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惜

第71章


当初父亲病故时,因为战事纷乱,军情紧急,匡胤身在千里之外,病榻前照料父亲的只能让好友赵晋代为……赵匡胤因父亲之死想到赵晋与自己的兄弟情分,诸多感慨,手捶胸膛……无法制止的哀痛像洪水一样的倾泻而下……
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却没有活着时能看到,他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己儿子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能创造出一番伟岸不凡的天地,所以当赵匡胤要行走天下立战功成事业时,父亲是理解的,并且毅然支持……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啊,天下成了赵家的王朝,孩儿总算不负父亲大人所望,成了人中之主,这一统天下的大志,眼看距离成功越来越近!可是,高高在上的许多年,权利无边的黑夜里,孩儿……孩儿却是孤独而痛苦的!没有人真正了解我,没有人理解当初孩儿解除兄弟们兵权时的苦心……或者,背地对赵某颇有微词!当年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义社十兄弟”,为了稳固大宋江山,孩儿只能将他们解散回家,卸去权利,以荣华富贵修身养性来安置他们,王审崎、石守信、张永德、韩令坤等等,当年的铁血兄弟啊!有的已经和父亲一样,地下作古;还活着的如今在家闲情雅致安然度日,但当年的雄心壮志,早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大家心里,都认为孩儿容不下他们才出现“释兵权”结局的!孩儿对不起这帮兄弟啊……现在朝廷一班大臣畏惧自己,其实畏惧还不是这手中的权利!一旦政权改变,皇位移主,五十岁的赵匡胤,在谁眼里还是英雄?还是伟丈夫?不过一年近花甲的老人而已!父亲,你可知道儿的心是多么的寂寞冷清,心里藏着的苦楚谁能知道……处置赵晋,儿真的……真的难受至极!虽然是他贪念太多造成的后果,毕竟是随儿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因为银子,他把自己前途,壮志统统断送,而您的孩儿,却把朋友抛弃了;说起来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儿心里,仍是天大的不忍、天大的惭愧!当初同生共死的兄弟,连命都可以相送,出来闯荡,不就是希望过上好日子才浴血拼搏的吗,最后却是因为维护国家,儿不得不狠下心肠,将恩重如山、亲如兄弟的朋友前程毁掉……
兄弟之间,是不是比朋友之间要亲密?父亲,光义的野心你在地下一定能洞悉仔细,孩儿本来打算百年后,将皇位传给他,可是,光义,我的亲弟弟,却背着我暗地做手脚!如今,兄弟亲情所剩无几,有的只是对皇位的虎视眈眈、垂涎欲滴,恨不得明天就是我这个皇帝的归天之日!真是令人心寒啊,儿子出来闯天下,最后得到的就是这个结果吗?得到了所有,失去的却更多!表面看起来,忠义之上,儿子做到了,对朋友,家人,安排妥当,实际上,背后骂我恨我的,孩儿怎会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兄弟我的朋友,都不能理解我的苦楚呢?父亲……这皇位,孩儿,坐得好累……父亲……
赵匡胤哭倒在坟前,天公随之动容,竟然下起了毛毛细雨……
哭过之后,心里似乎好受一点,他命左右拿过弓箭,面对西北方猛然射去,箭飞驰而出,直到远方落下……
“尔等过来,看到那箭落下的地方没?将来朕百年之后,就来这里陪伴父亲大人,不过,为免挤了父亲大人,将朕的陵墓修在那箭落的地方罢!……”
一言既出,惊得大家目瞪口呆,这是哪门子的交代啊!众人齐齐跪了下来,高声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胤的话却令我眼泪瞬间唰的滑落下来,居然想到这些,他预感到什么了?或者,这一切,预示着,该来的不久会来了……
“好了,都起来吧。”皇帝神情疲倦的挥挥手,转身向小路走去。
二更了,赵氏祖屋内,大家香甜的入梦深眠,四下里静悄悄,除了远处微弱的虫声呢哝……也许是白天太惊讶所致,我却无法入睡,不过,扰乱时空后,身体和精神都没有人间的正常的吃睡规律。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些。
白天胤在父亲坟陵前的悲哀,此刻像烧山的浓烟一样弥漫袭来,让我心底感到窒息!是否,离开这人世的悲哀快要降临了!是否,在胤身上,将要遭受怎样的劫难?……又惊又怕之下,对将至的无形危险产生的畏惧感使我内心禁不住的颤抖……
时日不多,离那道士预料的日期越来越近,十月!天!如果十月前,杀了那个传说中的男人,是否可以改变一切?历史呢?是否也会随之改变?……管他什么历史,现在我所经历的就是历史,杀了他!如果真能改变胤的命运,大宋王朝是否会展开崭新的页面?赵匡胤,开创宋朝的英雄,怎能不明不白的消失在历史里!我,上官蜜?王雪衣?或者费花蕊,不论肉体是谁,都是一个扰乱时空的女人!……哪怕万劫不复,哪怕千刀万剐,永世为奴,也要在活着时尽最大的能力去保护他,改变他不测的命运!因为一份爱,已经到了无惧生死的地步,何况杀人!……
回到汴京后,第一件事便是仔细筹划帮手!谁能在最后关头成为我的帮手?完美的计划只要开始实施,就不能失败,一个身居后宫的女人,随便走动,会惹人生疑,|Qī-shu-ωang|需要一个能随便自由行走的人来协助我的计划!张永德回故里了,高怀德远在家乡,朝中能对我忠心不二的人他们俩是最可信的,眼下,必需再寻找一个,否则,仅靠花蕊,很难实现!
一个身影急急而来,端着盘子,盘子里放着金丝玉碗,那是给胤盛点心的,他?眼前一亮,他!对了!多年来皇上身边最贴心的不是他吗?宫里宫外出入自由接触众臣做事也很方便,探听消息不动声色行事不露痕迹是他的风格,关键是,他是胤身边最信任的人!好,就是他!……
奇药
王承恩急急端着皇上吩咐的燕窝羹往芙蓉宫来了!皇上倒是心疼这花蕊娘娘,燕窝羹御膳房还多得是,适才刚一奉去,便吩咐给娘娘这边先送来,说是旅途劳累,娘娘需要补补。皇上龙体就不累吗?怎么不为自个想啊,唉……
花蕊倚在阑干前,笑吟吟的让侍女接过碗盘,吩咐给公公看座儿,王承恩受宠若惊,打做奴才起,就没有主人给做奴才的看过座,他心里打着鼓,莫不是有啥事?
果然,看座后用过茶,花蕊神色严肃起来,喝退左右侍女。
“公公,本宫有话要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
王承恩心想,不出所料,还真是有目的的恩赐。他低下头,神情谦卑笑着答道:
“娘娘吩咐就是,奴婢知道的,一定如实相告。”
定定神,想了想,准备开言前,再次审视面前低头的王公公,不知为何心里有念头一闪,他的谦卑是虚伪的吗?只不过一秒钟的犹豫,马上就否定了,怎么可能,王承恩可是皇上跟前最信任的总管,很多大事都是经由他的口去传达圣旨,若要有二心,早会露出马脚,赵匡胤如此精明,怎么会不察觉?我是多虑了。
于是重新清清嗓子,轻声道:“王公公,本宫想知道,晋王……最爱哪种熏香?”王承恩眉头拧了下,随即松开,面朝地,笑道:“这个……不知娘娘意下是……?”“怎么?不能直接告诉本宫么?过几日是晋王寿诞,本宫念在上次回故里时,晋王陪同皇上前行,一路小心周到,甚为劳累,这几日正寻思寿礼之事,听丫鬟们说,王爷喜欢熏香,了解清楚才能投其所好啊!……”
王承恩满脸堆着笑容,连连点头称“是”,待我话音刚落,他即道:“回娘娘,晋王爷在宫里时,所有衣物等熏香吩咐用兰花干叶等熏之……”
“哦,看来晋王眼光独到!没准以后还有劳烦公公的地方呢……对了,今日谈话你知我知,无须张扬……公公慢走。”
王承恩乐呵呵的走了,身影刚刚消失,已经坐不住的我,立刻换上侍女便装,改变发型,稍稍化妆后,悄悄溜出宫。
开封城角巷里有个专卖熏香的老太婆,她拥用二十多种香味奇特的香料,宫里向来采购熏香都是去御定的专制熏香机构采购,不可能找这样一个江湖上的私人制香所采办,而知道这个地点的,是丫鬟们无意中私下议论时,被我知道了,原没想对自己能有好处,现在,还真不好说。
推开嘎吱作响的木门,一股浓重的混合香味扑鼻而来,庭院中一个老年妇女安然半跪着,在地上的大簸箕上翻晒着各种植物,有的还带着花骨朵呢。颜色鲜艳的花骨朵儿,就算枯萎了,也很美丽,同时,浓郁的香位就是它们散发出来的。
听见门响,老妇人抬头望来,见来客是女子,脸上展开慈爱的笑容。
“姑娘,是来请香的吗?”称“买”香为“请”,还真有几分讲究。
“阿婆,我,不知阿婆这里,可有怎么奇特的品种?”
老妇抬眼上下打量了几眼,眉眼里掠过一丝诡秘的笑,她站起来,向屋内走去。
“姑娘随老身进来说话。”
跟随她走进低矮的里屋,才发现原来外面看起来样式简朴的屋子,里面竟然摆设豪华。
很奇怪,为什么要这样掩饰呢,既然家资雄厚,何不找一闹市设置产业,将生意做得更大。纳闷之下,忍不住道:“阿婆?这屋子……”“很华丽,是么?”
被猜中心思,只好点点头,不说话,期待老妇人给我答案。
“实不相瞒,老身是看你身世奇特,才准许你进屋说话,若是常人,只能在院子里呆,”老妇人再次目光扫来,“看姑娘神色,绝非平常人家女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