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美无双/ 锦竹

第46章


  不到三日,司马昱驾崩。太子即位。
  这几日,谢安忙坏了,几乎伏案不出,整个谢府就她与谢安两个主子,下人不好打扰,但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她没法,只好深夜端了些滋补的汤药敲开谢安书房的门。
  “谁?”里头传来一丝疲倦的声音。
  “敏敏。”
  里头沉默良久,“进来吧。”
  她推门而入,见谢安手中提着毛笔迟迟不肯下笔。她试探问道,“不知安石有何烦心事?”
  谢安注视她良久,叹息道,“最近皇室真把我们搞得焦头烂额。先是先皇下诏让桓温摄政,好不容易摆平,让先皇改为‘依诸葛武侯、王导丞相故例辅政’,可是皇太后非要下旨诏令桓温依周公居摄政例,内辅幼主,外安国政。与先皇先前诏书如出一辙。”
  他眉头锁得很紧,似乎很愁。
  自然,他愁得还是谢家的利害关系,这是作为谢家子弟必要的责任。也许对于国家,还是有点情意。
  “那么安石想怎么做?”
  他苦恼摇头,“王家似乎有妥协的意思。”
  “那安石呢?”她有些认真凝视他。
  他笑,“不敢奉行。”
  “那么便是了,照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吧,眼下无非是王家的妥协让你意志不坚定,王谢本是在同一条战线上,分家不得,应当草拟份策略给王家,阻止这件事的恶化。我想王家自然是有分寸。我也相信以安石的口才,定当能说服王家的不坚定。”
  谢安怔忪着与含笑的敏敏对视,“难为你想那么多……”
  她淡淡撇嘴,“我是谢家人,这是自然的。”
  他仅仅朝她笑过,一句带过,“多多考虑羯儿吧……”
  她半响说不出话,最后微微点头。
  一直僵持被动的冷战,终究不是个办法。她该主动了。
  不过,她这次来建康还有个目的,这也是她想了很久的事,她从衣袖中掏出一份信函递给谢安。
  谢安不明所以接过信函,看了看信函,竟然是请辞书。
  “你想好了吗?”他看着信函,问道。
  她点头,“身为妇道人家,本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这朝廷的是,我也不懂,还是你们这些男人去干吧。还请安石递交给新皇。”
  他默不作声,“羯儿知道后,会很高兴的。”
  她莞尔一笑,“是吗?我只是想做个贤惠的妻子,虽然还在努力,但已经尽力而为了。”
  “你下去吧。这件事我会处理。”
  她点头,“安石也早点歇息,不宜操劳。那我先下去了。”她转身准备出去,谢安忍不住笑道,“你终扪心自问了,得出的答案,很值得鼓励。”
  她没有转身,原地独自微笑,“曾以情重负情浓,而今才知相思重。”说罢,大步离开书房。
  谢安凝望她的背影良久,盯着书案上的宣纸发怔。
  挥洒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兰亭会上,她念道的诗,他一直记得……
  一直埋在心底,永远开不了花……
  她与他的过去,只能忆成惘然。如果当初他抓住她的手,也许结局,截然不同。
  但他,从不后悔。她的婚姻里,容不得第三人。他的故事里,容不得一点瑕疵。
  这其中,到底是谁成全了谁?
  赴鸿门宴
  谢安给简文帝司马昱写了谥议,派人送至桓温的手里。当信件送出去时,谢安似笑非笑跟敏敏开玩笑道,“这次怕是要惹上杀身之祸了。”
  当时以为是开玩笑,竟不想,一语成谶。
  桓温引兵入朝,尽人皆知,他是来“诛王谢、移晋鼎”的。而这时,皇上竟然下旨,命谢安王坦之领百官到新亭迎接大司马。不得不说,这是个多么巧妙地迎接。
  敏敏想,这个命令定是褚蒜子命令的。现在皇上才多大?她也是从皇室考虑,先保住皇室,其他都不管。桓温要杀谢安王坦之,那么便送上去迎接你,让你杀。消气了,是否就可以放过皇室?实在不答应,立你为摄政王总可以吧?褚蒜子的打算确实好。
  谢安也似乎想到了,一笑而过,晋祚存亡,在此一搏了。
  今日眼看桓温就要率大军前来,敏敏一直认为英武的王坦之竟心慌意乱跑来谢府,找到谢安问道,“你说现在该怎么办?我们还是请皇上收回成命吧。这不明摆着把我们往刀子上推吗?”
  谢安草草看了一他一眼,平静道,“大晋国祚的存亡,就看这一次了,你还是稍安勿躁,一起和我去迎接就是了。”
  王坦之一听,浑身哆嗦,“还真去?”
  在一旁的敏敏,见王坦之那模样,忍不住扑哧起来,“王大人,你放心吧。这次你会平安无事的回来。”
  “张军医,你怎这般笃定?”王坦之还是有些慌张。
  她笑了笑,她是自然知道,要是这次失败了,哪有以后的“东山再起”?她含笑看着王坦之,“我信得过谢安啊。”
  此话一出,王坦之颓废哭丧着脸,“这神人也有不灵的时候。”
  “您放心,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要是死了,我陪你一起死?”她一点也不害怕的样子,倒是让王坦之震惊了。
  谢安蹙眉道,“你还是少参合这件事,这可不是玩笑话。”
  “我知道啊,不过这次我很有信心,你一定可以摆平的。”她眼底太多的信任让谢安有丝恍惚,谢安注视良久,轻轻一笑,“希望我能对得起你的信任。”
  于是,他们三人便上路了,当然,王坦之是一万个不愿意去,偏偏扭不过谢安。
  桓温在新亭摆得阵势确实有些吓人,威风凛凛,大阵兵将。明眼人一看,也知道后面埋伏着士兵。来的大臣们各个惊恐,有些人也开始商议不如让桓温做摄政王,捡回一条命。
  敏敏看着这些官员,不禁叹息,一国当难,只为求自保,甚是悲凉。她侧头看着谢安,见他眼睛凝视前方,额头的青筋似乎开始跳动起来,想来谢安并不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攸关性命的事,可不是小事,他不是神人,也是个跟他们一样的人,谢家的支柱就是他,要是他倒了,该怎么办?
  再看看一边的王坦之,头也不敢抬,冷汗一个劲儿地往下掉,把官服都快浸湿了。再一看,他手中抱着的上朝记事用的手版也拿倒了,而他竟不知。
  哎,看来王坦之是指望不上了。一切只能靠谢安了。
  谢安大大方方上前见礼,环顾四周看了下周遭的形势,直截了当问,“明公!我听说那有道的诸侯,当为国家守卫四方,为何您却要置兵于帐后?”
  本是气势汹汹的桓温,被谢安这么一问,怔了良久。
  谢安先声夺人,反而占了主动权。一句话把桓温逼得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杀了他们去篡位,要么就乖乖就得接受朝廷的裁决。
  时间一点点流逝,桓温似乎经过艰难的心理斗争,他选择了后者,缓和了脸色,轻笑道,“哎,安石,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不得不防备一下。”然后吩咐撤去了兵将,竟拉着谢安闲聊起来。谢安也顺着跟他聊,两人高高兴兴聊了半天,如好朋友一样,满朝的大臣看得目瞪口呆。
  这么凶险严肃的事,竟然就这样解决了?
  敏敏会心一笑,安石就是安石,不仅利用的心理战术,还利用了自己所有的优势,简单一句话中包含的却是庞大的言语。
  这次谢安的化险为夷,使得谢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空前提升。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感觉将来取代桓氏而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谢家莫属。原来王谢其名,王家经过王坦之的“倒拿手版,汗流浃背”之后,被远远甩在谢家后面。
  皇室也甚是满意谢安这次勇赴“鸿门宴”,一不推辞,二不不满,并且把事情圆满解决,褚蒜子开始盘算怎么开始重用谢安这个人才了。
  桓温草草参拜了司马昱的陵寝,就回姑孰了。
  事情圆满结束,谢安因为这件事,得到皇太后的重用,以后便要一直呆在建康。敏敏也打算去领南找谢玄了。
  在临行前,谢家门口,谢安就安静立于门前,看着敏敏上了马车。
  敏敏撩开帘子,言笑妍妍,挥挥手,“安石多多保重。”
  谢安淡淡一笑,点了头。马夫挥起鞭子,马儿答答开始启程。谢安一直目送着她一点点远去,嘴角的弧度渐渐收起。
  细水长流的儿女情长,与他绝缘。
  面无表情地转身。
  他,要开始他的“东山再起”了。
  深冬的天,数九寒天 ,冰封雪地,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敏敏忍不住双手捧在嘴边呵气,想想谢玄一向没什么厚实的暖衣,该怎么熬这样的冬天?
  行至半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到领南。她来事先没有通知,自个打听到谢玄住在原来郡相的府邸上,来到郡相的府邸时,感觉大门紧闭,一时她觉得自己来得有些唐突,有些迟疑敲了敲府上的大门。
  一位老翁蹒跚开了门,细细打量着她,问道:“姑娘找谁?”
  她很礼貌微笑,“我想找谢玄谢大人。”
  老翁甚是惊讶,又细细看着她,“你是谁?”
  她怎么感觉这老翁对她有些防备?
  “我是谢大人的姐姐。特来拜访。”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得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