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红与黑

第6章


克林顿也是如此,我知道他的内心是不愉快的,但他从这次的对话中,已深深的有所警醒,于是在现场调配着这个场面,临场发挥及随机应变,让他也爱上了这些初出茅庐的孩子,越到后来演奏得越好,回答得也更巧妙,他非常能适应着这些学生,同时用不同的手法,用他的才情,用他的睿智演奏了一回让我们不能忘记的钢琴协奏曲。因为只有北大的厚重与情思,还有他的包容,才筑就了克林顿的指挥。北大的每个人都是一件优秀的乐器,这次终于遇到又一个优秀的指挥,于是让全世界都听到了这个钢琴协奏曲。   
  如果说学生是一件乐器的话,那么普金的指挥,更让我们接受和欣喜。普金与克林顿先后相隔四年,来到了北大,这回的北大学子,更是人性与理性了,他们哼着《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进入了会场,而不是以前的《喀秋莎》。他们也关心两国的政治、贸易、经济,但关注最多的还是普京个人的能力,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人的能力可以改变一切,我们不用总是羡慕别人的繁华,只要我们找到了思路,我们的出路就不远了,这时候的北大学子更务实了。普金比克林顿更高一筹的是,他只回答了三个学生的提问,但是我知道,对于任何一个演奏及指挥者而然,用你的心及情去诠释音乐,你的造诣才是最高的。普京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能有克林顿对音乐那种熟练技术,他还有莫扎特的激情与思想,这一点克林顿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要达到这个境界,人的素养不是一天能炼出来的。所以普金这次的演出简直是一种完美。北大的女生由此而向往着嫁人就嫁普金这样的,就如五十年代,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演讲时一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不同的时代,价值观的改变才让我们改变了世界。普金好样的,北大的女孩要是都能找到俄罗斯小伙,而我们就有希望娶到俄罗斯姑娘喽!呵呵!以上权且当成我的混话而已,或者只是想想而已。   
  买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千万要先识货,否则你感觉不到那个神童的音乐,将是莫大的遗憾。要挑就挑普金这样的指挥作为珍藏版,一生存储;要听就听克林顿这样的指挥做为视听版本,随时领略莫扎特的神童音乐。前者如博士生级别,后者如本科生级别,各取所需。      
季老和奶奶的《命运交响曲》             
   中国最早的太学传统出自于北大,至今演讲也是北大最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最凝重的历史缩影,透过这些演讲人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不仅是北大的历史,更多的是中国文人的成长背景,虽然这反映的只是匆匆的一百年,可谁又不清楚,中国的这一百年经历却是地动山摇般的巨裂。因为有着这些老先生们的传道授惑,才有着更加青春,更加活力的北大。他们通过智慧的语言,让每个学子感觉到了承接下来的责任,才有了一个更好的对接口,于是这个接力棒才是那么顺利的移交。   
  在学校里传闻很多的就是季老为新生看包的事,其实我总想找个机会问问他,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因为这个故事的老头儿实在是可爱。这个在清华受教育的老者,与之有十四年的情谊,而在北大的任教却有四十四年,他把清华比作“诗仙”李白,北大则是“诗圣”杜甫。两个是好朋友,却各有各的风范,因为他们的出身及经历实在是天壤之别,于是历史也造就他们两个人不同的地位。他的《牛棚杂记》被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换来,并用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说起我们的老辈文人,每个人都可以谱写成一首《命运交响曲》,因为那个时代,谁也无法逃避。命运不是每个人能选择的,但是却可以完全的去创造。贝多芬是上帝的遗弃儿,因为他没有莫扎特优越的条件,没有肖邦高贵的气质,可是他却有卓越的音乐天赋,极强的叛逆性格、岩石般的坚强,还有无与伦比的百折不挠,他死的时候,暴雨雷电交加,可他依然还要挣扎,向上帝再要一些时间,贝多芬的一生就是一首最好的命运交响曲。一部作品总能反映着作者现实生活的本身,因为只有真实,而且唯有真实,你才能打动别人。记得有一群学生想去采访季老,由于临时决定的,他们在季老的门口犹豫和徘徊了许久,最后为了不打扰季老,就在他们家门口的土地上,用竹子将自己想问的话写出来,于是满意而归。在我们周边,总会因为那么一点点的感动让我们心潮澎湃。   
  《牛棚杂记》绝对是一个时代命运曲,季老没有玩弄语言技巧,更多的是用了一种平常的,真实的笔调在写着自己的经历。季老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代表,而对于出生于资本家的我来说,从姐姐那里听到关于那个时代爸爸与爷爷是如何受罪的,如何被批斗的,而且这种批斗一定要让被批斗人的家人一起参与,来表明你的政治立场,想想那是多可怕的事情,人可以忍受身体的痛,怎么能违背自己的心,甚至违背人性呢?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再教育。看到季老的那个杂记,我的眼泪汩汩而出,我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尽管我那个时候并没有出生,但是活着且有些迷糊的奶奶,每年我回家的时候,她还是要讲起那段生活,语无伦次,可是能听明白。我知道她出生在资本家,我也知道她袒护着爷爷,我每次去看她时,我是不能穿高跟鞋,因为那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当我们不厌其烦的告诉她,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可以自由了,什么都结束的时候,奶奶却小声的说,不要这样,还会发生的,不要这样,一定要小心,否则有一天你会受苦的。奶奶说起这话时,总是一脸的严肃,并且很生气。   
  没有人能理解奶奶。   
  奶奶可没有季老的文化水平,他不会像季老那样豁达与智慧,她只能这样谆谆教导的叮嘱我们,她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奶奶怎么能和学术泰斗季老相提并论呢?可他们的命运在那个时代却是一样的,而内心的伤害也是一样的,同时灵魂的改造还是一样的。   
奶奶在电视上无意听到贝多芬的那首《命运交响曲》,从那以后每当这个音乐响起的时候,奶奶就着急的蹦起来,指着电视说:你看,你看运动又来了吧!音乐都响起来了,赶快,赶快把电视藏起来。   
  我知道奶奶永远都不会像季老那样拥有那么多人的尊敬和喜欢,也不会像季老一样有机会为同学看包,更不会有人在门外等候的事情,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学界泰斗,毕竟是学界泰斗,但愿奶奶的来世能和季老是邻居,这样她的灵魂就有希望能和季老一样得到复苏了。      
让中国拥有一个巴赫             
   一个国家扬眉吐气,其最核心的东西是我们的科技,北大虽以文科闻名,但北大的理科也是相当的了得,只不过在宣传方面不象文科那么张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科技的发展会实实在在的反映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因为科技要的就是资金。同时投入与产出的长时间性,让我们又不能一下子就看到结果,再加上资金的量非常之大,科技成果又离老百姓比较远,就如我们现在时期的SARS,有多少人会关心我们这个非常时期的科技攻关,又有多少人知道除了白衣人士,奋斗在危险前线的还有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甚至他们的工作更 危险。在这个非常形式化的社会里,没有新闻热点,怎么可以为你做免费宣传。国与国的竞争,和学校与学校的竞争是相同的,除了人文以外,就是钱的多少。   
  1922年爱因斯坦与北大擦肩而过,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他,是在中国的上海知道这个消息的,本来他要来北大做演讲的,而日本这时候发出了邀请,而且费用非常高,于是他选择了去日本,而我们这一错过,就与之从此无缘,尽管我们后来也答应了他的费用请求,但当时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及一些莫名奇妙的耽搁,爱因斯坦总是收不到我们的答复,于是他就走了,我们科学差距就此拉大。钱不是最主要的,但却是最基本的。   
  科学是要做出来的,可这一切需要钱。第一位华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有这么一段话值得我们记下来:“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吸取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中好的地方。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在绝大多数和我同年岁的人都有着种种困难遭遇的时候,我却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合作者,很好的学生。而且在物理学界以外有很多的朋友。其实中国的教育是容易出人才的,关键是创新,一个创新比获得一个诺贝尔奖要重要。”这才是一个拥有非常完全人格的人的见地。   
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呢?是灵性。灵性不是指头脑,而是指灵魂,完全的灵魂才能塑造完全的人格,完全的人格才会拥有一个健全的头脑。   
  巴赫是西方古典音乐之父,他专为教堂写音乐,演奏音乐,他的音乐绝对是一种灵性的展示,但在那个时候,人们却不能理解他作品的含义,称他的音乐作品中宗教题材的音乐太世俗化,可见其作品内的人道主义性质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