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郭京

第103章


黄蓉说:“猪鼻子里装根葱——就成大象了是不。”
杨康只笑却不回答。
郭靖说:“杨兄弟,今天来找你,是因为有事要和你商量。”
杨康说:“好的,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事要找我商量。”
郭靖说:“你可知道,你的义子赵伯琮最近一直与我女儿郭芙在一起。”
杨康说:“哦,这是好事啊。我们应该快成亲家了吧?”
黄蓉说:“谁和你快成亲家了。你不想想你自己的那副德行。”
杨康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不肯,也没关系。这京城里名门闺秀、将相之女多了去了。”
郭靖说:“杨兄弟,有话好好说。孩子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且也情投意合。这门亲事就定了吧?”
杨康说:“那就定了吧。”
黄蓉说:“我想问一下,那个赵伯琮是不是你调教出来的?”
杨康说:“这个自然。除了我,谁有这个能耐啊。”
黄蓉说:“那你们跟天山派又是什么关系?”
杨康想了想,说:“这个嘛……我有一个好妹妹在天山学艺。相信你们也见过了。”
郭靖说:“你父母早亡,哪有那么小的妹妹?”
杨康说:“既然成了亲家,也就不瞒你们了。我这个好妹妹就是15年前失踪的恭福帝姬。”
郭靖、黄蓉都吃了一惊。
黄蓉想了想,说:“看来你们这家子关系挺乱的。”
郭靖说:“那恭福帝姬知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
杨康说:“目前还没有,最好得瞒着她。”
黄蓉说:“这个问题还不小啊。要不是考虑到天下安危,当年就把你的身份给揭穿了。”
郭靖说:“问题应该不大。天山派的蒋掌门和我们也有些交情。如果被恭福帝姬知道了真相,也比较好处理。”
杨康说:“关于琮儿和芙儿的婚事,有件事情还要请两位亲家答应。”
黄蓉说:“什么事就明说吧。”
杨康说:“琮儿现在虽然只是郡王,但未来的某一天会上到我如今的位置。他的夫人,就是芙儿,将会母仪天下。而芙儿的真实身份,并不适合宣示于万民。所以必须委屈她,借用一个假身份,嫁给琮儿。”
黄蓉想了想,说:“这个要求虽然离奇,却也合情合理。”
郭靖说:“那你准备怎么安排?”
杨康说:“其实也很容易。我在臣子中选个姓郭的,让芙儿假托他女儿的名义嫁给琮儿。”
郭靖说:“若是以后泄露了消息,怎么办?”
杨康说:“你放心,他和他的家人绝对不敢泄露半个字,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黄蓉说:“你的手段倒是蛮厉害的嘛。”
杨康不好意思地一笑,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郭靖说:“既然这样,那婚期选在什么时候?”
杨康说:“这种喜事宜早不宜迟。现在已经是年底了,就选个吉日,在年内完婚吧。”
黄蓉说:“也好。那你要尽快准备,千万不能有闪失。”
杨康说:“放心好了。我视琮儿有若亲生,他的事我一定尽心尽力。”
郭靖说:“真没想到,你我之间竟然也能成亲家。”
杨康说:“人生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不用太奇怪。”
黄蓉说:“我这个女儿其他还好,就是自小骄横任性。嫁入你家后,千万不要为难于她。”
杨康说:“这个你自然放心,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是少不了的。”
郭靖、黄蓉复又离宫而出。
黄蓉回到客栈后,思前想后,心绪不宁,总觉得这桩婚事中好象有什么关键的东西被自己遗漏了。突然想到那个“赵伯琮”长得与杨康颇有几分相似,灵光闪过,蹦出一个念头:“莫非那个赵伯琮是杨康亲子。”本来自己已经打听到,“赵伯琮”生父是秀州(今嘉兴)的赵偁,乃宋太祖赵匡胤的六世孙。难道其中另有玄机。又想到杨康提出的,让郭芙用假身份嫁给“赵伯琮”。不由更加怀疑这个“赵伯琮”用的,也是个假身份。
黄蓉赶快将此事告知了郭靖。郭靖也认为这里面很可能有问题。两人觉得,反正秀州也很近,应该派个人过去好好查一查。因为全冠清和“赵伯琮”有矛盾,短时间内不适合再见面,而且全冠清也算聪明能干,就决定让他去。
全冠清很高兴地揽下了这个差事。在他看来,只要找到证据,证明这个“赵伯琮”的身份是假的。那“赵伯琮”和师妹之间的婚事肯定就黄了,自己则还有娶到师妹的机会。原来全冠清一直想成为丐帮的帮主,偏偏上头还有一个武功更高,更被郭靖、黄蓉赏识的萧峰存在。虽然处于劣势,但全冠清认为只要自己娶到了师妹郭芙,就肯定能压倒萧峰,取得丐帮帮主的位置。上次的武林大会,让萧峰出尽风头,又冒出个“赵伯琮”,勾走了师妹的心。形势已经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了。而这次被派去检验“赵伯琮”身世真伪的机会,无疑是自己扭转形势、反败为胜的关键。前回他故意出言中伤“赵伯琮”,说他和他姑姑有不干不净的关系,是想郭芙由此厌恶“赵伯琮”。不料郭芙还是倾心于他,甚至离家投奔,发展到即将成亲的地步。全冠清暗想,是“死”是“活”,就全看这次秀州之行了。
第三十五章 全冠清的罪孽
 郭靖、黄蓉走后,杨康传召杨过进宫面圣。待见了杨过,立即摒退左右,私下密谈。
杨康说:“过儿,你的婚事,我已经和郭靖、黄蓉谈妥了。你很快就可以当新郎倌了。”
杨过说:“爹,人家当新郎倌都是高高兴兴,可我却高兴不起来。”
杨康说:“过儿,为了大业,牺牲一下也是值得的。
杨过说:“其实我们不与郭家结亲,也一样能成就大业。”
杨康说:“话虽如此,但总要尽可能多地争取有利条件。再说这桩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要反悔是不可能的。”
杨过说:“我并没有打算反悔,只是觉得心里有些不痛快。”
杨康说:“这就对了。爹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次爹说要帮你找一个姓郭的官吏,让郭芙借他女儿的名义嫁给你。这个人,爹已经替你找好了。”
杨过说:“哦,是谁啊?”
杨康说:“他叫郭瑊,巧得很,原先也是开封人。父亲当过奉直大夫,五世祖是章穆皇后的外家。论家世,那是没得说,完全够格。”
杨过说:“我记得百官里,没有这号人啊。”
杨康说:“他是我新近提拔的,所以你不识得。”
杨过哑然一笑,说:“看来爹费了不少心思啊。”
杨康说:“我宝贝儿子的婚事,不费点心思行吗?”
杨过说:“爹,我的喜事,祖师爷得请来吧。”
杨康说:“过儿,还是你想得周到。这种场合怎么可以少了师傅呢。若是不请他来,那真是大不敬。我立即拟一道诏书,请他入京。”
杨康这就去拿来纸、笔,拟了一道文情并茂的圣旨,夸耀王文卿声隆誉盛、道法精深,希望他可以进京为自己“布道解惑”。由于自己身份之事,极为隐秘,当然不好在圣旨里明说,要王文卿来参加“小王爷”的婚礼。写完后,加盖玺印。派得力的太监和侍卫,带圣旨赶往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
杨康与杨过谈完后,马上又召见了郭瑊。经过一番详商,就把事情给定下来了。其实杨康前些日子已经找过郭瑊。这郭瑊虽然在汴梁时,家道显赫、富贵兴旺。但靖康之难后,逃亡南方,穷困潦倒。要不是这回杨康看中了他的身份家世,他哪能入朝为官。郭瑊虽然对“皇上”的旨意感到莫名其妙,但哪敢不从。寻常人巴不得攀龙附凤,与皇家扯上裙带关系,郭瑊也不例外。像这种机会真是求之不得,又怎会不愿。
杨康又着手安排婚礼的各项筹备工作,准备为儿子杨过来个风光大娶。
江南的冬夜,寒月高悬,冷光覆照。在临安北部相距不远的秀州,一道黑影掠过重重屋顶,落入秀王府中。赵偁和夫人张氏已经入眠。怎料突然被人抓起,扔于床前地上。赵偁和张氏吓了一大跳,正欲呼救和挣扎。却发现既不能出声,也不能动弹。
很快灯被点起,借着光亮,赵偁和张氏发现一个黑衣蒙面人出现在房中。这个黑衣人说道:“我今天来,是想问两位几个问题,若是回答得好,自可安然无事。若是有半点隐瞒,休怪我心狠手辣。”来者正是全冠清。他看着养尊处优、满身肥肉的赵偁和张氏,不禁感到厌恶。他走过蹲下,拍了下赵偁的肩膀,说:“你先来回答我的问题。”赵偁“啊”地一声,发现自己已能出音。他惧怕黑衣人伤害自己,立即闭嘴,不敢再出声。
全冠清问:“普安郡王赵伯琮是不是你亲生的?”
赵偁用颤抖的声音回答:“当然是亲生的。”
全冠清说:“你若是骗我,我就割掉你的耳朵。”
赵偁说:“千真万确啊,大侠莫要怀疑。”
全冠清转而拍了拍张氏,问道:“换你来答,赵伯琮真是你亲生的吗?”
张氏说:“确是我肚里所生。”
全冠清强忍怒火,问:“赵伯琮的身体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说胎记、伤疤什么的。”
张氏说:“他身上没有任何胎记,小时候好象也没受过伤。”
全冠清说:“到底有没受过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