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一百六十九个小习惯

第18章


卡耐基说:“如果缺乏人生定位,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就好比是一次没有目标的航行,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目的地。”
    人生定位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应该确定自己在哪个领域里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另外,对自己的人生境界也要做正确的定位,比如自己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这是对成功的定义,以及权衡成功的尺度。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人生之路才能春风得意。
    尼古是意大利船王,他从一个贫穷的农民之子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的确是来之不易。后来,他为自己写了一本自传。在回忆创业之初时,他特别强调了一个人的人生定位。尼古说:“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对船有独特的爱好。所以,我后来选择了一辈子与船打交道。这是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一个人的事业应该与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这是热情的来源。至于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当初确实没有考虑过。最初的时候,我将人生理想划分成几个阶段,具体针对每一步该做什么,我都有详细的计划。然后,我就按照计划去一步步实现,直到今天这个样子。”最后,尼古说:“当初之所以将人生理想分为几步骤,是因为自己家境贫寒,起点比较低,只能一步一步走,然后在成功的基础上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听了尼古这一番话,我们就应当明白尼古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定位,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些都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获得成功,改变自己的人生。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
    俗话说:“身体是事业的本钱。”的确如此,对于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大都是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才获得超出常人的成绩。所以,我们不难想像,在这奋斗的几十年里,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要想实现人生理想是不可能的。
    李嘉诚先生是香港著名商人,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富商。李嘉诚小时候的家境并不是很好,而且父亲去世很早,所以他从小就担当起家庭的重任。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到一家工厂做工。当时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工作时间也是相当长,一天要工作十六到十七个小时,但李嘉诚却熬过来了。因为他的工作非常出色,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了经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在更加勤奋、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的同时,在脑海里还萌生了自己开创事业的念头。又经过了几十年的打拼,终于成了亚洲首富,创造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在几十年辛苦的奋斗过程中,李嘉诚的精力始终都很旺盛。直到今天,他虽然已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了,还依然有那样好的精力继续为事业奋斗着。李嘉诚自己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用非常简单的话阐明了问题的重点:“身体是事业的本钱,我向来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我的一生中有一个原则是始终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对身体的锻炼。”李嘉诚说:“无论我有多么忙,我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去运动。”接着他还不无幽默地说:“应该说,我没有一天是闲着的,我的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每天都那么忙。所以,我安排自己的运动与养生。我每天都按时起床,呼吸新鲜空气,还要跑一会儿步。而且,我还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健身房运动。在生活起居上,我也很讲究,吃什么东西,身体应该补充什么营养,我都有心得和体会。最重要的是我这几十年都是这么坚持过来的。”
    我发现,我身边有很多人都不注重身体的健康。比如,我常常看见一些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由于晚睡晚起,早上匆匆起床后直接往办公室里冲,几乎没有人习惯吃早餐,更不用说有人专门起来做运动。另外,那些整日忙碌不堪的人,根本没有想到注意身体,就连周末也有很多人在上学、谈生意,或者补上一个星期缺少的睡眠。的确,如果你不比别人多付出努力,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艰苦奋斗必须以健康的身体作本钱,否则你拿什么去打拼。所以,我认为,无论有多么忙碌,我们都应该维持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创事业。
让生活充满乐趣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因为种种因素而不尽相同,但我们对生活应该有一个相同的要求:从生活中体验到快乐。怎样从生活中体验到快乐呢?心理学家说,要想让生活充满乐趣,应该从个人的心态着手。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的生活是否充满乐趣,是否能够从生活中体验到快乐。有的人,他的生活明明是充满乐趣的,但他的心态影响了他去感受生活;相反还有一些人,生活本来很艰苦,但他们却知道怎样去创造乐趣,去感受生活。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先生,有一本名叫《幸福论》的著作。罗素先生自以为对幸福很有心得,并急切地想用他的想法去拯救那些他认为该拯救的人。于是,在一九二四年,罗素带着他的《幸福论》来到了我国四川省。当时,他去了峨嵋山,就是在峨嵋山这个地方,他打消了用自己的《幸福论》去拯救别人的想法。当他坐轿子上山时,对那两个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轿夫非常地同情,于是就要求歇息一会儿。可是,令罗素意想不到的是,在休息的时候那两个轿夫不但有说有笑,还与罗素开起了玩笑。就是这个时候,罗素先生觉得这次中国之行已经是多余的了。罗素认识到,幸福不是由他来强加在某个人身上的,而是需要从生活中挖掘。就拿那两个轿夫来说,罗素认为他们很辛苦,但他们却在停歇的时候有说有笑、怡然自得。并不觉得因为工作辛苦就不是幸福,而是有他们自己的幸福标准。
    今天的我们,也许觉得生活节奏太快了,为了房子、为了事业打拼,非常辛苦。为了理想,几乎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我们会忍受孤独与寂寞的洗礼。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忙碌与劳累就忘记了从生活中获得快乐。
    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永远繁忙与苦闷地生活着,那对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没有任何帮助。相反的,我们应该主动、努力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那样对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创造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所以,我们应该学罗素先生在峨嵋山遇到的那两个轿夫,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
把工作变成欢乐谷
    工作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的。无论你是一个领薪阶层,还是企业总裁,或是政府官员,我们都不得不工作。无论是多么成就非凡的人,他们也都离不开辛勤的工作。比如,李嘉诚先生的成就就是通过一生的努力工作而得到的。但是怎样克服工作带来的辛苦与枯燥呢?曾经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对我说:“要解决工作带来的枯燥,惟一的办法就是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工作中找到快乐,他就找到了事业与人生的激情。”曾经有一位女作家写过一篇名为《工作着是美丽的》的文章,也极力阐述了我们应该从工作中找乐趣。
    投资大师彼得·林区一生成就非凡,但他的一生也是繁忙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与工作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彼得·林区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几乎没有一刻能够空闲下来。他说:“我自己觉得除了工作以外,我找不到别的事情可以做。我这个人兴趣与爱好不是很多,当我的朋友从一些业余嗜好中获得乐趣的时候,我总是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是的,我认为我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比如,当我们完成了一项工作以后,就会浑身洋溢着成就感。同时,这也是一种证明,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做好这样复杂的工作。”当记者问彼得·林区:“就这么简单吗?”彼得·林区说:“是的,就这么简单。”接着,他又补充说:“不过,在工作中所获得的乐趣,这只是一点点,我们还应该获得幸福。比如,当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人生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以后,那份激动与喜悦,可能除了本人以外,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彼得·林区说,他每分钟都在工作,特别在投资之前,他的工作异常繁忙。不但要搜集投资专案的各种资料,针对不同的专案做出具体策略,而且还要对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做到的。彼得·林区说:“尽管我累得筋疲力尽,但每次看到自己的投资成功时,我的心里就会充满无比的幸福。”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会诉说工作的辛苦,但是他们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过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他们从辛苦的工作中找到了快乐。只要我们认为能够从工作中找到快乐,或者工作本身就是快乐的。那么,我们就会对工作倾注全部的激情。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这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鼓励每一个想要获得成功、改变人生的人,努力从辛苦的工作中找到快乐吧!那样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工作
    如今,全球竞争是空前的激烈,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呢?除了加倍付出努力以外,注重工作效率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美国的彼得·麦克劳林父子合作出版了《激情生活》一书,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当今商业大环境喧嚣混杂的条件下想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合理发挥你的精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培养并保持特定心态的能力,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你工作起来热情洋溢,注意力也高度集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