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化解困境/憨氏

第29章


并决定由曾在乡属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调到机关任传达室工作的一位老干部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干部认为这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现在要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乡党委书记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
    某电影导演,为拍一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这个人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了新衣,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总感到自己两颗“犬牙”式的牙齿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后来,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导演见到他,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了,这部影片已经不需要你了。”
    故事讲完后,这位老干部明白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珍贵的。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晋国人鲁褒写文章,总是把钱称作“家兄”。人们也就用“家兄”来指钱。
    有个周通判,因为贪污,被贬为县官。到任的时候,有个小吏前去看望,把一个一斤重的银娃娃放在大堂的桌子上,然后对着里屋大喊:“家兄在厅堂里,请收下。”说完就走了出去。周县官出来看见银娃娃,就捧进了屋里。
    后来,那个小吏因得罪了周县官,县官要治罪于他,他忙哀求道:“请看在家兄的面子上,饶了我吧。”
    周县官说:“你家兄也太不识趣了,明明知道我喜欢家兄,却不让他再来见我!”
3.反差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在说话中,有意把不相同的两个事物、概念或者本身对立的思想、观点,甚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拉到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令人莞尔的效果。
    比如:一位干部下乡视察,当地农民便与他谈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就是用的反差对比法:
    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
    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
    俺们刚拿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
    俺们刚存点钱你们又买保险了;
    俺们的娃子春节回家你们又开始出门旅游了;
    俺们刚能歇会儿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
    俺们刚学会打电话,你们又说要宽带上网了;
    俺们刚能在电影院约会你们又改网恋了;
    俺们刚吃饱穿暖你们又减肥挂肚兜露脐了;
    俺们刚学会搞对象叫爱情你们又喜欢同性恋了;
    俺们刚看上电视你们又玩电脑了;
    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开始包二奶了;
    俺们刚羡慕城里的繁华你们又开始兴郊区的别墅了;
    俺们刚住瓦房你们又要露营了;
    俺们的娃儿刚有书念你们又要洋插队了;
    俺们刚学会高考你们又都自学了;
    俺们刚进城了你们又下来建度假村了;
    俺们都结扎了你们又人工试管了;
    俺们刚把茅房改称厕所你们又把厕所改称卫生间了;
    俺们刚把白条换成人民币你们又把人民币换美元了;
    俺们刚把青菜上的害虫灭掉你们又爱吃虫啃过的青菜了;
    俺们刚结束喝河水而喝自来水你们又改喝可乐了;
    下面一例是将前后的心情对比,形成反差。
    有一半百的妇人问萧伯纳:“你看我有多大?”
    萧伯纳答道:“看你晶莹剔透的牙齿,你只有18岁,看你蓬松的卷发,你有19岁,看你扭捏的腰枝,你有20岁。”
    妇人听后很高兴,继续问道:“那你猜猜我到底多少岁呢?”
    “我已经说了,加起来就是你的实际年龄。”萧伯纳回答道。
    当然对比法也可以将行为和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幽默往往出于规劝的目的,具有说服的力量。
    为齐景公养鸟的烛邹丢失了鸟,齐景公要杀他。晏子说:“烛邹有三大罪状,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齐景公点头称是。
    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一边扳着手指,一边说道:“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条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杀死他吧!”
    齐景公笑着说:“别杀了,寡人已经听懂你的话了。”
    齐景公从怒杀烛邹,到笑赦烛邹,是因为晏婴将杀烛邹的行为与带来的后果进行了对比,从而说服了齐景公,使烛邹免于一死。
4.绝妙引用法
    引用是一种修辞格,在特定的环境下引用别人的话语或成语、谚语、格言,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在美国一所学校里,一位女教师在课堂里提问:“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是谁说的,知道的人请举手。”
    教室里鸦雀无声,女老师脸上一片失望。这时,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
    “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日本留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学生都能回答,多么可怜哟!”
    这时,从教室内传来一声怪叫:
    “把小日本干掉!”
    女教师听到叫声,不由气得满脸通红,大声问道:
    “谁?这话是谁说的?”
    静了一会,教室一角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
    1945年杜鲁门总统的宣言的确说过类似的话,而那位学生引用得那么“贴切”。
    每一句话都有它产生的场合和特定的思想和内容,虽然是同样的语言,场合变了,思想和内容也会跟着起变化,就会产生幽默。
    比如,你向一位姓赵的先生借了一些东西,归还的时候可以说成“完璧归赵”;一位姓牛的先生在满头大汗地搬家,可以说成“汗牛充栋”。
    有一位重执教鞭的老师,开课头一天,他从办公室向课堂走去。
    “欢迎你重操旧业!”同行们向他笑着打招呼。
    “矛!”他右手举起一根教鞭,接着又说:“盾!”左手拎起一块小黑板,最后用教鞭点点小黑板说:“自相矛盾。”
    一个幽默的开场白,活跃了气氛,放松了心灵。仿佛预示着一个好的开端。
5.拟人拟物法
    拟人与拟物,都是修辞格的种类,前者把物当做人来描写,使物“人性化”;后者把原来适用于物的词语来描写人,使人“物性化”。由于具有许多相同之处,故而放在一起研究。在制造幽默的过程中,常常使用修辞中的拟人或拟物的手法来制造幽默。
    例如,猎人正要向大狗熊开枪,大狗熊甜言蜜语地说:“谈判不是好过开火?你需要什么,说吧。”
    猎人把枪放下说:“我要皮大衣。”
    熊说:“这一点也不难,咱们坐下谈吧。”
    过了一阵,熊拍着凸起的肚皮往回走:“瞧,咱俩都满足了吧,我不饿了,你也穿上了皮大衣。”
    这个故事讽刺了强权的伪善,下面这则故事则要说明人也可以“拟成”无生命的东西。
    杰拉尔德·R·福特是美国第38任总统。他说话喜欢用双关语。有一次,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是一辆福特,不是一辆林肯。”
    众所周知,林肯是一种最高级的名牌小汽车,同时,也指早期的林肯总统,福特则是当时普通、廉价而大众化的汽车,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名字。福特说这句话,一是表示谦虚,二是为了标榜自己是大众喜欢的总统。
    福特巧借同名来比拟,以显示“自己是大众喜欢的总统”,不仅十分幽默,而且十分巧妙!
    前面是将人比拟成车子,下面是将白兔比拟成人了。
    俾斯麦很喜欢打猎,他和一名法官相邀去游猎时,突然从草丛中跑出一只白兔。法官自言自语说:“这只白兔已被宣布死刑了。”
    可是法官这一枪未打中,白兔跳着逃走了。俾斯麦当即大笑,对法官说:“它对你的判决好像不大服气,跑到最高法院去上诉了。”
    俾斯麦的比拟贴切而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比拟法幽默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愉悦,而且可以用来下逐客令。
    主人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客人酒醉饭饱仍不想告辞。主人终于忍不住了,指着窗外树上的一只鸟对客人说:“最后一道菜这样安排:砍倒这棵树,抓住这只鸟,再添点酒,现烧现吃,你看怎样?”
    客人答道:“只恐怕没砍倒这棵树,鸟早就飞了。”
    “不,不!”主人说,“那是只笨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
    不想告辞的客人,被比拟成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的笨鸟,如果这只“笨鸟”不是太笨的话,应该知趣地快点离开了。
    同样是逐客令,前德国总理阿登纳的比拟法,不仅幽默而且具有讽刺意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