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指纹

第80章


    这出历史神秘大戏的上演时间,在天候转变的背景下,前后拖长至1 万年以上。
但是如果我们将焦点放在解开“黄金时代”发生的年代的话,那么便应该将目标指
向公元前13000 年至公元前10500 年,神秘的农业实验时期。
    隐形的关联
    那个时期不仅对古埃及,对邻近的民族而言也都非常重要。正如我们在本书第
4部中所见的,在这个时代中,天候经历了极大的变化,海平面上升,地面动摇,洪
水涌上,火山爆发,沥青雨起,天色变黑,使得世界上现存的许多大灾害的神话,
都以这个时代为背景。
    而这个时代是否有可能真如神话所说,是一个人神共存的时代?
    玻利维亚高原上的神被称为维拉科查,与可能在公元前11000 年大洪水发生以
前,便以巨石建设完成的城市帝华纳科很有关系。根据亚瑟·波士南斯基教授的说
法,大洪水退去后,“高原文化不但没有再现高潮,反而进入了全面性的衰退”。
    当然,波士南斯基的结论具有颇多争议性,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正面地评价检讨。
不过,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玻利维亚高原与埃及的文明同样在公元前11000 年被大
洪水冲毁。而两个地方,都显示出先有利用外来引进的技巧开始从事农业实验,然
后又被放弃的迹象。同时,两个地方有许多遗迹的年代都未获公认。例如,波士南
斯基教授认为帝华纳科的普玛门和卡拉萨萨雅广场,可能为15000 年前所建的,而
约翰·魏斯特及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家罗伯·修奇则分别证明了,埃及的巨石建筑
如欧希里恩、狮身人面像、基沙的卡夫拉王河岸神殿等,应完成于公元前11000 年。
    埃及与南美洲美丽而神秘的巨石建筑,传授人类文明的神祗欧西里斯和维拉科
查,两个文化都发生于公元前13000 至公元前10000 年的农业实验之间,会不会有
一些隐形的关联存在?
    重写人类文明史
    从坟墓区出来,我们驱车从阿比多斯开往路瑟,去会见约翰·魏斯特。我有一
个感觉,如果建筑物的年代这个中心议题能够解决的话,其他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如果魏斯特的地质研究能够证明狮身人面像有12000 年以上的历史的话,
那么人类文明史就必须重写了。而在改写人类文明史的过程中,过去被认为怪异的、
不断出现于世界各地的其他“上帝的指纹”,就会开始变得有意义……
    当魏斯特1992年于美国科学先端科学协会(American A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的年度大会中,发表他的调查结果时,至少芝加
哥大学的古埃及学家,和基沙地图化计划主持人马克·列那(Mark Lehner)博士
也参加了讨论,而且出乎所有与会者意料的是,列那当场竟然无法提出有力的反驳
论点。他为魏斯特的论文结论道:
    如果你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年代在公元前10000 到公元前9000年的话,显示你认
为当时埃及文明程度一定非常高,高到能够制作狮身人面像的地步。身为考古学者,
我必须问的问题是:如果狮身人面像是当时建造的,那么文明的其他部分到哪里去
了④?
    列那其实没有说到重点。
    如果狮身人面像的确是在公元前10000 到公元前9000年的作品,魏斯特并不需
要证明埃及当时已经有高度文明,是古埃及学家和考古学家必须要解释他们为什么
会错了,而且错了那么久,错得那么离谱,错得那么固执。
    然而,魏斯特能够证明狮身人面像年代古老吗?
 第四十七章  狮身人面巨石
    “古埃及学者,”约翰·魏斯特说:“是世界上最不愿意承认有例外存在的人
了。”
    在埃及,例外的事太多了。魏斯特所指的是第四王朝的建筑物。它们是例外,
因为和第三、第五及第六王朝相比较之下,可说是意外连连。沙卡拉(第三王朝)
的宙赛阶梯金字塔以宏伟夸耀于世,但它使用的石块比较小,容易处理,五六个人
就可以扛起一块,而金字塔内部房间的构造也比较简陋。第五、第六王朝的金字塔
内部虽然发现令人惊叹的金字塔经文,但是结构本身却非常粗糙,现已完全崩坏,
成为一堆瓦砾。只有基沙的第四王朝金字塔,建造非常完整,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摧
残,仍然能够在原地屹立不动。
    魏斯特认为,古埃及学者理应注意到这种建筑技术的变迁代表的意义才是。
“在建造了相当粗糙的金字塔后,突然改变风格,建造出令人难以相信的宏伟金字
塔,然后再度走回劣质路线。这在道理上说不通,令人无法理解,就好像汽车业在
发明T 型福特自用车以后,突然开始制造九三年型的保时捷汽车,但造了没有几部
后,突然忘记制作方法,再回头来制造T 型福特汽车一样……文明的路,不是这么
走的。”
    “那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呢?”我问,“你认为第四王朝金字塔,根本不是在第
四王朝所建的吗?”
    “我的直觉的确如此。它们和周围的玛斯塔巴古坟区的建筑完全不同。不仅如
此,它们一点也不像第四王朝的东西……彼此不调和……”
    “狮身人面像也如此吗?”
    “狮身人面像也一样。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在狮身人面像上,我们不必依赖
直觉,便有证据证明,它是在比第四王朝要久远许多的时代所建立的。”
    天空之蛇
    从到埃及旅行以来,桑莎与我一直非常崇拜约翰·安东尼·魏斯特。他著的《
旅行者之钥》(The  Traveller ‘s  Key )介绍我们认识了这块古老土地上许
多不解之谜。我们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同时,他的学术著作,有名的《天空之蛇》
(Serpent  in the  Sky )更让我们打开眼界,认识一个革命性的新观念:埃
及文明可能并非从尼罗河谷中发展出来的产物,而是从一个更早、更伟大,比古埃
及更古老好几千年,我们还不知道的文明传承下来的遗产。他并且举证历历,说明
了如何从埃及古文明的遗迹中,一再发现与那个时代不相符的高度科学的痕迹。
    前来与我们会面的魏斯特,身材高大,年约60出头,留着整齐的白髭,一身卡
其色的撒哈拉服,戴着一顶19世纪的遮阳帽,看起来老当益壮,精力充沛,而且眼
光炯炯有神。
    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艘尼罗河游船上层甲板上,任游船停泊在离路瑟冬宫旅社
(Winter Palace Hotel )数码的下游岸边。河对岸的西面,正要从君王谷(Vally
 of the  Kings )绝壁之间沉下的太阳,在空气的折射下显得又大又红。我们
的东面,则是正在崩坏但仍面容高贵的路瑟遗迹和卡纳克(Karnak)神殿。游船下
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河水正轻轻地流向远方河口三角洲。
    魏斯特第一次将狮身人面像年代的问题端上台面,是在《天空之蛇》一书。他
在书中,详细地解释了数学家史瓦勒·鲁比兹的发现。鲁比兹于1937年到1952年之
间,至路瑟神殿调查,发现他可以用数学证明埃及的科学与文化,比当时学者所愿
意承认的要高深、复杂得多。不过,正如魏斯特所说的,这些证据“用难解至极的
复杂语言写成……能够就这么一口气读下去的读者大概没有几个,就好像从来没有
受过相关训练,而想轻松读高能物理学书籍一样困难。”
    鲁比兹的主要作品,一套三册,将焦点置于路瑟的法文巨著《荷姆之神殿》
(Temple de L ‘ Homne ),和比较通俗的《法老殿堂》(Roi  de la theocratie
 Pharaonique )。后者后来译成英文《神圣的科学》(Sacred Science )出版。
鲁比兹在书中,几乎是偶然地顺便提了一笔,说公元前11000 年,埃及因大洪水和
下雨成灾,受害非浅。他说:
    在大洪水之前,埃及必定已存在一个伟大的文明。基沙西面崖壁的石块上刻出
来的狮身人面像,当时必定已经存在——因为狮身人面像的狮身部分,除了头以外,
很明显地有被水侵蚀的痕迹①。
    魏斯特在写《天空之蛇》前,被这段文字所震撼,决心要追踪下去:“我发现
我可以用直接调查与实证的方法,来证明鲁比兹顺便一提的观察是正确的。如果经
证明狮身人面像的确有被水侵蚀的痕迹,那岂不就掌握了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太古
时代的埃及,的确曾经有过非常高度的文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