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化解困境/憨氏

第23章


你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妻子说成了王后而已。”
    萨利姆又开始讲新的谎言:“一天,我和父亲乘坐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一只海盗船。海盗追上了我们的船,我抢过了舵轮,把船开进了一条大鲸鱼的肚子里。海盗船也跟着追进了鲸鱼的肚子里。我悄悄对鲸鱼说:‘我们这条船大,你消化不了,那条海盗船小,你完全可以消化。’鲸鱼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就把海盗船吃掉,把我们的船给吐出来了。”
    “这种吹牛的话我也听过不少,请你讲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吧!”国王说道。
    “好吧,那我就给您讲一个真实的事。一天,我在先父留下的一本书里,发现了一张借据。那借据是您的父亲已故老国王亲笔写的,老国王曾经向先父借过一万枚银币。您现在应该把您父亲借我父亲的一万枚银币还给我。”萨利姆从容地说。
    “萨利姆,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国王恼怒地喊道。
    “对了,我讲的就是您从来未听到过的,请您赏给我一百枚金币吧!”萨利姆笑了笑说道。
    萨利姆去了一趟印度,归来时几位朋友前去迎接。他一见到朋友们,滔滔不绝地叙说起在印度的所见所闻。说着说着开始吹起牛来:“我在印度见到一根黄瓜,足有一座山那么大。”
    朋友们一听便知他在吹牛,对他说:“你去印度后,我们在家乡修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神秘的桥。”
    “它有什么神奇功能?”萨利姆问。
    “这座桥能把说瞎话的人挟死。”朋友们答。
    “如果不从这座桥上过呢?”萨利姆问。
    “那是惟一的一座桥,通往村里的必经之路,快看,就要到那座桥了!”朋友们说道。
    萨利姆信以为真,改口道:“我说的那根黄瓜没有一座山那么大也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又走了一会儿,萨利姆又说:“那根黄瓜没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里边也能装一个人。”
    “管它有多大呢,到了那座桥,桥会做出公证。”朋友们说。
    又走了一会儿,就要踏上桥了,萨利姆又说道:“其实印度的黄瓜也跟我们这里的一般大,有的比我们这里的还要小。”
    朋友们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萨利姆来到乡下,那里的人向萨利姆吹嘘说:“今年我们这里南瓜喜获丰收,南瓜大的一个赛一个,这么说吧,一辆马车都装不下一个大南瓜。”
    “噢,是吗?”萨利姆笑了笑说:“我们城里今年铁锅丰收,铁匠们打出了比房子还大的铁锅、铜锅。”
    “萨利姆,哪儿有那么大的铁锅呀?”那些人问萨利姆。
    “哎,我的傻瓜乡亲们,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铁锅怎么能煮熟你们那么大的南瓜呢?”萨利姆回答。
    这里再讲一个现代的“大话”。
    有个人才30多岁,可是头上却一根头发也没有了。
    一天,他来到一家生发水专卖店,让营业员给他推荐一种生发水。
    营业员拿出一瓶生发水,对他说:“这是我们刚刚进口的,一天卖好几瓶呢!”
    他拿过来,边看边问道:“效果怎么样?”
    营业员说:“这样跟你说吧!前几天,有个妇女来买生发水,我给她推荐了这种。她没法打开瓶盖,就用嘴咬,不小心液体沾到了嘴上。三天过后,你猜怎么着?她居然长出了满嘴胡子。”
四、逻辑圈套,荒谬玄虚
    1.机械模仿法
    机械模仿法就是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不管情境如何变化,把运用于某一事物的东西生搬硬套在另一事物上,只是机械地模仿,使其笨拙可笑。
    柏格森在他的《论笑》一书中指出,滑稽是“镶嵌在活东西上的机械的东西”。在瞬息万变的生话中,突然插进一个机械死板的表现当然好笑。在卓别林表演的喜剧中,利用人物的机械僵化表现出来的笑话,俯拾即是。像《摩登时代》表现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上,一个工人的全部动作都被扳螺丝钉的动作同化了,以至于他看到女人衣服上的纽扣也要当螺丝钉去扳一下,结果笑话百出。
    IBM制造了一台测试智商的新机器,叫做“更更更更更更深的蓝”。然后找来了一个本科生、一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来检验。
    本科生把头放了进去,机器发出了一阵悦耳的音乐,说道:“恭喜你!你的智商是150!你是个天才!”
    硕士生把头伸了进去,机器平淡地说道:“你的智商是100,你是个人才。”
    最后博士生把头也伸了进去,机器叽里咕噜地响了一阵后说道:“不许往机器里乱丢石头!”博士生气愤极了,他找到管理员要求看程序的源代码,管理员满足了他的要求,博士生认真的检查并修改了程序,直到他满意为止。
    这一回博士生谨慎多了,他没有直接把头伸进去,而是先找了一块石头摆了进去。机器又是一阵叽里咕噜后说道:“啊!原来您是位博士,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机器呆板尚可原谅,人若呆板,就真是可笑了。
    有一学生,这天先生教给他三个字“你、我、他”,并让用它们造句。先生举例说:“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他是你的同学。”
    学生回家后高兴地把这些告诉了父亲,指着父亲说:“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又指了指他的母亲说:“她,她是你的同学。”
    父亲听了很气愤:“我怎么是你的学生呢?我,我是你的父亲;你,你是我的儿子;她,她是你的妈妈。”受了委屈的学生,来到学校,责怪先生:“先生,您教错了,应该是这样的:你,你是我的儿子;我,我是你的父亲;她,她是你的妈妈。”
    这位学生与他的父亲都傻到家了,不懂得情境的变化应导致语言表达的变化,机械刻板,乖傻可笑。
    这种因呆板而产生的幽默故事在我国民间笑话中也有许多实例。
    有一个小伙子不善于说话。一天,邻居家生了个儿子,大家都去祝贺,他也去了。父亲特地叮嘱他,千万不要在席间说出不吉利的话,他高兴地答应了。
    席间,他一言不发,只管喝酒吃肉。直到吃完了,有人问他为何不说话,他说:“你们看见了吧,我今天可什么也没说,这个孩子要是死了,那可不关我什么事!”
    小伙子虽然席上什么也没说,可结尾处的假设还是没有顾及到“此时不该说的话”,叫人哭笑不得。
    孩子们的思维一般是简单的平面型,表现出一贯性,也常常因此而闹出笑话来。
    汤姆:“我看这位新来的数学教师不怎么样。”
    比尔:“为什么?”
    汤姆:“昨天他对我们说5+1=6。”
    比尔:“错在哪儿呀?”
    汤姆:“可他今天又说4+2=6。”
    威利的儿子到姑姑房间里去玩,回到爸爸身边时拿着一小袋糖,说是姑姑给的。
    爸爸问:“你说‘谢谢’了没有?”
    “啊,忘了。”儿子马上又跑到姑姑房里去道谢,回来以后对爸爸说:“其实我不用去谢姑姑。”
    “为什么呢?”爸爸问。
    “姑姑说,‘好孩子,不用谢’。”
    一次,音乐家鲁宾斯坦在波士顿举办个人演奏会,演出的票在几天前就售空了。
    这天演出前,一个自命不凡的贵妇人来到了后台,二话不说,就问鲁宾斯坦要票。鲁宾斯坦很瞧不起这种浅薄无礼的女人,便冷冷地说:
    “对不起,夫人,我现在只有一个座位了。”
    “没关系,一个座位也行!”贵妇人喜出望外。接着,她又头一扬,对鲁宾斯坦说:
    “不过,我想要的是一个前面的座位!”
    “错不了,是前面的,而且绝对前面!”鲁宾斯坦一边说,一边用手一指,“看见了吗?就是钢琴旁边的那个座位!”
2.自相矛盾法
    自相矛盾幽默法就是通过言行不一、言语的前后抵触和行为的相互矛盾,有意造成反差,构成荒谬。
    自相矛盾法是人们运用幽默的重要手法,有着鲜明、强烈的幽默效果。因为大家都知道,说话是不能自相矛盾的,这是逻辑思维得以成立的起码条件。
    自相矛盾是智力上低能的表现,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往往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而幽默的趣味恰恰从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开始。这种不通的逻辑作为一种结果引起了人们的震惊,推动我们去想像它的原因,而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味的。
    在生活中,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精彩的自相矛盾的幽默。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被妻殴打,无奈钻入床下。
    其妻喝令:“出来!”
    其夫曰:“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这种自相矛盾的幽默,讽刺了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胆小如鼠的行为。最为精彩的是以大丈夫的坚决性做出怕老婆的勾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