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老板/商谋子

第52章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让职工们具有充分的自信,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合理的使用,他的事业才能稳步发展。这就是土光敏夫振兴东芝的“法宝”。
  在古稀之年,土光敏夫经常亲临工作现场视察,他跑遍了公司在全日本的工厂,即使在节假日也要到所有工厂去转一转。他平易近人,能与所有的员工倾心交谈,打成一片,因此他和公司里的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次,在前往姬路工厂的途中遇上了倾盆大雨,但他坚持赶到工厂,并在雨中和职工亲切交谈,并反复阐述“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职工们认真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激动的泪水和着雨水在他们的脸上流淌。此情此景,震撼人心。当他将要乘车离去时,工人们将他的车团团围住,敲着他的车窗高声喊道:“社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努力工作!”面对这些工人,土光敏夫热泪盈眶。他被这些为自己的企业而拼搏的职工深深打动,从而更加爱护职工、关心职工。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也是爱护职工、关心职工,心里时刻想着职工。他认为“人是事业的根本”这句话是管理的经典。任何经营者,在有了能够尽职尽责的人以后,成功就成为举手可得的事了。他这样写道:“组织和手段在经营中固然重要,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不管有多么完善的组织,有多么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使之发生效力的人,就不能完成企业的使命。说到底一个企业要想对社会作出贡献,让自己昌盛地发展下去,其关键在于爱护你企业中的每一个人。”
  松下幸之助经常对人说,在与对手谈判时,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当他的心里想到满身油污、努力工作着的年轻员工们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喊:“我要对他们负责!”有一次,他遇上了一个非常能讨价还价的对手,当他想在不亏本的情况下成交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满身油和汗的职工,他想:“我这一点头,怎么能对得起这些拼命工作的职工。”于是,他便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对方,对方注视着他,好像是从他的脸上读懂了这种情感,微笑着说:“坚持你出的价格的理由有很多,但你讲的这个理由把我说服了。就按你说的价格,我们成交了。”
  日本索尼公司前总裁盛田昭夫在他的《Made In Japan》一书中也曾这样讲过:“所有成功的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和它秘不传人的法宝,既不是什么理论,也不是什么计划和政策,而靠的是人。确切地说是‘爱人’。只有‘爱人’才能使你的企业走向成功。日本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展与员工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关系,和员工建立一种情感,把公司建成一个充满感情充满爱的大家庭。”
  第五部分
  第113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13)
  以人为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老板和部下要心心相印。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总裁就是雇员的衣食父母,雇员就是他们听话的孩童。在西方国家,一个人调换几次工作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事,而日本人通常情况下是始终如一地服务于一个公司。日本公司的老板要求他的雇员热爱他们的公司,永远忠于它,把对金钱、物质的追求放在次要的位置,并要求每个雇员具有无私的牺牲精神,忠诚不贰地为公司工作。
  总的来说,日本家庭式体制的公司在经营中运转良好。但这一体制的表面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满情绪,有的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情况。家庭式体制的核心在于“团队”内部的和谐,这是当今人类社会中安全而可靠的最佳体制结构。这种体制结构尽管有着浓重的封建色彩,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更好的管理经营体制来取代这种家庭式的经营管理体制。
  在日本,公司领导被看成是本公司雇员的衣食父母这一事实,不管是对整个公司还是对雇员本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即便是在领导者退休以后,他仍可以作为公司雇员的长者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行使一定的权力,而公司则因此获得政策上的相对稳定。事实上,许多这类老板的提前退休,是为了从日常的琐事中解放出来,以便他们将全部精力用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规划。
  在日本,许多商业巨头都是集企业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他们的思想、品格对公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他们公司的品质带有他们个人强烈的个性特征。
  最具代表性的是出光石油公司的缔造者出光佐三,他公开宣称,他的集团就是一个家庭,既有专制的独裁又有体恤雇员的人道,并以此作为动力推动着公司向前发展。
  1962年,年届77岁的出光佐三发表了一篇声明,对日本的家长式经营管理原则作了最好的阐释。在声明中,他做出了这样的结论:“今天的世界正进入令人不安的政治混乱和经济混乱的状态中。今后我们应该从唯物主义转到超越物质的人道主义上来,转到团队上来,转到其他事务上来。无论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日本人民有能力最先解决这一问题,并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出光佐三认为,所谓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原则,这种原则更谈不上人道主义。在他眼里,民主、自由、个人价值、公民解放,只有建立在无私的基础上才会有意义。他把无私看作为人类和平及幸福的关键。
  老板做事五忌
  作为老板,要时刻严格地要求自己。有人指出,“老板要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于不可为的事,坚决不能去做。”下面提到的老板行为的“五不要”,就很有指导意义:
  1.不要无事空忙
  有的人庸人自扰,总想解释一切。他们以谈论大事为要务,总是过于严肃地对待一切事物,把事情变得争论不休和神神秘秘。其实,令人烦恼的事情中绝少有真正值得为之烦恼的。把本该抛在脑后的事情,挂在心上实在愚蠢。小事本可化了,无事却能生非。小洞不补,大洞难缝。有时候,治疗反而引发疾病。生活的第一金律就是无为而治。
  2.不要言无节制
  作为老板,一言一行都要有所节制。这样会使你路路通达,很快获得尊敬。它能影响一切事物:交谈、演讲,甚至是走路、观看和表达。它是制胜他人心灵的法宝。这种威仪不是来自愚蠢的鲁莽行为,也不是来自使人着急的慢吞吞的谨严之相,它是一种由美德支持的高尚人格。
  3.不要装模作样
  人越聪明,就越不做作。做作真是一种俗不可耐的缺点,这对他人来说像沉重的负担一样难以忍受。同样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不得不虚伪地做人。甚至那些伟大的天才也会由于故作姿态而变得一钱不值,因为人们把他们归于竭尽全力耍手段的一类,而不是自然成趣有风度的一类。出于自然而非出于人为总是比较令人愉快的。据说做作之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做作才能。你越是擅长于某事,就越要掩藏自己付出的努力,以便使你的成绩看上去是发乎自然。你也不可假装不做作以避免做作。精明的人对于自己的长处,应当表现得熟视无睹的样子,这样就能够引起他人的关注。不在意自己长处的出类拔萃之人,乃是双重的出类拔萃。他自有特别的办法获得众人的喝彩。
  第114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14)
  4.不要众叛亲离
  很少人能够博得众人的喜爱;如果赢得了智者的喜爱,便是好运临头了。人们对待同行中的落伍者,总是不冷不热的。人见人爱,赢得这一重大奖赏的途径有许多条。你可以在职业上,也可以在才智上出人头地。以优雅的方式待人接物,也是行之有效的。把自己的过人之处,转化为他人对你的依赖,于是人们就会说,事业需要你。有些人荣耀职位,有些人为职位所荣耀。
  5.不要罗列黑名单
  关注他人的坏名声,自己的名声也会败坏。有些人不是喜欢用他人的污点来掩饰或者消灭自己的缺点,就是喜欢以己之心安慰别人,这是一种愚蠢至极的安慰。他们一张口便臭气熏天,他们是藏污纳垢之所。在这件事上,谁陷得越深,谁弄得越脏。极少有人不犯错,或是因为遗传,或是因为人际关系。除非你不为人知,你的错误才不被人晓。深谋远虑的人不记别人的过失,也不使自己成为一份卑鄙的黑名单上的人。
  对员工充满兴趣
  商务领域的人事关系,首先体现在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要形成上下和谐、彼此融洽、相互合作的企业人事氛围,管理者必须从自己做起,对下面的人投入真诚的热情。
  一个好的老板对员工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在工作中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二是工作之余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如果员工的工作兴趣不能得到保持,那么他们的工作动力很快就会消失。
  作为老板,你除了了解他们的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他们身上找到令你产生兴趣的地方。这对你保持与员工的关系,共同完成你们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不主动对员工感兴趣,他们就会受到抑制,他们工作的目标范围也就相当狭窄,他们所做的工作与公司希望他们该做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