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老板/商谋子

第51章


如果过于张扬,将使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第一,企业内的员工会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因为他们通常会根据老板的情况来判断企业的情况。这样,老板就失去了低成本积累现金的机会。同时,提薪容易降薪难,甚至会使一个可以赚钱的事业因为大幅度提高成本变成一个亏损事业。
  第二,张扬的老板会在个人私事方面大量投入,追求一步进入中产阶级,这个行为也会抽走企业中大量的现金,影响刚刚获得立足之地的事业。
  第三,张扬的老板容易头脑发昏,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个老板在第一次赚到200万元时,居然仅仅接听了一个电话,就答应参加一个花费20万元的公关活动,而这个活动对公司的事业毫无意义。要知道,社会上有一大批赚张扬老板钱的人,每天都会有新的名目。
  老板应当随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仅仅是一名事业有成的老板,而不是富豪排行榜上的风云人物。
  健康比赚钱更重要
  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赚到大钱,除了才干、机遇之外,还有一点更加重要,那就是健康!
  当我们年轻时,身体好精神足,可以整夜不睡觉,所以也许我们还没有“健康”两个字的概念,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慢慢地体会出“健康”的可贵。一般来说,人身体的发育到25岁左右就停止了,换句话说,要开始衰老了,就好比一个人爬上了峰顶,要开始下坡一样。一般来说,人在25岁到30岁之间还不太感觉体力的变化,但一到30岁,便会明显地感到体力不如以前,过了40岁,身体会开始出现一些毛病,等上了50岁,情况就更差了。当然也有上了50岁仍然生龙活虎的,或者仅过40就老态龙钟的!
  人的身体的变化是一种生理规律,我们自身无法阻挡。但对于事业来讲,大部分人都是在四五十岁这一阶段取得成功的,这恰好是人的身体由盛转弱的时期,那些平时注重身体保养与健身的人,这时可能会尝到了甜头,而那些年轻时只顾拼命,不管身体的人则会吃到苦头。更令人悲哀的是,有的人可能正值事业的巅峰,却大病缠身,一命呜呼。要是早知如此,他们平时一定会注意自己的身体。
  一个人赚钱除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只顾赚钱,而赔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这样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人活于世,健康第一。保住健康才能有未来,而健康是靠我们去得到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得到它!
  赚钱则不同,我们还没听说谁能随心所欲,想赚多少钱就赚多少钱。虽然人们常说勤奋辛苦就可以赚到钱,一般来讲是这样的,但也有事与愿违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人们的心想与所得也会不成比例,所以有人在忙了一天之后会叹气说:“赚钱真难啊!”可是有些人则很有运气,突然之间,钱财滚滚而来,好像不费力气似的,真是钱在追人!只要在社会上行走过一段时间的人,相信都有同感!
  第111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11)
  人活于世,不赚钱不行,没钱怎么生活?但也不能做个拼命三郎,钱不是一下子就能赚到的,只有保住了健康之本,才有可能去挣钱。所以,对赚钱的事,勤奋努力是对的,但也要考虑到健康问题,不要太勉强自己,否则弄坏了身子,明明面前有一堆金子,你也无力去拿,这才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健康呢?你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顺其自然地赚钱。不要时时惦着“赚钱”这件事,这样会给你造成一种压力,压迫你去超负荷地工作,这对你的心理和精神都有负面影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钱不是想赚就能赚到的,有时你不想赚反而它会悄悄来到你家,好好把握机会吧!
  (2)要节制欲望。在社会上做事,免不了应酬,而应酬也要有所节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酒色财赌,更不能陷入其中,否则害人害己,伤及身体。
  (3)要时常活动筋骨。你可依据个人的体能、时间、场所,做各种不同的运动,不要说你太忙,忙不是一种理由!难道还有什么事比保全身体更重要的吗?
  (4)身体检查也很重要,要经常做些检查,以便提早发现问题,避免酿成大祸。
  如何保持健康,其要领和法则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得到!至于钱,慢慢赚吧,有了健康,还怕赚不到钱吗?赚不到大钱,赚点小钱不也可以吗?
  金钱永远仅是金钱
  “金钱永远仅是金钱,而不是快乐,更不是幸福。”
  这是希尔的一句名言。这里有关于富豪洛克菲勒的一段故事,它为这句名言做了最好的注释。
  在宾夕法尼亚州,有一段时间,当地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败的竞争者将他的全身像吊在树上泄恨。充满火药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涌进他的办公室,威胁要取他的性命。他雇用了许多保镖,防止遭敌人杀害。他试图忽视这些仇视怒潮,有一次曾以讽刺的口吻说:“你尽管踢我骂我,但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后还是发现自己毕竟也是凡人,无法忍受人们对他的仇恨,也受不了忧虑的侵蚀。他的身体开始不行了,疾病从内部向他发动攻击,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起初,“他试图对自己偶尔的不适保持秘密”。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头发——烦恼和令精神崩溃的肉体病症——却是无法隐瞒的。最后,他的医生把实情坦白地告诉他。他只有两种选择:或是财富和烦恼或是性命。他们警告他:必须在退休和死亡之间做一抉择。
  他选择退休。但在退休之前,烦恼、贪婪、恐惧已彻底破坏了他的健康。美国最著名的传记女作家伊达·塔贝见到他时吓坏了。她写道:“他脸上所显示的是可怕的衰老,我从未见过像他那样苍老的人。”
  医生们开始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们为他立下三条规则——这是他以后奉行不渝的三条规则:
  (1)避免烦恼。在任何情况下,绝不为任何事烦恼。
  (2)放松心情。多在户外做适当运动。
  (3)注意节食。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
  洛克菲勒遵守这三条规则,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性命。退休后,他学习打高尔夫球,整理庭院,和邻居聊天、打牌、唱歌等。
  但他同时也做别的事。温克勒说:“在那段痛苦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赚多少钱,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的幸福。
  简而言之,洛克菲勒现在开始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有时刻,做件事可真不容易,当他向一座教堂奉献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但他继续捐献。在获知密西根湖岸的一家学院因为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援助那家学院,将它建设成为目前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
  他也尽力帮助黑人。当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来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时,他毫不迟疑地捐出巨款。他也帮忙消灭十二指肠虫。当著名的十二指肠虫专家史太尔博士说:“只要价值5角钱的药品就可以为一个人治愈这种病——但谁会捐出这5角钱呢?”洛克菲勒捐出数百万美元消除十二指肠虫,解除了这种使美国几乎一度陷于瘫痪的疾病。然后,他又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
  第112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12)
  像洛克菲勒基金会这种壮举,在历史上前所未见。洛克菲勒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许多有识之士进行着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但是这些高超的工作却经常因缺乏资金而宣告结束。他决定帮助这些人道的开拓者——并不是“将他们接收过来”,而是给他们一些钱来帮助他们完成工作。
  今天,你我都应该感谢约翰·D·洛克菲勒,因为在他的金钱资助下,发明了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多种新药。他使你的孩子不再因染患脑膜炎而死亡;他使我们克服了疟疾、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白喉和其他目前仍然危害世界各地人们健康的疾病。
  洛克菲勒十分快乐。他已完全改变,完全不再烦恼。因为他认识到:金钱永远只是金钱,它不是快乐,更不是幸福。他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和看待金钱。因而他从此成了真正的“快乐的富豪”。
  第十一章 管人手段
  以人为本
  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都十分懂得关心职工、爱护职工、鼓励职工的创造精神。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企业的经营者只有赢得全体职工的敬仰,才能带领职工勇往直前,扫除企业潜在的障碍。永野重雄曾颇为感慨地说:“经营者和雇员如同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其重要性及所肩负的责任是相同的。在企业内部,没有经营者和雇员之间协调一致的巧妙配合,企业这部车子就难以正常运行。一个企业的领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所有有能力的人组织起来,并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长处。”
  热爱自己的雇员是经营者最主要的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