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力量分化,兵力分散,西边的国防就可高枕无忧了。现在的西藏和西康当时都是喇嘛教中心,僧侣兼管政事,明廷仍袭元制,封其长老为国师法王,令其抚安蕃民,定期朝贡。为了永图入贡和通商利益,就得世代保持袭官和受封的权利,因此僧侣法王都表现得服服贴贴,尊奉朝廷。明朝三百年,西部羌族大体平静,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乱。
二 改组军队 扼守长城固国防
洪武二十年,随着辽东平定,江山一统;同时,对少数民族的分化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国泰民安,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由于帝国规模的扩大,军事形势的发展,国防和国都问题也就愈显突出。
基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从辽东到广东,沿海几千里的海岸线的暴露,时时都处于被倭寇侵掠的危险境地;长城以外是蒙古的势力,元帝北走沙漠,仍有强大军力,如不在险要处屯兵,则铁骑奔驰,黄河以北便不可守。可是若把边塞重兵军权托付诸将,又怕尾大不掉,拥兵自重,造成藩镇割据,如以重兵直隶中央,则国都必须扼驻国防前线,才能收统辖指挥的功效。东南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北方又必然是全国的军事中心。国都如建设在东南,依附经济中心,则北边空虚,无法堵住蒙古人的入侵;若建在北方与军事中心合一,则粮食军需仍需靠东南大量供给,劳民伤财,极不划算。
能不能找到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呢?通过对历史的比较借鉴,朱元璋找到了一个确实可行的折衷办法:建都于东南财富之区,封子弟于北边国防据点和全国军略重地。以此确保江山永固,社稷安定。
明初定都应天,主要是经济原因。第一是江浙富庶,“财富出于东南, 而金陵为其会”。 第二是吴王时代所奠定的宫阙,不忍放弃;若忍痛割爱,必然又是一番劳费。第三是从属将士大都是江淮子弟,不愿离乡别土。洪武元年攻取汴梁后,朱元璋曾亲往视察,觉其虽位置适中,但无险可守,四面受敌,还不如应天。但为了西北的军事进攻,必须有一个军饷和军力的补充基地,遂仿古代两京制,八月以应天为南京,开封(汴梁)为北京。
次年八月陕西平定,北方全入版图,形势改变,帝都问题再度提出。朱元璋力排众议:据南京形胜之地,虎踞龙盘,足以立国。且临濠前临长江后倚淮水,地势险要,运输方便。遂决定以临濠为中都,动兵修筑城池宫阙,从洪武二年九月到八年四月,经刘基坚决反对,才不得不放弃了建都的打算。洪武十一年才改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
京都虽然确定,朱元璋并未放弃迁都西北的雄心,选定的地点仍是长安和洛阳。洪武二十四年八月,特派皇子巡视西北,比较两地形胜。太子回朝后,晋献陕西地图,提出自己的意见主张。不料第二年四月,太子薨逝, 迁都大事遂至搁浅。 这时朱元璋已65岁,从此不再轻谈迁都之事。
分封诸王的制度,决定于洪武二年的四月初颁发《皇明祖训》的时候。三年四月封皇二子到十子为亲王。但是亲王就藩,实际在洪武十一年定鼎京师之后,第二子秦王建国西安, 三子晋王建国太原; 十三年,四子燕王建国北平;十四年五子周王建国开封,六子楚王出藩武昌??以后其他幼王逐一成年,先后就国,星罗棋布,分驻全国各军事要地,形成了可靠坚实的国防网络。
就军事形势而论,诸王国的建立可划为前方线和后方线。第一线意在防止蒙古入侵,凭藉天然险要,沿长城线散布,建立军事据点,有塞王之称。前线又可分外内二线:外线东度榆关,跨辽东,南制朝鲜,北联开原,控扼东北诸夷,以广宁为中心,建辽国;经渔阳庐龙,出喜峰口,切断蒙古南侵之路,以大宁为中心,建宁国;北平天险为元朝故都,建燕国;出居庸,敝雁门,以谷王驻宣府,代王驻大同;逾河而西,北保宁夏,倚贺兰山,以庆王守宁夏;又西控河西走廓,扃嘉峪,护西域诸国,建肃国。从开原到瓜州,联成一气。内线为太原的晋国和西安的秦国。后方诸名城则有开封周王,武昌楚王,青州齐王,长沙潭王,兖州鲁王,成都蜀王,荆州湘王等。
诸王允许在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亲王仅比皇帝低一等,公侯大臣都得俯首称臣,不得均礼;但没有土地,不得干预民政。官府以外,悉归朝廷管治。
年俸一万石。有设置护卫的特权,少者3000人,多者达9000人。平时守镇兵由常选指挥统领,护卫兵从王调度;遇有军情危急时,并皆从王调度。然而守镇兵的调发,除御宝文书外,还必需藩王令旨,二者缺一不可。这里,亲王实际成了地方守军的监视人,是皇帝在地方的军权代表,严防地方守军轻举妄动犯上作乱。塞王每年秋天都要勒兵巡边,把蒙古部族赶得远远的,叫肃清沙漠。尤以晋燕二王多次将兵出塞,筑城屯田,屡立战功。
南征北伐,江山一统,靠的是军队;巩固国防,江山永固,还得要靠军队。军队是立国之本,是皇权利益的根本保证。朱元璋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整的军事制度。
朱元璋在攻克集庆以后,与刘基一起研究比较了古代各种军事制度的优劣,确立了民军一体的卫所制。朱元璋的兵力来源有四种:一是从征人员,即郭子兴旧部;一是归降的士兵;一是因罪被贬的谪军,也叫恩军;一是垛集,也叫征兵,即按人口比例,五丁或三丁出一军。为了维持兵员的稳定,军人都是世袭的。
军人有特殊的社会身份,有与户籍匠籍相平行的军籍隶属于兵部。民有一丁为军,可优免一丁徭役以为优恤。军士到卫所报到时,由家族治装。日常生活概由政府就屯粮支给,按月发放。马军月米二石,步军总旗为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步军一石。恩军家四口以上一石,三口以下六斗,无家口的四斗,衣服岁给等都由政府供给。
军队组织为卫所两级:大致以5600人为卫,设卫指挥使。卫辖5个千户所,每所1120人,设千户长。每千户所设10个百户所,每所120人,设百户长。百户下有总旗二,小旗十;总旗领小旗五,小旗领军十人。卫所依地理军事险要而设;小据点设所,关联几个据点设卫,聚合一个军区的若干卫所设立都指挥使司,为军区最高军事机构,长管为都指挥使。洪武二十五年,全国共有17个都指挥使司,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全国17个都指挥使司又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军需粮饷大部靠屯垦自给。先在边区开展,后普及到内地卫所。以每军受田50亩为一分,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一般开头免纳税租,到地熟以后每亩收税一斗。规定边地守军七分屯种三分守备,内地八分屯种二分守备。
除军屯外,也有商屯,这主要是为了减轻边地守军的粮食供给和运输压力。开始是让商人运粮到边地,拿到收据再到政府领到等价的盐,允许自由贩卖,获取重利,也叫开中法。后来商人们干脆雇人在边地屯垦,供给军队粮食,然后换取政府的食盐。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军粮所需,增加了政府收入,繁荣了边区经济;商人又减少了几倍的运输费用,获利更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军队统率权归五军都督府,军令则由兵部号令。
平时,军人在卫所屯粮练兵,战时动员令一下,各地卫所集合为军,由都督府指派官员充任统军总兵官,统带出征。战事结束,军士立即复员到原来卫所,将军要交回印绶,仍回原任。将不专军,军无私将。唐宋以来的藩镇大将拥兵割据的弊端得到有效防治。朱元璋对于战争进行往往都要进行具体指导,诸军统帅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灵活处置,大的原则一般是不容改变的。如吴元年四月八日给徐达的手令,在处分军事正文之后,又说 :“我的见识只是如此,你每见得高处强处便当处,随着你的意见行着,休执着我的言语,恐怕见不到处,想难行事 。”怕将帅束缚手脚,也同时给予一些鼓励,不要拘泥于教条,须审势度时,灵活处置。
三 严酷训导 官僚新成国子监
朱元璋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全国平定天下,但是要治理统治这个国家,需要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和各级政府官僚。从朝廷到地方,从部院到州县,少说也要十几万人,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去哪里寻找这么些忠实于新王朝,愿意赤胆忠心为新政权鞠躬尽瘁的服务文人呢?
至于元朝的旧官吏,非贪即奸,干净的没几个。有能力有眼光的早来投效了,剩下的不是老朽不堪,就是隐迹不露。用不了也不能用。
还有一些做过官的读书人,他们大部分对元朝怀有旧情,对新政权患得患失,又以为“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加上严酷的法律, 稍有差失,即自取其辱,不是不得已,又谁敢做官?
任用地主做官,亦称举荐。有富户耆民孝弟力田税户人才等,有一出来就做朝廷和地方大官的,最多一次达3700多人。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再说这些地主官僚的行为思想,也不完全符合新朝的要求。千思万想,倒不如自我培养大量忠实的新兴的官僚人才。于是国子监应运而生。
国子监的教职员,从祭酒司业博士助教学正到监丞。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