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郭京

第94章


新一代的八大门派不仅人少,而且完全成了魔门的附庸。说到底,不过是魔门假慈悲,假正义的产物。名义上让八大门派继续存在,实际上是借此宣扬自己“共荣共和”的歪理邪说。
杨过、小龙女和丐帮一行人到了蜀山。魔门弟子早就做了安排,原先蜀山派的房舍都已整理修缮过,专供各派休憩。八大门派武当、少林、昆仑、青城、娥眉、崆峒、五台、南海都已经赶到了,不过来人不多,最多也不超过十人。丐帮来了56人,除了郭靖、黄蓉,大多数都是年轻弟子。不过还不算是最多的,星宿派来了88人,有老有少。星宿派来源于当年的白莲教星宗,星宗与明宗决裂后,自立门户。星宿派地处于极北的星宿海(今贝加尔湖)边,远离中原。因为魔门势大,导致白莲教的一些小宗支前往投奔,包括有些规模的剑宗。而白莲教的金、木、水、火、土宗则合为五行门,也成了一个大派。剩下的其他宗支,和明宗一样,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去向成了一个谜团。出乎意料的是,五行门这次并没有派人来。魔门的七个附属旁支:义气帮、鲸鱼帮、白虎堂、青龙会、黄金帮、天风堂、黑鹰教也都来了,基本上都是二、三十人。
蜀山山顶的练武场中间堆出了一个土台,四边搭起了看台,设好了座位。比武就在那里举行。丐帮来之前已经确定了出战人选:萧峰及妻子阮红朱、全冠清、武敦儒和弟弟武修文。这五人是参赛的正式人选,其他年轻弟子皆是替补。明日是参赛各派的掌门开会,了解比赛规则及抽签。今、明两日是最后的准备时间,年轻弟子们除了熟悉比赛场地,就是勤奋修炼。冷落了多年的蜀山,又变得热闹起来。
杨过御剑带着小龙女,将蜀山主山上下游览了一遍,又飞到几座偏山观看。发现其中一处上面有座残破废弃的宝塔,便落下驻足欣赏。原来此处便是赫赫有名的镇妖塔,本是用于囚禁各种被蜀山门人抓来的妖物。蜀山派灭亡后,宝塔被毁,妖物都重获自由。大多都在深山老林、荒泽野地继续修行,因为惧怕有道之士捕杀,一般不与人接触。
杨过对小龙女说:“姑姑,该看的都看完了。不如我们继续赶去临安吧。”
小龙女说:“干嘛这么急,真要走,事先也得跟黄帮主和郭大侠他们打声招呼。”
杨过说:“其实没这必要,如果真的和他们告别,估计走不了了。”
小龙女说:“为什么?”
杨过说:“事情不是明摆着。这次比武大会限定年龄在25岁以下。黄蓉和郭靖再厉害,也不能亲自出手。他俩中午挽留我们,八成是要利用我们当苦主,替丐帮上阵。”
小龙女说:“不会吧,我看萧大哥他们挺厉害的。”
杨过说:“但是万一,他们不行呢?”
小龙女说:“你别乱想,郭大侠也说了,你不用上台比试。”
杨过说:“那便最好。”
小龙女说:“我们不如多留几天吧,我想看看比赛。”
杨过说:“算了,就依了你。不过我有条件,无论如何都不能泄露你我的真实身份。不能让他们知道,你是公主,我是郡王。”
小龙女说:“为什么啊?”
杨过说:“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不想以后和他们有什么瓜葛。”
小龙女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我想进这个镇妖塔看看。”
杨过说:“一个破塔而已,不过既然你有兴趣,进去看看也无妨。”
两人从一处破洞飞入塔内,只见塔内空间很大,共分七层,每层都像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整座塔就如同一件大法器,可以改变空间,缩地成寸。外面看起来不大,进了内部才知道另有乾坤。
镇妖塔内光线昏暗,时常能见到一些零碎的鸟兽骸骨和破衣烂衫。转了一圈,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经过一个房间时,发现里面竟然供奉着一座两尺来高的小泥塑。这座塑像非佛非道,是个下半身蛇形,上半身人样的女子。杨过只觉得这女子的相貌非常熟悉,但是想不起在哪见过,不由看地出神。小龙女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杨过回过神来,说:“我看这塑像,下半身是龙,上半身是人,分明就是小龙女。”小龙女说:“下半身明明就是蛇。”杨过说:“不好意思,是我看错了。那你说这尊塑像代表的人是谁呢?”小龙女说:“哪里是人,分明是个蛇妖。你自己想想,妖怪拜的东西,肯定也是妖怪啰。”
第二十三章 女娲娘娘
 杨过突然感觉到附近有一阵波动,连忙转头看去,同时大喝一声:“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模样的头颅,浮现于空中。应该是上了年纪了,整张脸皱成一团,上面的纹路都可以夹死蚊子。小龙女不由惊叫一声,杨过立即过去把她挡在身后,说:“老妖婆,我看你是赶死不赶活。小爷这就把你收拾了。”那个头颅怪说:“我想告诉你们,那尊塑像是至高无上的女娲娘娘,根本不是什么妖怪。”杨过说:“原来是女娲娘娘啊,怪不得看起来这么亲切。”小龙女说:“这里怎么会有女娲娘娘的塑像,你不会是骗我们吧?”头颅怪说:“女娲娘娘补天造人,功德无边,怎料世人忘恩负义,不仅不加祭拜,连她的尊容都已不识。”杨过说:“谁说不拜,我这就拜。”说完转身,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头颅怪说:“不错,难得还有人记着女娲娘娘。”
杨过问:“这里为什么会有女娲娘娘的塑像呢?”头颅怪说:“只因小人相害,逼得女娲娘娘离去,才成了如今这般光景。”头颅怪接着讲了一个故事:
商末时期,纣王祭拜女娲娘娘,却贪色成性,贼胆包天,在女娲庙的墙上题了一首淫诗。女娲娘娘气急非常,找来一只狐妖,准备报复。正好纣王强抢妲己为妃,狐妖就附身代之。狐妖妲己迷惑纣王屡屡成功,搞得大商内乱纷起,社稷动荡。周文王趁机兴师讨伐,历经险阻,最终攻克朝歌。此事引得许多人无端丧命,既有平民百姓、普通士兵,也有忠臣良将、修道高人。一时间,孤魂野鬼到处游荡,彻夜哀鸣。与女娲娘娘有莫大仇隙的元始天尊(盘古转世),搞了一个封神榜。将这些已死之人的魂魄都弄上天界,封了神号,甚至包括纣王。他们在元始天尊的教唆下,处处跟女娲娘娘过不去。女娲娘娘也觉得事情做得过火,内心有愧,不想镇压这帮人,任由他们胡闹。最后搞得自己实在呆不下去了,便和伏羲带着部众离开地球。
女娲娘娘离开后,上界权力出现真空。元始天尊乘机夺权,可是从凡间临时提拔上来的一干亲信实力太弱,根本帮不上多大的忙。最要命的是元始天尊自身实力也远不及当年还是盘古的时候。三界中不服者甚多,屡生是非。由于原先的统治秩序一下子丧失了,神、仙、鬼、妖都失去了必要的管制。很多开始胡作非为,甚至去危害人间。
为了化解这场长久未决的危机,元始天尊找来各方势力的代表,进行协商。可是元始天尊根本就控制不了局面。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另找一位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人来作天帝。元始天尊心中虽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得同意。既然是选立天帝,那么就不能随随便便。自古以来,大德大能、可称皇帝者,都是来自人间,经受了种种历练。如三皇五帝。皆是人之翘楚,国之英主。只可惜他们很早都远走他处了。
依据这一标准,天帝也必须有类似经历,才能服众。先成人间之皇帝,功德威望足够后,再入上界登基作统领三界的帝王。在众神的商议安排下,冥界的一个亡魂被选拔出来,投生入凡界,开始他与众不同的一生。他将先成为万民之王,天下之主,之后更可得道成仙,位至极尊,成为三界之帝,万神之神。这个人后来被称作秦始皇。
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威望之高,无人能及。他一步步按照命运的设定,向那个至高的位置越走越近。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凶狠残暴,也让一些神灵惶惶不安。一个无德凶残之人能够担当天帝之位吗?
元始天尊则另有打算,他见秦始皇如此德行,当上天帝后,绝对不肯屈与任何神之下,更不会乖乖做他的傀儡。只怕会处处与他作对,严重威胁他的地位。于是暗中谋定一个计划,让成仙不久,拜入他门下的老子下界,收了秦始皇的命。老子下界之后,给秦始皇下了一个咒法。始皇最终“病”重而死,来不及成仙永生,就被灭了。始皇一死,灵魂即被老子收入法宝,毁散消尽。老子成就了如此大功,后来被元始天尊着力提拔,做了左膀右臂。始皇死得不明不白,三界期盼已久的结果没有出现,重新陷入混乱。
元始天尊使尽手段,收拢人心,势力逐渐强大。终于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必须要有个合适的傀儡,来站到前面,为他代言。这次他决定到人间找一个地位不高,性格软弱,本性纯良,容易控制的家伙,来做天帝。他首先进行舆论造势,汇集了手下大小神仙,到处宣传鼓吹,要求依照前规,重定天帝。但这次的人选要求和之前的不一样,不在于地位有多高,功绩有多大,关键是看“德行”。只要德行高尚,堪为众表,就行了。大家颇觉有理,也未明确反对。
元始天尊派手下太白金星下凡间选人。当然私下里千叮咛万嘱咐,要太白金星选个超级好人加软蛋,务必要对自己感恩戴德,言听计从的那种类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