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红十月

第94章


                 
前些年北京人艺曾演过一部在美国非常有名的话剧《哗变》,里面的魁格舰长曾为贪嘴的水兵偷吃了草莓而大发雷霆,并定性为“草莓事件”,他还特别为此召开了一个“全会”追查“小偷”,闹得全舰(扫雷舰)上下鸡飞狗跳、人人自危。许多观众为此哈哈大笑,觉得他老先生脑子进了水、小题大做。其实你要是当过潜艇兵,有过海上生活体验,可能你就会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了。
“草莓,草莓有什么?这是个原则问题嘛!”——朱旭扮演的魁格舰长如是说。
我特能理解。
                 
晕船的滋味在潜艇上会晕船吗?会的。前边说过,潜艇在前往训练海区航渡时是在水面航行的,水面舰艇的水兵们碰到的晕船烦恼潜艇兵一样碰得到,曾有人专门对诱发晕船的原因进行过研究,除了晃动与颠簸外,空间狭小、封闭,空气恶劣还有别人呕吐的气味与“呕呕”狂吐情景的心理暗示……都是造成晕船的因素,水面航行的常规潜艇差不多把这些都占全了。
                 
“不怕浪就怕涌”潜艇兵都知道这个道理,大涌非常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6 —8 米,汹涌而来、小山似的大涌一下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随后又把潜艇按到谷底(严重时舰桥都会被涌上来的海水“盖帽儿”)。随着潜艇艇首朝下跌入谷底,海水涌进非水密艇体挤压空气时会产生的气韵悠长的“呼——呜”
的凄厉呻吟,失重会使艇员的心提到嗓子眼,身子发飘、脑子也发飘;随后潜艇又头朝上地被大涌托起,刚才涌进非水密艇体的海水奔泻而出的“哗——”声便从舱室四周响起,超重会使你的心往下沉。此时你眼前是一个晃动、旋转的世界,没固定好的东西稀里哗啦地响成一片,盆盆罐罐会来回滑动、到处乱滚。我得说晕船的滋味非常难受。如果你虚汗一冒、舌根儿下边与腮帮子两边开始往外滋清口水并且伴以两腿发软、浑身没劲,那你就离呕吐不远了——随后而来的感觉就象有个小猫的毛爪子捅进你的嗓子眼并在你的胃里一通瞎搅和,接着就象有一只无形之手在你的胃部猛然一攥……接下去的感受你自己体验吧,艇员把这个叫“交公粮”。当你把胃里的东西都吐光了后的干呕会更难受,胃的剧烈痉挛与收缩会使从胃部挤压出来的气体在口腔里“库!库!”作响,痛如刀搅。许多人会把黄绿色的胆汁也吐出来并且带着血丝。胃病是潜艇职业病之一。
                 
晕船也分人,有的人出海就晕。一听要出海就觉得脚底下摇晃的人也不是没有,这种人通常被称为“晕船大王”,这就象喝酒喝伤了的人,数数儿也得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避“九”不谈,说“九”必醉。也有那种晃翻了天也不吐的潜艇兵,着实令人羡慕。至于潜艇摇晃时难受不难受别听他们自己说,为了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与英雄气概,他们往往言过其实:谁要是在游乐园大幅度悠上荡下的“海盗船”上连着坐上几个、十几个小时楞说没事儿,我劝你对他的话最好别信。
                 
涌大时大家最盼望的就是快点下潜,只要下潜到一定深度,潜艇就稳稳当当的一点不晃了。对幸福可以有多种理解,对“晕船大王”们来说潜艇下潜航行是最幸福的事了,因为搜肠刮肚照着倒海翻江呕吐的滋味实在难受。
                 
忙碌的航海长现代潜艇潜行万里,它的领路人是航海长。在狭窄的潜艇上,航海长是唯一有“办公室”的军官,他小小办公室的确切名称叫海图室。
                 
海图室很小,拉开推拉门迎面是潜艇的固壳形成的圆弧形的舱壁,进去后左手是自动航迹绘算仪,右手是海图桌,海图室内还有电罗经的分罗经、测深仪、转速表和计程仪等等各式仪器,这些东西已把小小的海图室塞得满满当当,出海时海图就铺在海图桌上,桌上还有必不可少的航海日志、各种航海文书、画海图用的量角器、平行尺、两脚规、铅笔、橡皮、压海图用的镇纸等。自动航迹绘算仪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根本没用,而且不光是中国,就连美国的“洛杉矶”级这类的新型潜艇也是如此,这个你可以翻翻汤姆。克莱西写的《核潜艇之旅》这本书。这其中有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因素,就好比电脑、家用电器,它们有许多复杂的功能,其实人们常用的就那么几项,如果某些功能或使用方法太复杂、太劳神,人们宁肯不用,这类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寻常可见,潜艇也不例外。
                 
出海前航海长要根据所执行的任务和艇长的要求作出航海计划,然后报送上级航海业务部门审批,这是例行程序。海图是航海必不可少的,海图制图所用的投影原理是由荷兰人墨卡托开创的,所以亦称墨卡托海图。
                 
墨卡托海图的特点是:(一)舰船若是在海上直线航行,那么它的航线画在海图上就是一条直线(行话叫等角航线),不会因受地球曲率影响成为一条弧线;(二)经度线与纬度线是各自平行的直线,且两者互相垂直。而实际上地球的经度线就象西瓜花纹似的互不平行,摊成平面后也不与纬度线垂直。
                 
(三)图上的地标、地物与实际形状非常逼近;(四)海图上纬度的1 ′为1 海里。墨卡托海图的这些特点使得标绘海图变得方便易行。海图用的纸是特制的,因而质量极佳,耐擦耐磨可反复使用,且沾水不变形。
                 
舰位的准确与否对潜艇非常重要,因为潜艇在执行任务时一般都处于水下航行状态,此时舰位基本是靠推算,变化的海流、潮汐,变深、变速、变向等频繁的战术机动使得舰位推算变得困难重重,如果推算起点的舰位不准,任务肯定泡汤,自己也会身陷险境。
                 
潜艇导航方法有如下几种:地文导航、天文导航、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前两种是最古老的导航方法,利用的是自然现象,因而最可靠、不受干扰;后两种方法用的是人为的技术手段,因而其战时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存在隐患。地文导航最简单、可靠,用罗经上的方位仪测两条地标(山头、岛礁之类)的方位线,那么两条线的相交点就是所测的舰位,如果测三条更好,这样能发现选取路标时可能产生的辨认错误。不过默记数据特别费脑子,若看到海长从陡直的舰桥扶梯上下来时你千万别跟他说话,此时他脑子里只有地标的名称、两到三个五位数的方位数据以及测量时的准确时间,他钻进海图室后得根据这些数据摆弄着绘图工具画方位线、定舰位,还得填写航海日志,他若一分神又得爬上舰桥重新测量,这讲的是方位定位。此外还有方位—距离定位、方位移线定位、三标两角定位等等,这里恕不赘述。
                 
当潜艇在远海航行没有地标可测时就要用其它方法导航了,比如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等等。这几种导航方法从原理上说与利用地标定位也差不多,也是由“点”(比如天上的星辰、卫星)引出“线”,而“线”
与“线”的交点即是舰位,但它们的计算方法和采用的技术要复杂得多。
                 
以天文导航来说,它牵涉到球面几何的计算、地球与天体间相对位置的复杂时空变幻,所以人工计算一个天文舰位有时需要30—40分钟,如果再加上用六分仪测量天体所用的时间,那这个过程更长。虽然人们为了简化计算制成了许多相当于《数学用表》之类的表册,但其计算过程还是太冗长、繁复,算一个天文舰位要翻查许多大厚本的表册,如:《航海天文历》、《恒星高度方位表》、《太阳方位表》、《太阳出没方位表》、《北极星方位角表》、《天体位置图》……
等等,这堆计算时需要来回翻的表册相信会使许多人晕菜。而且你必须考虑到潜艇出海时的恶劣环境:浑浊的空气造成的头晕脑涨、晕船呕吐造成的体力不支、长时间航行时换班轮值造成的生物钟紊乱……等等。
                 
潜艇可是个既需要体力又需要脑力和毅力的行当,所以国家给予潜艇兵优厚的待遇也在情在理。
                 
航海长不光是业务干部,他还是行政干部,他麾下还统管着雷达、声呐、无线电、舵信、航电等在艇上堪称高技术的专业分队。同时他还是潜艇的值更官,对驾驭潜艇还得门儿清。航海长有一个副手叫副航海长,两个人共同负责潜艇的航海保障。
                 
有福之人:鱼水雷部门长一定有读者看过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写的《战争风云》及其姊妹篇《战争与回忆》这两本小说,里面有个着墨颇多的人物叫拜伦。
亨利,他军旅生涯的早期职务就是潜艇鱼水雷部门长。
                 
《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曾经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美国还把它改编成了一部当年耗资最巨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许多读者都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因而拜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