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

第33章


  “我方请都留鉴定人进行的鉴定事项有两点:一、针对疑似有转移灶的胃部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时,需要哪些检查事项?二、佐佐木庸平的贲门癌是否确实是早期癌症?首先就针对第一个鉴定事项,请都留博士发表意见,胃部切片为什么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都留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严肃。
  “所以说,病理检查的结果,将可能左右手术后的治疗方法,是吗?”
  关口说着,以余光看了一下财前,财前有别于以往,在被上诉人席上摊开记事本,详细记录着都留的每一句话。
  “没错,即使在手术前诊断为早期癌,表明不会有转移的危险,但如果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推断可能已经转移至肺部或肝脏,就必须立即以抗癌剂治疗,如果切除片内仍有癌细胞残留,就得再度进行手术。因此切除胃片的病理检查,是手术后的重要诊断依据。”
  “如果在手术前已经判定癌症有可能转移,或是判定没有转移可能,这两者的病理检查内容是否有所差异?”
  “本近畿癌症中心,不论是早期癌或是进行癌,都会将标本的病变部分以3毫米大小做连续切片,再进行绵密的检查。我们认为这样才不会导致手术后误判,是最理想的检查方法。但这通常耗时一周或是更久的时间,需要相当的劳力和时间。实际上,在两年前,有一些大学医院也只是剖开病变中央部分,仅制作一片代表性切片。此次浪速大学在进行佐佐木庸平先生的病理检查时,也只做一片中央部位的代表性切片。如果怀疑癌症有可能转移到胸部,就应当针对病变部分制作3至5毫米的连续切片,进行彻底检查。但在本案当中,竟然仅制作一片代表性切片,一位癌症专家的检查过程如此草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65 
  真相渐露(3)     
  都留和国立大学教授财前是同辈,因此他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财前。
  “那么,请问第二个鉴定事项。已故佐佐木庸平先生是否是早期癌?关于这一点的检查结果又是如何呢?”
  关口触及问题核心,旁听席上大家屏息以待,不论里见、近畿癌症中心的同事或是大河内教授,都全神贯注地倾听着。
  “以肉眼观察胃部,就如同财前教授的诊断所见,这是所谓火山口形状的病型,尺寸非常小,乍看之下让人误以为是早期癌。但是这一型癌细胞容易在早期侵入血管内,过去已经有人从生物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也是恶性极强的癌症之一。这个癌细胞的性质属于未分化型,是恶性相当强的癌细胞。更重要的发现是,癌细胞已经侵入血管内,也就是说已经出现血管侵袭的现象。”
  都留的鉴定报告针针见血,引起旁听席上一阵哗然,财前则脸色发白。
  关口立刻接着问道:“您的意思是,佐佐木庸平先生的癌细胞,早在手术前就已经扩散到全身,而转移到肺部的癌细胞,当时已经形成肿瘤了,也就是说,第一审以来大家误以为这个贲门癌只是局部性的早期癌,然而事实上已经恶化得相当严重了。那么,如果院方当时能够确实进行详细的病理组织检查,应当可以发现肺部转移的现象,是吗?”
  都留十分肯定地说:“我认为这是相当有可能的。因为只要发现癌细胞流向血管,首先会怀疑癌细胞是否转移至肝脏,其次就是肺部。”
  “谢谢您宝贵的意见。我的讯问到此结束。”
  关口面色潮红,使尽全力将讯问引导至有利于上诉人一方。
  鸦雀无声的法庭内,柳原证人和里见证人入庭,两人宣读完誓言之后,审判长庄重地开口:“现在你们要以证人的身份接受讯问,必须依照刚才的宣誓陈述事实。如果证词与事实不符,将以伪证罪接受起诉,你们要有这个心理准备。那么,先由里见证人进行讯答。柳原证人,请到走廊等候。”
  柳原立即离开法庭,关口面对着证人席上的里见开始进行讯问。
  “当初佐佐木庸平来初诊时只有胃炎的症状,你却替他做了血液、胃液、X光、胃镜等所有的内科检查,最后加深了癌症的怀疑,才转诊给财前教授。财前教授做了什么样的诊断呢?”
  “一开始他也说只是一般的胃炎,不过我请他做X光透视后,才发现是贲门癌。”
  关口加强语气问道:“您记得当时财前教授的语气或是态度吗?”
  “我记得。我向他询问诊断结果,他一见到我就说:‘这是拇指大小的贲门癌,是第一次发现这么小的早期贲门癌!’他的态度就和其他医生发现首例病例时一样,相当兴奋。当然,我也相当佩服财前教授的X光片解读功力,他只靠两张X光片,就找出这么小的贲门癌。”
  “当时,财前教授还说过什么话?”
  “我想想看。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他说,要解读贲门癌这种微妙的病变已经不是科学,而是一种艺术。”
  “这么说来,财前教授不只是兴奋,而且因为仅靠两张X光片就找出最小的贲门癌,并深深陶醉其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财前教授当时的陶醉一直延续到后来,从而导致严重误导了往后的诊断。就一个医生的心理而言,这是不是常有的现象呢?”关口想揪出财前误诊的根本性原因。
  “这是有可能的。为了提醒医生注意这一点,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医生做好检查。”
  “了解。所以我们才会请东京K大学的正木副教授鉴定,这也就是第一个症结点——手术前是否曾进行检查。您在第一审说过,曾两次建议财前教授做断层摄影,但财前教授彻底否定了转移灶的可能性,不愿意接受您的建议。您到现在还是维持同样的证词吗?”关口回顾了第一审的开庭记录。
  “是的,我不改我的证词。”
  “那么,当时柳原医生是不是也曾怀疑肺部转移?”
  “是的。柳原医生告诉过我,他在教授总会诊时曾建议做断层摄影,但遭到驳斥,我想当时他不认为那只是单纯的结核病灶。我刚好在中央检查室碰到柳原医生,于是我问他,佐佐木先生的胃部病理检查报告是不是出来了?他说,早就做完了,组织诊断的结果也表示那只是局限在黏膜内的早期癌。我再更进一步询问,到底做了什么样的检查?他竟然说,只做了一片代表性切片的检查。我非常惊讶,于是建议他,既然手术前没有做断层摄影,现在更应该详细检查整体病灶才对。柳原医生说,那个胃以后要作为财前教授的研究与临床课的教材标本,因此教授命令要浸在福尔马林里,好好保管,未经教授同意,不准擅自使用。”
 66 
  真相渐露(4)     
  关口听到这里,掩不住愤怒的情绪:“这个胃标本里包含着攸关患者性命的线索,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研究而占为己有呢?太藐视人命了!”
  “审判长,该发言严重毁谤被告,我方要求收回!”河野和国平异口同声地表示抗议,审判长接受了他们的要求。
  “我换个问题。手术后一个星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我想请问当时医生是否进行过妥善的处理?当时里见证人您要求财前被上诉人拍摄胸部X光,这又是为什么?”
  “患者因呼吸困难而相当痛苦,当时是我亲自替他看诊,也听主治医师柳原说明病情的经过,因此对财前教授的诊断产生了怀疑。财前教授认为那是手术后引起的肺炎,但是肺炎通常发生在手术后第二三天,当时已经使用了氯霉素,氯霉素对肺炎具有绝对的效果,然而经过了一个星期却未见成效。因此,我怀疑可能是癌性肋膜炎。肋膜炎会导致肺部积水,只要照X光就可立刻得知。”
  “了解。记得东京K大学的正木鉴定人认为,手术前的X光已经显示疑似有三四十CC的积水,如果超过50CC就可以大致判断病况。因此,如果在手术后立刻进行X光检查,便可以确定病因。但是财前教授仍旧坚持己见,拒绝了您的建议,是吗?”
  “没错。”
  “当时若能进行X光检查,确定诊断为癌性肋膜炎,应该做何处置呢?”
  “应当立即进行化疗,防止癌细胞的扩散。除此之外,我想没有其他办法吧。”
  “也就是说,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时,若能立即拍摄X光,就能发现癌性肋膜炎,也能进行化疗,抑制癌细胞的扩散。但是财前教授依然未尽职责,因而将癌性肋膜炎误诊为术后肺炎,导致患者提前死亡,是吗?”
  “我认为是如此。”
  “我的讯问到此为止。”
  财前身为医生却怠慢了应尽的检查职责,关口通过里见的证词,一一指出财前的过失。等关口一回座,对方律师早已蓄势待发,立刻发言:“被上诉人律师开始进行反对讯问。”
  局势逐渐不利于财前,为了一举挽回颓势,这次由河野律师开口。
  “方才里见证人认为从手术前到手术后,财前教授都未进行几项应做的检查,因而质疑他的怠慢,那么我想请问,里见证人为什么不亲自执行其中的任何一项检查呢?”
  河野劈头就指责里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