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一生/圃家

第44章


  决心书交上去之后,崔明英来到组织部,点名要看汪有志的决心书。组织部的同志翻了好一大阵子,才找到。崔明英看了一遍,说了声“好”,就走了。组织部的同志觉得很有趣,这些具体工作作为县委副书记是从不过问的,怎么崔书记对汪有志这么关心?
  汪有志正带着一帮人出大批判专栏,忽然邓未来来找他,说:“县委办公室来了电话,要你去一趟。
  “要我去一趟?啥事能轮到我?隔几层呢。”汪有志说。
  邓未来说:“叫你去你就去呗,也许是重用你呢?”
  汪有志就只好放下手中的活计,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县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又把汪有志领到了刘玉杰的单间办公室,对刘玉杰说:“刘书记,汪有志同志来了。”
  刘玉杰看到汪有志,高兴地伸出手来,紧紧攥住不放,说:“好,好,坐,坐。”接着就亲自给他沏了一杯好茶。
  汪有志不知道为什么县委书记能够亲自找他谈话,让他心情激动不已,又不知所措,就做着他的习惯动作,搓着两手,眼睛仰视着刘书记,列着他的鲇鱼嘴,一个劲地憨笑。
  刘玉杰说:“早就听说汪有志很有才干,虽说小节上出了点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进步,但大节上、革命立场上、工作能力上、革命文艺水平上都是很好的,而且过去那点小节问题也早巳过去了,不能老盯着不放。”
  刘玉杰的一席话,说到了汪有志心窝里,感动得他差点将眼泪掉下来。他说:“刘书记,你真是个明辩是非的好书记啊!这些年我有口难说,我窝囊啊!”
  刘玉杰说:“现在你不会窝囊了,县委决定重用你,同意你的申请,让你做一个不拿工资拿工分的典型,这也是党对你的信任,是你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具体行动。”
  这一段话,说得汪有志目瞪口呆。
  “你、、、你、、、你说什么?”
  刘玉杰依然微笑着,声音又放大了些:“祝贺你,你光荣地成为一位敢于与旧传统势力决裂的农民了。”
  汪有志只觉得天旋地动,身子一软,晕在了刘玉杰的软椅上。
 
第三十章
更新时间2009-4-5 19:46:01  字数:3079
 写标语出差错――要命
  二进宫再批判――可笑
  汪有志回到单位后,没说一句话,将自行车一扎,就回宿舍睡觉去了,谁叫他他也不理睬。文化馆里的同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悄悄地打听。邓未来找到蔡平,蔡平说他也不知道。但没过多久,蔡平就打来了电话,说:“不好了,汪有志被县委批准到乡下吃工分去了。”
  邓未来在电话里就骂了起来:“他妈的是谁干的这缺德的事,欺负人家老实人干啥?”
  下了班,蔡平过来了,他与邓未来一起去安慰汪有志。走在路上,邓未来还在为汪有志打抱不平,也对此很不理解:“长工资、提拔,雨点那么稠,就是落不到汪有志头上;青蓝蓝的天上就落下一粒鸟屎,咋就叫汪有志张口接住了呢?”
  蔡平说:“这要怪汪有志自己,谁叫他要割崔明英那一对‘险峰’来着?”
  原来,那天开大会,汪有志说的那句“革你的险峰”,不知被哪位觉悟高的积极分子汇报给崔明英了。崔明英当然很生气,骂了声流氓,但还是不解气。这个汪有志是啥意思?是不是我处理了你的儿子就跟我记仇?你儿子该不该开除?揭我的隐私呢?你是个好东西呀?差点被打右派忘了吗?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不说,而是想方设法对汪有志进行报复。所以,她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暗地里使劲,把下乡的人选推荐给了刘玉杰,就这样,汪有志的决心书就被县委批准了。
  邓未来和蔡平商量好,这个消息还不能让汪有志知道,因为汪有志知道了谁往他碗里浇屎汤子,他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会与崔明英决战到底的,到时候吃亏的还是汪有志。于是二人就来到汪有志的宿舍,对他进行了一番安慰,劝他将计就计,寻找新的机会。接着,他们二人硬是把汪有志拖了起来,上街下了馆子,做他的思想工作。
  为了欢送汪有志下乡当农民,县里专门组织了一个欢送会的班子,分有指挥组,宣传组、会务组、后勤组、保卫组,由革委会副主任、军代表、县人武部部长任总指挥,调动全县红卫兵革命小将、革命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指战员、革命知识分子等组成了20多个方队,先开有万人参加的欢送大会,然后进行游行示威,从县城到通往蛤蟆湾的公路两旁,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革命口号响彻云霄。
  汪有志披红挂彩,胸前别着一个用红丝绸被面做的大红花,后面是一辆卡车,车上装着县委送给他下乡的礼物:有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辆架子车,一套农具,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再后面是县党政军领导,紧接着是抬着横幅、举着红旗的各个游行方队。方队中有一个领呼口号的人,很有节奏地领呼多个口号,其中一个口号是:
  “学习汪有志,
  扎根闹革命;
  抛弃旧观念,
  防修立新功。”
  在沿街夹道欢送汪有志的人群中,则每人一面小旗,只要汪有志经过,他们就高呼:“向汪有同志学习!”“向汪有志同志致敬!”汪有志这时候思想也想通了,只见他满面笑容,心情当然也是万分激动,他举着他的那本已读旧了的红宝书,也用他的娘子腔呼道:“向革命群众学习!”“向革命群众致敬!”“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还未出城,他的娘子腔就已被喊哑了。
  虽说汪有志下乡当农民是崔明英暗中使了绊子,但对于刘玉杰来说,却是为他的工作解决了一大难题。到专区开会,由于上任没几天就消灭了干部下乡当农民的空白点,受到了领导的表扬。按照各县的做法,凡不拿工资拿工分当农民者,都是无产阶级觉悟最高者,都要结合到县领导班子中来。
  果然,汪有志一回到村,各级领导就经常地来看他。卧龙镇现在更名为先锋人民公社,公社报他为党委副书记,县里报他为县革委会副主任,当然,这都是不拿工资的群众代表,只有政治地位却没有经济收入。
  汪有志回到老家当农民,说是当农民,实际上基本上不在生产队里干活,而常常在公社里开展革命的大批判。这时候,中央文革发出了批《水浒》的战斗号令,雉水县以及汪有志所在的先锋人民公社都开展了群众性的革命大批判。由于宋江反脏官不反太上皇,而且走招安的投主义路线,这就是要让贫下中农再吃二茬苦,再受二茬罪。贫下中农同志们也都格外地愤怒,他们纷纷进行忆苦思甜,以旧社会的血泪之仇来控诉封建地主阶级的滔天罪行。在汪有志的帮助下,先锋公社的革命大批判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汪有志还用贫下中农的语言将革命大批判的烈火点燃起来,成立了革命大批判小分队,小分队里有老贫农张老头,刘老太,民兵排长小凤,知青小胡,由这几个唱主角。汪有志则给他们备好稿子,让他们按照稿子的内容,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消化,分层次发言批判,后面还有八位青年社员,不时进行接着发言,有分有合,有口号,有演讲,有诗一般的朗读,象演交响乐一样,很是有意思。上级领导观模了几次,就表扬先锋公社,说这才叫批到点子上,批到要害处,并要雉水县作好准备,全省革命大批判现场会,先锋公社要算一个点。
  现场会召开那天,先锋公社村村队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漫山遍野都是红旗,公社社员都不下地干活,全部开展革命大批判。全省各地的代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车队,在社员们“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声中,徐徐来到现场。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反革命事件”,“反革命事件”的主角却是汪有志。
  原来,在开迎会的时候,县里布置说,至少要在先锋公社沿路悬28条横幅,横幅上的口号全部是汪有志按照贫下中农语言拟的,也是经县委审查过的。有一个横幅的内容是这样的:“把阶级斗争抓起来,把革命的精神抖起来,把宋江老儿吊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口号啊!虽说粗俗了一点,可这是贫下中农的语言啊!可汪有志在用排笔写这些口号时,由于写得多,又赶得紧,忙中出错,把“吊”字写成了“**”字,“把宋江老儿吊起来”就变成了“把宋江老儿**起来”。这也难怪,汪有志在过去写上吊的吊字也是这样写的,不过那是在信纸上,没有几个人看到罢了。负责挂横幅的知青小胡,带着十多位青壮劳力,连夜把横幅挂了起来,他只负责看看是否挂倒了没有,并没有认真地审查,而那些青壮劳力大都不识字,所以就出了这么一个大错。
  县委书记刘玉杰气坏了,先是训崔明英:你推荐的什么鸟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崔明英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等事。但一想,这下更好,看你汪有志还敢不敢割我的“险峰”了。那时都在搞“紧跟”,如果“紧跟”不上,很可能就把自己拉下去,刘玉杰问崔明英:“你说这件事咋处理?”崔明英说:“你把他交给我吧。”于是,崔明英就把汪有志送进“学习班”。
  学习班是造反派头儿们集中的地方,进了学习班就要升温加压,他们便把汪有志当成活靶子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