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花正开

第20章


  
  这么多年来,也只有尘浅是真心对我好,她知道现在我无家可归,说这种借口,是真不愿让我心里难堪,我低下头轻声说了声:“谢谢。”
  
  当然,回家之后尘浅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不是立刻与我把酒寻欢,而是让人请了大夫为我细细诊断。
  我斜坐在桂花床上,尘浅就立在大夫身后,神情极为紧张的盯着正为我搭脉的大夫。过了好久之后,大夫才微微笑道:“关系倒也 ,现在小姐的身体是虚的很,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办法,这样,前三个月每天先拿三钱人参夹着瘦肉熬成肉粥,早中晚各吃一次,其他都不要吃,然后早上再用二两上等燕窝和红枣炖出糖水来,晚上再吃肉桂鸡蛋,恢复正常饮食,只要过个三年,我虽不能保证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但是七八层还是有把握,只不过这身体一定要静养,以后什么打猎骑马出游这种事情小姐可千万不要做了。”我听完之后没有出声,尘浅脸上更是一阵苦笑,打赏了大夫之后,尘浅坐在我傍边轻声说道:“你且尽管安心养身,我会想办法的。”
  
  接下来的十天,尘浅派了专人天天为我熬人参肉粥,一日三次做足了大夫的吩咐,而身边的侍从也是尘浅的贴身人,起床歇息样样周道,只是绝不让我跨出房门一步,幸好尘浅每日除了上朝整理内务之外,也常常过来陪我,才不让我太过寂寞。
  那日我和尘浅聊到这次的出使:“象出使这种有关国体之事本来应该是由三省来定夺,怎么现在竟改为礼部来做了?”
  尘浅笑道:“礼部也是没有办法的,前几年是由三省来负责的,只是派出去的使者没有一个让那二皇子满意的,这当中的原因自然只有你,我还有皇上才知道。后来三省前年上了奏折,说是内务事情繁忙,实在没有多余人手再管使者,皇上就干脆交给礼部管了。”
  我笑了笑,却不接话
  尘浅站了起来,走到窗前,侍从们早已用绸布把窗户的夹缝都夹得紧紧,尽管这样,还隐约能听到外面呼啸的寒风。
  “当初皇上把你关进去的确存着让你死在里面的心,所以六年不管夜郎国给出怎么的条件,皇上一句都没有提到你”
  “王家人虽然已被皇上打击的七零八散,但是在各地的势力还有,在加上今年的大灾,已有几个地方开始起义反朝。”
  “夜郎这时候也开始举兵进攻,不瞒你说,张关以外的土地已经尽失,皇上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睡过好觉。”
  “从今年夏天开始,夜郎十日送一封信,信信上写的都是你的名字,周长卿,周长卿,皇上见了尤为恼火,都是直接烧了才行。”
  “只是,只是……,上个月,我的舅妈战死在青菱,现在孟家除了我,母亲就竟没有可战之将,皇上接到战报,捏到手都发白,你不知道,那时候的皇上简直……。”
  “一夜之后,皇上宣我入殿,才宣旨让你出来,长卿,你不能怪皇上,当初你的确是犯了大罪,皇上不杀你,已是仁德之极,你莫要再恨她了。”
  一番话说完,尘浅已是微微动气,两眼直直盯着我。
  我叹了口气,开口道:“我从来没有怪过皇上,这条命当初就是她给我的,就算她要拿回,也只不过是有借有还罢了,你放心,此去出使,我一定会平安回来,还皇上一个救命之恩。”
  尘浅嘴动了动,还想说什么,却又是不肯说出,最后才淡淡的化成一句:“到时只怕你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十日之后,我与尘浅同时出发,府里的下人们哭成一片,尘浅最怕这种场面,当初她就是这样送别了自己母亲还有家中长辈们,尤其是那几位侍君,更是哭的断肠寸断。尘浅左劝不行,右安抚也不行,最后只好板起面孔,一一训斥过去,才勉勉强强的脱身离开。而我坐在马车上,听着外面嘈杂的告别声音,心头却是思绪万千,不知该如何说起,只是把身上的衣服裹得紧紧,把手上的暖炉捂得更紧。
  
  这次出使的总共有十二个人,对我来说个个都是意气风发,精神外表不输当年的王皎然,她们对我这个长相只是一般的人也是好奇之极,只是尘浅还有孟家军在场,个个也是故作深沉,不愿多说一句,多走一步。
  于是,十三匹骑马,一辆马车还有后面浩浩荡荡的大军就这样开出京城,向张关出发。
  
  
                  重逢
  京城到张关要二十多天的昼夜行驶,但是出使团一般要用上一个半月才能到,大华的读书人讲究的是朝不行路,昼不兼程,以前只是普通军团相护,也不与这般文人计较,只是这次是鼎鼎有名的孟家少将军,而且尘浅心里对于还在张关苦苦坚持的母亲又多有牵挂,这次出使岂止是昼夜不断,就连平时的休息吃饭也匆匆忙忙,完全没有了斯文缛节。那些使者们自然不敢把气出在尘浅身上,却一股脑的泄在我的身上。这也难怪她们,出行用马本来就是讲的一个潇洒脱俗,可在如此寒冷的冬日里不分日夜这样行驶,再美的姿态也会荡然无存,再加上我是唯一一个专用马车的人,就是寒风刺骨,也伤不了我半分,还有一日三餐不停的人参肉粥,比起那馒头咸菜则自然成了令人怨恨的对象。
  好在那些使者们都是读过书的上等人,就算真的恨你入骨也不会让你光明正大的知道,只是多日来的风言风语却让我不得不连就餐的时候都躲在自己的马车里,能少一次出来就尽量少一次。而离张关越近,尘浅的事情也就越多,在我身边的时间自然就不多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出使团中的人都对我怀有敌意,至少出使团的领事-张文宣对我是不错的
  第一次见她是在出了京城后的第八天,我已经很少出自己的马车,除了吃就是睡觉,一日三餐也是让尘浅身边的人送过来。那天午餐过了好久,肉粥还没有送上来,我刚要自己掀开帘子,却不想早有一步被人掀开,进来的一女子手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相貌干净利落,虽不是十分美丽,却是气质出众,让人心生好感。此人就是张文宣,礼部的四品管事。
  她一上来,先是一笑,宛然说道:“周大人,怕是饿坏了,孟大人吩咐我把这个送过来。”
  我低头道谢,拿过肉粥,慢慢喝下,她也不说话,在一旁看我用完之后,才把碗接过去之后,起身告别。从此自后,每日为我送上肉粥的便不是尘浅的侍从,而是这位出使团中官位最高的张文宣。
  等后来几日与她混熟了,才与她多说了几句话,原来她也是个性格爽朗之人,刚开始大华向夜郎派出的出使团大部分都是由她做领事,只是后来等她娶夫生女之后,才慢慢交予别人罢了。也正是因为文宣的缘故,出使团其他人对我的敌意才慢慢减少了很多,虽仍有些碎言细语,但是也总就可以两耳一闭不管他人。
  
  一月之后,终于到达了张关之境,尘浅和她的孟家军要在此与使者团告别,而我们还要在往下多赶两天行程。离别之时,尘浅身穿紫色盔甲,走到我身边,看着我,感慨道:“看来就要在此告别了。”
  我笑道:“还是能和你见面,我又不是一去不回。”
  尘浅抿了抿嘴,手一挥,后面一个侍从立刻上来,手里还捧着一个包裹:“上次给你的那件大衣估计是早没了,当时我打猎的时候,同样的皮毛做了两件,前面检查你行李的时候,发现你大衣还是少带了,这个你拿去穿吧。”
  双手接过包裹,我又笑道:“真正象交代后事的,我说过了,我肯定会回来的。”
  尘浅没有出声,只是突然把头靠我靠的很近,才声说道:“那个张文宣是我的人,就算我不在,她也会照顾你的,另外,你也应该知道,二皇子身边也有我们的人。”
  说完,她立刻把身子立正,伸手整了整我的衣着,说道:“上去吧,外面冷的慌,不要受冻了。”
  
  上车之前,我特意回头望远方看过去,那三万大兵与这位年轻的女将军一样,个个飒爽英姿,一脸的朝气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耀眼,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又是那么的悲凉。
  
  事后,文宣向我亲自道歉,原本这次出使并不是她的任务,只不过尘浅亲自到她府中,让她带领这次使团,她说道:“孟将军的父亲是我小舅舅的同期,在朝中,孟将军又照料我多日,你放心就是,有我在的一天,没有人会欺负你的。”
  
  告别了孟家军之后,出使团的脚步突然一下子放慢了很多,又开始了游山玩水,一路作诗,两天的路程,磨磨蹭蹭花了五天才完成。
  这次谈判的地点是在大华最边境的一个城市---宜城,虽说是大华的城市,但是与夜郎接壤,城中夜郎国的人也多,这种情况之下城中的知府是管不了多少的事,于是这里倒真正成为一个三不管地段。以前大华若是要与夜郎谈判,绝不会选择这么偏远的地方,只是现在情势所迫,由不得自己选择罢了。
  出使团一行刚入了宜城,知府就出府迎接,全团也只有文宣下马寒暄,其他的都坐在马上一动不动,知府见怪不怪,立刻带着全团人员去了下榻的行馆,没有想到行馆面前已有夜郎国的官员在门口等着。文宣和其他人员倒也是一点也不惊讶,文宣上去先笑着说了几句,便递了文书过去,等那些官员走了之后,她才走到我马车前,掀开帘子扶我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