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仲氏太子

第186章 寿春风云


    “还有这种好事?”
    “我当然没意见啊!”
    听韩胤说明来意,袁耀当即是乐不可支。
    此时刘瑶送来热茶,袁耀看着她的倩影,又有了想法。
    “既然是给我纳妾,纳一个是纳,纳两个也是纳……”
    韩胤看了一眼刘瑶的背影,瞬间明白过来。
    “哈哈,世子的意思我明白。”
    “好在只是娶妾,只不过是多下个聘书的事儿,不麻烦!”
    “不,要多下两个聘书!”
    袁耀摆出两根手指。
    “我还要娶冯方女!”
    韩胤恍然大悟道:“难道在下在豫章见到的那名女子,是故助军右校尉冯芳之女?”
    袁耀点了点头,他自然不会忘了冯方女。
    韩胤投来惊羡的眼神:“早些时候在下就听人说,那冯芳之女有天姿国色,只是冯芳一向不让女儿出门,所以只是听说。”
    “没想到,此女早被世子所得,世子可真是有眼光!”
    “不过,这同时纳三妾入门,还是有点难度的。”
    韩胤忽然迟疑道。
    袁耀皱了皱眉:“有何难处?”
    韩胤正了正色:“天子一取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夫人九嫔。诸侯一取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人一夫一妻;此乃礼制也。”
    “世子眼下未有爵位,目前最多只能按卿大夫的标准娶妻纳妾,也就是一妻二妾,多了恐有非议!”
    袁耀笑道:“你对这方面倒蛮有研究的嘞!”
    不过我劝你还是少研究这些,小心死在这上面!
    袁耀暗自腹诽道。
    “我反正要娶三个女人,既然能娶一妻二妾,就让她们中一个作妻,剩下两个做妾不就行了?”
    “万万不可!”
    韩胤连忙摆手道:“正妻乃元配嫡妻,怎可儿戏?”
    “就算世子您愿意,主公也是绝不会答应的!”
    在韩胤的又一番解释下,袁耀这才对汉代的“正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妻又称嫡妻、元配、原配、结发之妻等。
    袁耀先前只当正妻是一种身份标识,用来和妾室区别高下之分的,自己不开心了可以换正妻,或是将喜欢的妾室提为正妻。
    但实际上袁耀的这种认识不仅片面,而且大错特错。
    对于包括天子在内的任何一个男人来说,明媒正娶过门的第一位妻子,才会被称为正妻!
    就算后面因为病故、离异等原因,男子娶了第二位妻子,也只能称作“续妻”或“继妻”,而决不能被称为“正妻”!
    这也是为什么正妻又被称作嫡妻、元配的缘故。
    嫡妻所生子女,即是嫡子嫡女,不论年纪大小,有优先继承权;且正妻只有在犯“七出”的情况下才能被休弃,但如果符合“三不出”的条件,也不能被男方休弃。
    而妾室就没有这种权利了,她们所生的子女是为庶出,继承权靠后不说,还有随时被休弃的可能。
    袁耀之所以身份贵重,正是因为他乃袁术的嫡妻所生。就算今后袁术另立正室,也只能是继室。只要袁耀这个嫡子还活着,继室的子女就永远只能是庶出。
    袁耀无可奈何道:“这样的话,我还不能随便娶妻喽?”
    韩胤点头道:“当然了!”
    袁耀:“那我就先同时娶她们三个当妾好了。”
    想来想去,也只能暂时这样了。
    冯方女虽然跟自己最早,家世背景勉强也够做正妻,但是个傻白女,性格柔弱且没什么主见,不适合当正妻。
    而刘瑶虽然白甜而不傻,性格柔中带刚有一定主见,身材更是极品中的极品,俗称大奶萝莉。但只是宗室庶女,并非嫡出,和袁耀这样的嫡长子并不称对。也不是正妻的合适人选。
    最后是大桥。虽然袁耀知道她长得国色天香,不然也不会被孙策所纳,但一来门第有别,二是自己也没见过大桥的人,一点都不了解就直接娶为正妻也不现实。
    韩胤吃了一惊:“同时纳娶三妾,如此恐惹世人非议,与您名声不利啊!”
    “不就是会说我荒淫无度,是个好色之徒嘛!”
    袁耀满不在乎道:“我还在乎那点名声?”
    韩胤愣住了。
    眼前这位爷,在庶民百姓眼中,早就是骄奢淫逸的酒色之徒形象了。
    名声什么的,根本没有,确实不用在乎。
    但在豪门士族眼中,好色什么的压根不算什么。
    只要你有本事,好色不仅不是缺点,反而会被年轻士子们认为是独具风流的人物。只要你能给那些世家大族带来利益,他们反而会拿你的风流当做跻身的良机。
    “在下明白了!”
    第二天,在回报袁术后,韩胤便领着聘书,往淮北桥蕤处去了。
    这一来袁耀也不着急返回豫章了,便是给了陈矫、梁习等人任命,派遣这些文官先行返回江西三郡就任。
    与此同时,周瑜在寿春的居所,迎来了一位客人。
    接门童通报,听说孙策从江东派人给自己送信,周瑜便是让来人进来。
    而当周瑜看清来人样貌,当即大吃了一惊:“徐琨将军,怎么是你来送信?”
    徐琨挤了挤眼睛,故意大声道:“公子认错人了吧,我姓蔡,乃吴郡一商人,来找周氏做盐米买卖的,不知府上何人做主?”
    周瑜立刻明白过来,笑着迎道:“家叔父不在,族中买卖诸事,由我做主。”
    “蔡兄请进!”
    两人一前一后,走入内室。
    周瑜让下人们都出去,又关上了房门。
    转过身便问道:“蔡……徐琨将军,你不在江东整军经武,来寿春作甚?”
    “可是江东生了变故?”
    徐琨回道:“确有变故,但不是江东,而是阜陵。”
    “阜陵?”
    周瑜拧着眉毛,有些不确定道:“可是伯符兄的母弟有事?”
    徐琨点了点头:“日前孙将军派陈宝前往阜陵接夫人及诸子返回江东,但不料到了阜陵后,陈宝及四十余亲兵,竟被韩胤悉数斩杀。”
    “吴夫人及诸子,也被韩胤掳到了寿春,尚不知在何处关押。”
    周瑜大吃一惊:“此事我怎不知?”
    徐琨叹了口气:“陈宝上岸前,留了十几个兵士看守船只,这些人等不来陈宝,便前去阜陵打探,孙将军这才得知此事。”
    “不过目前此事也快传开了,公瑾你派人稍一打探便知。”
    周瑜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口中喃喃道:“韩胤?他是袁术的亲信,吴夫人现在又在寿春……”
    “徐将军,需要我做什么?”
    徐琨深吸一口气:“我也只是打前站的,过几日子衡、还有子纲先生都会来。”
    “吕范和张纮也会来?”
    周瑜眉头皱得更紧了,也完全意识到了事情的紧急。
    徐琨点了点头:“具体情况,还得再行打探才知道,还需庐江周氏的配合!”
    周瑜摆了摆手:“这是自然,我会尽量在不惊动我叔父的情况下,动用族中力量帮你们行事。”
    “阜陵国相与我周氏有旧,若要打探情况,我可修书一封,让他协助调查。”
    徐琨面露难色:“公瑾,阜陵国相也被韩胤杀了,罪名是贪墨渎职、意图谋逆。”
    周瑜脸色变了又变:“这、这么大的事,叔父也没和我说过……”
    徐琨摇了摇头:“恐怕不是令叔父不说,是他也不知情罢了。”
    周瑜阴着脸:“看来此事和袁术脱不了干系了。”
    徐琨深吸一口:“公瑾,和你交个底吧。”
    “这次最好的情况便是我们用兵马钱粮换回夫人及诸子。”
    “最坏的情况,恐怕就得诉诸武力了。”
    “门外跟车的那些人,都是我从江东带来的好手;车上也不全是大米和盐货,是上百副弓弩甲胄!”
    “公瑾做出决定前,还需考虑好,一着不慎,连累的可是整个庐江周氏!”
    周瑜俊美的脸庞冷笑一声:“这有什么考虑的?”
    “我也藏有上百张强弓硬弩,数十副铁甲,就连我叔父也不知情!”
    “就看徐琨兄有没有带来足够多的人!”
    徐琨大喜:“孙将军果然没看错人,临行前孙将军便说无论是何种情况,你周公瑾必然会倾尽全力!”
    周瑜浅浅一笑:“伯符兄与我乃至交,若不是家世所累,我周公瑾早已和伯符兄一起攻略江东了。”
    徐琨:“有公瑾这番话,我也就放心了!”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打探夫人及诸子现在何处,以及查探陈宝和阜陵相被杀的实情……”
    ……
    与此同时,袁耀正在想办法接收孙策送来的兵马粮草。
    因为半洲城垒的施工,郑宝的水军船只,大都用来运送民夫和木石材料了。
    收到袁耀加急的命令后,郑宝尽可能抽调出船只。但不管怎么抽调,也远远不够装载八千名士卒和十万斛粮草的。
    而许氏一族的南迁,又加剧了对船只运力的需求。
    许姓宗族,加上依附的农户,足有三千余口。
    这些人不仅人过来了,还把所有能带走的家底,都带上了。
    生锈的锄头、瘸了腿的耕牛,不管好的坏的能带的都带上了。
    袁耀也没法将他们安置在淮南。
    既然答应了许褚以后让他的家人衣食无忧,那就必须得做到!
    如果将他们留在淮南,等待他们的将是无休止的兵戈,乃至明年的旱灾饥荒!
    所以最好还是将他们迁往江西三郡。
    但尽管袁耀派张闿持令,征集了历阳渡口的所有大小船只,加上郑宝带来的船只,也远远不够。
    百般纠结下,袁耀决定冒一次险!
    那就是不把那八千士卒和十万斛粮草逆流而上运往江西三郡了,而是就近送往丹阳郡的石城,由自己的叔父、新任丹阳太守袁胤看管。
    等来回几趟把兵马粮草运过江后,船只则满载许氏一族三千余口,返回柴桑,交由历陵县长郑浑划拨荒田安置。
    于是,前脚刚把兵马粮草从牛渚滩运到历阳的吕范和张纮,又眼睁睁看着张闿大手一挥,又将兵马粮草从历阳运回了牛渚滩。
    因为船只不够,张闿还持着袁耀的假节,临时征用了江东的船只。
    同样的粮食,同样的人,就这么运过来又运过去。
    这把吕范和张纮都给气到了,找到张闿质问是不是袁术在耍他们。
    若是要把这些兵马钱粮送给袁胤,为什么不早说!
    何苦我们从各处港口调来这么多船只!又何苦我们找来数千民夫帮忙卸船!
    玩呢?
    闹呢?
    张闿根本不做解释,只说是他听袁术的命令,有啥事找袁术去。
    吕范和张纮看到张闿手里天子所赐的假节,不疑有他,直冲冲带着一票人就直奔寿春而来,要找袁术问个清楚!
    士可杀不可辱!
    而袁耀将兵马钱粮用运回江东,自然不是为了还给孙策的。
    他计划用这支现成的军队,去收服在泾县据守的太史慈、并解决丹阳贼帅祖郎!
    趁着孙策这会儿目光还在会稽郡王朗身上,这是最好的进军丹阳郡,在江东三郡嵌入一颗钉子的最佳机会!
    当然,太史慈的存在也是袁耀决心冒险的一大原因。
    历史上的孙策直到建安三年,也就是现在的两年后,才腾出手来进攻丹阳西南部,并收服了太史慈和祖郎。而并不是演义中在击败刘繇后,一气呵成打到泾县收服太史慈的。
    一来丹阳西南部山多险峻,且山越部族很多,民风剽悍。除了太史慈这股刘繇部残军,还盘踞着诸如祖郎、焦已等大大小小数十股地方武装,难以一战而定。而且就算平定了也需要留下精兵猛将进行镇压。还不如先攻打更为富庶、也更容易进取的会稽郡。
    二来是因为袁术为了限制孙策,提前将亲近孙策的丹阳太守周尚召回寿春,改派了从弟袁胤接替了丹阳太守一职。因此丹阳郡此时在名义上已经直属于袁术,孙策已无权出兵。因此孙策只能隐忍待发,等到袁术称帝后与袁术断绝了关系,才出兵驱逐了袁胤。
    而袁耀凭着熟知历史的优势,就是要趁孙策无力顾及的时候,夺取控制丹阳郡。
    只是,让袁耀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还没有做好出发准备的情况下,事情又有了突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