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

第9章


浩子不知不觉地又把手伸进白大褂的兜儿里摸烟,碰到的却是刚才捏扁的那个空烟盒,气得她一下子把空烟盒扔到屋角垃圾箱那边去了。
浩子再次比较了那两张画儿,说什么也看不出是一个人画的。
“第二张画儿,是人格交替以后画的吧?”由香里看着文件夹里的那两张画儿,问浩子。的确,即便是心理学方面的外行,也能看出这两张画儿的个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的。我是后来才醒过味儿来的。第一张画儿,是主人人格‘悠子’画的。第二张画儿,是‘陶子’画的。不过,根据维托根斯塔因指数计算出来的受到精神创伤的年龄,只能说是偶然的幸运。”
“这是为什么呢?”
“‘悠子’和‘陶子’,很偶然地跟千寻的年龄一样大。其实,人格的年龄有时候差别是很大的。比如说小瞳这个人格,才是个5岁的幼女,明子呢,恐怕是20岁左右,跟你一般大。如果是这两个人格画的画儿,我却用千寻的年龄去测量指数,肯定是毫无意义的。”
由香里就像在听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在谈理论。难道那些交替出现的人格,年龄和名字都不是自称的,而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实际年龄生活在人的心里吗?
“这些画儿,您让专家看过吗?”由香里问。
“看过。我一个人不敢做出判断,就去母校的心理学教室请求协助。首先,他们请来5个跟千寻年龄相同女孩子,让她们隔一段时间先后画了两张画儿,又把千寻那两张画儿混在她们画的这10张画儿里,然后请9位教授和研究生,用SD法,即意义分析法进行判定。教授们的直觉印象用52个形容词来回替换,分为7个阶段反复判定,用错落乘积法求出相互关系,最后用巴里马柯斯法求出因子行列……”
这些话完全是意义模糊的词语排列,连由香里的感情移入功能都不管用了。看着由香里迷惑不解的样子,浩子知道自己弄错对象了,赶紧道歉,“啊,对不起。我把你当成专业研究者了……总而言之,就是把看了那些画儿以后得到的印象数值化。”
这还在由香里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她点头表示听懂了。
“最后,请来的那5个人分别画的两张画儿都被判定为是同一个人画的,而千寻的那两张画儿却被判定为是两个人画的。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怀疑千寻是多重人格障碍了。”
文件夹里还有许多后来对森谷千寻进行心理测试的结果,由香里开始翻看。画树的心理测试一共有13张,从1到12编了号。
有棉花糖似的树冠,只有两条线表现树干的小树。有茂密的叶子,枯燥而写实,表现男性特征的大树。有的细致地画出了阴影,有的飘散着童话般的氛围……
每张画儿上都用订书机钉着一张便条,便条上用极细的圆珠笔密密麻麻地写着说明文字,分为成熟型,纤细型,不安型,萎缩型,混乱型等等。
浩子要对各个人格进行心理测试,还采用了其他测试方法,量是很大的。这些心理测试大多带有强迫性质,由香里对这种做法表示怀疑。由香里自学过心理学,虽然关于心理测试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但她还是认为这些心理测试搞得太多太滥,而且不少是重复的。
"心理测试搞得够多的吧?”
浩子到底是专业人员,马上就明白了由香里的意思,“是啊,一般说来,投影法,描画法,答题法,还有智能检查,每项搞一次就够了,可是……”浩子点着最后一支烟,吐烟的同时叹了口气,“说心里话,我也感到不安。对多重人格的孩子,我没有做过心理辅导,而且周围连一个商量的人也没有。精神病科的医生们,一听我说多重人格,马上就报以冷笑。我知道,盲目相信心理测试的结果是很危险的。我除了自己的判断以外,还希望有客观的判断,希望有权威人士告诉我,我的诊断没有错……心理测试是我的专业,所以,光依靠心理测试了。”
浩子并不知道由香里具有感情移入功能,她可以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所作所为,但她没有隐瞒,而是把心里想到的一切,包括弱点,都详细地告诉了由香里,这种勇气使由香里感动了。
“还有,我跟千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她越来越觉得心理测试有意思,不像开始时那么反感了……也许这是她率直的表现自己的少有的机会吧。”
由香里的视线落在偶然翻到的一页答题式心理测试上,不知道为什么,那里写着的句子,强烈地吸引了她。
“孩提时代,我……”“人们常说我……”“我的失败是……”等刺激性很强的半句话,让接受心理测试的人完成句子。所谓的人格诊断的基本问题。
根据便条_七的记录,接受心理测试的是第2号人格。
第一部分 1、孩提时代,我喜欢跟家里人一起开车兜风。2、人们常说我是一个忽三忽四的人。
不了解内情的人看了以后,恐怕会认为这是一些很不好的句子。
3、我的生活就是讲和。4、我的失败是没能跟父母一起去天国。5、家里人总是从背后盯着我。
从背后盯着,那是怎样的一种目光啊?这种注视仿佛是相当遥远的。由香里感到心痛,千寻的孤独和被疏远的感觉,引起了她的共鸣。
再往下看,又有好些项目跳入了由香里的眼里,就好像这几项浮在表面似地引人注目。
12、死,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由香里指着这一项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浩子在对面看了一眼,说:“就是字面的意思。她相信来世。这个年龄的女孩子相信来世虽然并不稀奇,但第2号人格这样说让我感到意外。第2号人格,你知道是谁吗?”
“是谁?”
“是‘明子’。考虑问题那么具有理论性的一个女孩子……但是,一般而言,体验过临死前的感受的人,大多会产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的看法。”
14、我做不到的事,是像同班同学那样天真烂漫。
“这是为什么呢?”
“只不过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少女的说法而已。不过,她已经不天真烂漫了,可能指的是别的事实。”
别的事实?由香里一点儿都读不懂浩子的感情。
23、能迷住我的心的是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的鸟。
30、我想起来的事,是黑暗的夜空升腾起火焰的光景。
这两项明显指的千寻是5岁那年濒临死亡时的体验。由香里不需要浩子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2、使我不安的时候,是楼道里响起脚步声时候。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楼道里的脚步声,具体指的什么还不清楚。凭想象我叮以猜出是什么,但是,Blind Diagnosis(盲目诊断)是危险的。在事实还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随便说。”
由香里再次试图听取浩子的心灵语言,但浩子通过自我抑制封闭了感情系统,由香里没听到任何声音。
13、自杀,不阻止是绝对不行的。
“……我觉得这个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确。”
“是的。你知道千寻是多重人格,我才跟你这样说。多重人格里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叫做自杀志愿者。千寻内心存在的人格之中,也许有一个是有自杀企图的。我认为是第2号人格想阻止那个人格自杀。”
14、我喜欢的东西是父亲留下来的许多图书来着。
“……许多图书来着,用的是过去时。”
“以前,可能除了字典和《雨月物语》以外,还有许多别的书。不知道那些书怎么没有了。”
22、大部分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的蝉的幼虫,一直企盼着飞向天空。
“这一项让人感到突然。”
“蝉,最长的可以在地下生活19年,钻出地而羽化以后的生活,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我认为蝉的幼虫指的是‘明子’本人。12个人格是交替出现的,不出现的时候不就等于生活在黑暗之中吧?‘明子’是在以蝉自喻吧。至于这是怎样一种心情,我也想象不出来。”
“还有,这是第二次提到向往天空吧?”
“对,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关键词。”
30、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事,是自己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的样子。
中间反复记述了临死前的体验,最后也是以此作为收束。单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临死体验对她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由香里在苦思冥想,电话铃突然响了。浩子走过去拿起听筒,小声跟对方谈起话来。由香里看了看表,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呆了两个半小时了。人们在集中精神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是感到时间过得飞快。
浩子放下听筒,满脸遗憾地回过头来,“真对不起,从现在开始,得跟学生面谈了。”
由香里站起来,“您太客气了。打扰您这么长时间,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
浩子一直把由香里送到学校大门口。途中,女生们看到由香里,咬着耳朵说起悄悄话来。男生们被由香里的美貌所征服,呆呆地看着她,张开的嘴巴都忘了闭上。
由香里说:“以后我也尽量去找千寻谈心。”
浩子说:“那就拜托你了,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情况,请你马上告诉我……半夜里也没关系。”说完从口袋掏出一个小本子,撕下一页写上自己的电话号码递给了由香里,“我现在倒是不怎么担心森谷千寻,她一个人在医院里呆着,也不会觉得寂寞。肯定会有很多朋友陪她聊天儿。我担心的是医院让她出院。”
由香里站住了,“家里有什么问题吗?”
“啊,我不想让你有先人之见,反正你早晚会明白的。”
由香里感到从浩子身上传过来一阵强烈的悬念之波。
千寻的临死实验
第三章千寻的临死实验
由香里接触最早的人格,是“陶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