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剑传奇

第233章


王贵横眉怒目地揪着他的衣领,责问:“那你为什么不出手相救?”
  “将军息怒,他们人数众多,少说也有几百人,属下只好快马加鞭赶回来。”队长战战兢兢地说,穆剑并未责怪,随口问道:“那你知不知道,对方是何人带头?”队长回忆着当时的情形,说道:“属下并不认识,只记得那人高大魁梧,手持大刀,宋兵都喊他樊将军。”
  “樊若水?”穆剑猛然大惊,王贵愤愤不平地拔出兵器,欲要带兵前去解救,穆剑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劝道:“不能去,这极有可能是他们设下的陷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樊若水罪恶滔天,如今又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我不能坐视不理,元帅,属下自知军令如山,但绝不能丢下百姓不管,这次如果属下能够活着回来,任凭处置!”言毕,王贵扛起大刀径直向前走去。
  “来人,给我抓起来!”穆剑一声令下,将士们上前围住了王贵,王贵奋力反抗,穆剑拔出铜铭剑指着他的脑袋,“再敢不听话,我一剑杀了你。”未等王贵回话,穆剑命令手下将他捆绑起来,说道:“王贵大哥,要去也是我去,一个时辰过后,若我还不能赶回来,你马上带人攻城,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潘美设下此局,意在全歼我军,必然会全军出动,我们应该趁其城中空虚,一举拿下。”
  “可是,元帅您……”王贵挣扎无果,只好默默地点头应允,穆剑不由分说,立即领兵五百(其中大多是皇帝身边的御林军),并让队长带路,向村庄方向赶去。
  俗语有云‘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此话的原意是用来形容那形固执的人们,当然也不泛那些勇气十足的壮士,正如穆剑而言,自从他软禁王贵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然而他之所以抱着这么大的决心,那是因为在他脑海里有一个信念——为了最后的胜利,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能不能用‘可歌可泣’四个字来形容他的伟大,也许加上这些形容词,看官会说主人公有些虚伪,试问,是人谁不怕死?穆剑当然不能例外,只不过抱着一丝侥幸罢了,如题下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负伤突围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尤其是中午的天更是热得耀眼,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使人喘不过气来,穆剑等人快马加鞭驰骋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不一会儿,队伍经过一片丛林,可能是天热的缘故,偌大的树荫内失去了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只能听到无数的鸣蝉正在力竭声嘶地苦叫。
  “附马爷,就是前面那个村子!”就在大家走出树林的瞬间,走在最前面的队长猛地勒紧马绳,伸手指着前面说道,穆剑沿着他手指着方向望去,说来也巧,前方不远处刚好有一座小山坡挡住了视线,并且两侧长满了荆棘,根本看不到里面的具体情况,这时,只见山坡背后不断往外冒出滚滚浓烟,队长大喊一声:“不好,附马爷,你看,村里好像烧起来了。”
  “我看到了,驾,驾……”穆剑挥起鞭子,迫不及待地向前冲去,将士们立即加快脚步,然而,正当他们刚刚跨过那片荆棘的一刹那,突然只听四面八方传来无数的呐喊声,众将士慌忙四处张望。
  “管不了这么多了,救人要紧!”面临突如其来的声响,穆剑心想自己已然中了埋伏,然而,救人心切的他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拔出宝剑率领手下人继续飞奔而去,令人遗憾的是,就在他们赶到现场时,宋军早已撤走,再看那破旧的村庄,虽说面积不大,却已是遍地狼藉,并且到处躺着横七竖八的尸体,死者年纪大到五六十岁,小到婴儿,场面惨不忍睹,四周的房子被烧得嗡嗡作响,穆剑不禁心酸落泪,便让将士们仔细盘点一番,希望能从当中找出一个活口。
  “附马爷,这里还有个活的!”说话间,两名将士在一处角落发现扶起一个年轻人,那人满脸灰尘,嘴唇微微上摆,似乎在说着什么,穆剑赶紧扑过去坐在他跟前,那人缓缓扭过头,冷冷的目光直射在穆剑的脸上,随即鼓足力气朝他吐来口水,旁边的几个将士见状,纷纷愤怒地拔出兵器,队长走过来义愤填膺道:“你好大胆,你知道他是谁吗?”
  “都回去!”
  “是!”将士们惟命是从,规规矩矩地退到一旁,穆剑伸手抹着脸上的血水,俯身亲切地说:“这位大哥,可能你弄错了,我叫穆剑,我们是来救你们的,哎,可惜还是来晚了一步。”
  那人冷笑一声:“哼,少在这里猫哭耗子!姓穆的,我们渔村世代以打渔为生,索来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要派人屠村?”众人听后气得直咬牙,穆剑诧异万分,进而把身体向前挪动两步,纳闷道:“你认为会是我们干的吗?如果是我们干的,那我还用得着过来救你吗?当然了,你既然一定这么认为,我想这其中肯定有诸多的误会。”
  “误会?哈哈哈……”那人还未说完便咳嗽不止,呼吸也越来越弱,穆剑赶紧令人将他搀扶起来,这时,一名将士手持一百黄旗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附马爷,属下在房间里发现了这个。”穆剑定眼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穆’字,顿时目瞪口呆:“这不是我们的军旗吗?”将士们气得直跺脚,队长一把抢过军旗踩在脚底下,怒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分明是宋军有意栽赃陷害!”
  “都别说了,时间不多,大家分头找找,看看还有没有活口,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不能放过!”穆剑边说边将那人交给队长照料。
  “是!”
  “哼,惺惺作态!”那人横眉怒目地夺过队长的刀,鼓足力气向穆剑砍去,由于动作太快,众人根本来不及防备,穆剑始料未及,肩膀上被砍了一刀,鲜血淋湿了整个后背,队长勃然大怒,刚要挥拳朝那人打去,只听‘嗖’的一声,远处突然射来一箭,不偏不岐,正中那人的后心,那人当即倒地而亡。
  “附马爷,您没事吧?”队长随即撕下衣角绑在穆剑的肩膀上,将士们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穆剑只觉得肩膀处一阵疼痛,双手忍不住发抖,毕竟那一刀伤到了骨头。
  “附马爷,你伤得不轻,事不宜迟,我们快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队长劝说道,穆剑勉强一笑:“没……没事,皮外伤,再说,已经来不及了。”他的话刚说完,只见四面八方迅速涌来无数的宋军士兵,为首的便是樊若水,仅接着,潘美、绍阿德骑着战马相继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将士们见势不妙,赶紧摆出阵势。
  “哈哈哈……,穆附马果然神机妙算,佩服佩服!”潘美坐在马背上拱手笑道:“你我总算有缘,又见面了。”
  “谁……谁跟你有缘,我看是冤家路窄吧……!”穆剑捂着伤口,脸色比之前苍白了许多,樊若水冷冷笑道:“事到如今,你就别再硬撑了,这附近都是我们的人,你和你的部下还是乖乖的束手就擒吧!”
  “是……是嘛?哎,好累啊,先让……让我想想。”穆剑浑身无力,于是找了个凳子,不慌不忙地坐下,潘美爽朗笑道:“附马爷终于有开窍了?这样才对嘛?老夫之所以这么劳师动众的,那还不是因为老夫爱惜你是个人才嘛。”
  “开什么开?”穆剑假装明知故问,抬头轻蔑地看着对方,淡淡笑道:“我什么时候说过我要投降了?尊敬的潘大人,这男女之间谈恋爱还要讲两厢情愿呢?难道你不懂这个道理吗?你说投降就投降,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樊若水怒道:“穆剑,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穆剑漫不经心地说:“潘大人,看来你治军还不够严谨,我们之间说话,什么时候轮到这种马屁精说话了?每次都是这样,真他奶奶的扫兴。”说到这里,他的伤口处不间断地往外淌着鲜血,手下人心急如焚。
  “你……”樊若水牙齿咬得咯咯响,潘美开怀大笑:“附马所言极是,都是老夫教导无方。”
  “算了,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说着,穆剑不以为然地扭过头,“兄弟们,我们走!”将士们搀着他往外走去。
  “站住!”沉默多时的绍阿德举起大刀,怒目而视道:“穆剑,谁说要放你们走的?你也不看看这四周?你们走得了吗?”席间,埋伏在草丛里的弓箭手纷纷站了起来,穆剑摇摇头,叹道:“潘大人太客气了,来就来嘛,至于搞得那么隆重吗?”
  “哈哈哈……,附马爷谈吐实在风趣。”潘美下了马,捋捋胡子,眉开眼笑地说:“听说附马爷这次带了五万人马,恐怕这也是唐国仅存的实力了吧?请恕老夫直言,别说区区的五万,就是十万,二十万,你们也未必是我大宋的对手。”
  “呵呵,牛皮不是乱吹的?”
  “不信可以一试。”
  “怎么试?”
  “很简单,你我以五万对五万!”潘美微笑地说,穆剑把手一挥:“那不行。”
  “为何?”
  “你看我现在身边有五万人吗?”穆剑浅笑道,潘美仔细一看,相比之下,对方人马少之又少,愣道:“据闻穆附马率兵五万,而今却万人不足,确实令人费解。”
  “不用费解了,打仗嘛,总会有逃兵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