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1

1984卷1:朱先进去了趟深圳


    周局长的儿子周公子找到朱先进,花汗衫已是很有新意,他腰上别条金链拴住的BB机,也就是人们常叫的寻呼机,给人一副成功人士的装束。
    一看周公子公子就是耳朵有肉,终生有福的人。他嘴巴似弯月,开口就有亲切感,非常菩萨似的。
    他不无自豪地对朱先进说,“有事你呼我!,我在天涯海角都能马上回复你。时间就是金钱,有这BB机,就会抓住最佳时间,就会事半功倍。”
    朱先进越听越踏实了,周公子说,自己在开了家贸易工厂,不想再投机倒把,弄得提心吊胆的,要做合法的生意。订单每个月都很稳定。
    朱先进心里羡慕:“这好啊!年轻有为!“也让朱先进觉得他一天天成熟,一天天老练起来了。
    即使胡厂长出了事,朱先进也是放心了,但这货供应的事,压力是大,但他心里也看到了希望,他只好先应酬着。
    “朱叔叔,我有一件事和你商量一下,就是之前那批货五万多块,我想还是应该有个了结。”周公子说着从公文包里拿也五扎“四伟人版”百元人民币,放在朱先进桌上。
    朱先进倒是真的愣住了,他没想到这周公子会有此举,他沉默了半天,都没开口,这事已经摆平了,只是员工受苦,吃了累。现在这事再提起来,岂不是没事找事,但拒绝这周公子,自己反而不好。
    朱先进眼睛一转:“事情过了,就不再提,你的认真,我很感动,你做得很对,欠的总是要还,只是情况特殊,这钱不好再收,你看能不能这样,就算鞋山湖纺织在你们工厂投资五万元,好不好弄?”
    周公子笑了:“叔叔这样当然好,我也不是很宽余,只是不想欠公家的钱,父亲总是教我做事先做人。欠你们的人情太多,做生意,信用在,总是有机会的,况且你们给我担了那么多的责任,都无以为报呐!”
    “这就这样定了,股份由你算就行了!“朱先进笑了。这事也算是个化解。
    “那这钱还是放在你这里,工厂要用时,我再来拿,这样安全些。”周公子这话一出口,朱先进又犹豫了,他知道这样,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但细想起来怎么做都是违规,于是他凑了皱眉头说“也行!”
    周公子就起身告辞,他说外面车子还在等着,朱先进也没客气,由他去了。
    周公子的到来,与张为民回来一样,对朱先进神经都是看不见的刺痛。
    他为自已纠结的时个,他总要情不自禁地看看自已的笔记本。
    朱先进用的笔记本还是革命时期的,封面上是伟人语录手书“要斗私批修”。扉页是伟人手书 “狠斗私字一闪念”。
    朱先进每次看到伟人语录,他都无缘自豪,他怀念那个时代,在建厂初期的那段日子里,一穷二白的日子,工作千变万化,大家千方百计,苦干加巧干,流汗加拼命,轻伤不叫怨,重伤不下火线地干着,他们为了什么?为是为了国家,为了尊严,他们不计报酬,昼夜奋战,真正做到了生命不熄.战斗不止,才有鞋山湖纺织厂的今天。那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满腔热忱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公而忘私的品质才是一个民族的财富,一个民族的脊梁。
    他每次翻开这笔记本,他都感觉这些闪光的东西正在渐行渐远,但是他又无能为力,有什么办法呢?
    世界格局改变了,国家格局改变了,工厂的命运不改行吗?
    1964年11月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把“本省建设成为拖不垮打不烂的华东战略后方”作为全省动员的口号。 从1964年11月25日起,省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组织省有关厅局的领导干部,会同国家计委、华东局计委、福州军区、五机部和化工部的同志共一百多人,成立小三线建设项目选点工作组,由省委白书记等率领,初步选择25处作为建设小三线企业的厂址。
    1968年6月,6806厂首批投入生产。1970年4月,省革命委员会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在鞋山湖市召开全省小三线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誓师大会。至此,全省小三线由基本建设转入全面正式生产,综合规模已超过或基本达到能独立装配团以下部队所需常规武器的原设计生产能力。
    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道,小三线建设也迎来的它的新局面,本省的小三线建设也不例外。省国防工业认真贯彻中央“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国内外市场适销对路的民用产品,以弥补工厂因军品任务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停工损失,减少亏损,提高经济效益。
    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条。历史教训总是相似的。改变不了大格局,改变不大环境,只有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活得下去。
    朱先进是运用一切手段,跑省局,跑战友,争取信息,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他不相信,那么艰苦的年代都过来了,还会死在这市场经济的手里。
    朱先进越想越纠结,他可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代表,现在市场经济,开放了,难道自己还没有能力脱下自己外衣,干它一番事业么。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不相信,他也没有理由相信。这么多年,他这鞋山湖纺织厂就从来没亏损过,在他接手之后就从来没向国家伸过手,他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市场对他来说,早已不陌生。他想起伟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里的那句话: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他认为自己至少比别人早实践了二三年的时间。 现在他需要市场,他在等待市场,他要在市场里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他要让人知道他这个“地富反坏右”的后代也是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领导。他也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
    去年底,他秘密跑到深圳去一个私有制衣厂考察,是他一个同学介绍的,说要大量的面料,价钱也可以。但他不放心,决定还是去看看再说。
    那天他提着一个密码箱,一下火车,肚子饿得不行,在路边买了点苹果,想先垫下肚子。可是刚动刀削皮,就来了几个年青人,有一个山羊脸的,把手拍在朱先进的肩上,一只脚踩在他的密码箱上:“大叔,混得不错。”
    朱先进不吭声,他知道只要一开口,声音就会出卖他是个外乡人。他放慢了削苹果的速度,一脸不在乎!因为手里这把刀,非常锋利。这样僵持了三五分钟,那几个小伙子就自己走了。
    朱先进麻利地摸了三元钱,往水果摊子上一丢,才丢下水果刀,钱都不用找,水果也没要,拔腿就跑。
    看看没有人跟来,他在小店里买了只布袋子,把密码箱放在里面,再提在手上,他心里仿佛安稳了许多。
    走在街上,他一身西装,手里提着个布袋子,极大的反差,让人感觉怪怪的,他边走边有人回头看他,他心里又紧张了。
    于是他赶紧打了辆计程车,真奔目的地。
    进得工厂一看,他眼睛都放光了,他没想到这私有企业比他那国有企业还精神。中央空调、无尘车间,天蓝色的工装,针车欢唱,红红火火。
    因为工厂总经理在国外没回来,但工厂的热情接待,让朱先进心里还是踏实了。他在酒桌上就同意了人家工厂的要求,当然他也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一是说明了国有企业必须是先款后货。
    二是质量认知差距。
    三是品种供应能力。
    哪知,他话还说完,对方一口承诺没有问题,数量能给多少,我们都要,品种不限。并表示他们非常相信国有企业的实力和技术,何况你还有自己的品牌呐,之前对你们工厂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朱先进也不客气,他对自己工厂生产的面料还是心中有数。工厂生产的毛料产品,已经兼具丝绸产品的光泽和手感,且向轻薄化方向成功发展,并远红外辐射吸收性、抗静电、阻燃、防水、防油污性能等,在行业内也是有一定的知名度。
    当然也的自己的弱点,诸如外观风格、手感性能、疵点、成形性、色差等,那朱先进是绝口不提。
    人家当场拍板,鞋山湖纺织厂生产的毛料、咔叽布有多少要多少,绝对先款后货。当时中国也没有什么面料市场,国内的行情,朱先进也不大了解。但是他还是大胆地应承下来了。
    晚上他赶快了鞋山湖,此行他却没有告诉局长公子。
    回来就干,首先他把厂里仓库的等外品打了个报告,以保管困难、保持困难等申请处理,吴名堂接到报告也就请周局长批了。
    批文拿到了,朱先进才告诉了周公子。这批货周公子没有要,因为朱先进首先就说明了这是一批等外品。这周公子也怕惹麻烦,因此也就表示放弃。况且他每月都能在厂里拿货何必去弄这等外品。
    当然朱先进也不是个实心砣儿,货款一到手,他把这批货以正品出售给了深圳厂家,也是投石问路,摸摸人家的行情。没想到这货竟然没有出问题。
    真是龙行天上蛇行地。这下好了,朱先进大胆计划生产,以每月按时供应深圳的面料。
    对方的钱也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朱先进心里倒有些力不从心了。人手太少,招工是不可能的,他想请临时工、季节工是不够的,看来还是要请些合同工,一年一请。
    临时工是做一天得一天,季节工就不一样,天天得来上班,最少一个季度一签,现在看来是不够人手的。
    自从深圳之行后,他对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军工标准、军工织造有了全新的底气。
    胡厂长退休了,他从不提当年的事。这人心里藏得住事,不算内涵,能藏得住冤藏得住屈,才是胸怀。白狗吃屎,乌狗当灾。这事换了别人,那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吴名堂当上了省轻工业副局局长,他知道吴名堂也是没有办法。代人受过,有时也是一种品德。
    吴名堂一上任,就把胡厂长的女儿胡永红从鞋山湖纺织厂调到了省轻工业局党办当秘书。要说做秘书的大有人才,到处都有,哪缺一个胡永红呢?
    士为知己者死。心里想着下属,总是可贵的。朱先进心里倒佩服起吴名堂来了,这样的领导,不为他死为谁死。
    朱先进和尹华英聊到胡厂长退休一事,正好是胡永红来了,她站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一淘萝的新鲜枇杷。
    胡永红坐下,拉着尹华英的手说:“阿姨,要去了省城,到时我回来一趟可能都不容易,我妈妈去世早,哥哥毕竟是个男孩,我放心不下的还是我爸爸。”
    尹华英摸了摸永红额头的刘海:“孩子,你真是有孝心,不过你爸爸身体也,心态也好,你大可放心去工作。”
    “爸爸退休了,整天看看书,下下棋,日子倒了有节奏,只是没个人照顾,总是放心不下似的。”胡永红一脸的无奈。
    “那也是,你在身边,他就享福很多,你走了,很多事就得自己动手。”尹华英也有同感。
    “不过,有叔叔阿姨在,我也放心。”胡永红说得让尹华英心头一热。说实在的,他是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孩子,要是有缘,她真想有这样一个媳妇。
    此时,儿子胡光明正好进来,胡永红叫了一声光明哥,光明也过来坐了下来:“听说你要去省城上班,那是好事,天高凭鸟飞,哥是望尘莫及了。”
    胡永红在朱光明背上拍了一下:“你也取笑我!”
    “有个妹妹在省局,今后也有个关照,真的,平台不一样,人就不一样。”朱光明笑得恰到好处,“我怎是笑你,我心里就是这样的感觉。”
    尹华英抓住胡永红的手:“人往高处走,你放心去上班。”
    “这样吧!明天我请你吃饭,就算饯行,好不好!”朱光明期待的眼光。
    胡永红一脸的纯洁,回答得干脆又简洁:“好啊!”
    朱光明说他有事先出去忙会,晚上就在“卖鱼佬”那儿见。
    尹华英是一笑牵心,眼睛都甜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