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屋

第41章


听说有一只母虎在三年之内共吃掉不下于118
个人,另一只更在同样的时间段中吞掉127条人命。太过分了,即使对于‘王后’来讲
也太过分了!从印度兵投降以来至今的三年里,死于虎口的落难者总计已达12,554之
多。”
  “然而先生,您似乎忘记了这些动物属于‘食生肉类’①。”马西亚·凡·吉特插
言道。
  
  ①供兽商在这里又使用了一个生僻词汇表示“食肉动物”。
  “‘食生肉类’?”奥德上尉问。
  “就是大块吃生肉的动物,甚至印度人也说,一旦这些老虎尝过人肉的味道以后,
它们就不想吃别的了!”
  “什么意思,先生?”邦克斯问。
  “先生,我的意思是它们只是遵从自己的本性罢了!……它们也要吃饭!”马西亚
·凡·吉特笑着回答说。
   
      
  
返回
 | 
下一部分
时代书城
 
第四章 塔里阿尼的一个“王后”
  供兽商的这番言论终于为我们的围栅村之行划上了句号。的确该返回“蒸汽屋”了。
  最后,奥德上尉与马西亚·凡·吉特不欢而散。虽然两人一个想猎杀塔里阿尼的猛
兽,另一个只想将它们生擒,但实际上,猎物很多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片
面的认识论学说。唯心,足以让他们二人都感到满意。
  “然而大家一致同意在围栅村与蒸汽屋之间要建立经常的往来联系。双方要相互配
合活动,马西亚·凡·吉特的那些‘希喀里’们对狩猎一事十分精通,还很熟悉塔里阿
尼的地形,因此能为奥德上尉效力,帮他辨识野兽经过的路径。供兽商好意地让他们也
听从上尉的调遣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对,尤其是把
卡拉加尼也拱手相让。这个印度人尽管新近才成为围栅村的雇工,却表现得非常果敢,
可以完全信赖他。
  做为报答,奥德上尉也允诺要尽最大努力帮马西亚·凡·吉特捕捉他的订货单上尚
且不足的野兽。
  爱德华·莫罗先生很可能不想经常光顾围栅村了,于是在离开之前他向救了自己一
命的卡拉加尼再次表示感谢。并告诉这个印度人“蒸汽屋”将永远欢迎他。
  印度人只是冷淡地鞠了一躬,丝毫没有因为听到别人向自己表白救命之恩而感到满
意的表示。
  我们回到营地时已是晚饭时分。自然,马西亚·凡·吉特成了大家谈话的中心。
  “天啊!他给你打出的手势多带劲儿啊!遣词造句真够考究!表达方式真够丰富!”
奥德上尉不住口的赞道。“只是,如果他把野兽看作陈列的展品,那他就错了!”
  接下来的六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天,暴雨如注,我们这些猎手虽然焦躁
不安,也只能待在“蒸汽屋”里。不过,这样糟糕的天气也使野兽的踪迹难于发现,而
且,老虎与猫一样不喜欢水,不会愿意在雨天出洞的。
  六月三十日,天气转好,天空较为晴朗。奥德上尉、弗克斯、古米和我准备下山到
围栅村去。
  这天上午,几个山民赶来拜访我们。他们听说有一座神奇的“宝塔”移到了喜马拉
雅山,于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来到“蒸汽屋”。
  这些山民都是西藏边境上本民族里出类拔萃的代表,有着斗士好战勇猛的品格,其
忠诚经得起任何考验,又大多慷慨好客,总之,无论在道德还是体貌上,都比平原地带
的印度人胜过一筹。
  那所谓的“宝塔”自是让他们赞叹,但“钢铁巨兽”更让他们惊奇得到了顶礼膜拜
的地步。而巨兽尚处于休息之中。如果这些朴实的汉子看到它喷吐着浓烟和火焰,迈着
坚定的步子爬上一座座高山的陡峭山坡,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莫罗上校热情招待了他们,山民中有几个经常出入尼泊尔以及印中边界。因此,话
题有一阵儿集中在这片边境地带,那纳·萨伊布领导印度兵起义失败后,因在印度国土
上受到追缉,就曾跑到此处藏身。
  但山民们也仅限于了解我们知道的情况。那纳·萨伊布的死讯已传到他们耳中,看
样子他们并不怀疑。至于那纳·萨伊布的那些党羽就更不知晓了。也许为了寻找安全的
避难处,他们已一直跑到西藏境内,但若想在这个地区找到他们则很是困难。
  说真的,如果莫罗上校此前还持有前往半岛的最北部,把有关那纳·萨伊布的情况
彻底澄清的想法的话,山民们的一番回答应该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然而,听他们说完
以后,上校却陷入沉思,也不再说话了。
  奥德上尉也向他们提了几个问题,但完全是从另一个角度。山民们告诉他,这里的
野兽,尤其是老虎,在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实在为害无穷。一些农场甚至整个村庄都因虎
害而没了人烟。许多群山羊与绵羊被吃得寥寥无几,当地居民也有不少成了虎口中的牺
牲品。尽管印度政府以每只虎头300卢比的高价悬赏,这些大猫的数量却不见减少,不
知道人类是否很快就要逼得给它们让出地盘。
  山民们还补充了这样一点:即老虎并不只限于在塔里阿尼活动。凡是平原上长有便
于它们隐匿的高草、丛林、灌木的地方都可遇到大量的老虎。
  “可恶的畜牲!”他们最后评价道。
  显而易见,这些老实人在有关老虎的问题上,与供兽商马西亚·凡·吉特以及我们
的朋友奥德上尉所持的看法很不相同。
  山民们终于告辞了,对他们受到的礼遇颇为满意,并答应以后还会再来拜访“蒸汽
屋”。
  他们走后,我们的准备工作也已做完,于是奥德上尉和我,再加上两个伙计,都全
副武装以防不测,一起下山前往塔里阿尼。
  到了那片曾经凑巧把马西亚·凡·吉特从陷阱木屋中救出来的林间空地时,这家伙
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难免又是一番客套。
  他的五六个手下——卡拉加尼也在其中——正忙着把一只夜间落入陷阱的老虎弄到
轮动兽笼里去。
  真是神气十足的漂亮动物,自不必说,它招致了奥德上尉的嫉妒。
  “塔里阿尼又少了一只猛虎!”他叹了两口气嘟哝道,这抱怨在弗克斯的心里肯定
引起了共鸣。
  “动物园中又多了一只,”供兽商回答。“再抓到两只老虎、一只狮子以及两只花
豹,我就能在狩猎季节结束前圆满完成任务了。先生们愿意和我回围栅村吗?”
  “多谢您了,但今天我们要为自己打猎。”奥德上尉拒绝道。
  “那就把卡拉加尼派给您吧,上尉。他谙熟这片林区的情况,能为您效力。”供兽
商又提议道。
  “我们很乐意让他作向导,”
  “好吧,先生们,祝你们走运!但可要答应我不能把老虎全杀光了!”马西来·凡
·吉特最后说。
  “会为您手下留情的!”奥德上尉答道。
  马西亚·凡·吉特于是优雅地朝我们挥了挥手,跟着那辆笼车消失在树丛中了。
  “上路,上路,朋友们。向我的第42只老虎进军!”奥德催促道。
  “向我的第38只!”弗克斯跟着说。
  “向我的第1只!”我也凑趣道。
  然而我的这句话,却让上尉哑然失笑。显然,语气中太缺乏热情。
  奥德转身问卡拉加尼:
  “你很熟悉塔里阿尼吗?”
  “我白天和晚上都已多次经过此地,四面八方也都走过。”印度人回答。
  “那你听说过围栅村附近有被人特别提及的老虎吗?”
  “听说过,是只母虎。有人在离这儿两英里的地方,在森林的尽头看见过它,这几
天正设法捕捉。您想……”
  “是的,我们想!”奥德上尉不等印度人把话说完便打断道。
  的确,有卡拉加尼引路再好不过,我们于是跟上他。
  毫无疑问,塔里阿尼地区老虎很多,与别处相同,它们在这儿也要每周吃掉至少两
只壮牛以满足其奇大的胃口!算一算这样的“供养”要耗掉全岛多少的费用吧!
  但是,尽管老虎在这里为数众多,却也不要认为它们动辄便会出没。只要不感到肚
饿,它们会一直呆在洞穴里,认为每走一步都会遇见老虎未免夸大事实。有许多旅行者
在穿越森林或热带丛林时就从未遭遇过一只!也因此,组织狩猎时,应该从辨识它们经
常的路径开始,找到它们习惯去饮水的溪涧或泉水尤其重要。
  只做这些还不够,还要把野兽吸引过来。这倒很容易办到:将一块绑在杆上的牛肉
放到某个树木或岩石环绕的地方,猎人们可以躲在大树或石头后面。林中狩猎时用的就
是这种方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