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暗精灵

24 番外 修与卡尔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
    问:心住何处即住?答:住无住处即住。
    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
    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
    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得想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问:云何是无所见?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答: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答:见中不立物。
    问:正见无物时,见中有无物否?答:见中不立无物。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问:如是闻者是谁?答: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
    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
    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问:云何行佛行?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圣行;如前所说,不行有无憎爱等是也。大律卷五菩萨品云:一切圣人,不行于众生行,众生不行如是圣行。
    问:云何是正见?答: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问:云何名见无所见?答:见一切色时,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问:即言以智为用者,云何为智?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