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作生活双赢--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第7章


  石匠还是没有懈怠,继续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去。路过的人看他如此卖力而不见成效,却还继续硬干,不免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人还笑他傻。可是石匠并未理会,他知道虽然所做的事情还没看到成效,不过那并非表示没有进展。他又继续敲下去,不知敲了多少下,终于,整块大石头裂成了两半。难道说是他最后那一击,才使得这块石头裂开的吗?当然不是。
  这一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要我们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个工作目标上,即使是再坚硬的石头,我们也一样能把它敲开;而一旦把精力分散了,即使是再微小的困难,也可能成为我们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把子弹抛出去,它连很薄的布都穿不破;而一旦从枪膛里把子弹射出去,它却可以穿墙透壁。把阳光聚焦于一点,即使冬天也能轻而易举地生起一团火。专注的力量在于,它能使你把精力集中起来,聚焦于一点上,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将精力都分散到好几件事情上,难免会顾此失彼。因此,要做一个高效解决问题的人,就应尽可能一次仅做好一件事情,这样才会有所成就。保持持续不断做事的决心,就像那把小铁锤,我们就能敲碎一切横在路途上的巨大石块。
  第14节:抓住机会决策要快
  决策完美了,机会却没了如果凡事都要求考虑得很完美以后才愿意付诸行动,那么,不仅会降低效率,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一群老鼠吃尽了猫的苦头,于是召开全体大会,号召大家贡献智慧,商量对付猫的万全之策,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事关大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众老鼠们冥思苦想。有的提议培养猫吃鱼吃鸡的新习惯,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猫药,有的说……最后,还是一个老奸巨猾的老老鼠出的主意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呼高明。那就是给猫的脖子上挂上个铃,只要猫一动,就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得到警报,躲将起来。
  这一决议终于被全票通过,但决策的执行者却始终难以产生。高薪奖励、颁发荣誉证书等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无论什么高招,好像都无法将这一决策执行下去。至今,老鼠们还在自己的各种媒体上争论不休,也经常进行会商……
  决策与制度不在于多么英明,而在于能否实行。
  一项工作不在于它真的多有创意,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而在于它的可实施度有多大。当工作只停留在欣赏层面的时候,那么,它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事实上,做任何事情,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原本是一种美德,但一旦要求达到了枯燥乏味、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没法收到应有的工作效果。
  日本人仓内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篇讲求效率做好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凳也擦拭了多遍,树木也洒过了水,苔藤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
  茶师却训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太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不管是工作还是待人接物,我们固然要尽己所能,但也不需太过苛求。一个人勤于工作很好,但如果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与健康,长久下来,人生的画面必定导致偏差。当一个人不顾一切地追逐幸福的尾巴,却反而会因为以偏概全的缘故,离幸福更加遥远。事实上,追求完美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如果这种想法不好好控制,会对你造成巨大的损失。
  小胡和小罗同是一家网络公司的网页设计者,而公司的老板在网页设计上是七窍通了六窍。可以说,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的大好局面,全靠这两人的鼎力相助。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小胡是个做事细腻、追求完美的人。把任何一个方案都做得尽善尽美是他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习惯,连细枝末节的小事也不愿漏掉。而小罗是个追求快节奏的人,灵感一出现就马上抓住,立即去做。不久,小罗得到了升迁,原因是他提出的好方案得到了客户的大力赞扬。小胡也同样做了方案,而且他的方案内容比小罗的方案更加详细、更加完美,但是却晚交了一个星期,变成小罗的助手。小胡非常懊恼,因为他的苛刻追求,让他错过了升迁的机会。
  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一定要学会妥协。这里所说的妥协,是在追求、苛求完美过程中的妥协。妥协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关键是要把握适度。不能因为妥协而偏离了妥协的最终目的。适度妥协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本身是一个积极的举措,而不是一种消极的行为。
  在我们周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人,他们很有才智,而且非常勤奋,但是很少看见他们有出色的成绩。他们迟迟不能有出色成绩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他们有完美主义倾向。如果凡事都要求考虑得很完美以后才愿意付诸行动,那么,不仅会降低效率,还会失去很多机会。这些人往往处于一种等待当中,他们一直在等待所有的条件都成熟。然而,现实情况是,当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要动手去做,把握先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取得成功。等待是等不出结果的。
  第15节:当机立断
  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当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当机立断,不要为了追求一些细节的完美,而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团队比个人更有力量大公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有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天,猪酒足饭饱之后,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时,它梦见自己的腿、鼻子和脑子都对自己的肚子牢骚满腹。
  "你这个没用的家伙,我们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整天泡在水里,弄得身上脏兮兮的,才拱出那一点吃的东西。"鼻子首先发难,"你倒好,每天都坐在那里,只知道吃!"
  "还有啊!"腿气冲冲地附和着说,"我们兄弟几个每天都走来走去,累得要死。可是你每天都把自己塞得满得不能再满,走起路来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真想一脚把你给踹翻!"
  "是啊!"嘴接着也开始哭诉万恶的肚子的罪行,说,"我每天都要为你咀嚼东西,我费时费力地把那些好吃的东西都给嚼碎了,到头来自己什么都没有,还不都是你独吞了?呜呜呜……"
  "我每天都辛辛苦苦地想着下一顿你要吃什么,"连一向被大家认为最睿智的脑子也加入了挞伐的队伍,"辛辛苦苦一整天,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挞伐越来越激烈,肚子却一言不发,好像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一样。
  最后,还是最有权威的脑子说:"这样吧,我们都罢工,看肚子怎么办好了。"
  "好好好,这是个好主意。"各个器官都表示同意。
  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篇讲求效率做好事于是,它们都停止了工作,想看看没有了它们的合作,肚子会出现什么情况。没想到,刚开始的时候,肚子"咕咕"叫了一阵,过了一会儿,竟然静悄悄的,没有了动静。
  更让器官们受不了的是,它们的行为非但没有让肚子难堪,反而是自己觉得有气无力。
  然后,做梦的猪发现自己一步都走不动,连嘴巴也张不开了,觉得自己好像是得了很重的病。
  鼻子、腿、嘴和脑子还是气冲冲地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偶尔还要示威似的动一下,气气那个整天无所事事、占尽了便宜的肚子。最后,它们连动一下的力气也没有了。
  "好像是我们错了。"被大家公认为最聪明的脑子首先发言了,它说,"好像肚子也和我们一样在工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把好吃的都独吞了。没有了肚子,我们就会有气无力。"
  "是啊!是啊!"鼻子开始附和地说,"好像那么多东西不是都被肚子给吃了,我们也有份啊!"
  "那我们重新开始工作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同意。这时,做梦的猪开始从梦中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的手脚都能够动了,嘴巴也能够张开了。
  身体能正常运转,需要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而且缺一不可。同样的,一个公司要正常运作,也需要每个职员的通力合作。团队的合作精神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所重视,各个职员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可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从而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个人而言,就需要思考如何将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以求能与工作伙伴协调,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
  在我们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是一种饶有趣味的话题。如同爱和友情一样,人与人的合作也是一种你必须付出才能得到的东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