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相处之道/林雪

第26章


是他们自己提出请客的,又不是我逼的,为孙女花钱还想着回报呀?”
  “你说得太难听了!”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两个人虽说已退休了,但都是教授,又常去外地和国外讲学,钱应该挣得不少,为什么还要靠孩子赚钱?”
  “你有良心吗?他们为你、为孩子花钱还少吗?小烨这几年上幼儿园、上各种兴趣班,谁掏的学费?这次托人给孩子上的重点小学,几万元赞助费谁拿的?你调动工作走关系,又是谁花的钱?买这套房子钱不够,又是谁帮助出的?”
  “孩子姓你们家的姓,他们不掏谁掏?难道让我父母拿吗?”
  “……”
  “……”
  争吵声越来越大。
  此时的高柏已然没有心情再吵下去了,不光是担心吵醒熟睡中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个让自己越来越感到陌生、可怕的妻子,他感到了一丝心痛。
  既然每次都吵不出结果,索性睡去……
  第二天清晨,被折腾了半宿的高柏还在睡梦中,小雨已经起了床,并把小烨也叫了起来,告诉她一起去奶奶家吃早饭。
  想到马上可以到奶奶家吃到好吃的,还可以去楼下的小公园荡秋千,小烨自是乐不可支。而小雨的想法是,既然丈夫不肯去公婆家要回红包,她只有亲自出马了,为防止婆婆天亮后把钱存入银行,必须在公公、婆婆出门晨练之前赶到……
  小烨吃着奶奶做的早点,听着妈妈和奶奶的对话。
  “……”
  “小雨,你确实误解我们了。”
  “为什么这么说?”
  “这钱是在我这儿,可它是有用途的。”
  “怎么讲?”
  “这是我们老辈儿人之间的交往,多年来一直是这样,老辈儿送老辈儿,小辈儿送小辈儿。这回是我孙女过生日,他们给送了礼,下回他们谁家有事,你们给不给是你们的事,我都要还礼的。小辈儿送的礼你们不是已经收下了吗?”
  “这点钱你们也在乎?”
  “两码事。这是我家多年沿袭下来的规矩,我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再说,你们急着用钱的时候我哪次不给?哪次少给?”
  “你儿子挣不到钱,你们不给谁给?”
  “没道理。你们自己的生活自己过。我们有退休金,有医保,用不着你们交钱;你们有困难我们还贴补。还要怎样?”
  “我就没见过这样的父母——把家虎!”
  “怎么说话呢?我们毕竟是你的长辈,你要学会尊重。你这样胡闹对孩子的影响多不好?”
  “我管不了这么多,对孩子影响不好也是你们造成的。”
  “不要再无理取闹了!”
  “谁在无理取闹?你们做了无理的事,反过来说我取闹,讲理吗?”
  “你可以回家和你父母说说,看看他们怎么说?”
  “我的事用不着找他们。你说给不给吧?”
  “这钱不能给!”
  “那好,我告诉你,我这是最后一次喊你‘妈’,叫你‘妈’我觉得冤,你不配!”
  “……”
  “……”
  小雨还在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吐沫星子乱溅,眼珠瞪得滚圆,仿佛随时就要掉出来。
  婆婆早已气得浑身发抖,无力地瘫坐在沙发里,脸上渗出了汗珠。
  此时,可怜的小烨躲在奶奶的身后,手扶着奶奶的肩膀,从沙发后探出头来,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妈妈,流出了两串泪珠……
------------
利熏心婆婆怒斥无情媳
------------
  “反正小白父母远在国外,小白又病卧床榻,无暇顾及,不如趁此将新居租出去,先捞上半年房租再说。”小贾想。
  小白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行将躺到冰冷的手术台上,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紧要关头,他的妻子——小贾,并没有守候在他的病床前陪伴着他,给他以安慰,给他以信心,而是正在外面忙着一宗交易——把小白姥姥留下的、在小白名下的一套两居室暗自出租。
  小白更没有想到,就在他做手术急需用钱,父母因在国外访问无法抽身,嘱托儿媳紧急筹钱的当口儿,小贾则把刚刚收到的半年房租转手借给了自己的弟弟,用于新房装修。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他出院以后才知道的。
  前一阵子,小白常感到心脏不适,有时开着开着车,突然心里就慌了起来,不得不紧急停靠在路边休息片刻;有时正在工作中,便感觉心里一阵阵发闷,不得不告假回家静躺。身体一直很壮实的他,总以为是工作太过劳累,没有休息好的缘故,从没有把病源往心脏病上去想。
  每到此时,小贾便埋怨,一个大老爷们儿哪儿那么娇气?动不动就不舒服,就歇。我每月来“例假”那几天,小肚子疼得厉害,还不是硬挺着,照常接送孩子,照常上下班?
  亏得好友大成的提醒,小白才去了趟医院。这一去便让医生留了下来,赶紧住院,赶紧安排时间做手术。
  当时的情况是,小白的父母刚刚接受国外一家科研机构的邀请,前去进行学术访问了。他的父母因一时无法回来,一方面拜托自己的哥哥、妹妹,也即小白的大伯、姑姑赶紧凑钱,赶紧出人;一方面嘱托儿媳小贾多筹些钱,多照料些。
  就连小白的朋友们闻讯后,也都自发地组织起来,轮流到医院去陪护他。
  可就在此时,小贾不见了。
  原来,小贾起初并没有想到小白的病会这么严重。
  直到她听说小白要进行心脏手术时,心里才紧张起来。
  原本夫妻关系就一般,一度还曾酝酿着离婚;婆媳关系更是淡漠得很,已经好久没去婆婆家了。所以她想,这次小白做心脏手术,谁知道能否从手术台上安然下来?万一……
  况且他大伯大婶、姑姑姑夫,叔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他那帮朋友们也轮番上阵,人手倒够。
  他的父母明知儿子要手术了,竟不急着赶回来,还忙着捞“外快”,一点儿亲情都没有,自己凭什么冲到最前面?倒不如及早为自己打算。
  这时,她想到了小白那套刚刚分到的两居室。
  小白和姥姥原来一直住在一起——位于南城一处大杂院的两间平房里。后因危房改造,小白和姥姥搬进了位于海淀黄庄的母亲家。就在要往南城回迁的时候,姥姥不幸病故。户口仍在南城的小白自然成了新房的主人(有必要交代一句,这期间小白和小贾结婚,住在了小贾父亲分的一套旧两居室里。小白有意将新分的房出租给叔伯兄弟)。
  “反正小白父母远在国外,小白又病卧床榻,无暇顾及,不如趁此将新居租出去,先捞上半年房租再说。”小贾想。
  房子租出去了,房租也借给了要装修房子的弟弟,小贾这才想起,已经两天没去医院了,小白怎么样了?
  此时,小白已顺利地接受了手术。因小白手术时小贾不在身边,且小贾一直关机联系不上,大伯和其他亲友对其早已愤怒到了极点。
  大伯担心小白回到自己家中得不到小贾的照看,或许还会受气,不利于他的安心静养,便自作主张,将小白接到了自己的家中。
  小贾最后还是得到了小白确切的消息。
  自此,她一个星期去大伯家看小白两次,每次看到的都是小白和亲友们那一张张不冷不热的脸,对此,她竟未感觉到一丝的愧疚。
  过了半个多月,公公、婆婆回国了。
  公公、婆婆忙着到各亲戚家还钱、道谢,从中自然也听到了小白及亲友们对小贾的谴责。他们找来小贾,追问缘由。
  小贾显出了一脸的委屈:
  ——小白病了,孩子得我每天带着吧?能带他去医院吗,吓着他怎么办?再说,医院里病菌太多,传给孩子怎么办?
  ——这期间我妈也病了,我也得常去看看吧?俗话说“养儿防老”,我不去心里能踏实吗?
  ——那几天又赶上我们单位的上岗资格考试,我得复习几天吧?您也不希望我考不上,在家吃闲饭吧?
  ——我那几天来“例假”,小肚子很不舒服,还得自己照顾自己,谁问候我了?
  ——再说,医院里有那么多人照顾小白,我能不放心?
  ——您儿子做手术,你们都不赶回来,凭什么指责我?
  婆婆听了她的一番辩白,更加不悦:“听说这次小白做手术,你是一分钱也没往外掏?你那钱都攒着干什么用?”
  “难道您真的不知道,我们俩结婚这几年没攒下钱?有钱我能不出吗?还别说,倒是我几次去大伯家看小白花了不少车钱,您给我报销了吧?”
  说着,她从挎包里掏出一沓早已准备好了的出租车票,递了过去……
  婆婆没给她好脸,对她的狡辩一一予以驳斥。
  尽管心有不服,最终,她还是低下了头……
  几天以后,当婆婆带着要租房的亲戚来到南城那套两居室时,才发觉,房子早已被小贾租了出去……
  最后的结果是——小贾退还了房屋租金,小白和她离了婚,孩子留给了小白。
------------
寻报复可恨媳妇做流产(1)
------------
  此后不久,小君媳妇就背着他们,偷偷做了流产手术。小君伤心不已,公公、婆婆叹息不止。
  小君几天前就和我约好今天一早见面,一起去“涵芬楼”看书。他可是个从不爽约的人,眼看已到10点钟了,怎么还没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