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相思

第66章


  青书定睛一看,登时脸色发白,她布衣布裾,头上用块布巾包着,看得出挽着发髻,竟是妇人打扮!好不容易找到清秋姑娘,谁知她竟已嫁为人妇,世子爷若是知道了……他不敢想像会出什么事,本打算立马给世子爷传书,眼下这种状况他是传还是不传呢?他张张嘴,却问不出来任何想要确定的话。
  清秋点点头,用眼光回答他的疑问,再次看了眼一旁的陈家众人,在眼圈尚红的蕊巧身上停了下,想说什么又叹了口气,再也不愿在这里多呆一刻,绕过不能言语的青书出府而去,但愿蕊巧不会告诉青书自己在云水镇的事。
  出了陈府,清秋急急地往回赶,走到半路想起她把瑞麟两兄妹忘在了染布坊,说好他们与爹爹团聚两日后再随她一起回豆腐坊的,只得又拐回去接他们。
  急急走在云州城的大街上,清秋出了一身的汗,怎么青书会在这里?他说世子爷来此办事,如今可还在?刚刚她心乱得很,只求青书别再追问她过得如何,有关世子的事她提都不敢提。他来了,离她这般近,也许下个街口,下个门店面前站的就是他,突然之间清秋觉得头也抬不起来,脸上臊得不行,忙停下来靠在一片荫凉的石墙后站了会儿才缓过劲来,探头打量了半天,确定世子不可能出现,才往染布坊走去。
  又能怎么样呢,难不成要收拾东西再跑?寒冬腊月时候的勇气不外是因为被宁思平一步步引向绝境,如今早没了当时的勇气。她在心里细细咀嚼青书说的每一句话,想从中得知世子爷的的事,却不得而知,这几个月他真的一直都在找寻她吗?云水镇与云州城一河之隔,只怕很快他们就会相见。
  接了瑞麟与瑞芳,清秋心神不属地带着二人回到云水镇,刚走到河边,便看到青书带了一队人守在通往小镇的路口。想是他已缓过来劲,问清楚她并未嫁人,又赶了过来。
  她眼光一扫,依然没有世子的身影。
  清秋松了口气之余莫名有些失落,心里不由自主开始猜测为何不是世子爷过来,他不想再看到她?或者不屑自己动手抓她回去?路过此处的人都是镇上居民,大都认得她,纷纷招呼“秋老板”,清秋一一回应。她明白他们的意思,一个寡妇不该当街与陌生男子相对,青书等人委实有些扎眼,大家都想知道来人是谁。
  她示意瑞麟带瑞芳先回去,转身对青书道:“青书管事,你这是何苦来着,不是说了当没见过我便好吗?”
  青书不知该怎么说,清秋姑娘才会原谅自己,他跪也跪过,这会儿已经平静下来,来此一是怕清秋再次走得无影无踪,二是想求得她不再怪罪。
  从年前世子命人给清秋姑娘做嫁衣,让府里准备喜事到如今,还不过半年,当时他与红玉面上恭敬,其实都不曾当过真,因为郡王妃一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果然,后来婚期停缓,他们哪里不明白是郡王妃的意思。所以,当郡王妃交待不得向清秋透露世子的行踪,要冷待清秋三日,好让她明白世子不会一直护她周全时,青书默许了。谁会想到结果竟是他为此差永远不能再服侍世子,结果是清秋姑娘就那么不吭一声离府而去,再也找不到人。
  “世子爷此时不在云州城,我已加急传书给他,相信很快就会回来,这中间,青书自然要守在这儿,直到世子爷回来。”不管怎样,在世子回来之前,他都会守在这里。
  守在这儿?清秋放下心,河边这么大,随便他怎么守,只要不是守在自己的豆腐坊那里便成,她还准备打开门做生意呢。今日在陈府忙乎半天,她只收了订金,蕊巧还没把余钱给她,不会就这么黄了吧?
  接下来的三日,青书果然就守在了镇外,他虽然没有明说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云水镇的人到底还是知道镇外的一群陌生人是为了清秋才来的,而且云水城的父母官还有守军大人都往这小小的云水镇上跑了一趟,还特意到清秋的豆腐坊里了一圈。
  身在东南公干的卫铭收到青书传书后,差点没当自己在做梦,这些日子他借着四处清缴北齐据点的机会,四处查找清秋的下落,却终是无果,清秋象是从这茫茫世间消失了一样,最坏的打算便是清秋身子骨单薄,没有熬过寒冷的冬天……如今说找到了,叫他怎么能不兴奋?从东南地到云州,他只用了三日便赶了回来,一路上带着十几名亲随纵马狂奔,生生累死了几匹良驹,终于在朝阳初初升起之际赶到了云州城外。
  他没有进城,而是直接绕到了城东,马蹄落在云水镇的石街上时响如雷彻,半个镇子都随之震动。
  卫铭骨子里是个执拗的人,若非如此,他不会坚持只要清秋。但同时又有十分强大的自信和十足傲意,对清秋的不告而别,他心里又痛又气,直到除夕夜宁思平说出曾带清秋去了东皇林,他才突然明白,清秋的心事并不全象他以为的那样,是在为将来担忧。她不要虚无缥缈的承诺,更不会为了他便让自己受委曲,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挫折。
  河边的青书终于盼到世子回来,大大出了一口气,牵了马跟着世子往豆腐坊走去。两旁的住民纷纷探出头,打量着穿过小镇的一群人。
  清秋根本没有心思做什么生意,她得应付街坊邻居的好奇之心,还有居然还有当官的在其中之列,那些人个个都用极低的声音来向她打听那是些什么人,她无言以对,只有关了门求省心。谁知瑞麟和瑞芳兄妹二人跟着她整晚整晚不睡觉,用那种极无辜的眼神望着她,好像她马上要抛弃他们兄妹似的。
  三天了,她何尝不是等了三日三夜,只为见他!
  蹄声在门外停住,人却没有立时进来,青书等着的三日没有闲着,走了几圈,把清秋这小半年的情形摸了个底掉,哪天到的云水镇,豆腐坊何时开的业,又有谁曾上过她家的门,平日生意怎么办,家里那两个少年男女是什么来历,凡是能打听到的,一样也没落下,此时正在一一向卫铭汇报。
  清秋低着头坐在房里,心里有些悲切,这是她的家,不是吗?可外面被人围着,里面也站着几个彪形大汉,听说世子爷已经到外面了,她拿不准是站起来迎出去,还是把自己用被子蒙起来,就当谁也不认识她?
  她手里攥着把木梳,木齿已在她手心里刺下血印却不自知,天知道她心里已完全没有主意。刚想起身,听得有脚步声从外面走进来,撩开内房的门帘前停了停,而后一挑帘子进来了。不用问也知道是世子,清秋紧张地要命,心怦怦乱跳,这么久没见,他还好吗?他会说什么?
  卫铭什么也没说,单把她包着头发的布巾轻轻取下,散落的头发垂在前胸后背,他抓起一把送到脸前嗅着,半晌用低哑的声音问道:“你对人讲夫家姓卫?”
  她头垂得更低。
  “不过可惜,那个姓卫的相公病死了……”说到这里,卫铭忍不住咬了咬牙,又道:“我还没有死呢!”
  关于这事,清秋得解释一下,说自己是个寡妇,不外是为了方便,难道她要告诉人家自己二十好几尚未成亲?抬头正要开口,已被他紧紧拥进怀里。
  两相沉吟心事
  久别重逢,清秋自是喜多过忧,那曾经的甜蜜光景让她暂时忘掉所有顾虑,无比柔顺地伏在他胸前,鼻端满是熟悉的气息和一股风尘之味,想来他是匆匆从外地赶回。
  “世子爷……”清秋深深地吸了口气,话将将要出口时却没了勇气,说些什么呢?他收到消息来了,然后呢?若是重回越都城,那当初她又何苦走这么一遭。可若世子爷不来,不想带她回去,她反倒会觉得他无情。
  “想说什么便说,”他终是放开她,拉她坐在自己身边,细细地用手指描绘伊人脸庞,象是研究眼前的清秋与他脑中想过千遍万遍的模样有何不同,最后肯定地道:“你清减了不少,还好。”
  这话说得好生奇怪,她不确定地问:“还好?”
  他微一咧嘴:“若我日夜思念的女子,多日不见胖了不少,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她离开我后过得很快活,幸好你没有。”
  看着她微微失愣的模样,卫铭低低地笑起来,这么久的分离并未让两人之间产生疏离,抱着她软软的腰身,只觉熟悉的馨香浓得醉人,低低地轻喃:“你看我,也没有胖,只是想你……”
  远走他乡并没有让她好过一些,同样是为了一个人红颜暗老。她曾仔细想过这样做的对与错,不论是因为自卑,又或者是怕世俗的眼光,又或者是位尊者与郡王、郡王妃的反对,总之她走了,并且日日夜夜都无比地想念他,一遍遍地回忆世子府里的点滴生活,若此生无缘与世子重逢,那么她将一直回忆下去。
  他说日夜思念着她,真的吗?她低低喟叹一声,多日来压抑着的思念与深情,一点点的在心中翻腾起来。想到离去时候世子将要与康家小姐成其好事,便不由心难过,她的心结未解,垂首无声地吐出几个字:“我自然也想着你。”
  无人说话,只听见彼此轻轻呼出的气息,此时此刻,卫铭哪里还记得半年来盘旋在心头的些许怒气,曾经想过若是找到她,定会不由分说先质问她为何一句话都没留下,是否连他也不曾留恋过?这会儿见了她却只有温软甜蜜,爱意怜惜……
  片刻的宁静突然被打断,远远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这不是许久未再弹琴的洪北贤吗?他这一弹不要紧,院子后边那头拉磨的驴子跟着叫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