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的骑手

第32章


  在这庄严的时刻,尹团长向官兵们讲述自己在督办身边工作的情景,“督办每天天不亮起床,天很黑了还不吃饭。奇台战役,我们打败了和加尼牙孜,截获了和加尼牙孜装在羊肠子里的黄金。督办把这些金子,当场分给大家,每人一份。”
  尹清波出身贫寒,现有文化是在困苦的生活中自学而来的,他有一个信念:人人都应平等,互不剥削,互不利用。那是个充满理想和信念的年代,人们向往进步,渴望革命,并身体力行。
  尹团长讲完话时,太阳正好离开茫茫的山谷,在蔚蓝的天空驰骋。
  官兵们列队去吃早饭,尹团长还要独自呆一阵。太阳从昆仑山起飞后,徐徐上升,天空开始展现它的辽阔与深邃。那最深处是一片清纯的蓝色,太阳就落入那片蓝色,太阳在那里放光,就像眼瞳在眼睛里放光一样。尹团长每看到一次太阳的瞳孔,他的灵魂都要得到一次升华。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天上的雷电穿胸而过,那种痉挛与颤栗超过任何形式的战争。尹团长不是一般的军人,他告诉官兵们:“真正的军人,不但要经受炮火的洗礼,还要经受伟大人格的洗礼。”尹团长用低沉的嗓音告诉大家:“跟随盛督办征战的日子里,我就像拿破仑手下戴熊皮高帽的近卫兵,那是军人最辉煌的时刻。”
  官兵们经常听尹团长讲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就像古典音乐,每一次弹奏,大家的感受都是全新的。尹团长每天都要看南疆的太阳。这地方一年四季很少有阴天,尹团长很喜欢这地方。这里延绵的群山和无垠的戈壁沙漠全是给军人准备的,尤其是烁亮的太阳。勤务兵说:“报告团长,你为什么不把那段经历写成文章呢?蒋总司令当年就写过《孙大总统蒙难记》。”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登永丰舰避难,蒋介石一直跟随左右。后来蒋把这段经历写成一本小册子《孙大总统蒙难记》,由孙中山亲自作序出版。达坂城战役时,盛世才全军覆没,仅有几个卫兵跟随盛世才逃回迪化。尹团长就在其中。那几位卫兵先后战死,尹团长便成了唯一的生存者。经勤务兵点拨,尹团长很快写了一篇《盛督办东疆历险记》,迪化《反帝战线》头版头条发表此文。盛督办很高兴,视察南疆时接见了尹团长,并且合影留念。这样,尹团长对太阳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盛督办离开喀什的第二天,正值盛夏季节,尹团长指挥官兵操练完毕,凝神屏息,遥望昆仑山顶。太阳从山谷中飞驰而来,光华四射,尹团长的眼睛一下子黑了。他看见太阳深处有一块黑斑,黑斑逐渐扩大,大得无边无际。尹团长魂飞魄散。他大叫一声之后,睁不开眼睛,视线模糊,瞳光散淡,太阳苍老不堪。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都说他有眼病,需要治疗。请示迪化督办公署后,尹团长回迪化城治疗眼疾。
  那时迪化人才济济,汇集着许多优秀知识分子。医生全是德国留学生。
  医生告诉尹团长:“不能长时间看太阳,太阳固然明亮,看久了就会走向明亮的反面,出现黑暗。”
  尹团长问:“这是为什么?”
  医生说:“新疆日照时间长,空气清净,透明度好,阳光对人的刺激强度大,特别是夏天,呆在戈壁滩上,没有眼镜根本不行,烈日烘烤下,眼睛就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晒就干。”
  “你怎么能把人的眼睛比作露珠?”
  “别说眼睛,连人的生命也像露珠,曹操的诗中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珠无法躲避烈日的暴晒。”
  尹团长说:“为什么要躲避呢,这是露珠的幸运,如果它不接受阳光,就会被尘灰吞没。你们文人太软弱了,生命终归要消失在时光中,你总不能抱怨吧。”
  “可时光是无情的,生命的消失是痛苦的。”
  “你没凝视过太阳,你无法体会那庄严的时刻。”尹团长说,“阳光深处,是天空的眼瞳。”
  医生叫起来:“你说太阳是天空的眼瞳?”
  “宇宙的神光全凝聚在那眼瞳里。”
  “噢!你看到了太阳的黑暗。”
  “你说什么,太阳有黑暗?”
  “你看到了太阳的眼瞳,而眼瞳都是黑的嘛。”
  “我向往光明,才看太阳,怎么会看到黑暗?”
  “你看得时间太长了,你看得太深了,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真没想到,我会得这种病。”
  “不是你病了,就是太阳病了。”
  军人尹清波没有反驳,也没有说文人软弱,他整天呆在医院后面的大院子里。
  这里长满白杨树、桦树,它们的树皮清朗洁白。人们从窗户向他打招呼,窗户真多啊,哪儿都是病房,他们都是真正的病人。他算什么病人,他的眼睛已经恢复正常,整个世界在他的眼前,轮廓分明,一清二白。
  他请求出院,重返部队。医生说:“明天复查。”尹团长一夜未眠,他想南疆的日子,想昆仑山上飞驰的太阳和塔什库尔干清凉的风。
  天不亮医生就来叫他,他好久没有这么早起床了。他随医生登上楼顶。月亮正在熄灭,市区的平房呈现出一片幽蓝,仿佛童话世界。太阳出来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一般人跟太阳对视最多十六秒钟,你远远超过这个界限。你是两个小时。”
  太阳八点半出来,到十点钟时,尹团长“呀!”大叫一声,眼睛发黑。医生说:“你看到什么啦?”
  “太阳破了,里边冒黑水,天是不是下雨了?”
  他的眼瞳像点燃的导火索蓝光闪射。
  医生说:“蓝光是最纯净的光。”
  “那白光呢?”
  “光线混入尘灰就显出白色。”医生说,“太空是蔚蓝色,那是宇宙的原色。”
  “太空没有黑色?”
  “太空没有黑光,黑光在太阳深处。太阳只需要我们看到它的光明,你却异想天开,闯入它的禁区。”
  “我是忠诚的。”
  “光有忠诚是不够的,还需要明智。”医生说,“你不能出院。”
  “我以后瞧太阳,绝不超过三分钟,我跟大家一样还不行吗?”
  “生命是一次性,不可能进入过去。”
  尹团长还要争,医生说:“我跟你一样,也在接受治疗。”两个陌生人在下边等着,医生跟他们进了一间大房子。尹团长穿过又黑又长的走廊,他看见好多大房子。房子里的人都在埋头工作,整理材料抄抄写写,互不搭话。他们穿着和他一样的衣服。四一二革命后,新疆各部门公务人员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尹团长没想到连医院也是一片繁忙景象,跟军营一样。
  有一天,门外有人喊他:“尹清波会客。”“我是病人,谁要看我,让他自己进来。”叫他的人耐不住了,“你见不见,不见我赶他走。”尹团长跟那人穿过大院子,那人指指白房子,“一刻钟,放快一点。”
  尹团长一进白房子,他老婆在里边。他老婆问他身体咋样,他说挺棒,老婆取出几件衬衣,还有吃的。老婆问他:“他们打你没有?”“他们打我干什么。”
  “没挨打就好,要放在金树仁的监狱里,你非掉几层皮不可。”“你说这是监狱?”
  “你没犯法公家能抓你吗?大家都知道你犯法了,五尺高的汉子,好汉做事好汉当,以前你可不是这样子。”
  尹团长回房子躺一会儿,不甘心就这么当犯人。他找到病房,往外看,门诊那里看病的人很多,什么人都有。尹团长实在看不出外边的世界跟这里有什么区别。当他打算出去时,立即有人把他拦住。那是过道里的一道门,门里的人不许他出去。过道那边的自由人都看他,他们以为他是住院的病人。他明白了,这里进来容易出去难。
  他等候审讯,审讯的时候总会把问题说清楚。尹团长安心睡一觉。看守说,他是新监狱最早的犯人。尹团长说,经过宣判才算犯人,我不算犯人。看守们笑,笑得莫名其妙。
  不久,他见到了许多老熟人,他们都是四一二革命后为盛世才打天下的功臣。
  盛世才任东路指挥时,没有军队,富全旅长把他的部队交给了盛世才,盛世才有了实权。四一二革命时,东北军将领郑润成掌握迪化城最精锐的东北义勇军,他支持盛世才当边防督办。刘斌师长、杨树棠团长,曾率部打败马仲英和张培元。
  这些人陆陆续续全进来了。这些人跟尹团长一样忠于盛世才。除郑润成外,其他将领都是盛世才一手提拔上来的,盛世才从他们身上发掘出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晓的才干,他们一下子达到人生最辉煌的顶峰。每个人都有激动人心的经历。看守们说:“你们他妈的当了一回英雄也值了,我们能干什么,只能当看守。”大家笑,“盛督办知人善任,让你们当看门狗。”看守们也笑,“你们在战场上挺威风,到最后还得落我们手里。”大家说:“这叫虎落平川被狗欺。”
  日子很快就拉长了,像二胡的弦,揪人心肠。大家再也没有兴致谈自己虎啸山林的壮举了。他们等候审讯,审讯时总会把问题说清楚。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场误会,盛世才总不能把自己的心腹爱将关一辈子吧。看守们说:“你们都是心腹爱将?在督办肚子里呆过?”大家频频点头,看守们说:“那你们就是督办肚子里的蛔虫,督办得把你屙出来。”大家对看守肃然起敬,看守像个哲学家,“不把蛔虫屙出来,肚子疼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