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红十月

第95章


亨利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鱼水雷部门长了。后来这个性格沉稳、战功卓著的美国青年一路官运亨通当了潜艇艇长。许多年轻的中国鱼水雷部门长走的上进之路跟他差不多。
                 
鱼水雷部门长(一般简称为“部门长”)是海上杀手——鱼雷兵们的“头儿”。
他麾下统管鱼雷、“鱼电”(鱼雷射击指挥仪)两个专业。与航海长相比,他统管的专业比较少,出海时的工作也相对清闲,在二级部署(正常航行)时,他是负责指挥潜艇航行的值更官之一。理论上他与副艇长、航海长三班倒,但由于航海长负担太重、忙不过来,所以一般情况下航海长都“让贤”不担任值更官,出海时鱼水雷部门长与副艇长担任值更官。
                 
鱼水雷部门长与航海长在潜艇学院所学专业完全一样,叫做通科部门长专业,只是毕业后他们根据艇上的需要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航海长那摊专业鱼水雷部门长都会。但本职岗位干得年头久了,航海专业自然会有些生疏,若真需要转换岗位那就得再下番功夫啃啃专业书了,一般说来这种再改换行当的情况不太多。
                 
由于鱼水雷部门长、航海长与艇长在专业上有连续性,所以艇长的职位差不多都是由这两个“长”出身的军官“承包”了,绝少例外。
                 
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潜艇上凡只要跟鱼雷沾边儿,活儿都挺清闲,出海时全艇就数鱼雷兵舒坦,值更时找个舒服的地方坐着,每隔半个小时用舱内通话器向指挥舱报告一下舱室情况(其实也就一句话:“×舱情况正常”,完了!),下潜时几个鱼雷兵同心协力摇着摇把做几圈圆周运动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给发射管注水以便潜艇下潜就算是重活儿了;返航时配合舰务兵把发射管的水排出去,擦擦地板、搞搞舱室卫生,就这点活儿。他们所在的舱室远离轮机舱,既凉快又安静。
                 
潜艇上还有个不大的弹药库,里面有发射气幕弹用的伪装发射器,还放着冲锋枪、手枪子弹之类的,携带战雷时,里面再存放上鱼雷引信。弹药库由一个枪炮兵管理,他也是鱼雷兵,只不过岗位不同罢了。潜艇用于自卫的冲锋枪都放在舱室过道的枪架上,平时上锁,也是由他管理、保养。轻机枪、手枪放弹药库里,但每艘潜艇情况可能会不太一样,这都是些枝节问题了。
                 
枪炮兵出海时基本无所事事,一般都是斜靠在舱底弹药库的门框上悠闲地看着别人干活,穷极无聊时擦擦枪大概是他的“重活儿”了;鱼电(指挥仪)兵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你若看他拿着绸子布或麂皮擦拭指挥仪什么的,那也是他老人家在活动活动筋骨,他参加潜艇的电工值更。
                 
鱼雷(电)兵们:恕我自揭老底儿,因为我即当过鱼雷兵,又当过鱼水雷部门长,对这个行当还是有点了解的,对不起了。
                 
鱼雷兵平时虽然轻松,可有一点:发射鱼水雷时绝对不许掉链子,掉链子就可能给潜艇带来危险。
                 
在鱼雷装艇前鱼水雷部门长与鱼雷军士长要带领鱼雷兵们到潜艇基地的鱼雷检修所去挨个、逐条地检查鱼雷,检查鱼雷是个技术活儿,要把鱼雷分系统地检查个通通透透。由于现代鱼雷技术复杂加之曾多次作为“操雷”反复使用过,所以鱼雷检查来不得半点马虎。
                 
鱼雷检查的项目非常多,所以实际检查时鱼雷兵是分号操作的,通常是三个人分为一组互相配合着检查,谁负责那些动作、项目在检查条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而且雷型不同检查条例也不同,这些都需要鱼雷兵熟记在心,说白了:检查条例都得背下来,这是对检查人员的基本要求。检查时做到哪个项目要喊出哪个项目的动作,以便在一旁的部门长清楚,有遗漏的话要及时提醒、补上。如果说鱼雷兵仅负责他自己的两亩自留地的话,那鱼水雷部门长负责的就是“乡亲们”
的所有责任田了,所以鱼雷检查非常劳神、费脑子,当过鱼水雷部门长的哥们儿肯定对此深有体会。
                 
若潜艇担任战备值班需要装足鱼雷时,鱼雷检查的工作量非常大,一天根本完不成,因为有些项目检查起来非常费时间。为什么鱼雷不由基地专职人员检查呢?这个谁也没明说,但我想这就象伞兵的伞具一概都由伞兵自己迭一样,全世界都是这规矩,目的就是使自己放心、别人也少担干系。
                 
鱼水雷的装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上甲板经前升降口装卸,这种方法由于要卸掉升降口的活动肋骨,所以比较麻烦不太常用,但这种方法距水面高,故适用于潜艇在海上补给鱼水雷;
                 
第二种则是经发射管前盖装卸,这种方法是在管口处架设浮筏,起重机把鱼水雷先吊到浮筏上,舱内人员用绞车把鱼水雷顺着发射管拖进鱼雷舱,潜艇在码头装雷常用这种方法。
                 
潜艇发射鱼雷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鱼雷出管后象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那是鱼雷方向系统的陀螺仪或舵系出了问题所致,据说二战时曾有过潜艇发射的鱼雷绕本艇转了一圈后一举把自己打沉的例子。
                 
无庸讳言,携带鱼雷是有危险性的,在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与美国的SSN-589“蝎子”号核潜艇的沉没事故中,它们携带的鱼雷担的嫌疑最大。自己亲手把自己送进地狱,那才真是倒霉到家呢。
                 
“鱼雷发射管——放!”
                 
就常规潜艇而言,它的“枪”就是鱼雷发射器,“弹”则是鱼雷、水雷与潜- 舰导弹。
                 
鱼雷发射器是个长长的、焊接与用螺栓接起来的金属管子,上面有许多仪器、设备、阀门、管路,可以设定鱼雷的各种参数:航向、航速、航行深度、转角、散角……等等,有些是需要鱼雷兵手动设定的,有些是由指挥舱的射击指挥仪通过射击数据传递仪带动的设定仪设定的。发射管有上、后止动器、导轨用来固定鱼雷,这样鱼雷就不会在发射管里前后乱撞、左右乱转了。
                 
发射按钮都是在指挥舱按下的,但鱼雷舱也有发射拉把,发射时,鱼雷兵也得再拉一下,这样发射就双保险了。
                 
许多人都觉得发射按钮、拉把不得乱动,生怕发射管会因此“发作”。其实各位大可不必担心:在发射管的发射系统没准备好、前盖没打开的情况下,凭你再怎么在发射按钮、拉把上乱鼓捣也没事。而准备系统、打开前盖得需要几个鱼雷兵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地经过一番复杂的操作才行,一个外行要想把鱼雷给发射出去几乎不可能。
                 
在鱼雷舱,鱼雷发射器的发射准备大致有以下几大块:1.机械准备主要是把发射管的各种阀、手柄、机械仪器由平时状态转换到发射状态并且打开发射管内鱼雷的锁气阀或接通电雷开关。
                 
2.注水—均压—开前盖发射管与鱼雷之间的空隙叫环形间隙,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前要向管里注水把环形间隙灌满,然后打开通海阀、均压阀均衡发射管内外的压力,此时才能打开发射管前盖。由于在水里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加1个,所以发射管前盖承受的海水压力非常大,以标准的533mm 发射管为例,它的前盖外径大致在580 mm左右,在10米深度每个洗衣盆大小的前盖承受的海水压力大约是2.6 吨,在100 米水深就是26吨了,所以不均衡发射管内外压力前盖要想楞开是打不开的。注水是为了使均衡压力的过程快、减少水流冲击并且可控。其实均衡内外压力的过程非常快,在发射管注满水后一打开通海阀、均压阀的瞬间就完成了,这点从压力表的指针变化就能看出来。
                 
当这一切都准备好后,提起液压开关手柄往前一推,发射管前盖就打开了。
发射管有互锁装置,它的用途就是防止前、后盖同时打开,这样潜艇在发射、重装鱼水雷需要分别打开前、后盖时就不会因误动作而前后大贯通了。
                 
别看发射管500 多毫米的口径不算大,若在水下前后大贯通了谁也堵不住,这个,你只要想想电视新闻里外国警察用高压水龙把那些示威者一滋一跟头的镜头你就明白了。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水面舰艇、反潜飞机装备的反潜自导鱼雷个头都不大的原因:只要把潜艇炸个窟窿,奔涌而入的海水就会使潜艇玩完。
                 
3.给系统充气气动式发射装置的一个特点就是许多装置是靠气体动作的:发射气瓶的气体为发射系统提供动力,无泡气瓶为无泡装置提供动力,等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