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明朝,难不难?
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眼里,拯救大明朝太难了。
他接手的是一个完全腐朽的国家机器,面临着太多太多不可逆的恶性循环。
外有皇太极、蒙古侵略,内有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
天灾接连不断、国家财政干涸、政府公信力丧失殆尽、官员离心离德、商人卖国求荣、百姓揭竿而起、军人毫无战意。
这样的一个国家,你让崇祯皇帝朱由检怎么救?
时代的局限性就是在这种时候、这种节点显示出其重要性的。
哪怕是现在穿越的朱由检,如果不能将目光跳出国内这个盘子,一样救不了大明。
除非减丁。
但当目光离开国内,放眼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早已不同。
海上马车夫荷兰已经掌握了这个世界70%的航海贸易,后起之秀的英国已经接连击败了西班牙、葡萄牙,正在挑战荷兰人在海上的霸权,日不落帝国正逐步走向世界历史的舞台中央。
十七世纪的世界,何其波澜壮阔。
和如此恢弘的大世比,皇太极,算什么呢?
当朱由检将目光对向世界,扭回头再来看皇太极的时候,只会对其报以一声蔑笑。
即使后者此刻仍然是大明,是他朱由检最大的敌人。
但皇太极就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样,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盘子。
皇太极只想着灭亡大明,而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战争。
这不能怪他,努尔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创下这么后金,这份成绩刺激到了皇太极。
按照这种量算,皇太极拥有八旗几万大军,怎么也得开疆拓土十万里吧?
帐哪里能这么算。
两块钱一副手套工地搬砖日入两百,可以翻一百倍。
五个亿做生意一年能到十個亿,就已经算是商界天才了。
皇太极和朱由检面临着同样的困局,只不过他的国土面积太小,八旗制度的高压统治下,辽民不会反他,所以内忧仅仅只是一个天灾。
而外患方面更是没有,朝鲜已经被皇太极打服,大明现在也不具备和后金打野战的军事实力,按说皇太极的条件要比朱由检好的多。
可是后金有一点比不上大明。
他没有出海口!
袁可立开创的东江镇,牢牢的卡住皇太极的脖子,登莱水师的战船终日在渤海上纵横,杜绝了皇太极所有与外界联系的道路。
这就是眼界高低在战略大局上的重要性。
十七世纪是属于大海的世界,它不再属于陆地,不再属于传统的农业、游牧业文明,霸权正在向航海文明转移、向工业文明转移。
说的再难听些,向殖民文明转移!
伦敦街上那十几个商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区区几万英镑一纸许可,竟然会在二百年后让他们的公司,统治着大半个地球!
若是只讨论开疆拓土的面积,那么英国近现代的历代国王,是不是都要比秦皇汉武更加伟大?
没人会愿意承认。
原因很简单,沾了时代与科技的光,算不上自己的本事。
而朱由检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他们拥有了时代,而我们,没有拥有!
不单单是朱由检这个皇帝要反思,整个大明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要跟着反思。
而反思的第一步,便是从翰林院开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的未来靠的就是一代换一代的年轻人,所以搞好教育才能搞好国家。”
朱由检已经决心动教育了,己巳协约的签署让他如今有了这份底气。
“翰林院是我大明的最高学府,但它一样要改,必须要改,哪怕改的面目全非,朕听说英国有什么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咱们大明也得有。
博采百家之长,融汇东西之精粹,咱们这翰林院,以后就改名叫北京大学。”
黄景昉苦下脸来:“陛下,这完全不一样啊,翰林院是举子们进士及第后进修的地方,是朝廷选材选官的地方,而您说的那什么大学只是一个学堂,翰林院改成大学,那咱们将来科举的进士们去哪安置?”
“科举?”
朱由检扭头一句话差点把黄景昉活活吓死:“还要什么科举?”
“陛下,没有科举,朝廷如何选官育民啊。”
“选官是选官、上学是上学,这不是两码事吗?”朱由检如此说道:“咱们以后的教育要涵括百家,难道你让一个工学学的好的学生来做官?还是打算让一个船舶业学的好的人来做官?
术业有专攻,当官也是一种术,你们不是动不动喜欢说什么权术吗,权术权术,那就是当官人会的术,工匠有工匠的术、账房先生有账房先生的术,这便是不一样的学科。
以后要把选官跟教育分开,教育是教学生成才,做不做官那是学生们自己的选择。
这件事你要尽快来办,另外,现在的朝廷需要一批有眼界的后辈之秀,朕打算筹备一次留学计划。”
黄景昉头都快秃了:“陛下,啥是留学?”
“留住别的国家进行学习。”朱由检解释道:“就去英国,去他们的剑桥、牛津大学,你们礼部安排人和东印度公司接洽一下,看看能安排多少。
留学的费用国家承担,时间五年,朕还会安排一个百户的锦衣卫过去,用来保护这批留学生的安全。
至于人选嘛,你负责来挑,朕就一个要求,年龄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这个岁数差不多了,太大的话,很多认知已经定了型,而且某些思想根深蒂固,出去留学也不见得能学到什么。
年轻好,年轻有可塑性,而且学习能力更强,接受新鲜事物也快。”
黄景昉能劝什么,只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朱由检又想起一事来,驻足说道:“顺便在京城选址,再办一所专业的大学。”
“教什么的?”
“英语。”朱由检说道:“以后咱们和英国人打交道的次数不会少,也不单单是英语吧,只要有机会接触到的外国语言都要教,让咱们的国人多学一点外语,将来才好出国交流,加强沟通。
你看看人家郑芝龙,一个海贼,竟然会四门外语!这叫什么,这就叫刻苦,叫学习。
连一个海贼都知道学无止境,知道多掌握几门语言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你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会多走出去看世界,再说了,朕还会英语呢,你们不终日说朕是天下人榜样吗,就先学朕。”
黄景昉好奇问了一句:“陛下,您那英语,啥时候学的啊。”
朱由检咧嘴一笑。
“你猜。”
望着朱由检离开的背影,黄景昉苦笑起来。
皇帝还有这闲心呢。
还我猜。
不过,皇帝的状态明显轻松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吓的人都不敢喘气。
也算好事不是?
小说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日暮歌
-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 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皇帝几步之遥,注视着这个明争暗斗,忠奸难辨的朝廷,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
- 都市言情来年今日完本
- 最新章:109 第一百零八章 尾声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聊天群
-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 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 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聊天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