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菊与刀

第214章


在此之前,我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过了这一天之后,我们的兵力必须归属于朝
廷,再也不能自由调动了。所以说,这次的仪式,等于是展现日本的现况啊!”
“大人,在这之前,希望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什么事了?你有什么请求?”
“我和公主两人一起求你答应。”
“你和公主?哈哈哈,你是不是要我出钱为你们购置赴宴的衣裳呢?”
“不,我们的衣服已经很多了。不过,这是我们为其他无法出席这项盛大仪式的人,所做的请
求。”
“无法出席这项盛大仪式的人?到底是谁啊?那个人是没有钱买名马,或者是加有另其他的事
呢?”
“是的,因为他必须迎击武田势啊!大人,那个人就是德川先生。”
待浓姬说完后,信长偷偷地看了德姬一眼,然后微笑道: “公主,是你要求母亲这么做的,
对不对?”
“是,是的。由于信康无法再到战场上去,以致公公陷入苦战当中。我相信即使是你,也无法
感到安心的。”
“原来如此,难得你也想到了这件事情。”
“所以我希望父亲大人能派出援军,帮助他尽快平定武田势,让他也能参加这次的马术竞赛。
父亲大人,为了公公、为了信康,请你。。。。。。”
“哈哈哈!”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信长竟然笑着打断了她的话。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必再说了。不过公主,你认为只要我派出援军,就能在杨术竞赛前击败
武田势吗?”
“这个嘛!或许不太可能,但。。。。。。”
“要彻底解决武田势,最快出得等到马术竞赛之后。”
“那么在那之前,你要眼睁睁看着家康陷入苦战之中喽?”
浓姬插口道,但是信长却再度制止了她:“你们稍安勿躁。无法参加这次马术竞赛的,除了家
康之外,另外还有一个人。你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啊?”
“无法参加这项盛大仪式的人?”
“是啊!而且是应该参加,却无法参加的人。”
“我猜是向中国出兵的羽柴先生。”
“羽柴先生本来就不可能参加,不过我说的那个人不是他。你们再想想看,有谁是自一开始就
应该参加,却迟迟不曾露面的呢?”
“那么,到底是谁呢?”
德姬迷惑地望着浓姬,口中不住地喃喃自语道。这时,浓姬突然俯伏在信长的面前说:“谢谢
你,我明白了。”
“噢,看来阿浓已经明白了。那么,公主你呢?”
“这个嘛。”
“阿浓,你告诉公主吧!明天一早,信忠就要离开安土到清洲城去了。”
“什么!”
浓姬再度朝信长行了个礼,然后回头告诉德姬:“公主,你和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大人早已
派信忠,从今以后,信忠既是织田家的继承人,同时也是信康的替身,你放心好了,他一定会
帮助家康先生的。根据大人的话看来,信忠可能已经出了清洲城哩!我相信只要再过两、三
天,我们就可以确定信忠是否能够参加这次的马术竞赛了。”
静静听着浓姬解说的德姬,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不!连信长的眼睛也红了。
原来这命令信康切腹、狙杀荒木村重一族的信长,也有他温柔的一面。
光辉的一年
天正九年,对四十八岁的信长而言,是幸运的一年。
二月二十八日在京师瘵行的马术竞赛,果然展现出日本那不可动摇的气势来。
仿照清淳殿建造的行宫,如期在马术比赛前竣工,移居该处的天皇,每天忙于探索宫内的新奇
事物。到了三月五日,在该项盛大仪式展开之后,他再度来到马栅外观望着。
马术竞赛于二月二十八日举行,从当天上午八点,一直到下午四点才结束。总共动员了两万名
骑士,围观的群众约有十三万人之多。
暂住在本能寺中的信长,耳中不时听到群众响彻天地的欢呼声。终于,他也骑着自己的快马,
尽情在马场内驰骋,并且神乎其技地把枪射在红心上。
看来在京童们的心目中,信长这统一天下者的地位已是毋庸置疑的了。
曾经荒废的皇宫已被子修复得焕然一新,一度在京都销声匿迹的公卿百官们,又再度回到天皇
身侧,并且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居所。
过去,京都的街道上不时传达室来尸臭味,如今已经不复可闻。此外,以西阵为首的纺织业,
也带动了其他工业的进步,并因而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信长公真是救助京都的大恩人哪!”
“他曾经表示终生以勤为首要目标,看业果然不假。“
“是啊!你看,他一出来,皇居不仅修复得完整如新,而且受到严密的保护。”
亲眼目睹往日衰微景况的老人们,在看到由金银所装饰而成的行宫后,无不感动得涕泪纵横。
“你知道吗?他让天皇住在这么豪华的行宫里,自己却以本能寺作为居所哩!”
“嗯,我也听说了。据说他之所以不在都内兴建宅邸,是为了避免使京师再度沦为战场,可见
他真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
“但是无论如何,他总不能老是住在安土啊!安土距离这里实在太远了。”
“这个嘛!我听说他表示一旦中国的战事结束了,就要把居城移到大坂去。”
“大坂?那么他是要把本原寺追到纪州喽?”
“不是的,由于和本原寺长期作战的经验,他发现大坂不仅是水路要道,同时也是粮食送往京
师的必经之路。为了维持京师的安定,他决定亲自坐镇大坂,守护各水路要津,以免让敌人有
机可乘。这都是他为了保护京师所采取的措施啊!”
“噢,看来他的理想很快不会实现了,这可真是十分感人的勤皇政策啊!”
三十年前,外号呢“尾张的大笨蛋”的吉法师信长,是一个狂放不羁,不受约束的年轻人。然
而,经过三十年来的苦心经营,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以天下布武
为号召,平定了应仁以来的乱世,那么当他看到今日这么盛大的仪式,听到京童们感激的话
语,一定会喜极而泣。
“公子,你真是了不起啊!我早就知道这一天一定人来临,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劝谏你啊!”
他一定会雀跃不已地这么告诉信长。
曾经八方受敌的信长,却凭着惊人的毅力突破了困境,一而再、再而三地冲破难关,终于获得
了今日的成就。
如今,虽然武田和毛利势分别在东、西两方蠢蠢欲动,但是一边有秀吉、另一边则有家康为他
分忧解劳,因此信长本身只需适时给予指导即可,而不必亲自上场作战。由此看来,他也算是
相当幸运的了。
三月底时,由清洲出兵的信忠帮着家康攻下了高天神城。七月时,西时的秀吉围攻与毛利同族
的吉川经家,团团围住对方所在的鸟取城。
到了九月,次男信雄平定了伊贺。十月时,秀吉终于攻陷了鸟取城,迫使吉川经家切腹自尽,
从此平定了因幡一国。
屡战屡胜、屡战屡进。
接二连三传来的捷报,证明吉法师信长正逐步接近统一天下的理想。
翌年,也就是天正十年。
好长一段时间不曾返回安土的信长,终于在这一年的年底回到安土过年,并为往后的发展拟订
计划。
木曾的内应
“报告!”
在武井夕庵的陪伴下,坐在安土城第三层房间里的信长,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新近绘制完成的日
本地图。而由前门进来,双手俯伏在地的,正是木兰丸。
“什么事啊?阿兰! ”信长头也不回地问道: “你是来告诉我佐久间信盛的儿子甚九郎来了
吗?放心吧!关于佐久间的事情,我早就原谅他了。”
“不!不是佐久间先生的事情。”
“不是佐久间的事?”
信长讶异地回过了头。因为对大坂作战不力而被流放的佐久间信盛,扰说已经在纪州的熊野病
故。为此其子甚九郎特地请示信长原谅他们父子以往的过错,并答应让他回到安土来。心性善
良的兰丸,也曾经为了这件事情而苦苦哀求信长网开一面。
“如果不是佐久间的事,那么会是什么事呢?”
“戍守大门的卫土捕获了一名一直在门前徘徊斩男子,自称是卖斗笠的商人。经过盘问之后,
他供称是木曾义昌的家臣,并请我转交这封信给你。”
“木曾义昌的家臣,好吧!把信拿过来。”
信长由兰丸手中接过那封折成小片、并以胶糊密封住的信函,然后把它丢在夕庵面前,说:
“你看看信上的刻印有没有错。”
“遵命!”夕庵很快地站了起来,在书架上拿出一本记载诸侯印刻的书籍,仔细比对信函上的
印记。“没错,的确是义昌的印记。”
“如果真是义昌写来的信,那么我就不必看了。义昌是虎田信玄的女婿,目前正驻守在木曾路
上,是我们攻打武田势的最大阻力。”
“我知道!但是你看,虽然这封信只有一行字,但是他却写得非常用心。”
“信上写了什么?”
“他希望你和送信者谈谈。”
“你是说那个卖斗笠的人吗?兰丸!”
“是的。”
“他的年纪多大?”
“大约在三十二、三岁左右。此人的左右手相当粗壮,很可能是个神箭手,同时似乎对枪和马
也很有兴趣。”
听到这里,信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夕庵、阿兰!看来情势又有了改变喽!如今,连信玄的女婿也在饱经战乱之后,开始相信唯
有在我信长的统治之下,才能获得和平的事实了。”
“那么,你准备接见这名密使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