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的骑手

第40章


可谁都没胆量去劝。
  督办和邱毓芳恰好从西域赶来,陈诚陈布雷刻意安排这个宴会。大家都替盛世才夫妇捏把汗。
  督办一见面就三言两语说到中医的好处,邱毓芳极力应和,委员长两口子对他们的偏方有了兴趣,督办轻轻一句长白山老山参就暗示了一切,委员长茅塞顿开。
  “娘希匹,不就是一根西洋参吗?”
  两个夫人一齐抗议男人的无耻,嘻笑着到内屋去说女人的悄悄话。
  委员长感慨万千:“新疆这些年你收获很大呀。治国如烹小鲜,你这个‘人参理论’很重要,对搞政治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对战后国家重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要跟欧美打交道,中国的老传统远远不够,我们的干部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潮流,我很着急呀。”
  “卑职不才,只能谈有一点点跟苏联打交道的经验。”
  “你太谦虚啦,我们的干部都像你这样,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雨过天晴,委员长两口子恩爱如初,委员长情不自禁地喊起来:“大令,你太迷人了。”
  “我不年轻了,我这年龄的女人靠的不是青春,而是保养。”
  “对对,要保养好,要一流的保养。”
  隔二见三,夫人就去跟詹姆斯保养上一回。当初把幽会的地点选在医院完全是无意的呀,还是邱毓芳说得好,“身体会自己选择的,相信身体吧。”
  国民政府的大员们再也不敢小看盛督办了,遥远的新疆不但为内地输送援华物资,而且送来了治国之道和养生术。当然,这个秘密仅限于少数高层人士。这已经够了,督办很满足了。想想当年在南京坐冷板凳,恍如隔世。
  心满意足的日子非常短暂。邱毓芳眼皮老跳。她把这个凶兆告诉督办,督办开始不当回事,女人总是神经质,疑神疑鬼,无中生有。可夫人的英明有目共睹,多少突如其来的险境是在夫人的点拨下化险为夷的。督办的眼皮也跳起来啦。
  督办坐在办公室,整整一个上午没有一个人来找他。再坚持一会儿,楼道响起脚步声,督办一下子来了精神。按照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进督办办公室都要敲三次门,进门后后退着走几步再转身,汇报完毕,也是后退着出门,至门外才能转身。督办的抽屉里有一把手枪,子弹上膛,督办听下属汇报时,一只手捏在枪柄上。高大的办公桌挡住半拉身子,下属是不知道这些玄机的。
  督办的手刚抓住枪柄,那人就推门而人。是妹妹盛世同,迪化城最漂亮的姑娘,也是督办从小就喜欢的娇妹。督办差点扣动扳机。
  “不好好上学,跑督办公署干什么?”
  “我都二十岁了,还上高中呀。”
  “那就上新疆学院吧。”
  “哥,你故意装糊涂呀,新疆学院的课我去年就自修完了。”
  “那就去苏联留学。”
  大哥把小妹当掌上明珠,那只握枪的手也松开了,非常宽厚地笑着,露出白亮的牙齿。小妹毫不忌讳,脑袋凑到大哥耳边不说话脸先红起来,热烘烘的像木炭一样。
  “苏联不就是中山学院吗,有什么好老师。哥,我告诉你呀,反帝救国会的王先生是个才子,听他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杜院长都比不上他。”
  “杜重远是汉奸,是汪精卫的奸细,能跟王先生比吗?王先生是联共的理论家,又不是专职教师。”
  “就不能请他到咱们家讲课吗?”
  “给你当家庭教师?”
  “你也可以听呀,大嫂,弟弟,克勤克俭两小侄都听呀,这么好的老师,别人争取不到呢。”
  少女盛世同就像团熊熊烈火,大哥无法招架,“你这个妹子呀,全新疆谁敢给我这样。”
  “我是追求进步,不可以吗?”
  “请到家里就不好了,在王先生工作不紧张的时候,你抽空去请教请教,时间也不能太长。”
  “你答应啦?”
  “我堂堂督办我是小孩子吗?”
  大哥拨通王先生办公室电话,说了两句,盛世同这才满意了。
  眼皮不跳了。督办大惑不解,明明是凶兆嘛。督办做梦也想不到凶兆会落到妹妹头上。邱毓芳问得很详细,越问眼皮跳得越厉害。
  “小妹爱上王先生了吧?”女人总是从感情出发考虑世界上的一切。
  “王先生快四十岁了,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典型的江南才子,经历又那么复杂,恐怕孩子都一大群了吧?”
  “你不懂女人,女人喜欢上一个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王先生是联共,联共也好,中共也好,都是一些特殊的人,他们只为革命和信仰,根本就没有私人感情的空间。”
  “我说不过你,我的眼皮跳得这么厉害究竟为什么?”
  “我怎么不跳呢,我跳了一整天,小妹一闹,一下子就安静了,没事了。”
  “你别大意,你们盛家人都是一根筋,老四不是个例子吗?去一趟苏联,就成了铁杆共产党。”“世同是个姑娘,姑娘总是浪漫一些,碰一鼻子灰,哭几把就没事了。”
  联共党员王寿成,真实姓名俞秀松,中共最早的领袖之一。曾留学日本,后到苏联中山学院,王明崭露头角以前,俞秀松就直言不讳揭露其投机的本质,王明怀恨在心。连王明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年纪轻轻,刚来中山学院,在班上第一次发言,就让俞秀松洞察得清清楚楚,我真有那么坏吗?随着权力的增长,王明越发觉得俞秀松的可怕。老资历的联共中坚分子俞秀松被发配苏联远东地区,由于出色的才华和业绩,俞秀松又重新崛起,出席远东地区党的代表大会。王明又下狠手,把俞秀松投入监狱!借大清洗之机灭口。俞秀松严谨而雄辩的申诉连克格勃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盛世才执掌新疆,联俄联共,俞秀松化名王寿成到新疆主持反帝救国会的工作。
  儒雅的江南才子,坚毅的革命者,在偏远的迪化城显得格外醒目。在此之前,迪化人已经领略过内地大都市的文化名人,如杜重远、茅盾、萨空了、赵丹等等,其风采全让俞秀松、林基路这些革命者比下去了。俞秀松在反帝救国会第一次讲演,四个小时,观众忘记了欢呼忘记了鼓掌,很久很久,散场了,走到大街上,才一下子进入兴奋状态。少女盛世同就是在那一天,瞪大了双眼,又慢慢眯起来,瞳光变得犀利无比,又柔弱得可怕。成长在冰雪大漠的北国少女率真而执著。不管她任何时候到王先生办公室,王先生总是抽出时间给她讲课,从社会发展史,黑格尔哲学,马思列斯,联共布党史,世界史,中国史,苏俄文学,中国新文学,甚至连音乐绘画,自然科学,最新的化学物理蚕丝工业都讲到了。
  “蚕丝,你连蚕丝也懂啊。”
  “我是浙江人,我们老家是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我在日本学的就是蚕丝专业。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蚕丝工业超过了中国,新疆是丝绸古道,左宗棠征西把江南的蚕桑带到新疆,可惜产量不高。维吾尔人很聪明,和田喀什的丝绸质量非常好,比江南的产品还好,蚕丝业在新疆很有发展前途。”
  王先生拿出江南的丝绸和新疆的相比较。
  “你用手摸,手感是不一样的,新疆丝绸光滑中有韧性,有毛织品的厚重,江南丝绸就显得过于华丽,不够庄重。”
  “你来新疆才几年呀,老新疆几辈子都不懂这些。”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在莫斯科动身之前还有顾虑,中国的文人从古代就把西域描绘得很荒凉很可怕,中国的文人都是厌世的,都是弱女心态。梁启超说中国自古女儿情长多,风云男儿少,西域大漠需要的就是风云男儿,热血男儿。”
  “你骨子里是个北方汉子。”
  更让盛世同吃惊的是王先生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拿督办的老岳父邱宗瑞开刀。邱宗瑞是迪化警备司令,在迪化城最繁华的地段强占民宅,大兴土木,修建私人林苑,俨然封建皇帝。俞秀松在《新疆日报》予以揭露,并挟舆论之威,查办了邱宗瑞,全疆轰动。
  “王先生你太了不起了,我大哥都不敢惹他这位老岳父,我大嫂都气疯了。”
  “你恨我吗?邱司令是你家的亲人。”
  “革命者要大义灭亲,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那你就不应该什么了不起呀了不起,革命者秉公办事,职责而已,否则就是失职,罪不容恕。六大政策是督办亲自制定的,是新疆发展的基本政策。”
  原来是五大政策,反帝、亲苏、清廉、和平、建设,俞秀松来后加上“民平”,成为六大政策。
  “民国赶走了皇帝,崛起的是四大家族,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远远超过满清政府,新疆的未来绝不允许新的封建势力。”
  “我大哥就是这样干的,四一二革命,新疆的封建王公被消灭光了。”
  俞秀松不能再说什么了。这个单纯的姑娘哪能看透她的督办大哥,这个人的政治手腕之高明世所罕见,重庆、延安、莫斯科,督办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多少有才华有思想的人都被督办所蒙蔽。以新的封建势力代替旧的封建势力,以革命做幌子,其利润何以万计!天下事无奇不有。狡诈的盛世才,竟有这么单纯善良而美丽的妹妹,还有他的四弟,一旦接受进步思想,就成为真正的革命者,这是督办本人难以预料的。
  督办本人更没有料到,他心爱的妹妹盛世同跟铁杆共产党职业革命家俞秀松会产生千古罕见的爱情故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