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汽车

第两百四十四章 元件五厂


    元件五厂是经过数次改名,最初的时候,它叫做s市半导体厂,只要听这个名字,就能知道它的规模了。
    虽然s市有大大小小十几家的无线电厂,但是这个厂子的规模是最大的。
    1958年筹建,195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这个工厂,当年生产锗晶体管33.12万只,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器件研制和生产的专业工厂之一。1962年9月,国内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元器件的美多牌28a型便携式中短波晶体管收音机投产,里面就有元件五厂的晶体管。
    1965年1月1日,工厂试制成功硅平面小功率三极管2g200。这个厂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几十年里,它生产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到现在为止,已经能生产微波低噪声晶体管、中功率晶体管、双极模拟集成电路、pmos电路、部标cmos电路,国标cos数字电路、s模拟电路、nmos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等9大类、300多个品种。年产晶体管208.61万只,集成电路245.94万块。
    听这些似乎很牛,但是,算到利润的时候,就让人难以置信了。
    1980年,他们厂的利润高达2070万元,职工人均利润1.5万元。然后开始逐年下降,到了1985年,元件五厂的产值高达6713.1万元,利润却只有1261.4万元。到了1990年,元件五厂产值下降至1496万元,利润嘛,当年只有三万元。
    这个厂子,眼看就要倒了。
    王小波是听说过的,对这个厂子非常的惋惜,现在,汽车厂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之中,所以,王小波就有了一种期待,希望秦少游能把这个厂子接手过来,让这个厂子重新焕发生机。
    在秦少游的计划里,是有收购芯片厂这一项的,但是问题是,现在还没有到时间啊!
    现在,还没有受到外国人的禁运威胁,他也没有这个家底去搞芯片。
    要知道,芯片的研发,是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的。
    在八十年代,国家下马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钱,搞这个东西,是要烧钱的。
    所以,国家想要转型,想要节省开支,就想要让民间的力量将芯片给搞起来。
    不过,这注定只是空想,要知道,当年能够在电子领域里追赶,那是集中了全国的力量,拿出搞两弹一星的劲头来弄的,现在,国家不管了,想要让下面的人弄?
    这怎么可能。
    看看同时代的泡菜国,砸进去的钱没了,接着砸钱,不停地砸进去,最终把三星给搞出来了,成为了电子行业的领头羊。
    国内,谁有这个气势?砸进去两次钱,啥都没见着,就不敢再砸钱了,万一不成功,这个责任谁背得起?
    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发现电子产业方面一团糟糕,想要改变这个状况,于是咬咬牙,开始搞908工程了,国家决定投资20多亿到当时市场化运营水平最高、同时具备dram研发能力的无锡华晶。打算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让国内的产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这个项目是在92年上马的,如果当年嘁哩喀喳地干下来,那或许还能够给国家搞出来一个现代化的芯片产业来,但是,和其他的很多项目一样,被繁琐的程序拖延了。
    项目审批就耗费了两年时间,工程建设又非常的拖拉,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才能投产,但是此时已经远远地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了,投产就落伍,让人无比的唏嘘。
    虽然秦少游是搞汽车的,但是对于芯片行业里面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此时,听到了王小波说起元件五厂来,心中也是感慨,这个厂子,还有救吗?自己去救?
    秦少游没有立刻表态,脸上的表情是阴晴不定。
    看到秦少游这个样子,王小波的心中有些不安,他继续说道:“秦工,目前估算,元件五厂的固定资产价值四千多万,和我们当初投资建立这个厂子的金额差不多,您当初既然有这个魄力,那么现在,肯定也是有同样的魄力的。”
    元件五厂不仅仅是s市,曾经也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现在,王小波真的不愿意看到这个企业破产倒闭。
    “王教授,听说师母在元件五厂?”就在这个时候,夏苗苗开口说话了。
    这句话让秦少游顿时一愣,原来如此,怪不得王小波对这件事这么上心,既然这样,那自己也不能让王小波失望。
    “王教授,那我们一起去元件五厂看看?”
    “好。”
    王小波站起来,挺直了自己的身体,他相信,有秦少游,元件五厂就有希望!
    秦少游继续开着秦suv,前往元件五厂,在路上,王小波介绍了更多的东西。
    “我的爱人,是谢老的学生,所以,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元件五厂,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目前是元件五厂的技术部主任,兼职副厂长。”王小波说道。
    以前的时候,他很少谈起自己的老伴,现在,秦少游要去元件五厂,总得让他知道这些东西。
    “谢老?从美国回来的半导体精英?”秦少游很是震惊。
    当年,在祖国刚刚建立之后,国内在半导体领域里面的研究和世界没有脱节,就是因为有一大批的半导体人才从国外回来了,如黄昆、谢希德、王守武、高鼎三、吴锡九、林兰英、黄敞等前辈大师。
    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很多,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回国建设新中国。
    这些半导体人才回国之后,更是做了大量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保障了“两弹一星”等一批重大军事项目的电子和计算配套;同时还为祖国建立了一套横跨院所和高校的半导体人才培养体系。
    可惜,八十年代一切都乱套了。
    现在,听到谢老的名字,秦少游很是感慨,他对这些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建设国家的人,非常的敬佩。
    “是的,就是谢老。”王小波说道:“现在,眼看着元件五厂走向衰落,我是爱人很担忧,这一两年来,看上去比我老了十几岁。”
    “王教授,您放心吧,有少游哥,一定能给师母想办法的。”夏苗苗说道。
    元件五厂,技术部。
    五十多岁的黄慧莲已经是满头白发,眼窝深陷,看上去就和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般。
    当王小波带着秦少游等人进来,介绍一番之后,黄慧莲的目光中充满了神采。
    “秦工,我们元件五厂想要走出困境,尝试过很多方式,但是…你能来帮忙出主意,真是太好了!”黄慧莲无比的期待。
    “黄厂长,能帮忙的话,我会尽力的,但是,我只是搞汽车的,半导体行业并不熟悉。”秦少游说道:“所以,也不一定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能了解一下我们厂里的产品吗?”
    “好,我先给你介绍一下。”
    听着黄慧莲的介绍,秦少游的眉头皱得越来越厉害。
    这个厂子,是处于s市的中心区域的,四周都是胡同,是一个简陋的里弄工厂,厂房也随着街道,呈狭长的分布,不过,这里的工人对厂子是有感情的,他们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却接连创造过很多的奇迹,当年在全国第三次技术进步会议上,上级领导还赞扬这类工厂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唱大戏“.
    但是,半导体这种高精尖的产业,是需要不断的升级和投入的,现在,他们已经彻底落后了。
    不用说还在生产的那些晶体管,仅仅是他们生产的集成电路,也仅仅是5微米工艺的产品!
    “在八十年代,我们国家提出了531工程,在那个时期,我们搭上了便车,将我们的产品提升到了5微米的工艺。”当黄慧莲说到这里的时候,秦少游终于插嘴了。
    “对不起,黄厂长,你们的工艺,早就落伍了。”秦少游说道:“哪怕我们的汽车芯片,不需要太精尖的技术水平,那也需要1微米级别的。以后可能需要0.35微米左右的。”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已经跨过1微米,奔腾cpu已经开始用0.8微米,也就是800纳米的制程了,很快就会降低到500纳米,到了95年的时候,国际主流的芯片已经到0.35微米水平了。
    现在他们的秦suv上装的芯片,是1微米级别的,很快就会采购到更加先进的芯片,这里的工艺,太落后了。
    工艺越落后,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慢,同时发热量也越大。
    如果是用在个人电脑上,大不了就死机重启,但是,用在车上,必须要保证可靠性,电脑可以重启,生命可不能重启啊。
    黄慧莲目光中的光芒暗淡下来。
    “黄厂长,我现在给您提供两种方案。”秦少游开口说道:“第一,把厂子从这里搬走。”
    搬走?这有什么用?黄慧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厂子在这里,空间狭小,无法发展,就算是引进了新的生产线,也没有办法安装进来,连个运输商品的货车要进来都不容易。”秦少游说道:“现在,咱们的浦东正在发展之中,干脆搬迁到浦东去,这样,就能获得一大笔的资金。”
    “一大笔的资金?”
    “是啊,这里的地皮值钱啊,你们的厂子位于咱们s市的中心,这里的厂房拆掉,用来盖住宅楼的话,能卖出去几十个亿,政府怎么着也得给你们个三五亿的补偿,这样发展的资金就来了。”
    这是很多老厂子的发展思路,当年刚刚建厂的时候,老厂子都是在市中心的,等到厂子经营困难,只要卖地皮,搬到郊区,厂子就能获得一大笔的补偿款,然后就能继续发展了。
    现在,想要让政府出钱帮助他们引进生产线,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用厂子的地皮去换了。
    秦少游对这里的历史是非常熟悉的,在1998年,s市的领导做出了决定,在浦东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3倍于新竹工业园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新千年之后的”十五”期间,s市引资100亿美元建设10条技术水平等于或高于国内最牛的华虹nec  909工程的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然后,s市的半导体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也开始发展起来。
    现在嘛,s市政府还没有这个投资的能力。
    毕竟,在九十年代,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九十年代初期和末期,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也只能是用换地皮的方式了。
    黄慧莲很纠结。
    自从厂子建立,她就在厂子里工作了,几十年下来,她对厂子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厂子里的一千多名职工,也都是有着同样的心情的,而且,职工们住的地方离这里也很近,上下班方便,要是搬到浦东那边去,上下班的路途非常遥远。而且,在所有人的眼里,浦东还都是荒凉的不毛之地呢。
    王小波看着自己妻子的表情,就知道在纠结,于是,他向秦少游问道:“秦工,那第二种方式呢?”
    “第二种,当然就是企业倒闭了。”秦少游说道:“元件五厂的经营会越来越困难,最终的结局就是倒闭,不过,在倒闭之后,我倒是可以把咱们厂里搞设计的人都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专门的芯片设计单位,给我们的汽车设计芯片。”
    秦少游没有能力把这个厂子救活,这里的设备太落后了,得投入数亿,引进新的生产线,就算是秦少游很能赚钱,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来。所以,如果他的第一个意见无效的话,那就只能是看着厂子倒闭,但是,这些技术人员不能流失,把他们组织起来搞芯片设计,这个花钱就不多了,就算是不通过汽车厂,秦少游自己的小金库也能支撑起来的。
    第二种结局,就更是让黄慧莲无法接受的了,她努力挤出了一个笑容:“秦工,多谢您给我们出的主意,我会把第一种汇报给厂里,看看厂领导的意见。”
    第二种,能汇报吗?厂子倒闭,职工下岗,只有他们搞设计的人员不用担心,还能有单位接收?
    所以,只能汇报第一种了。
    秦少游开着车走了,车上的气氛,有些压抑。
    7017k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