好了!”
方孝孺脸上露出笑容,喜道,“能有你这样的名士加入,分量又重了一倍不止!必然能够引起皇帝的重视!”
又对门口自己的学生喊道:“刘行,去把我起草的文章拿来,请春雨先生斧正!”
“是,学生遵命!”
那个学生领命之后,便找出来一份文章,捧到解缙面前,“春雨先生请看。”
解缙接到手中,客气道:“方先生太客气了,先生儒学宗师,文采高明,哪里轮得到我这个晚辈指手画脚,那岂不班门弄斧了?
能够有幸观赏一下先生的大作,领略一下先生的文笔,就是天大的恩惠了!”
打开文章,一边观看,一边不由得发出连连称赞之声。
最后说道:“先生大作,在下拜读之后实在受益匪浅!如同晨钟暮鼓一样警醒人心!如果先生不嫌弃,在下请求署名,以表敬意!”
方孝孺知道他署名就是在支持自己,所以当然非常喜悦,让自己的学生取来笔墨,解缙便在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
“陛下,这是下面的人方才呈送上来的,请陛下过目……”
谨身殿里,王忠将一份奏章放到朱允熥面前,请他观看。
朱允熥知道这份奏章定规有特别之处,否则王忠只会放在奏章堆里,哪会特意摆到自己面前。
于是拿起来观看,脸上不由得泛起了笑容。
口中称赞道,“不错不错,行文舒畅,字迹浑厚,既厚重又朴实,这与方孝孺的性格倒是非常相像!”
“嗯,文采也好,语句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不愧是名家大儒,果然与众不同啊!”
见皇帝如此夸赞,只守在一旁的张辅顿时起了好奇心,试探着道:“陛下,这份奏章是那个腐儒方孝孺写的?”
朱允熥斜眼望去,笑道:“对,怎么,你也想看看?”
张辅连连摆手道:“微臣不敢,这奏章是写给陛下的,微臣怎么能看呢,微臣只是好奇像这样的迂腐书生,还能写出什么样的精彩文章?”
“看看不就知道了!”
朱允熥说着,便将手里的奏章扔了过去。
张辅手忙脚乱的赶紧接住,一边陪着笑,一边打开观看。
虽说臣子们的奏章是写给皇帝的,可只要有皇帝的允许,其他人也能观看。
毕竟有时候皇帝为了询问朝臣们的意见,免不了要把奏章给他们瞧瞧,让他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样?写的好不好?”
朱允熥接过来王忠奉上的茶水,轻轻喝了一口,笑问道。
“额,这个……”
张辅当真是纠结无比,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快速在脑海里面翻滚了一番,
然后斟酌着说道:“回禀陛下,要说文采那没说的,人家不愧是大儒,写文章的水平微臣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来!”
“可要说他所写的内容嘛……”
“如何?”朱允熥问道。
“微臣还是觉得他太过迂腐!简直就是腐儒一个!”
张辅又答道:“陛下,说来说去方孝孺就是反对朝廷用兵,反对出兵协助倭奴国平叛,什么手段怀柔,什么施行王道,什么宣扬教化……
这写的都是什么呀?!简直狗屁不通!只见过拿刀杀死人的,没有见过满口胡话,喷吐沫星子把人淹死的!”
又看了一眼奏章后面的署名,张辅眉头一皱道:“陛下,这个解缙也有署名……他们这是不怀好意呢!”
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行礼道:“启禀陛下,解缙接到方孝孺的书信,也来到了京城,昨日他前去客栈拜访,这才有了联名上奏。”
朱允熥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又转向张辅问道:“那你说,他们怎么就不怀好意了?”
张辅手指着奏章道:“陛下,这不是很明显吗,天下能称得上大儒,称得上文人名士就那么几个,其中方孝孺和解缙可以说是最为有名的,
这一下子就来了两个……,还联名上奏劝谏陛下,这……这简直就是……”
说到最后,张辅不由得挠了挠头,
他能够感受到这里面的意图,可自己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两位天下瞩目的大儒名士,进京联名劝谏,你听还是不听?
不听?
那你就是不听忠言的无道昏君!
他不管他们劝谏的对不对,反正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自然会有人跟从支持!
而且按照文人的做派,你若是不听,他们就使劲抹黑!
文章里面痛骂,诗词里面讽刺,书信里面挖苦,画作里面暗喻,
手段千奇百怪,全是他们发泄的渠道!
所以这也是古代帝王害怕文人的原因!
就拿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来说,在唐朝皇帝当中可谓是第一号贤君了,不还是被魏征压的喘不过来气?
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私人小事,都得受他管理!
否则你就是昏君!
皇帝若是听了呢?
那就说明他们是上奏劝谏的对!
是皇帝做错了!
所以说知错能改,也是一项美德。
可身居高位,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怎么能够给天下百姓留一个经常做错事的印象呢!
那朝廷政令还有什么威严?
百姓可能会想,这也许又错了!过段时间说不定就撤销了……
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也会这么想!
自己遵从朝廷的政令,努力做了许多,可到最后朝廷又改回来了……
这不是显得自己无能吗!
时间久了,还有哪个官员会去执行政令?
必然是能拖就拖,能不办就不办!
反正还会再改嘛……
所以,这不但对皇帝的威望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就连朝政的实行,也会变得消极怠慢起来……
张辅提议道:“陛下,要不微臣带人把方孝孺还有他的门人学生,还有那个解缙都抓起来吧!把他们往大狱里一关!一了百了!省得他们再来括噪!”
朱允熥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他们抓起来砍了头都轻松容易,可你能堵住悠悠众口吗?”
张辅急得直挠头:“陛下,文人的嘴那就是骗人的鬼!什么是到他们的口中都变了样!想堵住他们的嘴可太难了!”
“哼!”
朱允熥冷哼一声道:“给你一个任务,你现在就好好想想,怎么堵住他们的嘴!然后再往他们嘴里塞一嘴马粪!”
“啊……”
张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愣在那里,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看着底下的王忠、李福,还有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朱允熥也道:“你们也想,谁想到了重重有赏!”
“额,是,奴婢遵命……”
几人互望一眼,脸上不由得露出了苦涩的神情。
拎刀子杀人容易,可堵人家的嘴……这太难了!
简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尤其是大儒名士,你又不能把他们严刑拷打,又不能威逼利诱,否则人家一嚷嚷,那就是震惊朝野的丑事!
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陛下,那这份奏章该怎么办?”张辅问道。
朱允熥一笑,“朕看了就碍眼,不必还回来了,你不是欣赏方孝孺的文采吗,好好观赏吧,等欣赏够了是烧火,是用做手纸,都任凭你!”
“……”
张辅瞬间无言以对。
他本来问的意思是怎么回复,或者怎么处置方孝孺、解缙等人,
不是说奏章放哪里呀……
张辅拿着手里的奏章,顿时觉得这就是烫手山芋,扔也不是,留也不是。
晌午朱允熥去了大善殿,与朱元章一同用饭。
虽然只是几样小菜,可不知道因为是朱元章亲手种出来的,还是厨子的手艺惊人,总之让朱允熥觉得非常美味。
就连米饭都多吃了一碗!
等用过了饭,便坐在偏殿里面与朱元章一边饮着凉茶,一边闲聊了起来。
朱元章问道:“咱听说倭奴国的使臣请求你出兵了?”
“是,他们是这么请求的,还把他们本国的北海道赠送给大明,以做谢恩之用。”
“你恐怕不是为了那一座岛屿吧?即便它再大,也满足不了你的胃口!”
朱允熥坦然说道:“还是皇爷爷懂我!”
“少拍马屁!”朱元章没好气的道。
说完这话,又摇了摇头,“真不知道你哪里来那么大的戾气……”
其实朱元章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这个孙儿所图的根本不是一座岛屿而已!
他要的是整个倭奴国!
更确切的说,他要的不是那一块土地,而是要让他们亡国灭种!
朱元章承认自己也痛恨倭奴国,因为倭寇屡次侵扰大明。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孙儿对倭奴国心里总怀着恨意,这是对其他政权所没有的……
即便是北边的蒙古三部,他也只是恼怒瓦剌鞑靼骚扰大明的行为而已,虽然他没有明说,可朱元章能感觉得到他只是想解决敌人,并没有发自内心的那种恨意!
可要说对大明的威胁,显然瓦剌鞑靼的威胁更大!
对大明的破坏骚扰也更多!
从大明立国到现在,都是如此。
是很显然的,他对倭奴国的恨意要远胜他们……
摇了摇头,朱元章道:“咱知道你是个有分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就兴兵动众,
虽然咱一直想不明白,可知道你定然有自己的主张,所以咱也不拦你,那你的意思去做便是了!”
“是,孙儿多谢皇爷爷……”
朱允熥心中极为感动。
因为有些事他无法解释。
总不能告诉朱元章倭奴国的人做了很多的恶事,给华夏百姓造成了多大的灾难,多么没有人性,如同禽兽吧?
总不能说自己这是防患于未然,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吧?
可即便自己没有做出任何解释,朱元章依然支持自己,甚至都没有追问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这让他的心里如何不受感……
“不说这个了……”
朱元章挥了挥手道:“现在你是大明的皇帝,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咱不想过问……”
“可有一件事,咱不能不问!”
朱允熥见他神情这么郑重,觉得他有什么要紧的事,于是赶紧问道:“额,皇爷爷,您说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您尽管吩咐!”
小说推荐
- 玄学小祖宗,我有五个顶流侄孙孙
- 【三岁半+玄学小祖宗+团宠+娃综,1v1全甜爽文 谈蔚兮第一天下山,就被自己黑红影帝侄孙孙带进亲子综艺 看着哇哇哭成一片的小朋友,她对着摄像头满脸写着救救我吖救救我吖 一听是因为下雨导致春游取消,小事儿。她随意地掐了个诀,瞬间乌云退散云开日出 网友:立玄学人设最容易塌!慢慢地随着巧合越来越多,网友纷
- 都市言情郁南栀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1章:古镜
- 穿成农家老太太,锦鲤孙女开挂旺全家
- 刚穿书的孟然,不久就等到了锦鲤孙女出生。本以为变成古代贫穷老太太,这日子肯定没法过 没想到,蹭着锦鲤孙女的福气,孟然越过越好。山上的猎物主动送上门,地里的粮食越长越多 靠着孙女那开了光的嘴,财源滚滚,孟然直接带着全家奔小康 作者:颜颜气泡所写的《穿成农家老太太,锦鲤孙女开挂旺全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穿越架空颜颜气泡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七章送礼
- 三国:孙吴我做主
- 开局成为孙暠,孙静长子,孙坚的侄儿。对,就是历史上孙策死后,差点夺权的孙暠 本想改变孙坚中伏的剧情,然而孙坚依然死在眼前 开局伯父祭天,可还行 三个系统突然觉醒,措不及防《三国之大爆兵》的帝国系统《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的随身魔法塔《三国之黄巾少帅》的技能面板 别人开局一个系统已经逆天,自己居然继承三个
- 穿越架空隔壁的小蜥蜴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三国:随身许愿机》已上传
- 做人做事做领导
- 做人做事,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领导者能成就多大事业的重要课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做人做事的学问实在太复杂,任何人都无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常常有人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当我们用心分析那些成功领导者的履历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种独特的做人做事之道,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就事业的方法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
- 做人做事做老板/商谋子
- 做人做事做老板作者:商谋子 前言 做人难,做事难,做老板难。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话。的确,人生不易,在生意场上打拼,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很大的压力,不仅要自我奋斗,而且要与人竞争。成功者固然踌躇满志,令人羡慕,而那些折戟沉沙者虽说使人同情,但总不免显得灰头土脸。如何把握成功的规律,找出失败的症结,使自己在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3章
- 活在明朝做孙子
- 【第四届全国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莫名其妙回到了明朝的朱子云,发现自己成为了周王府里面的三孙子 于是努力赚钱改变自己命运。并且逐渐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个人来到的这个世界 作者:希区的钱包所写的《活在明朝做孙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希区的钱包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秀儿的身世
- 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
- 当已经成为了弼马温的孙悟空捡到一本西游记后,整个西游世界,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悟空“大闹天宫?不去,我可是遵纪守法的好猴子”玉帝”如来”观音菩萨 作者:天命蜉蝣所写的《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天命蜉蝣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 从历史上看,慈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心胸狭窄、卖国求荣的娇奢太后;而从家族来看,慈禧则是一个有血有肉、孝道先行的封建女人。本书由慈禧曾孙叶赫那拉根正口述,郝晓辉记录,从一个侧面讲述了生活中的慈禧,入情入理。对现代读者来说,这对于认识一个真正的慈禧是不可多得的作者自序 我姓叶赫那拉,是清朝慈禧皇太后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皇家逆媳,彪悍太孙妃
- 她是怀瑾,性情古怪,正职是吃货,副职…有点复杂。他是皇太孙,俊美无俦,传说会越级成为下任天子 初见,她用他的浴池,还一脚将他踹水里去,然后欣赏他洗泡泡。自此,两人结下不解之缘 因为前主对他下药,他对她恶心到极点。因为他让前主做替罪羊,她对他鄙视到顶点 所以,他们人前斗个你死我活,人后…却是同仇敌忾、
- 穿越架空紫琼儿连载中
- 最新章:第308章 番外: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