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绝代村姑

第115章


未卜先知
从城外的田庄回来,莫绯衣把张家父子叫来,询问他们的意思。
    虽然,安禄山的大军已经逼近东都洛阳,长安城内的人心仍没有什么恐慌,有钱人家每天照样享受。
    《大唐时报》仍在销售之中,只是,莫绯衣已经决定了明天停止刊印,愿意同去凌城的,先行撤离,不愿意去的,分发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当是遣散费。
    有些话,不能明着说出来,她只能尽量隐晦的暗示,让他们做好躲避战火的准备。
    张家父子及一些印刷工也愿意去凌城,当天夜里便收拾好行装,天一亮,便出了长安城,结伴前往凌城。
    “小姐,您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预感?”贾宝玉搓着手,小小声声的询问。
    小姐的一切举动与安排,都是明显的未雨绸缪,难道小姐未卜先知?知道潼关不仅陷落,而且还长安城也保不住?
    莫绯衣叹气点头,贾宝玉嘶的吸了口冷气,难道小姐真是神仙不成?不过,小姐的表情,一点也不象开玩笑的样子,他不禁搔头。
    小姐从未骗过他,看来,应该不是开玩笑,可是,小姐怎么就知道有天险之称的潼关会被叛军攻破呐?
    要知道,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城内粮食充足,而且叛军不能四面围城,困死潼关,武器装备粮食都能源源不断的供应进潼关城,为什么就不能守住?
    安禄山一起兵造反,他就研究了地图,东都洛阳已是险关,只要死守险关,等候天下的勤王之师,就算安禄山能够攻占,那也是损兵损将,元气大伤,无力攻打潼关城,大多人都象他一般,用正常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莫绯衣见他仍是半信半疑,不禁瞪了他一眼,嗔道:“你要是跟了杨国忠,你的脑袋也跟着得搬家!”
    贾宝玉又嘶的吸了一口冷气,面色微变,他倒不是因为害怕跟了杨国忠而丢命,小姐话中的意思,分明是说,连宰相杨国忠都是完蛋呐。
    杨国忠是一朝之相,哪怕出事,也是跟在皇上身边,难道连皇上也……
要等到什么时候
自已是准备好了撤离,可是看着城内的大多百姓却依然说笑,人们照旧享乐,没有半点危机感,莫绯衣又不能明说出来,只能愁眉苦脸的等待。
    不过,仍是有少部份人感觉恐慌,已经开始从钱庄里提取现银,藏匿在家中。
    倚在窗门旁发呆的莫绯衣记起了潼关最后的守将是哥舒翰,决定去见一见他,试试看能不能挽回败局。
    之所以记得哥舒翰的名字,是因为感觉这名字有些怪怪的,至于哥舒翰有什么功过,她并不知道,只是他是个老将军,现在住在何处?任什么官职都不知道?
    “哥舒翰?”贾宝玉搔了半天的头,他也不知道这个人,便派家丁出去打听。
    坐等中,司徒明远派人过来,请她过府商议事情。
    来到莫府,司徒明远把她带到书房门外,看到四周散布着司徒族的子弟,防守严密,莫绯衣已知道书房里的人是谁。
    她推门进去,对着来回踱步的李亨盈盈福礼,“大哥。”
    李亨伸手把她托住,笑道:“妹子,咱一家人,你再行礼就生份了。”
    莫绯衣笑了笑,从李亨灼热的眼睛里,仍能看到他对自已存有强烈的情意,连忙从他手掌中抽回手,低声问道:“大哥此来,不知有何事?”
    李亨在房中踱步,沉吟道:“安史叛乱,举国震动,朝中已乱成一团,姓杨的也顾不得监视为兄了,妹子说过要为兄一直忍耐……”
    李林甫在位时,一直与杨国忠联手打压他,欲置他于死地,几次诬告,害得他差一点人头落地,杨国忠接掌相位后,更是变本加厉的迫害他,幸好他一直低调,深陋简出,没让杨国忠找到任何借口。
    如今,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朝廷已乱成一团,他再也坐不住,又溜出来询问。
    莫绯衣叹了口气,低声道:“大哥,还得等呢……”
    “还得等?”李亨失望的叹了口气,不过仔细想想,他手无兵权,根本调动不了军队,皇宫戒备森严,他就是想夺权也没有这个能力,至少,目前没有机会,只是,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忠言
莫绯衣无奈道:“也许……圣驾离开长安时……”
    李亨精神一振,倏又变白,失声道:“妹子是说,潼关天险,也阻挡不住叛军?”
    潼关有天险之称,又是长安的门户,除非潼关失守,否则,父皇不可能移驾。
    莫绯衣虽然只是发出一声叹息,不过俏面上的表情,也等于是承认了潼关会失守。
    她低声道:“大哥,日后执政,妹子只希望大哥能够勤政爱民,任用贤能……”
    历史上的唐肃宗,只在位六年便在宫廷的政变中惊忧而终,据说连自已的皇后都保不住,原因是任用了奸臣。
    莫绯衣只能无奈叹息一声,脑海中的记忆倏地有些清晰起来,对着李亨肃然道:“大哥执政后,可用郭子仪为帅平息叛乱,不可借外族之兵,希望大哥谨记小妹忠言。”
    她只记得李亨执政后,派了哪个当统帅去平叛,却落了个全军覆没,李亨逼不得已,只能向什么族借兵,才平息了叛乱。
    请神容易,送鬼难,那些外族兵打退安禄山后,把一个好端端的东都洛阳洗劫一空,无数金银珠宝与女子都被抢走,这也是李亨跟人家借兵所付出的代价。
    莫绯衣只能尽可能的提醒他,也算为保全洛阳城内的百姓尽最大的努力吧。
    李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突然握住她的手,激动道:“妹子是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不若留下来,当大哥的军师吧?”
    莫绯衣苦笑摇头,抽回手,含糊吱唔道:“这些……只是小妹在梦中梦到的,不知灵不灵呢……”
    李亨哈哈大笑道:“灵,怎么不灵?我大唐子民,谁不对妹子如神一般膜拜?哈哈。”
    他诚恳道:“妹子,留下来吧,替大哥平息叛乱,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平息叛乱之后,大哥位尊九五,妹子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莫绯衣苦笑,低声道:“大哥,妹子已有了心上人,况且,妹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如何帮得了大哥?只要大哥谨记妹子的忠言,勤政爱民,近贤臣而远小人……”
    李亨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冷厉慑人的寒芒,充满了凌厉杀机,可惜,莫绯衣低着头,根本没有看到。
假设
期待已久的机会,即将到来,李亨显得无比的兴奋,激动得面庞都通红起来,两只拳头紧握得发白。
    这一刻,他等得太久了,现在,他要回去做好准备。
    告辞时,莫绯衣送别,突然想起哥舒翰的事来,忙问道:“大哥,你可知哥舒翰这个人?”
    李亨怔道:“妹子找他有何事?”
    莫绯衣推说是受朋友之托,有东西转交给哥舒翰,李亨不疑有他,略略说了一些。
    莫绯衣这才知道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东人,是一员猛将,战功显赫,曾任凉国公、西平郡王、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只是纵酒好色,以至酒精中毒,又风寒,落了一身病,如今在长安养病。
    送别李亨,莫绯衣来到哥舒翰的府第,投贴求见,很快有门子引进府内,直入内院。
    “小女子莫绯衣见过大人。”莫绯衣盈盈福礼,心中却叹了口气。
    躺在床上的老人已是风烛残年,枯瘦苍白的面容上刻满岁月的沧桑,双目无神,连时不时的发出几声剧烈的咳嗽
    哥舒翰缠绵床第已久,身体早垮了,已行将就木,他半躺半靠在锦被堆上拱手,“久闻绯衣小姐大名,老朽身染病疾,失礼了,不知绯衣小姐突然驾临,有何指教?”
    他大病之后,一直在长安养病,闭门不出,却仍了解长安的任何举动,莫绯衣的大名,他自然知道,只是奇怪自已与她别说交往,就连面都没见过,心中奇怪她为何突然投帖拜访?
    莫绯衣微微一笑,“小女子只是有一事想请教老大人,望老大人不吝赐教。”
    哥舒翰呵呵笑道:“绯衣小姐但说无妨。”
    莫绯衣寻思半晌,问道:“潼关有天险之称,是长安的门户,假设由老大人守城,大人当如何守?”
    哥舒翰呆了一呆,一时揣测不透她的意思,他捋着颔下长须,缓缓道:“叛军声势浩大,又挟连胜之威,只能避其锋芒,利用潼关天险固守,耗其锐气,静候天下勤王之师。”
    莫绯衣松了一口气,她虽然不知军事,但绝对相信贾宝玉的智慧,而且,唐木也是这么认为,哥舒翰也这么说了,那说明固守待援是正确的。
    不过,能守多久,她就不知道了,因为唐玄宗的昏庸,杨国忠的无能,催逼哥舒翰出兵与叛军决战,最终,潼关失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